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芙蓉女 第226章 留下来接客?

《芙蓉女》第226章 留下来接客?

作者:一朵肆千娇 字数:5229 书籍:芙蓉女

  老鸨还要到前院去招呼客人,就将芙蓉跟葫芦放在灶房里,临走的时候不忘交待厨房的妇人们:“看好这一大一小,若是跑了,找你们算帐。门口糟蹋了那么些花,什么时候给了银子,什么时候放他们走。”

  妇人们俯首帖耳:“是。”

  老鸨一走,葫芦便盯上了柜子上的饭菜,因为被捆着,行动不便,肚子里又咕噜噜的,他便躺到地上,跟个圆木桶一样,从柴禾边滚到柜子边:“我饿了。”

  妇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办。

  灶房里的火烧的旺旺的,灶膛前烧火的妇人捡起一把柴禾塞进灶里,指指葫芦道:“你们看,这孩子,滚来滚去的。”

  谁也没有为难葫芦,她们多数在妓院里过了大半辈子,无子无女,无依无靠,看到葫芦这样的小孩子,倒也喜欢,只是老鸨说了,让看住他。

  春娘有点不忍心,虽然不能帮葫芦解开绳子,却放下米盆,将柜子上的酱牛肉,还有凉拌黄瓜捏了一点给葫芦吃,葫芦靠在柜子边,张着嘴,由春娘喂饭。

  一个切菜的妇人道:“春娘…….”

  春娘扭头。切菜的妇人拿衣袖擦擦脸上的汗:“你给孩子夹菜…….每一个盘子里都夹一点,别可着一个盘子夹,不然,别人会看出来的。”

  春娘感激的点点头。算是谢妇人好心的提醒。若是老鸨发现有人偷吃了菜,轻则罚洗衣裳,重则要挨板子。这灶房里的妇人,早年就因为偷吃,被打的不轻,所以人人忌讳这个,还好葫芦的饭量不大。吃了几口牛肉,又吃了几口菜,便饱了。

  柜子上放着四壶酒,一会儿要端到前院儿去的,妇人拿着白毛巾擦着酒壶,葫芦仰脸看着,吧嗒着嘴:“那壶里是啥?”

  “是酒。”

  “酒甜吗?”葫芦笑起来,分明忘了他们如今是被关押在灶房里了。

  春娘看到这个傻傻的孩子,心里很是喜欢,便抚摸着他的头:“这个酒啊。不甜。”

  灶房里难得这么热闹,烧火的妇人便打趣:“春娘骗你的,那酒是甜的。很好喝。”

  葫芦果然上当了,央求着春娘:“给我喝一口行吗?”

  春娘当然不敢给他喝这个,偷吃了几口菜,或许别人还瞧不出来,若是偷喝了酒。那么大的味儿,那几个龟公,轻轻一闻,就闻到了。

  春娘喂饱了葫芦,便从小锅里盛了半盆子热水,又加了一些凉水进去。然后拿出自己平时用的毛巾,浸湿了,给芙蓉擦脸。她细细看着芙蓉的眉眼。细细的擦着,但芙蓉还是一动不动,春娘试试芙蓉的鼻息,还好,并无大碍。只是暂时晕了过去。

  葫芦靠着柜子嘟囔:“我大姐死了吗?”

  春娘松了口气:“你大姐没死,一会儿怕就能醒过来了。”

  葫芦也松了口气:“大姐没死就好了。下回王先生留我在学堂里,大姐还要去接我呢。”

  烧火的妇人听说葫芦进学堂了,便靠在墙角问他:“你入学堂了?可识什么字?”

  她从小就被卖进了妓院,一个大字也不识,葫芦这幺小就能入学堂,足以让她羡慕了。

  葫芦撇撇嘴,继而低下头:“我一个字也不认识。”

  揉面的妇人便笑说:“一个字也不认识,那以后只能来妓院里提大茶壶,当龟公。”

  葫芦好奇的问:“什么是龟公?”

