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一百零五章 来客 二

《阳光下的德意志》第一百零五章 来客 二

作者:奥总的马甲 字数:3556 书籍:阳光下的德意志

  Ps.起点通知,明天历史频道强推我的作品,这两天我准备加班加点多赶出几章来,以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的支持。

  这是谢尔盖第二次来柏林,也是第二次来到柏林的法兰克福站(柏林火车东站在这个时期被称为法兰克福站)。

  由于当初规划的原因,柏林火车站东站,也就是法兰克福站,通过与普鲁士东部铁路的接轨,成为了旅客从柏林前往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的出发站。

  如果朝西想去巴黎,那么就需要去柏林动物园火车站(柏林西站),要是想去汉诺威汉堡一带,就要去斯潘道火车站。

  法兰克福火车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火车站,没有巴洛克或者洛可可式繁琐复杂的装饰风格,而是一座线条简单明朗,追求简约风格的火车站。

  车站大厅高大的穹顶为木制结构,进出口处有弧形的拱。建筑本身是由厚重的砖石混凝土搭建而成,垂直的墙柱、柱廊构成了简洁的内立面。墙面的石材装饰,采用的是漂亮的灰色奥玛鲁石灰岩。

  接近穹顶的圆拱形的墙面上开着巨大的网格状的窗户,窗楣和大门的入口都有精美的浮雕装饰。

  因为此时的欧洲,还没有火车交通枢纽的概念,所以法兰克福火车站只有 8个港湾式站台(Kopfbahnhof),而不是像交通枢纽那样的贯穿式火车站。

  由于火车头还无法在两端牵引,所以来到法兰克福站的蒸汽机火车头到站以后必须掉头,因此在火车站的另一端,有一个供火车头转向用的巨大的铁轨转盘。

  在1879年春末,即便已经可以算作欧洲中心之一的柏林,德国的铁路网还谈不上足够的发达,尤其是因为通信技术的限制,缺少枢纽式的大型火车站。尤其是像柏林这样的中心城市,更应该有座类似乔伊前世的柏林中央火车站。

  俄国大臣会议主席舒瓦洛夫将军与莫斯科大公谢尔盖乘坐的是沙皇的专列,是由15节车厢组成的庞大的列车组,这也是一个仅仅随行仆人就超过百人的豪华访问团。

  在柏林的连绵的春雨中,接近黄昏到达柏林的谢尔盖,一踏上了法兰克福站的站台,就立刻发现,现在的法兰克福站与自己5年前的印象大不一样。

  在电灯照明未普及之前的欧洲,公共照明要么是煤气灯,要么是煤油灯,这两种照明的昏暗灯光与难闻的气味,谢尔盖早就熟悉了。

  但是今天的法兰克福火车站的灯光明显与煤气灯或者煤油灯大一样,有些灯光在谢尔盖的眼里,简直就像太阳一般的炽热,让谢尔盖不敢直视,而另一些灯光却要柔和的多,如同温暖的春日散发着柔和的黄色光芒。

  让谢尔盖大公不忍直视的灯,并不是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而是一种更加原始的电灯,电弧灯,一种依靠击穿空气燃弧发亮的电刷式电弧灯。

  而散发着柔和黄色光芒的灯,正是利用电流通过灯丝,使灯丝发热至白炽状态,而将热能转化成为光能的白炽灯。

  事实上,白炽灯的发明人,并不是那个传说中,用镜子反射烛光为母亲手术提供照明,或者被列车长扇了一巴掌(都是假的!)的爱迪生。

  而是英国人约瑟夫-斯旺(Joseph Swan),他在1878年12月的纽卡斯尔化学协会会议上,展出第一盏有商业意义的碳丝白炽灯,而爱迪生的第一盏白炽灯的出现,还要等到1879年10月21日。

