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斩灵曲 第七十九章 欲加之罪

《斩灵曲》第七十九章 欲加之罪

作者:虎崽到到 字数:2574 书籍:斩灵曲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斩灵曲》最新章节...

  毕竟,两个大男人靠得这么近,会让人产生误解。而且,这人还有意无意地朝他耳朵吐气,实在不好说,此人有没有些怪癖。

  “我不敢说。”

  “为何不敢?”

  “我于三千弱水中淘来的那一人,绝非凡品,只怕巢皇知晓了,也看得上眼。”公子琰眨巴着眼睛,一脸调笑。

  中容闻言,不以为意。

  他以为,若论人间疏色,任谁也比不过他的安宁。眼前这酒色之徒,又何曾领教,她哪怕万分之一的风采。

  他冷笑道:“公子且放心,孤心中自有她人,不会夺人所好。”

  “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

  “你不后悔?”公子琰言语戏谑,这般情真意切的事,被他说起来,好似谈笑,哪有半分认真。

  “你不信孤?”

  中容皱眉,他已不想与之说话。

  短短几句交谈,他自认已经看穿公子琰。他认定,此人正如传闻所言,不过一介浪荡子。先皇一定是老眼昏花,才会说出什么人主之相的胡话来。

  只见公子琰眉目含笑,思索片刻,竟是游移不定地摇了摇头,淡淡说道:“不妥不妥,我还是信不过你。”

  “如此甚好,公子且将那人放在心里,珍之重之。”中容闻言,借坡下驴道,“孤还有事,先行告辞。”

  他想想又觉得不对——敢情公子琰欲言又止了半天,一副信誓旦旦地模样,到头来竟是戏弄自己。

  也罢,他与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中容想通后,也不等公子琰与自己告辞,转身就走。

  留下那人在背后喃喃自语道:“一定,一定。”

  他的声音阳刚,其中又略带一丝细腻,闻之如饮醴酪,耐人寻味。

  他的神色悠远,哪还有半分调笑。

  他目送中容离去,转身进房。

  他的脚步沉重,丝毫不像个修行之人。

  他走到桌前,又捧着那块绢帛,将绢帛上的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

  那是一封信,从他的家乡,国都日奂捎来的一封信。

  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兄已安排妥当,公子当速回。”

  没有落款,但他知道这信出自何人之手。

  如今这世上,在他面前,既能自称一声“为兄”,又能敬他一声“公子”的,除了子车腾,再无第二人。

  原来,胜神内乱,公子琨本锒铛入狱,却有群臣保荐,控诉太子失德。公子琨势不可挡,俨然与***对立。

  此时此刻,燧皇愁眉不展,左思右想,都尚缺一人,替他打破这种尴尬的平衡。

  恰逢这个节骨眼上,玉采暴毙,司幽门四分五裂,子车腾心灰意冷,回胜神皇陵守墓去了。

  燧皇着人去请子车腾重出江湖,他说自己如今心如死灰,连拿刀的兴致都提不起来,果断拒绝。

  燧皇又派他亲爹前去游说,他捧着公子瑱的雕像,只说心冷,再次拒绝。

  燧皇灵机一动,又让他姨妈涂山月出面,企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那日,子车腾本在一块空碑上刻字,见了涂山月,抱头痛哭,说什么:“皇姨妈,我余生哪儿也不去,就在此地守着表哥。”

  说话时,他还拉着涂山月看那块墓碑,告诉她:“姨妈你看,我连自己的牌位都刻好了,表哥入不了皇陵,我便与他合葬,了却他一个心愿。”

  涂山月听了这话,再也矜持不住,潸然泪下。

  回去之后,燧皇问她战果如何,她只以泪洗面,泣不成声。

  燧皇无奈,亲自前往。

  他本以为自己此番前去,定然困难重重。不想子车腾为了见他,胡子都剃好了,衣服也穿得齐整,竟是二十几年未曾有过的精神抖擞。

  他说:“打仗可以,平乱也可以,但我天生只是个粗人……”

  “贤侄有话直说。”

  “只要公子琰做主将,这仗便可以打,乱也可以平了。”

  “老六?”燧皇皱眉,举棋不定道,“他能打仗吗?”

  他只知子车腾与公子瑱交情深厚,却是实在不知,子车腾与公子琰何时勾搭到一块去了。

  仔细想来,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毕竟,再怎么说,公子琰也是子车腾的亲亲亲表弟。

  但是,公子琰整日花天酒地,不学无术,他上战场,还不得把戏台子一并搬到军营去?

