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出盘丝洞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法明参禅悟道

《走出盘丝洞》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法明参禅悟道

作者:黑山老匪 字数:2814 书籍:走出盘丝洞

  自打陈玄奘的事迹传开之后,金山寺彻底火了。

  陈玄奘是谁,当朝文渊殿大学士陈光蕊的儿子,宰相殷开山的外孙,老百姓眼中的大官子弟,货真价实。

  不管是谁,有这样深厚的背景,出仕的话,那绝对是平步青云,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宰相,位极人臣。

  然而,为父报仇之后,陈玄奘别无所求,一心向佛,单凭这份诚心,就叫人佩服。

  更何况,陈玄奘生有慧根,少年奇才,精于佛理,《受生度亡经》,《安邦天宝篆》,《劝修功卷》,卷卷朗朗上口,尚未成年,便已是名副其实的禅师。

  玄奘禅师,这是近来大家对他的称呼。

  在霍宝,白素贞,小青,小鱼儿,一起往金山上走的时候,这位玄奘禅师正站在一棵树下,怔怔出神。

  在玄奘身边,有数个小和尚,全是可爱的小光头,好奇地瞧着玄奘。

  玄奘忽然仰头叹口气,然后解开裤腰带,冲着树下撒了一泡尿。

  接下来,在几个小和尚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玄奘蹲下腰,双手并用,和稀泥玩。

  只不过,那稀泥是用他自己的尿弄湿的。

  因为玄奘禅师,金山寺如火朝天,香火不断,朝廷嘉赏连连,富贵捐钱献物,整个寺庙彻底翻新一遍,就连寺里那些佛像也换了一身金装。

  这会儿,数十名工匠正挥洒汗水,抬着一尊巨型如来佛祖雕像进入大堂,打算将那尊旧的换掉,毕竟,旧的那个又破又小,新的这个丈六金身,鎏金大气,看着就像真的佛祖降临一样。

  工匠使得是“滚木法”搬运巨型佛身,将圆木排成一排,铺在地上,巨型佛身放在圆木上,向前推动,过了一段距离,再把后面的原木移到前面,这样一段段路移动,巨型佛身不断前进,向着大堂方向缓慢移动。

  霍宝,白素贞,小青,小鱼儿,来到金山寺门前的时候,门前的守门僧拦住他们的去路,说寺中正在进行装修,今日不见香客,请择日再来。

  霍宝笑道:“佛门不是讲普度众生么,怎么拦着不让进门?”

  小鱼儿蹭着鼻涕,狐假虎威,颐指气使,道:“知道这位公子是谁么?再敢拦一下,我拆你这破庙。”

  小鱼儿喊得底气中足,他可是知道自己的雇主来头极大,旁边那位白衣姐姐和青衣姐姐,还是妖仙嘞,当然是不吃人那种,自己用不着割掉小鸟。

  守门僧见霍宝谈吐不凡,白素贞清丽脱俗,仙女一般,不敢怠慢,叫他们在门前稍坐片刻,自己跑去禀告班首和执事。

  班首先迎出门,问明来意后,迎进门里。

  霍宝见工匠流着热汗,搬运巨型如来,心中冷哼,朗声道:“都说佛祖保佑世人,世人却为了给他弄个雕像,辛苦劳累。”

  班首眨眨眼,听说霍宝话语中的冷意,心头一沉,答道:“阿弥陀佛,佛祖超度众生,这些工匠今日的辛苦,佛祖铭记于心。”

  “是么?”

  霍宝冷笑一下,走到巨型如来面前,看鞋底有些泥,于是抬脚在佛身上蹭了蹭。

  班首大怒:“你这少年,我好心迎你入门,你怎地如此无礼。”

  霍宝哈哈大笑:“佛祖都没说我无礼,你急什么?”

  班首怒不可遏,正欲招呼武僧出来赶人,忽然见到霍宝一跃而起,跳到了巨型如来的头顶。

  班首愕然,大呼:“快下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霍宝挥手大笑道:“诸位不必辛苦了,我来帮你们。”

  说着,他单手捏住巨型如来的头,往上一提。

  所有人震骇不已,僵固在原地。

  霍宝漫步空中,像提小鸡一样,提起巨型如来,往大堂里扔去,不偏不斜,正好落在正中靠墙的位置。

  工匠们瞠目结舌,然后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跪倒在地,拜神仙。

  班首吓坏了,忙去找上座,上座也吓坏了,忙去找法明住持。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法明住持缓步迎了出来,邀请霍宝到禅房喝茶。

  这位老僧胡须斑白,双眉垂耳,笑起来十分和善,总是眯着眼睛看人,半睡半醒的样子,让人捉摸不透。

  “施主从何方来,要到何方去?”法明微笑,静坐如枯木,谈吐温文,大家之风。

  霍宝没有回答,只点了一下西方。

  法明笑道:“从西方来,还要到西方去。看来施主命在西方啊。”

  霍宝点头:“大师明鉴。”

  顿了顿,霍宝提了第一个问题,“听说了尘大师也去了西方云游,不知此刻到了极乐世界没有?”

