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狩宋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对工匠的盘剥

《狩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对工匠的盘剥

作者:郁榕 字数:2289 书籍:狩宋

  江陵城,常住人口大为减少,但是流动人口多了起来。

  所以江陵城多了一些客栈。

  只是在这个客栈不能说谁想建就建,而是要到堪舆司申请地皮,到招商司报备,堪舆司规定了客栈的大小和规模,对每个住房的规格也规定了最低标准。这个规模都有些大,很多商人一家不行,就只能合股。

  不过随着撤离结束,城市防务交给新的户房。城里组建安定下来。

  户房的衙役是按照新军的标准等而下之进行统一招募,和新军一样要进行军事训练。这让很多本来认为没希望进入新军的人又多出了希望。衣服和服装也是一样。只是人数几乎一夜之间就上千人了,他有现在叫做衙兵,兵和役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不能单独行动。要是欺压老百姓不是赶回家那么简单,而是要按照军法处置。

  这些衙兵接管了从码头到城门所有地方的公共安全管理,非常严格,每一个人都必须登记领取身份证明才能出入。码头和城门口都有这些衙兵守卫。

  因为新兵自己也训练不足,所以实际上衙兵和新军是合在一起训练。训练强度就差多了,毕竟衙兵还有公务要执行,那里会让新军一天到晚训练。

  而正因为合在一起训练,衙兵们也知道了自己和新军的差异。

  那是不管是从体能,还是战斗技能,整个低了好几个等级。最关键的是,这些新军在休息时,也是要集合在一起读书的。训练和读书,一刻不停。

  这就是除了他们少数人外出帮忙采购以外,几乎见不到人的缘故。

  这样的风气也影响到了衙兵。毕竟在一起训练。别人那么刻苦,自己那么懒散也说不过去。所以很多衙兵们除了公务以外,都心无旁骛,要么训练,要么读书。弄得比书院的书生们还要勤奋。

  最让外人羡慕的就是这些穿着绿色军服的人的伙食。据说每餐都有肉,每餐都有鸡蛋,每餐都有羊奶。居然每天还给配发一块带有鱼肉末的,烤干了饼干。

  为了保证军人的伙食,招商司鼓励居民开办养猪场、养鸡场和牧场。江陵城即便是城墙里面也不是全部是住房,也有大面积的荒地。

  这个时代的猪肉,饲养并不多,因为它平时没有什么用处。老百姓养羊,还有羊奶,羊毛。甚至有的老人和孩子还坐羊车。养猪除了吃肉,实在不能做什么,猪的性情不如羊那么安分,是杂食动物,什么地方都去,根本不听话,连拉车也不行。

  而老百姓饲养牲畜还是习惯放养,猪不能,很麻烦,所以需要圈养。而你圈养就需要人照顾,这是一般的老百姓做不到的。加上这个时代的调料并不多,祛除腥味的办法也不多。所以大多数老百姓都不吃猪肉。

  但猪肉性温和,人生病的时候吃羊肉和其它野生动物的肉,包括有些鱼肉也会出问题。那个时候才买猪肉。而猪肉也沦为了下贱人吃的东西。比如匠作区的工匠。

  江陵城饲养猪的人也不多。

  不过最近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匠作坊收购猪皮和猪骨头。并出售小猪崽了,这是匠人们在后山自己饲养的。膳食房在广场开了一家酒楼,里面就用猪肉煨汤和猪骨头汤。里面添加了一些药材,既可以调味,香气扑鼻,味道也很好。

  这东西是余老和吕岩在闲聊时想出来的。

  在两个人看来,没有任何东西不可入药,而要养身,大多追求药性平和。猪肉的符合这一点,而羊肉、狗肉,牛肉等等都性燥,调理药性比较麻烦。猪肉就比较简单,只需要调味,稍微添加一点滋养温中的药物即可。女卫们的耳朵尖,直接传到了膳食坊。很快别院就吃上了鲜美的猪肉。

  简化后的调味方法到了匠作坊和军营,也很瘦欢迎。

  王婉容和高继冲没把这当回事,高从让看出了机会,于是向王婉容提议开这样一个酒楼,因为尚衣局,印书局和膳食坊是王婉容管辖的。

  王婉容就同意了,没想到一炮走红。

  而最开始,匠作坊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执照官兵们身上穿的皮甲的作坊,因为高继冲说没有必要要铠甲,所以准备裁撤掉。

  但是高继冲总不能把这些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离开的人强行赶走吧。铠甲做不了,那么就做皮鞋和皮带。可是荆南缺牛啊,就算是有牛,也是不能随便杀的啊,征用的牛皮襄州又要用。所以江陵只有羊皮和猪皮。

  结果这些工匠们还真弄出了柔软舒适还算结实的皮子。

  虽然这种皮子没有牛皮耐用,但是穿着舒服啊。所以还是很受士兵们欢迎。

  除了做鞋子,就是做皮带,和火枪上的带子。因为士兵们要携带子弹,以及近战用的匕首,所以又在腰带上做了一些改进。

  以前没人要的猪皮现在有了用处。而动物骨骼,匠作坊是一直收购。随着匠作坊规模的扩大,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活性炭需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这也迫使招商局要推广养殖户。

  这样一来,江陵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工地。而从各地赶来的工匠也迅速增多,很多是商户们自己带过来的,这些工匠的身份就是商户们的奴仆。相对于匠作坊的匠人,这些面黄肌瘦,衣服破烂的匠人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一副学童,一副女学生打扮高继冲和王婉容看着这些新入城的人,眉头就皱了一下。

  “以前知道工匠们的地位低,没想到这么低。”

  因为城里已经被完全控制,李载仁和吕岩允许两个人改扮以后出门上街瞧瞧。吕岩和白氏自然不能跟着,这两个人太显眼了。

  跟着的是吴夏和两个女卫。

  “大唐官制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最低。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工部最低。工部分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工部人数最多,但是地位仍然是最低。其它各部均为官,而工部为役。”

  工部主要是掌城池之工役程式,说是管程式,但是实际上是掌管了所有工匠,而这些工匠要么是从民间按照劳役的形式征用,要么就是职业工匠,但是也只是按照劳役的形式。

  “工匠又称为丁奴,官奴和户奴。隋文帝规定工商不得进仕。唐太宗时也是如此。中唐以后,才有以技术应荣得仕,但是都是杂官。中唐以后,才以税钱用来雇工匠。但是那是量入为出为原则。钱少,劳役多,工匠皆苦。但终究有所改善。其后大唐日渐崩解,战火绵延。工匠们就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

  “为什么匠作坊还好。”

  “那是属于兵器监,南平国小,把所有的工匠都归于兵器监,所以情况原本要比其它工匠要好。兵器监只设监事一人,朝廷为正四品,丞一人就只有七品了。一下均为八九品。而下面州府和王府所属匠作,是从八品往下,或者无品。而所有工匠中,又以这种商人养的泥瓦和砖石匠人地位最低。往往一个匠头待遇尚可,以下近果腹而已。”

  商人的地位本来就低,而商人养的工匠只是正规工匠下面补充,就更加不是人了。

  “小公子,商人唯利是图,欺压百姓尤甚,盖应利之所在,皆盘剥之。”吴夏道。

  也就是说,原本工匠的佣资就少,而商人为了获取这份佣金,再割一刀,之后工匠们就没法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