  在乔伊四月初的提醒下,西门子兄弟迅速的放弃了电刷式电弧灯的继续研发,果断的转向了白炽灯的方向发展。

  在亥姆霍兹教授的提示下,西门子兄弟一刻不停的去了纽卡斯尔的盖茨黑德,找到斯旺爵士,直接花大价钱购买了白炽灯欧洲大陆的专利权,在四月末就在西门子兄弟的实验室里,成功的生产出了第一批以碳化羊皮纸为灯丝的白炽灯。

  这批白炽灯的寿命由于真空度和灯丝材料寿命的原因,只能持续点亮不到4个小时。

  这么短的照明寿命,可不是乔伊所期望的。随即乔伊根据自己前世所知,拿出了爱迪生的白炽灯灯丝最终所用的材料,直接跨过了爱迪生历史上的穷举法的试验过程,为西门子兄弟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

  乔伊为西门子兄弟在斯旺爵士的碳化羊皮纸基础上,直接规划了近中远三个阶段的材料,从最容易找到的碳化棉线,到中等难度的碳化竹丝(同样选取日本的),以及难度最高的金属钨丝。

  在这种明显跟开了外挂一样的指导下,让西门子兄弟的新白炽灯的寿命突飞猛进,在五月的第一天,西门子兄弟实验室生产出来的碳化棉线白炽灯,就从斯旺爵士白炽灯的区区4小时,立刻变成了西门子白炽灯的45小时寿命。

  而乔伊向西门子兄弟们保证,如果进一步更换为碳化竹丝,辅以白金接触线,灯丝在真空灯泡中采取字母M的造型,那么白炽灯的点亮时间将会达到1200小时。

  在乔伊建议下,终于找到白炽灯正确发展方向的西门子兄弟,其实也挽救了以后东亚的学子们,让他们不用再对着一篇篇虚假的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写什么心得体会,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关于爱迪生鸡汤文。

  既然已经开外挂抢了爱迪生的发明,那么乔伊也不再客气,在乔伊的强烈建议下与维多利亚皇储妃基金会的资助下,西门子(北美)电气公司,简称SAE,在1879年的5月在纽约成立了。

  按照乔伊的设想,借助于白炽灯的光亮感召下,要让美国人民用上230V电压的交流电,把爱迪生的110V歪理邪说彻底埋葬,不然怎么对的起1879年,自己开挂让西门子发明了白炽灯呢!

  爱迪生找到碳化棉线灯丝的白炽灯,还要5个月之后,这5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西门子兄弟将专利注册好,公司开办好了。

  更重要的是,伟大的通用电气公司,存不存在都将是个疑问。

  那个历史上拥有光电帝国头衔的通用电气公司,现在必须将光电帝国的头衔送给西门子电气公司了!乔伊想想就开心。

  原本按照西门子兄弟的意思,先要将这批碳化棉线白炽灯用在自己房子的装饰上,用自己的房子来做广告,但是乔伊却认为,既然要做广告,那就应该将广告投放到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十九世纪人流量最多地方,也就只有火车站了。

  最终在乔伊的强烈建议,甚至是有些粗暴的要求下,经过腓特烈皇储的协调,在五月中旬刚过,就将这批白炽灯用到了法兰克福火车站上。

  为什么选择先用到法兰克福火车站,而不是动物园站或者斯潘道站,乔伊的解释很任性,既然俄国人用士兵向德国展示肌肉,那么德意志的文明人就要用科技,向俄罗斯人展示力量。

  所以莫斯科大公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在柏林火车站黄昏的霏霏细雨中,很荣幸的第一次见到了,如太阳一般耀眼的电弧灯,以及如春日一般温暖的白炽灯。

  这也是第一次,在公众建筑中大规模出现以白炽灯为主的灯光(第一个在街上点亮白炽灯的人,还是斯旺爵士),这些灯光正如乔伊所愿,强烈的震撼了这些来自遥远莫斯科的客人们,并且一瞬间就完全的征服了谢尔盖的心。

