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乡试之思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乡试之思

作者:三省九思 字数:1793 书籍:小学教师在大明

  接下来的例行搜检比第一场松了许多,兵丁们简单拍打生员们外衣,翻看考篮后就放行了。

  过了龙门,考生们依旧去上次的考舍中考试,张籍这次没有询问兵丁,熟门熟路的到了考舍中,等候约莫一个时辰,各个考舍关门落锁,之后随着几声云板响起,乡试第二场试卷发放。

  试卷上共有五道题,为首的是五经题一道,之后便是诏、判、表、诰各一道,每篇要求三百字左右,这些都是应用文体,相当于后世上传下达的命令、通知、公告等政府文书。五经题张籍自然是选了其中的春秋题目,至于后面四道,他平时练习也写过许多,只要格式正确,内容上按照给出的主旨来写,就不会出什么差错。

  这时候天还未亮,第二场的时间很是宽裕,故而张籍并未着急答题,先点了炭炉取暖后,在心中打起了腹稿。

  秋风凛冽,呜呜作响,吹得贡院中考舍小门吱呀作响,期间偶尔传来一两声咳嗦,还有考生们对这见鬼的天气的抱怨声。

  到了天明,吃过早饭后,张籍迎着朝阳答题,大病初愈精神甚好,第一篇五经题一气呵成。下午时候,诏、判、表、诰四篇,张籍的脑海中有无数正儿八经的明朝政府文书范文作参考,写的自然是相当好,在将题目内容表述的清清楚楚同时,更有佳句频出。

  能把干巴巴的政府公文写好,这可是相当不容易,张籍检查过后对自己这四篇诏、判、表、诰颇为满意。

  至此乡试第二场第一天张籍就将全部试题写完草稿。放下毛笔,张籍不打算今天誊写了,一是天色渐晚,光线不好;二是下午自己写的兴起,忘记了金郎中的嘱咐,没有按时吃药。

  如厕休息片刻后,张籍先是做饭,还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之后便取出煎药用的黑色砂锅,将炭火拨旺,煎起药来,不多时考场中就飘起了药味。

  “季秋之际,冷热交替,风寒日重,此为药舍、饭肆乎?”先是饭菜的香味,后是煎药的味道,不知道是哪个考舍中传来了这么一句自嘲的话,其中还夹杂着几声咳嗦。要是第一场时定然会有兵丁呵斥,这第二场中许是那兵丁也在这寒风中巡逻,感同身受之下,竟装作没有听见。

  吃过药后,张籍拉紧衣服,又加了几块木炭,靠在一旁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

  第二日,五道题精心誊抄完毕,封装入袋。

  第三日,鸡啼三声,锣鸣七响。

  张籍唤来巡场兵丁交卷出场,这次受卷官没有太过惊讶,因为第二场简单,这锣声一响有不少考生要求交卷了。走在贡院考棚中狭窄的小道上,有不少考舍是空着的,许是第一场考的不好或者病重,第二场就没来,放弃了这一科的乡试。

  到了龙门处,已有五六个考生在此处等候了,稍待片刻后凑齐了一队十人,张籍踏出了龙门。

  龙门外,王讲郎早已到了,因身体有恙,张籍打个招呼后不再等待其他同窗,先行回客栈休息不提。

  ……

  每次山东乡试都有近三千考生同时应考,为了节省时间,考试和阅卷是同时进行的。

  现在第二场考试结束,乡试第一场的卷子已经在誊录房,由二十多名誊录书办加班加点誊录完毕。一上午小半天的时间,对读官核对完毕,交到了至公堂中。

  此刻至公堂正厅中,山东乡试主考官沈鲤居中正坐,左右布政使、监察御史列席而坐,台下监试官、阅卷官站立。

  沈鲤看着台下诸人道:“今日即是阅卷之时,这里的卷子都是今科下场的读书人呕心沥血之作。尔等也是经过十年寒窗和乡试九天六夜之苦,当能体会众生员之不易,尔等阅卷之时切切要看清楚了,若是有什么差池,本官定然不饶,朝廷也不会放过尔等。”

  沈鲤的这一顿敲打,让下面的考官和阅卷官们都是提起了精神。看到众人精神一振,沈鲤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尔等牢记本官的话,第一场卷子已到,各房速速领了去阅卷。”

  沈鲤语毕,一众监试官、考官、阅卷官轰然应声,一并称是,领了卷子各去各的房间。

  所有人心中都知道乡试的二三场卷子不过走个过场,只有首场八篇才是重中之重,而这八篇中,又以前三篇四书文为最重。因此众位阅卷官们领了卷子回去后,各个都不轻松。

  春秋房中的阅卷官名叫张国谦,乃是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三甲进士,现任济南府提学,之所以让一名五品提学阅卷,是因为一众考官里只有他一个人精研春秋,张国谦阅卷实乃大材小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对春秋卷的批改更具有权威性。

  时间在阅卷房中慢慢流逝。

  “咦?”忽听一惊异声响起。张国谦回头一看,原来是青州府学正何源,此刻张籍的乡试卷子誊录本正在他手中。

  看到张国谦看向自己,何源迟疑道:“张大人,请看看这份卷子如何。”本来学正做阅卷官正合适,但是现在春秋房有高配的前辈,故而何源对张国谦甚是恭敬。说罢将卷子递了过来。

  张国谦接过卷子后,看的很慢、很仔细,能让何源有疑问的卷子,必然有其不同之处。

  半晌张国谦抬头看向何源道:“何学正为何迟疑,这是极好的一份卷子,且看这前三篇四书文,其言通达,其辞恳切,用典文雅且言之有物,又对我朝现状颇有见地,实在是难得。”

  “那大人以为此文是否可取?”何源问道,他当然能看出一篇文章的好坏,只是他不在中枢,把不准朝中动向,这卷子中可是有抨击张居正施政方针的语句啊,张江陵刚刚去世不久,执政十余年说一不二,其余威尚在。

  “还不忙评判,我再来看看剩下的这几篇五经文和试帖诗。”说罢,张国谦又埋头继续看起手中的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