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院美餐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院美餐

作者:三省九思 字数:2017 书籍:小学教师在大明

  往年的乡试都是在八月初八开始,今年因为水患推迟了院试,故而乡试也推迟了。

  到省城的第二日来自清渊书院的士子们除了吃饭外皆是不出房门,都在为秋闱做着最后的努力。

  八月二十五这日终于到来了。

  张籍于黑夜中醒来,往窗外看了一眼,但见天色漆黑如墨,现在大约是凌晨两点多钟的样子,又看向其他床铺,三位同窗还在酣睡。

  张籍点上灯,挨个将三人拍醒。

  “张兄,这么早……”方毕揉着眼睛嘟囔道。

  “不早了不早了,今天是秋闱之日,快快起来准备吧,郑兄,清之,都起来了。”张籍笑了笑道。

  “啊,今天开考了!”郑茂从梦中惊醒,跳下来床。

  方清之也起身了,许是休息的不错,他倒是颇有精神,下床来伸了个懒腰道:“十载寒窗,就在今日!”信心满满,状态不错。

  众人纷纷忙着穿起衣服来,不在交谈。听着窸窸窣窣声,看着摇曳的烛光、窗外的黑暗与忙碌的同窗,张籍穿着衣服心中一片空灵,总感觉这个场景有那么几分不真实,仿若是有另一个自己在看着这一切。

  一年多的时间自己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再跨过去这一道坎,自己的大明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自己前生所不能达到的高度,此时此刻整个人如同在梦中。

  不一会儿,周围的房间都传来说话声和走动声,想来是考生们都起床了。

  张籍四人也都穿戴完毕,收拾齐备,提起考篮向楼下走去。

  楼下大堂中王讲郎早就在了,他已经为为书院的士子们准备好了早饭,有个好学校真的是不错,有专门人员组织应考,省去了许多麻烦。

  简单吃过饭,人们身上都暖和了不少,点完名后王讲郎再次嘱咐考场上的注意事项,一行人便走进了漆黑的夜色中踏上了前往济南贡院的道路。

  黎明前的黑暗,颇有几分寒意的秋风,这一刻济南城中无数身穿澜衫的考生都在向贡院汇集。

  越接近贡院,车马人流也多,经过桥西街,路过黑虎庙,张籍看到无数的灯笼在大街上摇来晃去,灯火点点,接连成片,那持着灯笼,提着考篮朝贡院而去皆是今科考生,这一幕仿佛三军将士正在行军,奔赴向前方未知的战场,等待他们的是一场事关命运的决战。

  张籍前后看去,自己这一行人也在这大军之中,见此一幕张籍精神一振:纵有千军万马过独木,吾当一骑绝尘占鳌头!

  ……

  到了贡院门口,众人验明身份之后,并未直接去龙门处搜检,而是去了考场供给处。

  因为乡试每场都要考三天,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所以和童子县府院三试不同的是,这里多了一个供给食物,水,烛台,门帘、笔墨纸砚的房间,有济南府的品官主持发放领取。

  张籍等人的考篮都是统一准备的,只有炭火和蜡烛没有,故而众人只是取了这些这两样便向龙门处走去。

  到了龙门处,这里早就按着籍贯拍好了长队,临清州和东昌府是一队,张籍在队列中看到了不少熟人,只是现在不是打招呼的时候。

  看着周围茫茫的多的人,身边的郑茂叹道:“今次考生怕不是得有三千的多人,三千生员中取九十举人,何其难也!”张籍四人中,郑茂的课业稍有不如,故而压力甚大,常有此感叹。

  到了考前这刻,这心态只能由自己来调节,张籍也是无话安慰,只拍了拍的他的肩膀。

  时间慢慢流逝,终于轮到了张籍等人入场临检。

  乡试考生众多,也就没有了专门搜检大房间,在龙门搜检官的监督下,一众临清州东昌府来赴考的生员贴着墙根站好。一帮兵丁一拥而上,拍打摸索、拆发脱衣检查起来毫不客气,有几个被怀疑的生员还被当众脱掉了鞋袜外衫,搜寻无果后才作罢。

  这也怪不得搜检官兵,要知道若是他们查不出来,反而被别人查出来或是被举报了,他们会被追究的责任,视严重程度从最小的打板子到最严重的夺官杀头,上不封顶。

  搜检完毕,一行人都是衣衫不整狼狈不堪,但是经过县府院三试的洗礼,众人早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都是这样谁也别笑话谁,经历科场早晚都得来上这么几回。

  众人整理完衣帽跨过龙门,按照考牌上的座号,分别去询问考场随处可见的引路书办,自此各自四散开来。

  张籍找到了自己的考舍,和东昌府考院,临清州考棚的规制相当,都是个高六尺,深三尺,宽四尺。

  这间考舍相当陈旧,这几天天气晴朗并未下雨,看不出漏不漏雨,只能感觉出背后墙壁处漏风。张籍拿出考篮上盖着的布将缝隙塞好。在这间小小的鸽子笼里自己要呆三天两夜,吃喝拉撒都在其中,可不能因漏风着凉了。收拾一番后,张籍满意的靠在墙边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说起来,自己的这几次考试都还算顺畅,至少没有被分到臭号旁边,想起院试时那个挨着茅厕的考生,至今张籍还心有余悸。

  这臭号在北方还好些,每年的农历八月,天气已经转凉,而在南方就不同了。

  比方说时下规模最大的江南贡院,每年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节,蚊虫张狂肆虐,气候闷热异常。此时,放置于号巷尾部的粪桶,经暑气一蒸,臭味弥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这个粪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霉。

  记得后世看儒林外史时,里面曾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有位颇具才名的考生就因为坐在贡院巷尾的“粪号”而受到影响,被熏得头晕眼花,吃喝不好,精力无法集中,导致无法考试。乡试三场过后,不但没有考中,还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

  当然就算是不在臭号,这几天的鸽子笼生活也不好受。秋天的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张籍与书坊中的乡试逸事中读到过一位乡试考生的笔记,上面这样写着;“初八日天气微凉,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热,日如火炙,甚于三伏,又旁置红炉,后叠衣服,遂致两眼昏懵,气不能出。至二场以单衣进。十一夜半,大雨忽来,陡然寒冷,体僵齿战……幸而中举。”

  换成大白话就是讲,这年乡试,他第一场进场时,天气还比较凉,所以他穿了厚衣服进场,但第二天突然暴热,热得两眼昏花。于是到第二场进场时,他就穿了单衣进去了,没想到晚上天又下起雨来,又冻得要死……幸运的是他最终中举了。

  由此可见这乡试之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