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狩宋 第一百零一章 望远镜与指南针

《狩宋》第一百零一章 望远镜与指南针

作者:郁榕 字数:2445 书籍:狩宋

  王婉容有拿出了另外一个镜子,形状刚好与放大镜相反,是两面凹进去的镜子。

  “放大镜叫做凸面镜,而这个叫做凹面镜。也可以叫做阳镜和阴镜。”

  “这个能把影像缩小?”

  “是的。放大镜之所以叫做阳镜,因为它还能够把阳光聚集到一点,会产生很高的温度,甚至能够让木材烧起来。放大镜作用的原理是光能够透过镜子。所以也叫透射镜。当一簇影像通过放大镜照到墙上的时候,影像是反的。你们看。”

  王婉容走到窗前,将自己的手放镜子的背面,墙上的光影上,出现了一个左右相反的影子。王婉容左右晃动,左右也是相反的。

  除了高继冲,所有人都惊讶了。

  “放大镜的成像是在反面。这个凹面镜则相反,将这个镜子对着阳光,光线被它反射。”

  王婉容把凹面镜放在阳光下,镜子的上方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点。

  “你们看这个光点在正面,光点的温度会聚集起来,非常高。”

  她放了一小张纸条在光点上。只过了一小会儿,纸张就变得焦黑,最后泛起一团火焰。王婉容把着火的纸条扔掉。

  “凹面镜成正像。我们会发现这两片镜子都有一个焦点,就是这个光点。这两边镜子其实可以重合,重合后展现出来的影像更加清晰。不过因为这两边镜片的两个面的精度不够,所以效果不是太理想。工匠们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光线在透过水晶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这其中实际上是算学问题。我写了简单的定律,叫做折射定律,不过其中又牵涉到勾股问题。几位可能对算学不是很精通,所以我想如果有算学人才,还请延请回来,耿先生如果能够组成了一个专门研究分光移影的小组,专门为医学院研制一种能够看清很小的物体的显微镜,那是最好的。”

  王婉容交给了耿先生几页纸。

  上面绘制了凸面镜、凹面镜还有棱镜光学基本原理,以及三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东西只是后世初中生需要懂得只是,而王婉容到高中时就上的艺术班,后续的原理就不知道了。

  “也许有一天,您不仅能够看到水蛊,还能看到痘症,痘症外邪其实也是一种很小的虫子。如果有了这种显微镜,您就能够看到皮肉下每一根血管,神经,每一丝肌肉,能够看清楚皮肤的结构。能够看清楚各种脏器的不同,做手术的时候,就更加精准,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更加小。也许有一天你们能够把断掉的血管接起来,把砍掉的手臂也能够重新接活,因为只要气血和神经相通,残肢就能够存活。”

  王婉容描绘了一个几乎是接近仙术的神奇医学前景。

  就连耿先生也被蛊惑得恨不得马上就去把显微镜弄出来。

  余老和宓乐出来的时候,还是神情恍惚。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檀木盒子。

  “余老,王姑娘说的,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余老的脑袋里面一直在闪现放大镜是不是真的可以看见水蛊的虫卵。要知道,王婉容一共给了两个放大镜,一个要小一些,是用来做手术用的。一个要稍微大一些,是用来野外考察的。

  再就是酒精。余老不懂蒸馏,但是似乎耿先生和匠作坊做出了那套东西,能够把白酒中的酒精提取出来。假如消毒、麻醉、放大镜结合在一起,余老还真的有把握做任何一个外科手术。

  要知道余老一直被人诟病,就是因为他剖开了水蛊病人的身体,他想看看到底腹胀如鼓的病人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结果是,虽然有些病人的肠胃里面发现了虫,可是肝脏肿大,脏器外面有积水。有些人甚至长了不知道是什么脏器的东西。余老坚持认为水蛊是虫,因为杀虫的疗法有效,不是杀虫的疗法无效。但是宓乐的疑问直接把他问倒了。

