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狩宋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改进海船

《狩宋》第一百一十三章 改进海船

作者:郁榕 字数:2343 书籍:狩宋

  江陵造船厂,重新热闹了起来。一批从闽越南汉过来的工匠到了,他们过来不是准备修船,而是造船。

  只是工匠们都非常奇怪,船厂里并没有多少木材。

  不过很快他们就得知,其实造船业不是很准确,他们是来改船,改铁骨海船。

  一艘从南汉买过来的巨大的海船由于是底部是尖的,吃水深,所以不能靠岸。高从让从船上下来,必须乘小船。这与江陵找的平底楼船非常不同。

  工匠们正在给这艘船进行一些测量工作,因为要准备建一个巨大的船坞和滑道,把这个庞然大物拖上船厂。按照江陵的新尺子,这艘船船长52米,宽9米,吃水深3米,有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32米,头尖尾高、当中平阔、保留了晋唐以来鸟船的结构。这么大的一艘船,引来很多人前来观看。

  不过这艘船是破的,它有两个巨大的破洞,应该是作战时被敌方船只撞的。由于这首船只有很多个水密舱,所以并没有沉没。

  南汉认为这艘船的主结构已经受损,再当战船已经不行了,所以只是随便把破洞补上,然后卖给了高从让。

  南汉和闽越一带的尖底海船与北方和江水里面的平底船相比,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虽然摇摆厉害,但是却不会沉没。一个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它有比较多的水密舱。

  船是高继冲说要的,他说江陵所造的船确实在江河和浅海中比较有利,因为它能够直接冲到离岸很近的地方。但是假如到了深海,海洋里的风浪太大。平底船很容易就倾覆。所以最好去闽越与南汉买一艘真正的海船回来,然后参照进行改建。

  高继冲,王婉容带着月儿,还有吴夏,耿先生一干人站在船厂的码头上看着这艘大海船。

  “这位是刘均,福州人,世代造船。这次过来的工匠都是他招募来的。”

  刘均脸色黝黑,相貌带着明显的吴越人的特点。四十多岁,但是头发已经花白,很少胡须。在他的身后,站在十多个应该算是工匠头的人。刘均是吴夏在闽越经商的时候认识的,吴夏最远到过天竺。他的水晶就是在天竺和西域人换来的。

  高继冲笑着向每个人点头。

  高继冲向刘均介绍这匠作坊的人。

  “这位是吴峰,匠作坊的副管事。这次担任造船使。这位是郭子明,是匠作坊炼铁厂管事。秦东巧,炼铁厂副管事。费然山,兵器厂管事。赵博,匠器厂管事。这两位是玉清,玉琳姑娘。这位是耿先生。”

  玉清和玉琳穿着道袍,还都是小姑娘。耿先生和高继冲,王婉容一样带着面纱。

  “因为我最近身体不好,所以带着这面纱,实在不好意思。希望你们以后在一起共同努力,改造出真正的仙舟。”

  众人一起应诺。

  “吴先生这次担任总协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他。”

  高继冲指着江中的海船说:“这个船有些道理我不太懂,我见过水里的鱼和天上的鸟,他们的鱼鳍和翅膀我们可以用船桨来替代。但是鱼和鸟的身体都跟流水似的,非常光滑,这样才不会被风和水阻挡,这船头船尾的鸟头兽首,还有这么高的层楼起什么作用?风帆我能够理解。”

  刘均躬身道:“那鸟头兽首原本也没有什么用,不过是求吉祥和震慑海中的魍魉。也有对敌示威的作用。船行原本就不快,所以不会对船的速度有什么影响。有总比没有好。这层楼是作战用的,每层都有弓手和弩手,这楼层上也是按照城墙设置了耳墙。作战时还挂有木盾,主要是防止对方的把杆抛石,还有防箭。所以楼层越高,自然弓箭手也就越多。这海船的楼层还低一些,海上风浪大,楼层太高,船就不稳。”

