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边那座山 第八十七章 婚礼—揭盖头

《天边那座山》第八十七章 婚礼—揭盖头

作者:飘舞的阳光 字数:2980 书籍:天边那座山

  第八十七章婚礼—揭盖头

  第二天兰欣,国庆和陆洋放了学就赶到爱尔汗的家,就为了观礼爱尔汗和古丽尔汗的“揭盖头”。

  热闹的维族婚礼第二天是婚礼的**,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主人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坑肉、抓饭和羊肉,馕招待客人们。宾客们边吃边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都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娘揭盖头。

  兰欣和国庆,陆洋互相净了手,爱尔汗家的净手用的小壶很有民族特色,是用铁皮做成葫芦状,小壶涂的一道红一道咖色的油漆,在红色和咖色之间还有简单的菱形方格,看上去古朴大方。维族人洗手不是用盆,而是用小水壶倒水洗手,这是他们对水的珍惜,洗完手,兰欣举着爱尔汗家的小壶研究了一番,手巧的人就是思路要比别的人开阔,什么东西到他手上都能出花样来,小水壶也设计的这幺小巧可爱。应了兰欣妈妈常说的那句话,人只要勤快肯动脑子,生活都能过的像花儿一样幸福,刚出海子的爱尔汗姊妹,来到农场什么都没有,上学都是寄住在古丽尔汗的家,如今,爱尔汗也有自己的院落,自己的家了。

  兰欣加入到女宾客的行列里,维族人有习惯,在筵席中。男女不同席分开入席的。兰欣她们这边的女宾是在古丽尔汗的卧房进餐。兰欣坐在铺着精美的羊毛毯上,吃着喜糖,喜瓜子,葡萄干,杏干,桃干,馓子,油香等果子。边吃边聊,兰欣只有听的份,听也只是简单的话语,坐等喜气十足的宴席开宴,听着女人们聊天,兰欣一句也搭不上话,只能咧着嘴微笑的听大家聊,偶然有古丽的女伴凑过来和兰欣说两句汉语,兰欣都客气的答应着。

  盛装的古丽尔汗头上盖着红盖头,静静的坐在床边。听着大家聊天,喝茶。吃喜糖,兰欣跑到古丽尔汗的身边围着她转了一圈,看古丽尔汗都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不说话,兰欣又笑着转回座位上等着喜筵的开始。

  没等多久就闻到了羊肉的香味,就见有漂亮的年轻小媳妇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和油汪汪的羊肉抓饭进来,来帮忙的小媳妇们都对她们的礼节很懂得,有序的放着湖蓝色的木碗,年龄的大宾客的碗要先放,维族人尊老爱幼的风尚一直严格的延续保留着,有老年人在的场所,年轻人都很规矩,不敢造次,大盘的手抓羊肉和大盘的抓饭放在羊毛毯中央,每个客人面前摆放装清水的小碗,盛水的小碗是用胡杨木手工雕刻成的,每个小碗大小一样,厚薄均匀,光滑的表面涂了层湖蓝色的漆,在碗的外表有用红色的漆勾画的图案,整个小碗看上去精美而雅致,让人爱不释手,这小碗是用来吃抓饭的沾水用的。大家又起身去净了手,围着手抓肉,抓饭坐成一个圈,兰欣让着老人先入座,宾客们知道兰欣是爱尔汗和古丽最要好的朋友,都纷纷要兰欣先入座,兰欣哪敢先长辈入座,推却不掉,只有等长辈们入了坐,兰欣才坐靠主坐边的位置上,虽然知道维族人吃手抓肉和抓饭真的是用手抓,一直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观礼过,今天有几位老年人在座,正是学习标准动作的好机会。

  兰欣学着古丽的妈妈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主力,无名指和小指协助,每吃抓饭前,右手的几个手指在面前的小碗里蘸下水,这样用手抓抓饭就不会拖泥带水的,兰欣学的有模有样,傍边的阿姨见兰欣做的有板有眼,都不住的赞赏。羊肉炖的刚好,啃咬着鲜嫩的羊肉,口感特别的好,这是爱尔汗的爷爷在海子放养的羊,这羊从小吃的是海子边带碱性的草和植被,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中草药,喝的是海子的水,天天跑的身上都是腱子肉,鲜美的手抓肉嫩而不腻,吃完还口齿留香,这样的羊肉是羊肉中的极品。抓饭是用今年的新米,做出来的米一粒一粒油光发亮,吃了还想吃第二口。筵席吃的宾主尽欢颜。

  宴席完毕,这时候已经是灯火通明,都塔尔、热瓦甫从收录机里奏播出欢乐的乐曲,男女青年们既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或说或笑或唱或舞气氛热烈,等着“揭盖头”。

  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就见爱尔汗的妹妹古丽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地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新娘害羞藏娇,不声不语,此刻新房内一片欢腾,一对对青年男女又在欢快的旋律下,翩翩起舞,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刀郎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步入会场,轻举舞步,巧转腰肢。所有在场的人也都纷纷参加。