  春娘赶紧打住了:“不能跟小孩子说这个。”

  春娘将芙蓉往柴禾边拉了拉,又伸手探了探,确定芙蓉身下没有什么土疙瘩,小石子的,才松了口气。

  揉面的妇人便道:“春娘,你干嘛这么好心,回头这姑娘赔了花盆钱就走了,你跟人家又不是亲戚,看把你忙活的,这不,大锅里可得做米饭了,不然一会儿耽误了开饭,老鸨又得生气。”

  烧火的妇人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春娘,就是一副好心肠,寒冬腊月天,见一只受伤的喜鹊落在大门口,她还捡回来好一顿包扎,又是喂吃的,又是给它上药,人家都说,喜鹊这鸟,是灵鸟,是会带来好信儿的,可我瞧着,这喜鹊飞走那么些天了,就没再飞回来过,可不是白费了咱们春娘的一片心了。”

  春娘也顾不得什么喜鹊的事,如今米饭还没下锅,若是耽误了开饭,老鸨定然不快,当即系上围裙,将大锅里刷洗干净,又倒了些水进去,将洗好的米倒入水中,滴了两滴香油,才将锅盖上。

  龟公时不时的进来探看一回,见芙蓉躺的位置跟先前不一样了,便杵在灶房门口问:“那个姑娘醒了吗?”

  妇人们摇摇头。

  “有人动那姑娘了吗?”

  妇人们也摇摇头。

  龟公到处找葫芦,猛然发现葫芦就在他们身边的柜子下,便揪着他的耳朵道:“你是属老鼠的?一会儿不见,你跑到柜子这边打洞来了?”

  葫芦疼的“哎呦哎呦”直叫,这次龟公可是下了狠手,一点不留情,提着葫芦的耳朵,就跟提着猪耳朵一样。

  也难怪,以前曾有叫花子饿的不行,便偷一身好一些的行头,到妓院里骗吃骗喝,俗称吃霸王餐,这个时候,龟公就上场了,连打带踢的,保证将他们吃的东西给打出来。这次扯着葫芦的耳朵,也是使了全身的力。

  “这个孩子……又不曾逃跑,还是手下留情吧,若是拧出来一个好歹,等那姑娘醒了,怕是不好交待。”春娘帮着求情。

  春娘平时对龟公还算不错,谁让春娘有一手好手艺呢,有时候他们的衣裳烂了,也都央着春娘给他们缝补,所以此时,倒也给春娘面子,松开了手。却瞧见葫芦嘴上油油的,闻着好像很香,便问春娘:“这小孩子偷吃了柜上的饭菜?”

  春娘慌忙替葫芦开脱:“这个小孩子,手脚都被捆着,没办法偷吃的。”

  妇人们忙附和:“上头不是说了,这孩子跟这姑娘是坐着马车来的,想来是白天吃了什么酒席也说不定,你们瞧瞧,柜上的东西一点没少呢。”

  龟公探头看看,菜盘子里好像也没少什么。便出灶房而去。

  门口的两匹马跑了一天,也饿了,站在那不停的叫唤。

  老鸨瞧着这两匹马毛色上乘。且身上一干二净,个头又大,虽拉着马车,但瞧着也威武的很,当下很喜欢。便吩咐龟公到后院里给马弄点干草来,另外拿刷子好好的给马梳梳毛,心想着,等灶房里的姑娘醒了以后,就审问她,若这马是他们的。瞧他们的样儿,也不像有钱的,就讹他们一笔。至少要他们用两匹马抵账。

  芙蓉迷迷糊糊的,躺在地上,冰凉的很,不知是晕了过去,还是有点清醒。只是周身无法动弹,想说话。却一个字也挤不出来,眼睛也无法睁开,只是耳朵边断断续续的有声音传来。

  一会儿听到葫芦说:“春娘……我想上茅厕,肚子疼。”

  一会儿听葫芦说:“春娘…….捆的手疼,快给我松开吧。”

  然后便有个妇人的声音,一直在安慰葫芦:“孩子,别乱动,不然龟公又会回来打人。”

