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关汉月 第072章 卢芳其人

《秦关汉月》第072章 卢芳其人

作者:那年夏月 字数:2966 书籍:秦关汉月

  “卢芳此人吧,在云中境内亦算是妇孺皆知,不过……”

  窦义满含感慨的说了一句,沉吟着忽然侧首看向他,淡笑道:“或许你向来不喜打听,加之武泉甚少谈及,故而你所知不多。”

  秦慎微一颔首想起曹进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不由暗自警醒以后还需对外事多关注一些。

  毕竟今后不同往日,离开武泉,处处明刀暗枪,若是再两耳不闻窗外事,恐怕最后连自己究竟因何而死都弄不明白。

  “卢芳本乃安定人氏,尚在安定时,就常对外言称自己是孝武皇帝曾孙刘文伯,并说曾祖母是匈奴谷蠡浑邪王的阿姊,也就是孝武皇帝的皇后。”

  言罢目含讥诮的看向略感迷茫的他,问道:“是否觉得匪夷所思?”

  秦慎被这片刻接受的各种谥号以及人物关系弄得头有点大,浑浑噩噩的点了点头。

  “但乡妇愚夫尽皆相信,并以此而津津乐道。”窦义嘲讽的轻笑感叹一句,续道:“孝武皇帝终其一生不过两位皇后,陈皇后以及孝武卫思后,陈皇后无出且出身官宦之家,他倒不敢信口胡言,而卫思后出身低微,却给他散播谣言留下空间,而民间素来喜闻此类传闻轶事,久而久之,便也信以为真。”

  说完又兀自感慨一阵,看向他道:“你是否此刻也很想知道他究竟如何讲诉传播?”

  秦慎无奈的点头表是,心中却不免暗诽:我不过是好奇你将武泉大战夸大传散,是否是受到卢芳的启发?

  窦义却并不知他心中所想,笑了笑继续道:“卢芳对外言称皇后育有三子,时逢江充之乱,太子及皇后尽皆因此而亡,次子却逃至长陵,幼子刘回卿逃至左谷,及后霍大司马迎立次子为帝,并要迎回幼子,然则刘回卿不愿再出左谷,于是就此长居代代相传及至有他刘文伯,如今你是否明白?”

  秦慎理了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抓头挠腮的苦笑道:“老实讲,我现在脑中依旧乱成一团,此谣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若非我知晓卫思后仅有一子,恐怕亦是信了七八分。”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窦义看着他的模样忍俊不禁的哂然一笑,又道:“他在安定时便常用此话来欺骗迷惑当地百姓,身至云中依旧如此,对此,你可有从中悟出甚么?”

  秦慎认真的思索片刻,不确定道:“皇室后裔?”

  问完后心中顿悟,因为就他所知,自古以来假借皇室名号之人,历来都是图谋不小,这恐怕也是窦义不愿和对方同流合污的原因吧?

  这般刚一想罢,突然忆起当日宗浩也曾莫名其妙的问起自己是否前朝后裔,难道对方也有所图谋,甚至很大?

  “还有呢?”失神间,窦义不置可否的笑眯眯看着他继续追问。

  秦慎从沉思中醒来,不假思索道:“还有谣言的可怕,还有卢芳此人极其看重名声,并知晓名声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窦义赞许的点了点头,继而只是含笑不语的看着他,未有进一步的其他回应。

  秦慎在他直视的目光下有点不明所以。

  “相信你已猜到是我将武泉战事扩大散播,你此刻肯定很想问我为何如此吧?”

  在他被盯得几至心里发毛时,窦义终回过头去淡淡言道,却还未等他做出任何回答,又转而忽然道:“今日宴席之上,面对卢芳的邀请,我本以为你会以上谕未至不能自作主张予以拒绝,却未曾想你竟允诺下来……”

  顿了一顿,叹息道:“你可知晓?其实我亦曾单独写表上奏皇帝,而所诉所求,可比卢芳大了许多。”

  秦慎自听完首句就勾起心中好奇,正要洗耳恭听却见他转言其他,不过心知他既然兴起这个话题,迟早都会予以解释,便耐下性子继续聆听。

  直至他述完所有,默然沉思片刻,始轻声道:“卑职的应变能力又怎能跟都尉相提并论?”

  言罢自嘲一笑,无奈道:“当时我的脑中一片彷徨,根本来不及细思更好应对之法,只能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下来。”

  对他层出不穷的奇怪词语,窦义先是付之莞尔一笑,旋即侧首看向他,审视道:“其实你并非没有应对之法,而是因王执法之故,对否?”

  秦慎愕然相对,不知他所指的究竟是哪一方面。

  窦义似能看穿他心思般的笑了一笑,不等他回答就替其解释道:“也对!武泉战报我十余日前便发往长安,王执法数日前才至武泉,宴席上他曾言及皇帝对你甚感欣慰,可为何再无下文?”

  说着怅然的叹了口气,续道:“无他,一则皇帝除此之外再无它意,否则便是王执法从中阻拦,而无论哪种,都意味着你近期可能大迁无望,你正是看出这点,才允诺卢芳,对否?”

