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十六章 扩军计划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十六章 扩军计划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 字数:1775 书籍:明末之誓死不降

  到了张老家后,就见到张老的小孙子张应正在抱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的看一段背一段的。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这种场景,仇天行已经习惯了,因为经常见到,所以再没有第一次见到时的那种好笑感。

  “张应,还在背书啊!你爷爷在吗?”仇天行经常来,所以和张老的孙子早就熟了。

  “哦,是天行兄啊!来来,先别吃饭了,帮下忙,看我背的对不对。”

  见到仇天行,张应放下了手中的论语,走了过来。他又要仇天行帮他背书了。

  见到张应这情形,仇天行很是头痛。前世的小时候这种互相背书做多了,所以他最讨厌这种事情了。可他也没办法,只好接过了论语,准备帮张应看着。

  正好这时,张老出现了。看见了张老,仇天行找到了借口,赶忙将论语书还给了张应。

  “哦,张应,你先背吧。我找你爷爷有事!”说完便直接走了。

  见到这熟悉的一幕,张应嘀咕了一下。无奈之下,他只能走到一旁准备一个人背了,他今天准备要把泰伯篇给背下来。

  就在张应准备去背书时,仇天行却停了下来,他转头对着张应道。

  “张应啊!现在朝廷都亡了。你还背论语,考八股干嘛?难道你想去考鞑子的科举吗?这样为了功名就出卖祖宗的事情可不能做啊!不如下午来我这里上课吧!我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

  听到仇天行这么一说,张应顿时不满了。

  “谁说八股没用的?朝廷可没灭亡,在南京已经再建大明了!等我学有所成就去南京应考的!反而是你,天天教授那些泥腿子错别字,这样有违圣人教训,篡改圣人传下的文字!”

  听到张应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仇天行也没生气,只是笑了笑。这张应也只是村里的富裕之家,他爷爷张和生也就是张老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地主而已。可他就这么瞧不起世世代代和他们共居一村的乡民,可见此时的阶级差别多么的大了。不过,仇天行也不想刻意的去改变什么,毕竟当前********可是大于阶级矛盾的。

  仇天行没有继续说话了,而是转头向张老走去。

  “天行啊,你来啦!”张老向仇天行打招呼道。

  仇天行点了点头,道:“张老,昨天一批进来的乡民都安排好了吗?”

  最近,因为老虎沟的名声渐渐外传,周围有些不服从鞑子统治的乡民便纷纷投奔老虎沟。

  这人多了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力量壮大了,坏事却是基础设施与田地不够了。

  “昨天那批人已经安置好了,大家一起帮把手,房子都已经搭好了。就是如今这里人太多了,树木已经砍伐光了。我统计了下,一共一千一百亩土地样子。每个月都有人来投靠,如今已经突破六百人了。这土地分到每个人头上,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亩不到的样子。不能再多了,再多实在安排不下了。”

  听到张老这么一说,仇天行意识到了如今老虎沟已经算是饱和了。当然这种饱和是指能自给自足,若是老虎沟里不生产种地单单只是住人的话,数千人住进来都不成问题的。

  仇天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吃饭时,张老又问了问仇天行民兵训练的情况,毕竟现在这种王朝末世,武力是很重要的。有了武力保护才能享受到些许的太平。

  吞下了口中的米饭,仇天行对张老说道。

  “如今已经训练了三个月了,民兵们的队列还有正步走已经训练好了。马上我准备训练他们使用长矛,以提升他们的作战能力。”

  张老点点头,说道:“得赶快抓紧了啊!外面实在不太平。听说鞑子已经打到扬州去了,屠杀了满城军民。若是鞑子派兵来打我们,我们这点兵丁肯定是不成的。练兵成后就得扩军了。如今老虎沟里的壮丁已经超过两百了,可以增加民兵了。”

  因为消息的滞后性,张老还不知道他的这个消息是一个月前的了,如今,南明的弘光政权已经灭了。

  如今,掌握四十名民兵的仇天行已经成为了老虎沟的领头人,张老也渐渐向他靠拢,帮助他理顺老虎沟里的民政。对于张老的担心,仇天行是知道的,但是单纯的扩军可是会造成战斗力减弱的。当然,如今的民兵们或许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只是学会单纯的纪律而已。

  “嗯,我准备再训练一个月的长矛,然后视情况扩军。”

  抹了抹嘴,吃饱了后的仇天行放下了饭碗,回去继续工作了。如今,民兵们的文的,武的都靠仇天行一人担着,真是着实不易。

  回去后,仇天行又编写了三个小时的简繁体字典,然后看了看时间,发现快要到申时了,便拿上了今天的教材去上课了。

  教室就在训练的操场上。没有窗户,没有电灯,仇天行无法在黑洞洞的茅屋内给民兵们上课。所以仇天行便将教室改成露天的。每个民兵们的手上都有一块平平的木板,木板的四周各有一条木条将其裹住,形成了一个凹下去的空间。木板的表面铺有一层薄薄的沙子,这样用笔划过后就可以留下字的痕迹。

  这几十块木板可花了赵木匠好长的时间。如今阴干枣木要他,制作枣木杆要他,做这种简易的学习木板还要他,另外乡民们家里做个木门,打个家具也要他。要数这老虎沟里的最忙的人或许不是仇天行,而是他赵木匠了。在忙不过来后,赵木匠一口气带了十个学徒,这才堪堪的缓解了工作的压力。

  就这样,赵氏作坊就在这么简陋的情况成立了。虽然它现在还很小,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日后的它会越来越壮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