  子车腾听了燧皇这话,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含糊说道:“是臣考虑不周,公子琰的确不是帅才,臣还是继续守陵吧。”

  “谁说他不是帅才?孤看他,倒是合适得很。”

  子车腾闻言,跪谢皇恩。

  他继续守在皇陵,只盼着燧皇一封诏书,再将公子琰请回。

  诏书走的是官道,自然不比他的绢帛,走的野路子快。

  所以,公子琰尚未收到诏书,就先被子车腾剧透了。

  青天白日之下,他似乎还嫌光线不够强烈,动手燃起一盏烛灯。

  书童本立于一旁,见状急忙上前,焦急嘱咐道:“你伤还没好全,两眼不适,哪能受得了这种强光。”

  他一边说着,一边忙手忙脚地灭灯。

  书童十二三岁模样,目光狡黠,言语却自带三分天真。

  他同公子琰说话的语气,亲昵而熟稔,好像在其身边呆了很久。

  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与公子琰,相识已有近两百年,是真正意义上,陪着公子琰识字读书的书童。

  只不过,两百年前,这书童是什么模样,如今仍是什么模样。

  他称自己姓古名往,没人知道他的来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据闻,他是公子瑱从外面捡来的小儿。

  古往不同于一般人类,他是个火灵,修行属六灵之外,来路不明。

  彼时,火在九州还十分罕见,有人说它是大吉之物,有人说它是大凶之物,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公子瑱见古往与公子琰投缘,便替他说话,将他留在宫中,一直陪着公子琰长大,直至今日。

  古往天真乖巧,人前不多言,不惹事,只与公子琰厮混时,才浑身轻松,原形毕露。

  公子琰瞥了古往一眼,并未理睬。

  他捧着绢帛,只朝那盏灯靠得更近,恨不得将整张脸都掉进烛火里。

  只见他慢慢将绢帛置入火中,双手似乎有些颤抖,边烧边说:“再多话,就把你打回原形。”

  “东西都拿不稳了,你如今还有这本事吗?”古往满不在乎地顶撞他。

  “那便把你送走。”他好像对古往的这番评价,并不介怀。

  古往笑嘻嘻道:“送到牛贺去吧。”

  “去那里做什么?”说话时,他仍致力于烧信,目不斜视。

  “见安宁啊。”

  他轻声笑道:“见她做什么?”

  “你不是成天想她吗?”

  “我想她,你去了顶什么用?”

  “我也想她呀。”

  “色迷心窍,你还是离她远些的好。”信已经连灰都不剩了,他的脑袋还凑在火苗上。

  “切,说得好像你多高尚,还不是一个样。”古往撅着嘴,突然抽了抽鼻子,惊呼起来,“哎呀,你头发都烧着了!”

  他见状,吐气想将蜡烛吹灭。

  然而,气是幽幽然地出了口,那烛火却只倾斜了些微,复又跳跃,越烧越烈。

  古往以掌风将火熄灭,一面拍着他的头发,一面不忘絮叨着:“眼睛不好使也就算了,吐纳还弱成这样,真后悔跟着你。”

  他好像没有听进去,和颜悦色,满面春光,笑得没心没肺。

  他望着火苗熄灭的地方,只觉得那缕青烟越散越开,弥漫在一室之内,竟似边城狼烟,燃起处踏过千军万马。

  他的耳旁嘈杂,似有一阵铁骑,一腔热血,一场谋乱,一位帝王。

  那位人间帝王,满面皱纹,佝偻着腰背,看上去只是个行将就木的普通老者。

  他认识那人,那是他的父亲,胜神的燧皇。

  只见那老人张了张口,用低哑的声音唤他:“老六,你去吧。”

  “为什么是儿臣?”他不解地问道。

  “你兄长太强,无论朝中军中,他都一呼百应。”燧皇看着他,慢慢解释道,“除了你,胜神没有人能治得住他。”

  “父皇既知如此,儿臣又何德何能?”他闻言冷笑。

  “你无德无能,但他宠着你,惯着你,对你百依百顺。也只有你开口,他才有可能答应。”

  那时,众皇子给公子瑱扣上谋反的帽子,公子瑱无奈出逃。

  虽说他早前已交出兵权,但胜神的兵,从上到下,仍是只听他一人号令。

  燧皇权衡其中利害,命公子琰出行,追回公子瑱,劝他应下谋反的罪名,不战而降。

  公子琰冷言道:“儿臣若是不依呢?”

  “你先看看这些东西,再做决定。”燧皇指着一箱竹简,示意他随意翻阅。

  他展开品读,里面都是些通敌叛国的书信往来。落款不止公子瑱,还有一干朝臣。他们无一例外,均出自长洲涂山氏,或与涂山氏有数不清的瓜葛。

  这其中,包括他的母妃涂山月,表哥子车腾,还有子车腾一家老小。

  长洲涂山氏乃胜神望族,这一牵连下来,只怕会引起不小的动荡。

  公子琰合上竹简,淡淡说道:“这些书信,儿臣一晚上便能临摹下来,分毫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