  今天爱尔汗穿的是红色及膝的短袖长褂,长褂门襟绣着水浪,在浪花里开着大朵黄色的太阳梅,腰里系着五彩的丝结的五彩结花长穗带绦。脚上蹬着及膝的长靴,在小腿处的靴面上是钉着金色的一排梅花小钉。走起路来一闪一闪。

  古丽尔汗今天扎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头戴一顶红色绣花四角小帽,小帽的边垂下一圈红色的小珠子,小珠子随着古丽的头动而晃动,脸上画着精美的新娘装,身上穿着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的五彩的来丝绸的长裙,外搭一件红色齐腰金丝绒绣花小马甲。

  爱尔汗带着古丽尔汗轻盈举步,巧转腰肢,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赛乃姆”双人舞,宾客们则拍手唱和。当节奏渐急时,舞者观者喝彩欢呼,此起彼伏,整个新房沸腾了。

  兰欣不会跳维族舞,站在边上乐呵呵的观看,这时有年轻维族小伙子跳着“赛乃姆”到兰欣面前,用手势邀兰欣共同跳“赛乃姆”

  兰欣笑着摇摇手后退着,表示不会跳。这时边上的爱尔汗突然跳着舞出现在兰欣的面前,兰欣笑着摇摇头,爱尔汗做着邀请的舞姿就在兰欣左右扭跳,刚才邀兰欣跳舞的小伙子趁机去邀新娘古丽尔汗,邀到新娘子跳舞的小伙子简直是心花怒放极了。谁要是邀请到新娘跳第一支舞,谁就是最幸运的人。

  爱尔汗再三邀兰欣,兰欣笨拙的学者别的姑娘,扭着腰肢,摆动着双臂,随着爱尔汗的摇摆跳起来,好像也能踏的上爱尔汗的节奏摇摆,维族舞蹈学起来也挺容易,兰欣欢快的踏着乐曲的节奏,跟着爱尔汗的步伐轻盈的跳跃,兰欣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自己笨的出差错,边上想要邀爱尔汗跳舞的姑娘多的是,突然,不知是谁撞了下兰欣,原本就不熟练的舞姿,被突然的撞下,身体不由自主的就要倒向爱尔汗,说时迟那时快,爱尔汗不着痕迹的双手卡住兰欣的腰,没有让兰欣继续和爱尔汗扑面,爱尔汗把兰欣带出舞圈中心,给人感觉是爱尔汗和兰欣随着音乐跳到边上似的。

  兰欣的脸刷的红到耳朵根,心想自己太笨了,要不是爱尔汗巧妙的扶住兰欣的腰,不定兰欣会摔个够吃屎。兰欣一脸绯红的看看爱尔汗,爱尔汗也正一脸笑容的看着兰欣。

  姑娘小伙能和新郎新娘跳舞是很荣幸喜庆的事。一曲又一曲大家争着和新郎新娘跳,兰欣有幸被新郎邀跳第一支舞。宾客们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兰欣看到国庆和陆洋也被姑娘们邀请下去跳舞,国庆跳的有模有样的,比陆洋跳的好多了,可能国庆比陆洋放的开,跳起来看着自然而大方了。跳舞直至夜阑人静,大家才方尽兴而归。

  新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回娘家(即“回门”),兰欣他们也没好让爱尔汗送多远,就催爱尔汗快点回新房,爱尔汗第二天家要送礼物古丽尔汗的娘家,女方家准备各种食物招待,岳父母并以衣物等赠送女婿。然后,双方亲家还要彼此宴请对方及其亲朋好友,以表感谢。

  这样三天才算婚礼圆满结束,最遗憾的是兰欣他们没用观礼“尼卡”。后来兰欣从古丽尔汗那才知道“尼卡”是怎么回事。

  维吾尔族的婚礼比较隆重、热烈,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家将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女方家。结婚当天早晨,在女方家里举行“尼卡”(证婚)仪式。现在,念“尼卡”只是一种习俗形式,在此之前,双方已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举行仪式时,男女两厢站定,由阿訇居中主持婚礼,念《古兰经》,然后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是否永远相爱而互不抛弃等,在得到肯定地回答后,阿訇将一块馕掰成两块,蘸上盐水分别送给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仪式结束后新郎回家做迎亲的准备。这天,新郎和新娘两家同时在各自的家中设喜宴招待宾客。下午,由男方的伴郎们簇拥着穿戴一新的新郎,吹着唢呐、打起手鼓、弹着热瓦甫,兴高采烈地前往女家迎亲。

  爱尔汗的婚礼热热闹闹好几天,也让兰欣他们大大的长了见识,茶余饭后和国庆,陆洋他们在学校议论了还几天,各自表述婚礼上新奇的所见所闻,这又让同学大大的羡慕嫉妒了他们一次。(未完待续。。)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