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二百零三章 报喜队伍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二百零三章 报喜队伍

作者:三省九思 字数:1980 书籍:小学教师在大明

  大明万历十年,冬,十月丙申,苏州、松江诸府大水,冲坏民居以千、万计,漂流田禾十余万顷,死者二万余人,上诏振之,并蠲免钱粮。

  江浙地区水患频起,对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也带来了一些影响,今时较往年的来往商船明显减少,旅人也不多。城内几处码头附近的茶棚中有不少码头民夫和闲散船工。

  在家中备课两日,今天是张籍第一天去清渊书院上课,所以张籍带着随从张成很早就出了家门。

  张籍喜好临清城的各种特色小吃,主仆二人并未在家中吃饭,而是去了狮子坊桥边的馄饨摊吃早餐。在吃早点的时候张籍和馄饨摊的老板闲聊了几句,才知道了南方水灾的消息,又看到水患给沿途运河带来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千,思绪纷乱。

  现在的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初期,天气突变,北方旱灾南方水患时有发生,可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也是导致大明帝国迅速衰弱并灭亡的一大原因。因为在内气候突变和水旱灾害,导致大明农作物失收减产,从而农民起义频发;在外则迫使满洲建奴离开白山黑水,四处征讨既为土地也为粮食。

  我大明命途多舛,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前一阵子托张百万家的关系在南方沿海诸省打听玉米地瓜土豆的消息,也不知道有没有回信了,得抓紧去催催。

  “老爷等等……”

  张籍的身后传来了一阵气喘呼呼的叫喊声。

  主仆二人吃过饭后,一前一后沿河走在去书院的路上,张籍心中有想着事情足下脚步很快,跟在后面的张成身体瘦弱个头又小跟不上他的脚步,这不知不觉间就拉开了一段距离。

  “张成,你还是有待锻炼啊,走得慢不说,这才几步路就累成这样了。”张籍停下脚步转身笑道。

  张成紧赶几步小跑着到了跟前小声道:“原来吃不饱饭,等我以后再长大些就好了……”

  是啊,吃不饱饭,吃饭问题在古代是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限制着社会发展的问题。想到此,张籍迫切想要得到玉米地瓜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张籍的课是在下午,所以并不着忙,他先带着张成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地点。说是办公地点其实就是一间客房,和初到清渊书院时张老夫子住的那间格局相似,都是外有客厅内为卧室。

  收拾一番后,将书本教案放好,张籍带着张成出了房门去找书院的斋夫。张籍上午来这么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要自制一块黑板。

  斋夫们都住在前院,张籍到时正好看到那个接待过张籍好几次的老斋夫在院中洒扫,他在书院的后勤人员中算是老资格了,一些书院的琐事找他准没错。

  “老丈,我今天初来清渊任职讲郎,需要一些东西做教具,不知老丈可否帮忙找寻。”张籍走到老斋夫跟前拱手作揖道。

  “诶?这不是解元郎吗,不必多礼不必多礼,王教习昨个儿和我们说了张小郎君你要来书院做讲郎,有什么事小郎君尽管吩咐。”老斋夫把手中的大扫帚立在一旁,双手在围裙上一擦,笑呵呵的道。

  “那有劳老丈给找几块平整的木板,最好是能钉在一起,拼成一大块,大约一丈宽,半丈高吧……对了,还有黑漆。”张籍和气的道。

  “唔,能钉在在一起的木板,还要能拼成一大块……”老斋夫想了想道,“小郎君,不知道门板可以吗,后院菜园的院门前段日子坏掉了,换上了一个新的,那旧木门还放在菜园的草棚中。大小上差不多。”

  “有现成的门板?那也行,正好省去了钉在一起的功夫。那黑漆?”张籍又笑着问道。

  “黑漆得到木匠铺中去找,外院做饭的老王头他儿子是做木工活的,我带你去去菜园看看那扇木门合不合适,看完再去找老王头帮忙。”老斋夫对张籍的事情甚为热心。

  “有劳,有劳。”张籍谢过之后,三人一起走向书院的菜园。

  这菜园张籍是第一次来,就在书院第二进院子角落处的一个大门后,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白菘,也就是大白菜和露着绿色萝卜缨子的白萝卜,冬天的菜园种的东西只有这两种。整个菜园大约有两亩地的样子,平时都是由书院斋夫负责种菜维护。

  菜园的草棚就在不远处,在老斋夫的带领下,几人推开了草棚的栅栏门,正见一扇边缘椽子断裂的破旧门板。正如老斋夫所说的,大小正合适。只不过平整的那一面漆面剥落有凸有凹。张籍走上前去支起这扇门板边看边想着该如何处理。

  看出张籍的不满意门板不平,老斋夫笑道:“小郎君,莫急,不如咱们先去找老王头,他儿子惯做木工活,这不平的一面,可以让他刨平……”

  张籍闻言点了点头,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的来做,自己负责出思路就好,当下就放下木板,跟着老斋夫向外院食堂走去。

  “张小郎君?饿不饿?是来食堂吃饭么,这过了饭点了,现在没饭了,要不我再做一份,你稍等,一会儿就好……”老王头是认识张籍这个书院黑马的,因为食堂乃是吃饭之地,人来人往很多,在别人的谈论中老王头知道不是张籍的事迹。这会儿看到张籍和老斋夫,还以为他们是来吃饭的。边说着就要去动炉灶。

  “老王头,张小郎君和我不是来吃饭的,听说你儿子是做木工活的,不知道有没有黑漆,能不能到书院来一趟把一块板子给刨平?”

  “黑漆是有,哪里的板子,做什么用?”老王头疑惑的问道。

  “就是菜园那块旧的门板……”老斋夫催促道。

  “行,张小郎君你们先等一会,我回家一趟把我家大小子给找来。”老王头脱下围裙擦了把手,就向门外走去。

  约莫一柱香后,老王头带着一个背有木盒的青年进了食堂,此人就是他大儿子,因排行老大,故称之为王大。

  有专业的木匠在此,张籍详细的向王大说了自己想法,王大也是一点就通。

  几个人来到后院后,抬出门板夹在案子上,王大先是把板子刨平,露出新鲜木纹后,刷上两边黑漆,最后又打了个支架将黑板放上,一个可移动式的黑板就这样完工了。

  张籍拿出早先在乡下家中时用黄胶泥晒成的硬泥块,抬手在黑板一侧熟练的竖着试写了几个字——壬午年冬。

  字迹清晰,手感不错。

  胶泥块加黑漆门板,教学更配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