  期间还有别的妇人附和:“这几个龟公可真是惹不得,这个小孩子,还是安生一会儿吧。”

  芙蓉隐隐约约的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在石米镇,但如今在哪里呢,且听葫芦在喊一个叫春娘的,春娘又是谁呢?想不明白,又动弹不得。只能心里着急。

  那边喻只初一见马没有了,急的不行,车夫也没有功夫跟着喻只初絮絮叨叨了,平时喻府有两三辆马车,而这一辆,上头栓着两匹马,所以是跑的最快的一辆马车了。不管是喻只初去石米镇见芙蓉,还是杨波去买菜,多半都坐他的马车,这马车也是他的骄傲,可这骄傲顷刻间不见了。

  车上还有两个人,万一这两匹马跑野了,掉进了河里,或是撞到山上,那车里的人性命不保。车夫也后背发冷。

  喻只初往前追了一段,跑过一个拐角,见前面光秃秃的路,隐隐的透着黑色,看不清楚了。如今天晚,根本看不见马车。

  这下都慌了神了,喻只初很怕芙蓉有个万一,当即跑回府里,把正躺在床上哼小曲儿的陈九年拉了起来:“舅舅…..芙蓉不见了。”

  陈九年还沉浸在见苏小姐的喜悦里,摆弄着自己的手指头道:“芙蓉不是坐着马车回家了吗?”

  车夫钻了出来,一脸倒霉相:“小的没有看好马车,马车拉着芙蓉姑娘跑了。”然后举了举手上的鞭子:“这不,赶马的鞭子还在小的手里呢。”

  陈九年当即蹦了起来:“芙蓉一个乡下姑娘,她又不会赶马车,你们这不是害人吗?黑灯瞎火的,怎么办?”

  喻只初央求着:“舅舅……咱们得赶紧去找呀,万一出了事,那可怎么办,不如带上衙役们,人多,好找一点,府里剩下的马车都出去找,让衙役们骑着马,一块找。”

  陈九年摇摇头:“依我的,这事不能让你娘知道。”

  喻只初点头。

  这事若让喻夫人知道,喻夫人肯定拍手称快,她百般不待见芙蓉,这回芙蓉跟葫芦出事了,她不定高兴的多给菩萨上两柱香呢。

  “不如,就两匹马,马跑的快,也好找,怀海城我早摸熟了,南北不过两条大街,咱们的马,在城里也极熟的,生的地方,让它们去,它们也不敢去,如今芙蓉跟葫芦,应该还在城里。”陈九年有了主意。

  车夫赶紧附和:“说的对,说的对。”

  陈九年给了车夫一巴掌:“让你赶马呢,你把马丢了,回头给你算帐。”

  陈九年跟喻只初去了县衙,挑了两匹精壮的马,又叫了两个善于骑马的衙役,四个人便往城里赶去。

  天黑了,马跑的慢了些,不过还好喻府离城中心不远,一路过去。倒也没什么阻拦。

  行到城南角的时候,有个卖布鞋的老人挑着盏灯笼,听到飞驰的马蹄声,赶紧将他的布鞋摊子往台阶上移了移,嘴上说道:“今儿晚上是怎么了,来来回回,马都跟疯了一样。”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被喻只初听在耳朵里,他当即从马背上翻了下来,一个趔趄。差点砸在老人身上。

  陈九年也赶紧让衙役勒住马,一面往喻只初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不要命了,马没有停稳呢。就跳下来。”

  老人见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且有两个人还是衙役的身份,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歉,说是马上收拾了布鞋回家去。

  喻只初急切的拉住了老人的胳膊:“老人家。刚才您说马都跟疯了一样,今儿晚上,您见过其它的马?且那马跑的很快?”

  老人点头:“有两匹呢,是一辆马车。”

  两个衙役“哗”的抽出刀来架在老人脖子上:“那辆马车呢?”这架式,跟审犯人差不多。

  老人当场被吓的说不出话来,衙役手里的刀。可是真刀,不是城南耍把式的人拿着玩的东西。

  陈九年一巴掌给两个衙役呼一边去了:“平时怎么教你们的,会不会问话?”

