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说客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说客

作者:三省九思 字数:1815 书籍:小学教师在大明

  “好!”

  “孙兄此诗颇有意趣。”

  “不过五言绝句,寥寥几句尽显读书向学之意。”

  孙佑的一首诗吟罢,自有他的同窗好友称赞叫好一番。这首诗意境尚可,坐在正首的周学正也是微微点头。

  随后刚才因为犹豫不决而没第一个赋诗的几个士子,纷纷出列赋诗填词,经过周学正的点评,各有其出彩处。此间虽无歌舞,但有丝竹之声响起,文章诗赋相和,高山流水,分外雅致。

  与会士子们都想出个风头,在周学正、希伊先生等城中士林大佬面前留个好印象,抱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念想。

  几人赋诗过后,便无人再出列,周学正等人也不催促,唤来侍者吩咐几声。不多时,十几名婢女如穿花蝴蝶一般将一张张素白宣纸及笔墨纸砚放到了各士子案头,谁有灵感便可挥毫泼墨赋诗一首,或传之于众人之手,或自行出列吟诵,或交于文会上的女校书吟唱。

  貌美声甜的女校书轻声的吟唱着元宵诗会中的士子作品,周学正等人也偶尔会出言点评一番,作品被点评到的士子一个个喜不自胜,拱手道谢,彬彬有礼。

  诗会上不时有才子觉得自己写出一首佳作,大着胆子请周学正、希伊先生等人点评一番,每当这个时候便有专人将该诗词抄写几份,分之众人手中流传。

  张籍和张百万在这遇到了赵时春、郑泰等旧友,一时间几人聊得畅快,并未题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文会这样的地方,为了凸显自己的才能,就算你不去找别人的麻烦,也有别人来寻你的不是,更何况张籍还是解元,是个年少的解元!本来就有其他地方的学子认为张籍能中这解元不过是一时取巧,运气好得了主考官大人的赏识,小小年纪怎能和他们这些苦读二十余载的人相比呢。

  这时见到张籍这么长时间还未有诗文做出,外地前来赴会的士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和张籍不熟的士子也有将信将疑的。

  气氛正好,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早就有所准备的其他县的学子此时有人挺身而出,端起一杯酒,对着这边相谈甚欢的张籍大声说道:“那位莫非就是去岁乡试解元张籍乎,吾等众人皆有诗作分享,缘何阁下却一言不发,若非自恃才高,看我等不起乎?”

  正在和郑泰聊起归乡之后见闻的张籍,被这冷不丁的一嗓子给震的有一秒钟的空白,可是看在那些认为张籍徒有虚名的人眼中,这就是心虚的表现。

  一时间各种玩味看笑话的眼神,聚光灯一样,唰唰唰全都打在了张籍的身上。当然也有张籍的好友发出不忿声道:“张兄才华卓著,当然是要出压轴之作,你们这些诗作,哼哼……”

  “诶?能劳烦重复下刚才的话吗,刚才声音嘈杂,我没听清。”刚才张籍几人相谈甚欢,并没注意到堂中的动静。

  “你就是去岁乡试解元吧,我们大家都做了诗词与众人分享,你一直一言不发,可是看不起我们?”挺身而出的外县士子将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

  场中立时分为了两派,一方是以临清城中的士子为主,另一方是以周边府县的士子为主,当然临清城的士子人数占优。

  “哪里来的无知小子,敢瞧不起我们的解元郎。”

  “解元郎快快作诗一首打消这等人的气焰!”

  这是临清城士子们的反击,纷纷要求张籍作诗一首给大家分享,去驳斥另外一方。

  “这许久未曾赋诗,就算不是不学无术之辈,也可称之为讲郎才尽吧!”

  “尔等这是要人多欺负人少么。”

  这是不服张籍解元名头的士子的聒噪。

  “哦,是要我作诗?”张籍重复一句笑着看向那名士子道:“你确定?”

  自己虽然现在奉行低调路线,但是并不是怕事。而且城中众人早知自己的诗文本事,几乎没有在这方面敢来挑衅自己的,这送上门来的脸,该打还是要打的,许久没碰上这等事,张籍不免有些技痒。

  “不知这位兄台来自何地,是何等功名?”张籍见他一身青色澜衫出言问道。

  挺身而出的那位士子见张籍信心十足的微笑,又要问他的跟脚,不免心中一慌,退入人群道:“我是清平县生员,刚才我觉得阁下太过谦虚,大名鼎鼎的解元郎,年少有为,我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还请不要推辞,让我等见识见识。”

  这说话声顿时没了刚才的气势,引得嘘声一片。

  “原来是小友啊……”张籍这话说的一拉长音,引起一片笑声。的确按照功名来分,举人称秀才就该这么称呼,不过两人年纪相差得有二十岁,少年解元称中年秀才为小友,这画面太美。

  那清平县生员臊的满面通红,被张籍的话挤兑的急了,也不顾其他,强撑着挤出几个字道:“解元郎莫不是真的徒有虚名?何不敢一试!”

  “好,笔来!”

  “张兄,请执笔!”

  张籍刚才和好友边谈天边饮酒,已是略有醉意,话声一落,身旁的赵时春便递上了一支长锋兼毫。

  前几日张籍就为元宵诗会准备了许多诗文,虽然现在要求的题材是励志求学,并不像自己猜的那样是元宵主题,但依旧难不倒张籍。

  “大雪压青松,轻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落款:癸未上元夜书青松一首于鳌头矶。张籍持笔挥毫,一首青松顷刻而就。

  一旁的赵时春纸张拿起,低吟一声,交于堂中女校书吟诵。

  只听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却不减诗文的半分大气雄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好诗!”周学正听到张籍的这首诗,禁不住动容,拍案道。

  希伊先生也捻须赞叹:“善。”他早知张籍的诗才,今日再见,更叹名不虚传,真可谓一句一诗一意境。

  “以物言志,好诗。”一名外县士子不由得轻轻鼓掌,引得他周围同伴一阵侧目,你这给对面喝彩是个什么意思?他反应过来时,一脸讪讪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