  现在有了放大镜很可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不仅是解决水蛊的问题,还解决了如何重现当年华佗神技问题。

  余老突然惊醒了:“东西现在在我们手上,可不可以一试不就出来了?不过宓乐,这件事要严格保密,我们找几个人成立一个专门的医疗小队。还要请机密院协助。”

  “为什么。”宓乐问。

  “为什么?你手里的是什么,说是仙器你信不信?王姑娘教的是仙术你信不信?一块水晶价值连城你信不信?王姑娘还要研究分光移影,所谓显微镜,这不就是佛家所说的须弥芥子?能够接血管,活残肢,哪一样都是惊世骇俗。你觉得传出去,能有什么效果。是你我有安稳日子,还是王姑娘和小公子有安稳日子?”

  余老一边说,一边冒冷汗。

  宓乐直接一个趔趄,差点把手里的檀木盒子甩出了。他一收手,把檀木盒子抱在了怀里。

  他开始发抖,听王婉容说的时候没什么,现在回想,由不得他不害怕。

  ————————————

  两个人不知道的是,惊人的事情,在王府偏殿里继续发生着。

  “最多一两年,我们就会出海,从海上北上燕云。医学是必须研究的,因为它会保证我们的健康,能够让受伤的战士不至于枉死。战士们只要不死,就会越打越有经验,才会越厉害。一个老兵往往能够比得上十个新兵。但是出海还需要准备更加多的东西。其中一样就是用凹凸镜做出望远镜,也就是千里眼。”

  说话的是高继冲。

  “不管在什么地方,首先发现敌人,及早做出准备。所谓料敌先机,是制胜之本。所以望远镜是必须要做出来的。制造望远镜,除了制造工艺问题,还有设计的问题。要想设计更加好的望远镜。必须对这各种镜子的特性搞清楚,把光线在水晶里面传播的定律搞清楚。”

  王婉容又加上了几页纸。

  上面画了完整的凸面镜和凹面镜,只有一半的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组合后的镜面,三角形的棱镜,多面体的棱镜。每一面镜子都画了轴线,光线传播的路径,和折射定律的关系等等。

  “这个急不得,必须一个个地制造出来,做实验,看看是否和计算相符。如果不符就要找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做出来。这是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司南,司南的勺子太大,磁铁的特性耿先生已经很清楚了,可以把勺子做成两头尖的针,左右要对称。在上下各钻一个锥形凹陷,上下同轴。上下用没有磁性的针顶上,稍微留一点点空隙。这样因为接触面很小,所以磁铁针会在针尖上飞快地转动。停下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指示南北了。”

  “这是指南针的图。”王婉容每拿出一张图纸,耿先生和玉琳以及徐大夫都会严重放光。

  “光指南北还不行,以前仅是用八卦方位在指示方向。我们要和温度计一样,要把它划分出刻度。经纬相交为四象,每象划分为九十度,一共三百六十度。基本与大衍之数相合,正北为零度。这样就可以精准地测出船舶航行的方向。”

  “这是对的,我们以前太粗略了,只分了四象八卦,至多也不过六十四卦。小公子把水温从结冰到沸腾划为一百度,我就在想这方位也要细化。”耿先生点头。

  “对,这是一方面。船是在摇晃的,所以整个指南针不能固定死。要能够随时把它调到水平。营造坊采用的方法也非常粗略。现在有了玻璃,情况就有所不同。我们把玻璃管做成弧形。圆的,直的都可以,同样做得对称。里面灌水,但是不灌满,这样就有一个水泡。当这个玻璃管不平的时候,水泡就会偏向一边。把水泡调整到正中。就自然水平。这个方法也可以做成水平尺给营造坊用。”

  王婉容接口道:“指南针和水平管比望远镜要简单,可以先做。过些日子水军的楼船就回来了。这个指套测量方向的仪器就可以上船试试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