  两个衙役傻傻一笑。将配刀插回刀鞘里,退了下去。

  “老人家,你别怕,你只需告诉我们,马车朝哪边跑了。”喻只初一脸的殷切。

  老人擦擦额头的汗。顺了顺气,指了指巷子右边:“往醉红楼跑了。”

  喻只初不解:“醉红楼又是什么地方?”

  陈九年拉起喻只初。翻身上马,一拍马屁股,两腿一夹,那马便朝着巷子奔去。

  两匹马的头部都系着红缨子,夜晚的怀海城被灯笼照的一片明亮,这红缨子随着马蹄声四下摇晃起来。

  喻只初喊道:“舅舅,我还没有问明白,那醉红楼是什么地方,你怎么就走?”

  陈九年清清嗓子道:“还用问吗?那地方我熟,是青楼。城里的男人都爱去。”

  喻只初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舅舅你竟然去那种地方,如果我娘知道…….”

  陈九年马上改口了:“我每次去……都是找你爹的,若你告诉你娘知道,你知道后果了……”

  事情紧急,喻只初也无暇顾忌到底是他舅舅去过醉红楼,还是他爹去过醉红楼,他更没有想过将这些事告诉他娘,他想的只有一点,赶紧看一看,芙蓉跟葫芦在哪里,她们有没有什么事,是不是平安无恙的。

  后面一辆马车追了上来,车头坐着两个人,车夫赶马车赶的很用力,马屁股都快被他给抽肿了,借着小巷两边的灯火一看,原来是自家车夫,而车夫旁边坐的是杨波。

  “你怎么又来了?”喻只初道。

  车夫道:“少爷,我赶马有几十年的经验了,若那辆马车一会儿不好收拾,或是马受了惊,我得把它们赶回府上呀,除了我,怕是别人赶不了。”

  陈九年冷哼一句:“你还几十年经验了,连马跑到哪去了你都不知道。”

  杨波一脸的着急:“天都黑了…….”

  陈九年问杨波:“你不用留在府里做饭吗?如今都出来找芙蓉,喻老爷,喻夫人吃什么?”

  喻只初道:“舅舅,找芙蓉最当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我爹娘在府上,自己会找东西吃。”

  马蹄声络绎不绝,巷子渐渐的宽敞起来,两边的灯笼密集,照的一条路泛着白光。吓的路上的行人纷纷让步,这一晚,他们受了好几次惊吓,先有芙蓉乘坐的马车飞奔而过,如今又有几匹马使足了劲儿的往前奔。

  视野开阔起来,前面的栏杆围着湖而建,湖面上水波粼粼,有几条花船停在上面,有人在喝酒,也有人在唱曲儿,果然很繁荣。

  喻只初只能急急的踢着马屁股,想快一点找到什么醉红楼。陈九年却勒住了缰绳,伸手一指,右手边一个大大的牌匾,牌匾左右挂了无数只红灯笼,而上面鲜红的大字“醉红楼”更是写的柔若无骨。

  原来这里就是醉红楼,陈九年果然轻车熟路。

  喻只初一眼便看见了自己府上的马车,车轮下压着不少花盆。还有一些压坏的花儿。无力的瘫倒在地上。

  没等马停稳,喻只初便蹦了下来,跑到马车边掀开帘子一看,马车里一个人也没有。

  车夫从马车上跳下来,搂着拴马桩上两匹马的脖子哭起来:“让我一顿好找啊,你们怎么能乱跑呢。”

  陈九年道:“别号丧了…….芙蓉都不见了,你还有功夫搂着马哭。”

  车夫才止住了,想去动那两匹马,龟公跑了出来,撸袖子亮拳头:“想偷马呢?”