  “海船的船底为什么是间的?而我看见我们的楼船的船底都是平的。”

  “这也是为了防止船在海上被风浪所袭而翻船。所以船在水下的部分要多一些。海船设有水密舱。这艘船一共十二个水密舱,所以您看,船被撞了两个大洞,却没有沉没,因为海水不会灌到其它舱室。如果是为了安全,船在水上的部分当然是越少越好。但是作战时威力就小些。海船的前面您看像刀一样,龙骨也特别加固加粗,风帆也比普通船要大。速度也要快一些。作战时,大多是用船犁毁敌船。所以如果船没有速度,还是很危险的。这艘船就是因为风帆被敌人的弓箭射断,纵火烧毁了船帆,才被敌船追上,撞了两个大洞。”

  高继冲想了想道:“我是不是能够这样理解。如果船要安全,走得快,水上的部分也是越少越好。”

  “如果不考虑风帆借助风力,确实是这样。”

  高继冲回头问费然山:“你觉得如果铁炮装到这艘船上,该怎么装。”

  费然山道:“这铁炮装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固定的炮座,装在两侧。船侧面对敌船轰击,不过这势必会影响船的航速。双方都是被动挨打,直到打沉为止。不管是楼船,还是这海船都是这样作战的。因为铁炮重量不清,所以船上就不能有这么多东西。”

  “还有一种呢?”

  “还有一种,就是想办法做出转动的炮台,就像磨盘一样。装在船上,因为要比固定炮座复杂,操作炮的人也要多一些。所以不能装太多。这样船上就必须平整,连这风帆都碍事,不然影响炮弹飞行还有操作铁炮的人的视线。好处就是,炮虽然少,但是灵活,不影响航速,接近敌人和逃离敌人都很方便。要知道现在大多数船只都是侧面攻敌。因为炮少,所以船上也可以多装一些给养。能够航行得更加远。”

  高继冲点头,转头对刘均说:“我们可能不会大规模用弓箭手,会有一种新的兵器。威力要大一些,消耗也要少一些。因为我们要远航,所以才想改一些船。我觉得第二种方法要好,打不过,我们可以逃,只要敌船追不上就行了。再有,海船撞击的方式也很好,如果我的船要是够快,敌人还想侧着打我们,它就惨了。”

  刘钧道:“听费管事说连风帆都碍事,没有风帆,船快不了。”

  “我听说风帆对风向的依赖很大,而我们想在海上自由航行,所以风帆的害处比好处要大。如果我们在海上航行的更加灵活,而敌人却受制于风向。那他也很惨。”

  吴夏想了想道:“确实是这样,但是单靠浆手快不起来。”

  赵博笑道:“我们不靠浆手,我们在冶炼厂做了一个鼓风机,用的就是一种螺旋桨,就是竹蜻蜓的那种桨叶。用大轮带小轮,用齿轮转向,连接一个连杆。螺旋桨的桨叶可以转动得非常快。是车船的叶轮的几百倍。所以我们只需要在船的尾部装上这种船桨,装一个到两个。就可以保证船一直向前航行。我们知道车船的速度要比普通船快很多,我们可能做不到那么快,但是也不会慢多少。”

  江浙一带有一种叫做车船的战船,有六车和八车,就是把水车一样的轮子装在船两侧,用人力蹬踏,穿行如飞。只是这种船一般都不大。要想驱动海船,还是有些难度。所以一般车船都会保留一部分桨手。

  “这还是因为船只太高,被风阻挡的缘故。如果我们把船只改矮,船还要快一些。”赵博是专门给工匠们制造工具的,所以这些器具都是在他那里制造。

  刘钧吃惊地看着他们,荆南在哪里找的这些人?一个个比墨家子弟还要厉害。

  “这螺旋桨我要看了才知道这船需要怎么改。至于铁炮,我不太懂,如果兵器厂认为可以替代楼层和弓弩,还有拔杆,我可以把上面的全部拆掉。”刘钧对这次接的活计有了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