  前来欢迎俄罗斯客人的帝国外交部国务卿伯恩哈特-恩斯特-冯-布洛伯爵,看着这些只顾着仰头,朝着火车站穹顶发呆的俄国客人们,矜持且骄傲的微笑着。

  “哈,通过科学展示力量,这个法子不但文雅还有效呀,这群乡巴佬就跟自己前几天一样,一副傻样的仰望着....哦,这么说,是不是也把我自己绕进去了?”布洛伯爵突然对自己心中的想法,有点疑惑。

  布洛伯爵眼中的俄国乡巴佬们徘徊了良久之后,终于离开了火车站。

  坐在驶往柏林最豪华旅馆罗马酒店的马车上,因为长时间仰视而有些头昏眼花的舒瓦洛夫将军,兴致明显没有对面的谢尔盖大公那么高昂。

  五年前,舒瓦洛夫将军也是访问德国的俄罗斯代表团的一员,舒瓦洛夫将军清楚的记得,当年的法兰克福火车站,德国人是如何热烈的欢迎俄国客人的。

  虽然今天的法兰克福火车站,德国人该有的礼数一样不少,但是舒瓦洛夫将军却能明显感到德国人的疏远,以及无声的示威。

  最重要的一点,过往德国人都喜欢穿上俄国人的军服来欢迎俄国客人,而今天所有仪仗队和卫兵,都是清一色的普鲁士蓝。

  舒瓦洛夫将军当然知道,今天的一切是源于前几周老沙皇的西部增兵计划,但如果没有这个增兵计划,做为莫斯科警察第三厅当家人的舒瓦洛夫将军,可是清楚的知道,当时俄罗斯的屁股是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

  明面上老沙皇被刺杀的次数只有5次,实际上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那些没有实施的,或者被舒瓦洛夫将军在背后扼杀的刺杀,至少有数百起。

  尤其是去年的柏林会议之后,各种暗杀更是此起披伏,搞得舒瓦洛夫将军焦头烂额。

  可是在老沙皇那记神来之笔以后,这几周俄罗斯国内的紧张局势明显得到了缓解,不少暗杀和刺杀者被接连的告密,告密者其实就是这些刺杀者最亲近的人,而告密的原因,居然是有人企图伤害我的“老爸爸”。

  “现在高喊老爸爸,之前却恨不得吃肉喝血,你们这群民意党和民粹党的混蛋!”想到这里,舒瓦洛夫将军忍不住在心中骂了起来。

  路被逼着已经走到这一步,老沙皇早已无法回头,撤掉伊格纳耶夫换上舒瓦洛夫将军,就是老沙皇借着自己神来之笔的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将政府从反德派换成亲德派,借助舒瓦洛夫将军一直以来的亲德立场,企图修复俄德关系,进而签署三皇同盟。

  毕竟现在的世界,还是俄英争霸的阶段,如果能背靠一个同属于君主体系的大陆联盟,对于俄国人来说,与英国人争霸也更有底气。

  来德国之前,舒瓦洛夫将军通过已经早早来到柏林的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在老沙皇的指挥下,俄国君臣们合演了一出双簧戏,通过在外交上努力营造的紧张局势,不但坑了法国人的钱,也私下里迫使老宰相支持,腓特烈皇储的降低俄罗斯谷物关税的协议。

  因此凭借着出色的民粹表演和谷物关税的降低,舒瓦洛夫将军刚台之初民意极高。

  受到俄国国内这股民意的鼓动,舒瓦洛夫将军来德国之前心气极高,不但希望在自己所擅长的外交领域再有所突破,比如获得德国人在俄英对抗中,持支持俄国的立场。

  而且在得知腓特烈皇储鼓励德国内需的经济措施后,更希望在其他领域,比如贸易、工业上也有所突破,最大的雄心壮志就是要让德国人采购俄国人的工业品。

  但是今天在法兰克福火车站所见,让舒瓦洛夫将军感到,想让的德国人采购俄国人的工业品,有点,似乎,可能,肯定很难。

  即便再难,也不能总是将谷物出口到德国吧,做为帝国大臣会议主席的自己,内政、外交和经济那一项都不能偏废,现在地位高了责任也重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这个亲德派的头衔,可以让德国朋友们帮自己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