  陈九年跳下马。一脚拌翻两个龟公:“让你们老鸨出来。”

  老鸨刚刚补了粉,一脸的白色,头上插着红的黄的紫的各色花。摇着扇子,提着裙角出门而来。

  有下人跑进去传话,说是门口有几位大爷,看着来者不善,骑的马不错。像是有钱人家。

  老鸨以为有贵客上门,脸上的笑比平时也多了几分,未看清外面都是谁,便招呼了起来:“各位大爷,今儿有时间到醉红楼来呀?”

  借着灯火一看,见陈九年站在台阶下。后面还跟着两个衙役打扮的人,便知事情不妙,赶紧来拉陈九年:“这又是出了什么事?”

  龟公告状:“这几位爷想牵走咱们的马。”

  老鸨眼睛一翻:“这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规矩。这马…….”

  “我们不要马,我们的人呢。”喻只初挤到前面。

  “车上坐的两个人,是我们府里的,你给弄到哪里去了?”陈九年盯着老鸨。

  “那两个人,怎么赶的马车。你们看看,把我们门口给踩的。”老鸨装可怜。

  车夫偷偷对喻只初说:“少爷。老鸨不会……让芙蓉姑娘接客了吧?”

  喻只初恨不得提起车夫给扔进湖里去。

  陈九年带着衙役冲进了醉红楼,醉红楼前院儿里本来一片祥和之气,里面红的绿的丝带系在木楼梯的栏杆上,大厅里摆了几张桌子,每桌都有喝酒的人,而二楼上去,每间房门都关着,陈九年带着衙役,一间一间的冲进屋子,将床上的人拉起来。

  青楼的女子倒坦然,一面系着衣裳,一面拢着头发:“睡个觉也要检查?”

  床上的男人吓的拿起裤子便跑。一时间醉红楼里人声鼎沸,你来我往。

  老鸨自知这样弄下去,生意非得黄了,赶紧凑了上来:“各位大爷,你们要的人在后院儿呢。”一面马不停蹄的带着他们往灶房赶。

  灶房的门关着,陈九年一脚给踢开了,见面前有一个圆滚滚的东西,便呵道:“不过是灶房,为什么拿麻袋挡着门?”

  灶房里的妇人被吓了一跳,指着葫芦道:“那不是麻袋,是个小孩子。”

  杨波抱起葫芦,满是心疼,一面给葫芦解绳子一面安慰他:“别怕,我们来救你回家。”

  葫芦呜呜哭起来:“他踢我的屁股。”

  陈九年一脸尴尬,只想着解救芙蓉,没想到用力过大,这一脚踢出去,葫芦的屁股不肿也青了。

  喻只初一眼便瞅见芙蓉躺在地上,又是心疼又是气愤,跑了过去,解下身上的褂子给芙蓉盖着,轻轻的喊了几声,芙蓉没有动静,喻只初怕地上太凉,便抱起芙蓉,一手挽着她的脖子,一手托在膝盖处。

  春娘见葫芦哭的惨烈,便洗了把毛巾来给他擦擦脸上的泪珠,一面又给他揉揉屁股:“孩子,别哭了,有人来带你们走了,快回家吧。”

  对春娘来说,能回家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像她们一样,长年累月的只能呆在灶房里。与柴禾,打骂为伴。

  老鸨试探着道:“可门口的那些花盆……被…….”

  陈九年扔出一句:“不然,把这小孩留下来,你教导他接客?”

  老鸨只能认倒霉,再也不敢跟着嘀咕了。

  喻只初抱着芙蓉,低下头来,能如此近的看着芙蓉的脸,她的睫毛,她的唇,有点心猿意马,却又担心芙蓉。想着要赶紧回府上找个大夫给她瞧瞧才好。

  车夫又凑了上来,一脸的猥琐:“少爷这回抱对了。”

  “什么抱对了?”

  车夫指指杨波,杨波怀里抱着葫芦,葫芦又蹬又弹,一直飙泪,累的杨波头顶出汗。

  “少爷能抱着芙蓉姑娘,总比抱着葫芦强多了。”车夫拍马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