  秦慎默然,心中只道:跟聪明人打交道,果然既累,也很轻松。

  “你与王执法究竟有何过节?”就在他分心之际,耳边只听窦义冷不防的忽然问道。

  秦慎不由的心中一惊,脸上却马上装出茫然与苦恼的神情,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应该是他认错人而尚不自知,再或知而不愿承认。”

  窦义听完他的解释却紧盯不放,似乎想要从他脸上辨出此话是真是假。

  过了片刻这才避开目光,却也未再追问,只是为他做想道:“无论如何,你惹上绣衣,对你前路之事定然平添诸多阻挠以及变数。”

  说着垂首细思一阵,始评价道:“王执法此人……奸而不诈,圆而不滑,时而狠厉,时而世故,总之……”

  沉吟间又是一顿,仿若自己都很难将对方完全看透的苦笑一声,叹道:“总之此人让你极其难以将他看透,你惹上他,今后有你头疼时候。”

  秦慎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想起今日自己的所有感受,淡笑道:“听完都尉这番评价,我反倒觉得王执法似乎是个很有趣的人。”

  “有趣?”窦义一愣,旋即哑然失笑,再接着道:“自始至今,这尚是我首次听到有人这样言他,且还是出自一个与他有冲突之人口中。”

  感慨言罢却又脸色一正,郑重的看着他道:“你可千万莫要被他一些表象蒙蔽而掉以轻心,王执法此人绝非你想象中那般简单,若是一着不慎,到时便是悔之晚矣。”

  他的厉害我早就尝过!

  秦慎心中想着连连暗呸,这话怎么如此有歧义,脸上却一副谨受教的模样道:“多谢都尉提醒,不过我问心无愧,相信此事用不了多久便会澄清,再无过节。”

  “那便好。”窦义稍显放心的点了点头,看他片刻又忽然叹道:“有时我亦看不懂子毅,时而看似精明,时而又纯真若斯,就似对世事毫不知情,你能否告知我,你究竟是如何才能磨练出这般模样?”

  这个……

  秦慎心中一阵难堪,脸红的想了想,解释道:“或许是因我自幼便在深山打猎,面对的皆是凶狠狡猾的各种动物,周旋中自然要费些心思,然而我又从未出山,是故对世间之事知之甚少,不过从本性而言,人与动物又有何区别?所以……”

  犹豫中顿了一顿,颇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所以我出山后将世人当做动物看待,以琢磨动物的心思为参考,以对待动物的手段来应付,不意想竟也算好用。”

  窦义闻言为之哑然,一时实不知该如何评价才好。

  直至过了片刻,这才难以置信的摇了摇头,又点头道:“从本性而言,两者倒确有几分相似之处,也真是难为你了。”

  秦慎腼腆的一笑回应,心道总算勉强蒙混过关。

  窦义说完再兀自沉思片晌,始收回心绪,叹了口气道:“现在该说说或许是你最关心之事了,其实我那样做,别无其他,不过是想助你跳出武泉,直抵京都,可惜……”

  说着一脸惋惜的停下话语,其意却不言自明。

  “为何?”秦慎被他的这个解释引得愣了一下,旋即疑惑问道。

  “难道你想如我一般终老武泉?”窦义反问一句,看向他道:“你出山所为何求?”

  你问我,我问谁?秦慎愕然以对,只觉百口莫辩。

  我出山莫名其妙,连我自己都不想发生的事啊!你如果真要问我,还不如去问老天呢!

  就在他心中叫屈不已的同时,窦义继续道:“你如今不过二一,正是大好年华,有梦想,有才能,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朝堂用人之时,正是你一展胸中抱负的最佳时机,你选择此刻出山,无疑最是恰当,我又何妨再助你一臂之力?”

  冤枉啊!都尉!秦慎脸上写满毫不掩饰的苦色,却又半字都不能辩解。

  “若你心中觉得实在难以消受,就当是此次武泉解围我赠与你的谢意吧。”窦义看着他的表情笑着宽慰,显然是要将误会进行到底。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秦慎一阵无奈兼之无语。

  对于名利,他确曾有过无数向往。

  但每次想要追逐名利之时,他就会想到或许在武泉数百里以内有着某个神秘地方,正在等待着他的不期而遇。

  只要这样一想,这个时代的名利对他而言,顿时仿若浮云。

  长安,距离此处已是千里之遥。

  他难道真要为了那些虚无的名利,而就此放弃这个世上唯一的追求吗?

  答案是否定的。

  秦慎叹了口气,终缓过神来略带不满道:“都尉既知朝堂乃用人之际,又为何不运作自身返回朝堂,反将我这个甚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推入风口浪尖呢?”

  “子毅谦逊了。”窦义善意的一笑,叹道:“我已年近天命,早已无力应对朝堂的各种魑魅魍魉,而你却不同,有才有能又有精力,只可惜……”

  说着又是情难自禁的脸色一黯,不忍再言。

  秦慎则无语至极,忍不住腹诽道:你明知朝堂险恶却还将我羊入虎口,真是居心叵测!

  “尚幸我早有预防,还替你做了其他准备!”

  犹自暗恼间,只见窦义忽的神色一转,振奋续言,不由为之一愕。

  准备?这次又是什么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