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文学 ) 贾琏的目光还在县志上,很认真的看完最后一行,然后翻页。
兴儿呆了呆,偷瞄一眼琏二爷,原本义愤填膺的气愤劲儿硬是被琏二爷这种淡定的反应给驱没了。
“莫非二爷是要学小枣庄那样,打算用这块地做饲养场?”
兴儿还是没得到回应。
安静了一会儿,兴儿越想越憋屈,不忿情绪再次积攒起来,“就算是做饲养场,那咱也没必要买那片坏地啊,直接去弄块荒地开垦反而来得便宜。二爷,咱们这次是真被坑了,要不咱们借着林姑爷的威名震吓震吓那厮,把钱要回来?”
贾琏终于放下书,冷冷地抬眼看了兴儿。
兴儿被二爷瞅得心虚,自我反省了下,麻利的打自己一个嘴巴子,“小的该死,小的不该自作主张,胡言乱吠!”
“那就退下吧。”
贾琏的目光再次落在书上,继续研读上面的内容。
读书时就要专心,他不喜被打扰。
直至傍晚,贾琏才召来兴儿,舍给他一两银子,叫他得空去请林管家吃酒。
兴儿觉得二爷肯定有事交代自己,拘谨地问:“那小的……该说些什么?”
贾琏抬眼瞧兴儿紧张的样儿,轻笑,“你就只管好好和他吃酒就好,自然表现。我的事不要多说,但也不能一点不说,而且一定要等人家主动问你的时候你再说。”
兴儿悟了悟,点点头。
晚上和林管家吃酒的时候,兴儿表现的很自然,没主动提任何事儿。等林管家开口打听了荣府的事儿后,兴儿才略微提起琏二爷做过的功勋事。后来俩人都喝多了,兴儿略有些兴奋了,才提起琏二爷前几日买地被坑了。林管家闻言心中一凛,想细问。兴儿却摇头不提了,把话说得很含糊,只是表达了愤慨之意。
贾琏在林如海眼里几乎已经完美无暇了。
林如海稀罕的勾住贾琏的肩膀,拍拍他的胳膊,他现在是真心喜欢上这个大侄子,只恨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
接下来数日,贾赦一直被贾琏督促着去贾敏那里讲故事。以往,贾敏每天闷在屋里都是在惶惶度日,无可期盼,再加上丧子的悲恸,她并不爱喝药治病。而今因有了贾赦的故事,贾敏每日有了期待,反而愿意喝药了,因为喝完药之后她便能听到大哥的讲精彩的故事。
渐渐地,被贾琏催促久了,贾赦便有主动去给贾敏讲故事的意识,就像人每天要按时吃饭一样,讲故事现在已经成为贾赦每天的一个习惯了。
贾琏至此才不去管贾赦,每日如常看望贾敏后,便忙收集草药种子。
再有闲暇时,贾琏就去逛米铺,但他看货只看那些没脱壳的稻米。碰到哪家粮铺手里有一批颗粒大的,他就会手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番,然后先称一斤,三天后若再出现,必定把那批稻子全包场。
小半月的功夫,贾琏的‘异常举动’就在整个扬州城的米粮界出了名。
大家都知道林府住着一位国公府来得清俊少年,喜欢收集颗粒大的稻米。于是扬州城内所有的米铺但凡进了好货,都会第一时间送样先给贾琏瞧。
贾琏所住的屋子内有一内间设有火炕,冬天在上头睡的时候非常暖和。而今炕上面却从来不住人,上头摆满了三寸大的碗。碗一个挨一个,几乎每个里面都装着稻米,泡着水,上盖一层纱布。碗边还黏着纸条,纸条上简略地记载了日期和来源,是只有贾琏才能看懂的标记。
稻米一旦发芽,贾琏就会用放大镜观察芽苗的情况,同时清点发芽率,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购入这批种子。
发芽后的稻米贾琏也不会扔掉,他会换盆,在上面培上土,这些土都是他从林府的庄子上搜集而来的各类土壤。
一日,黛玉听人说琏二哥的炕上长了许多绿草,十分好奇,便在请安的时候问询父亲。林如海听着也好奇,便带着女儿直接来瞧。
听说贾琏正好在‘长草的内间’忙,林如海起了玩心,故意不许人通报,带着女儿直接进门了。父女二人一进屋,果然看见满炕绿油油的‘草’。
刚巧见贾琏一本正经的拿着一个册子记录什么,记录完毕之后,还会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草’。
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被贾琏的怪异举止逗笑了。
贾琏因过于专注,至此才发现他们。
黛玉却十分好奇的盯着炕碗上的纸条,她指着上头的阿拉伯数字“8”,很好奇的问贾琏念什么。
“八,数量八的意思。”贾琏解释道。
黛玉点点头,又看“1”、“3”等,继续好奇问。贾琏一一解释了。
林如海眼尖,看到炕头有一个没盖纱布也没有种子发芽的碗,“这是?”
“煮过的米,”贾琏淡淡地眯着眼睛,口气有点意味深长,“最近有一位不知从哪儿来的神秘人提出向我买米,出价挺高,说是为了过年吃点好饭才屯的,但显然他不是单纯买来吃饭那么简单。”
林如海一怔,突然想起上次贾琏说过会给薛家教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