  法明眉梢动了动,沉默片刻,摇头道:“多谢施主关心,前些日子,了尘师叔寄信回来,说他仍在周游各方,途中还收了一个徒弟,唤作三俗,师徒作伴,一切安好,叫我们不必挂怀。”

  霍宝的眼前有涟漪波荡,直奔主题道:“三俗,嗯,这佛号有意思,像江流一样。”

  法明的双眼眯成一道缝隙,“施主言辞深晦,还请明示。”

  霍宝轻笑道:“江流长大了成为玄奘,大师觉得三俗长大了会成什么?”

  法明呼吸一顿,垂首道:“未来之事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霍宝哈哈笑道:“有个疑问,困扰我很久了,修佛,参禅,佛与禅到底指的是什么?”

  法明正色道:“佛祖静坐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于是佛门中人,将静坐称为禅,参禅而得正果,即是成佛。”

  霍宝点了点头:“大师言简意赅,却精辟之极。禅,原来是静坐之意。”

  法明徐徐道:“静坐,引申开来,便是静思,所以,禅即是心静,也唤作入定。修佛者最难的就是入定这一关,心如止水,方能参破玄机,修成正果。”

  霍宝直接问道:“大师心静么?”

  法明垂手道:“阿弥陀佛,贫僧修行尚浅,不敢妄谈入定。”

  霍宝嗯了一声,凝视法明的眼睛,问道:“我还有一问,大师于十多年前捡到了小江流,发现他身上有一件血衣,写明他的身份和遭遇,让我不解的是,大师见到血衣,没有立刻拿去报官,而是等了十多年之后,才将血衣交给江流,这是为何?”

  法明神色微变,沉默片刻,叹口气道:“出家人不问世事。”

  “那问什么?问禅,问佛?亦或是,扪心自问。”

  “……”

  霍宝站起来,也叹口气:“金山寺送灵山一个江流,灵山送金山寺一个三俗。大师,我以为,佛门中事也是俗事,你觉得呢?”

  法明肩膀颤抖,捻动佛珠,念经不停。

  霍宝作揖道:“恭喜大师,金山寺将迎来一位得道高僧,法力无边,海裂山崩。”

  法明念经不语。

  霍宝走出门,小鱼儿扯了扯他的衣角,好奇地问道:“是哦,法明大师为什么没有报官?他要是报官了,朝廷很快就能抓住那个恶贼刘洪,江流和尚的母亲也就不会受十多年忍辱偷生的苦了,这是救人一命,那个什么,哦,胜造七级浮屠。”

  霍宝大笑道:“小鱼儿,你得这么想,江流的母亲遭恶贼凌辱,若是法明大师报官,虽然能救出江流之母,但她一定会自杀,对不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法明大师挽救了江流之母十多年的命,功德无量,不是吗?”

  小鱼儿挠挠头,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自己又说不上来。

  白素贞一针见血,道:“江流之母获救之后还是自杀了,女子为名节而死,这个不难理解,但是,她为什么早不自杀呢?宁可在恶贼刘洪手里受辱十多年不自杀,却等到与儿子、郎君团聚之后,却义无反顾地自杀了。”

  小鱼儿彻底混乱了:“啊,对啊,为什么呢?”

  白素贞揉了揉小鱼儿的脑袋:“有时候,越是复杂的问题,答案越简单。唉,江流之母十多年没自杀,说明她想和那个恶贼刘洪在一起,就是这样。”

  小鱼儿差点摔了一跤,脑子完全转不过来了:“江流之母和恶贼刘洪有奸情!那个血衣……”

  霍宝不打哑谜了:“答案很简单,法明禅师篡改了血衣,江流看到的那件血衣,根本就不是他母亲写的,而是法明大师伪造的。”

  “啊?”小鱼儿的下巴掉了下来。

  “为什么?”

  “因为江流之母在血衣上所留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牵扯到一桩大丑闻。”

  霍宝放缓了脚步,“江流之母殷温娇,应该早就与恶贼刘洪相识,而且相恋了,但是,刘洪身份卑微,宰相殷开山反对他们在一起,棒打鸳鸯,于是就有了后面殷温娇抛绣球砸中状元郎的一幕。

  殷温娇和陈光蕊成亲,刘洪心怀记恨,与李彪合谋,杀害了陈光蕊,刘洪掳走殷温娇,想和她远走高飞,隐姓埋名。

  刘洪是个粗人,他应该想不出假冒状元郎去江州赴任这种大胆之事,而且他也没有这样的才学当官,所以,出主意的应该是殷温娇,多年来,在江州府,帮助刘洪处理公文的,也是殷温娇。”

  霍宝眯起眼,看到一个英俊的和尚,手捧一团稀泥向他走来,笑道:“刘洪想不到的是,殷温娇怀孕了,这孩子可能是他的,也可能是陈光蕊的,刘洪不喜欢玩猜谜,想要弄死这个孩子,殷温娇爱子心切,生下孩子后将其漂流送走,并血衣留字,写明前因后果,可能出于愧疚,她写得是真话。

  但是,法明和尚见到之后,发现牵扯太大,一旦血衣公布天下,宰相殷开山将颜面尽失,很可能要引咎辞职,或者一怒之下,将金山寺屠杀干净,所以法明和尚不动声色,藏了血衣十多年。

  直到藏不住了,他才用假血衣糊弄江流,坐实一件事,江流就是陈光蕊的儿子。这样才有江流僧报仇雪恨,而他娘亲殷温娇知道纸包不住火,所以她自杀了,用她的死,保住儿子的名誉和前程。”

  话音刚落,金山寺响起三声丧钟,法明禅师圆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