当前位置 首页 身在大辽 第四十章 沉稳下来的杨辉

《身在大辽》第四十章 沉稳下来的杨辉

作者:活着就 字数:2259 书籍:身在大辽

  “合理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合理的……”

  杨辉这是在念叨什么?

  他正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呢,此时,他已经开始真正相信,自己是穿越了,这个穿越的时代,是演义夹杂着历史的时代,那么,既然确定了结果,就要真正的沉稳下来,好好的在这个时代活着,还有,杨辉还确认了自己以后的道路,那就是,奢侈品,会成为他所经营的主流,既然到了这个时代,不留下点什么,怎么说的过去呢。

  自然,他也不想当什么罪人,去帮着辽国,把大宋给消灭了,尽管,在杨辉的心中,这辽也好,宋也好,都是中国的历史。

  “娘,我们去找王县令购买土地吧!”

  “辉儿,你确定,要购买土地,娘可是听说,这些土地,都不长庄稼的。”

  “娘,你看,我这种子都弄来了,就种植棉花,这棉花种子,竟然足足有一千斤呢!”

  翠姑办事很得力,她竟然让人给搞来了一千斤的种子,是的,当时,那宋边关的守将,一听说,不是来要什么工匠呀,什么女人呀,只是要南方出现的棉花种子,于是他就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很快给什么同僚送信,要棉花种子来,而且,还不是给一人送信,于是,就陆续的送来了有一千多斤的种子,他也没有留下,就这么让翠姑给带了回来。

  而杨辉,也是在手机上浪费了一个月的下载量甚至是查询量,把这个棉花的种植,给研究了一个透彻,这才是他的信心所在。

  翠姑弄来的这些棉花种子,应该是在中国最初的一种棉花种子,可以叫做粗绒棉,也叫做中棉,纤维粗且短,织出来的布匹叫做老粗布,这已经算是不错了,这种棉花,既可以织布,又可以当絮棉使用,就是在大宋,此时,也正在开始普及这种棉花。

  而且,这种棉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种植适应性是最强的,这也是杨辉为什么要选择购买盐碱地的原因所在了。

  此时,杨辉的目光,不止是放在了辽国,同时,还是放在了大宋,也许,他种植棉花的目的,就是能够让一些底层的人能够冬天有衣服穿,能够保暖,既然穿越一回,那么,他的目光就不能只看着钱有用,也还要做些好事的,要知道,此时,无论是宋,还是辽,那盐碱地,荒漠戈壁一类的地方,那是很多的,这些地方,也许,种植庄稼不成,可是,用来种植棉花,还是能够有些产量的,这样,就会给人们一些生存的权利,尤其是当棉花种植普及开来之后。

  “辉儿,你确定如此做,要是种植不成功的话,你的银子,可就白瞎了。”老娘还是在担心杨辉的这个念头。

  “娘,你放心吧,儿子知道应该怎么做,银子,没有了再挣就是了。”

  其实,此时,杨辉的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有黑科技,要是再不成功,那我也太失败了不是么。

  公主说要买地,还是盐碱之地,那县令,自然会象征性的劝说了一下,然后,就给在海边划出了一大片地方,甚至,连测量都没有测量,就划给了老娘。

  “这,算是扔包袱么?”杨辉跟着翠姑来到了满是杂草的盐碱滩上。

  “公子,这个盐碱地,如果真的可以种植作物的话,可是要比跑马圈地还要合算的多,我就说,准备了一千两白银,来购买一些盐碱地,那个县令,就给在地图上划出了这么大一片地方,亏他还有良心,公子,你看这边,这应该是良田了,可惜,都长满了树木,而且,我们也缺少人员来种田。”

  这是一条河流的入海口,要说这个地方能有多大的面积,据杨辉估计,能有几万亩的样子,杨辉有些想错了,他以为,一千两银子,能够购买几百亩地就不错了,可仔细考虑考虑,也是,这个广宁县,总共才有多少人口,能种植多少田地,别说是盐碱地,就是好地,都有很多闲置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本身,土地就不值钱,还别说这是公主购买了。

  就是这些所谓的好地,在上面还覆盖着森林,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只能种植一小片的盐碱地,其它的地方,还是需要继续闲置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么。

  “种田的人员,翠姑,你放心吧,我跟舅舅他们已经说好了,马上,他们就会给送人口来的,还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帐篷。”

  “萧封他们?”

  “是的。”

  “他们从哪里给弄人口来?”

  “前段时间,我不是从我娘亲的仓库里找出一些象牙来么,我用这些象牙制造了三副麻将,他们把这麻将给卖出去,再用这些金子,去购买人口,至于他们购买的人口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什么不知道了,杨辉也是故意装迷糊而已,这人口,还不是打草谷打来的,甚至,为了这些金子,也许,打草谷的人员会多起来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想办事,还要办好事情,有所牺牲,那是在所难免的,如其让这些打草谷打来的人口去草原放牧,还不如杨辉购买来,让他们种棉花,也许,这会给他们一个新的出路的,还有,至少他们受到的伤害要少些,甚至还能避免死亡,这都是闪闪亮的金子呀,可不是人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又有的忙了,翠姑,你负责,在这里选取几个地点,设立一些瞭望哨塔,都用木材搭建起来就成,而我,则是要跟工匠们准备一些耕种的农具,也许,很快就会有人往这送人口来了。”

  为什么要建造瞭望哨塔呢?这个,还用考虑,自然是监管那些新来的人口干活了,如果他们要是跑了,那不就太浪费金子了么,还有,杨辉的事业,要不要干了,所以,监视是必须有的,甚至杀人立威,也是会有的,不过,杨辉会尽量让工匠们劝说新来的人口能安稳一些的好。

  果然,如同杨辉所预料,在瞭望塔还没有完全完工的时候,就开始陆续往这送人了。

  “报告公子,这次,我们先送来三百多人口,就是里面有大有小的,据说,里面好像有很多是一家,一家的人家,还有,跟这些人口来的,还有一些粮食,足够这些人吃上三个月的了。”

  “嗯,好,你们少将军说了没有,下一次还有多少人口过来?”

  少将军,是的,这次,前来送人的,甚至是送粮的,可是让边军送过来的,而且,是一个副将带队,所以,杨辉才会说少将军一词。

  “回公子,据说,我们少将军这次总共给准备了五千多人口,还有,供五千人口食用的粮食,公子的黄金,也就够购买这么些的了,如果公子想再多要,那就要想办法再多挣钱好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少将军可以把联系的范围再扩大一段距离。”

  “五千多人,嗯,足够了,看来,我还要准备很多的耕牛。”

  杨辉仔细考虑了一番,这事,还相当的麻烦,不止是有了种子,有了人就成了,他还需要有相当数量的耕牛,甚至,他还需要找当地人了解这边的水文情况,看来到涨潮的时候,那海水能够涨到什么地方,不要说,种植下去作物之后,竟然被一次大潮给淹没了。

  总之,麻烦事情很多,很多,这还是手机上不会给提出来的,也许有人问,杨辉为什么不种植庄稼,而是种植棉花,还必须在盐碱地上种植。

  其实,收入多少,并不重要,他这只是一个试验,是针对大宋来的试验,要知道,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大宋,而不是辽,如果大宋有人有心的话,应该能监督着杨辉的这次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