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九章 心里有数

《篮球之黄金时代》第九章 心里有数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字数:3388 书籍:篮球之黄金时代

  随着霍纳塞克的离开,雷吉-刘易斯成功进入了开拓者的首发阵容,出任先发得分后卫的位置。

  雷吉-刘易斯身高6尺7,和德雷克斯勒一样,开拓者的锋卫高度骤然增加,他们一跃成为了联盟首发身高最高的球队之一。

  萨博尼斯7尺4,甘国阳来到大前锋位置,6尺10,柯西是典型的重型小前锋(他体重已经直逼240磅),外加刘易斯和波特,开拓者再度拥有了超群的首发高度。

  所以新赛季开始前,很多媒体都揣测,波特兰开拓者的防守水平会更上一层楼,他们或许会回到1987、1988年的打法,用波浪式的高强度防守和连续的一对一单打击溃对手。

  但是今晚对阵火箭的揭幕战开始后,开拓者却展现了很特别的起手式。

  争球中,萨博尼斯将球拨给波特,波特过半场就交球给了站在弧顶高位的萨博尼斯。

  开拓者开局落位了一个经典的普林斯顿站位:221站位。

  理论上来说,普林斯顿体系没有明确的位置之分,每个球员都能扮演五个位置的角色。

  这是因为普林斯顿大学在招收球员时,往往得不到天赋顶级高中生的青睐,尤其是那些身材高大的顶级内线。

  一来普林斯顿不是篮球名校,吸引不了篮球天才,二来普林斯顿是常青藤高校,对成绩要求很高,那些只会打球的黑人天赋哥,根本达不到普林斯顿的入学要求,也拿不到奖学金(普林斯顿不提供体育奖学金)。

  因此,皮特-卡瑞尔手里能用的都是一些天赋平庸的普通球员,打完大学比赛进不了职业联赛。

  这些球员身高、体型、速度都不突出,很难找到某个方面的专才,很多时候一个高大中锋都找不到。

  干脆就模糊他们的位置,让他们在场上执行相同的任务,运球、传球、投篮,反而让对手难以防守。

  不过套用到波特兰开拓者身上,情况不一样了,开拓者拥有一群篮球天才,他们可以胜任很多位置和功能,不是出于无奈,而是他们真的可以。

  像萨博尼斯身高7尺4,妥妥的超级中锋身高,但他在外线同样有威胁,他可以打四号位,可以远投,可以传球,可以从三分线外运球朝里发动进攻。

  甘国阳更不用说,这个回合他出现在5号位,作为球队阵地战的中轴点,下个回合他也能去高位,再下个回合他还能去侧翼担任定点投手。

  在NCAA,普林斯顿体系的位置模糊化是不得已,在NBA,普林斯顿体系的位置模糊化,反而可以增强球队的战术变化,将球员的全能性充分发挥出来。

  里克-阿德尔曼之所以想到皮特-卡瑞尔的普林斯顿,就是因为他想到,开拓者的三个内线都是非常全能的中锋。

  他们多才多艺,能里能外,尤其是有一手很好的外线投射,很不错的传球天赋,能将普林斯顿体系的无奈,转化成优势。

  可惜的是,迪瓦茨已经离开去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阿德尔曼对此很是痛惜,在他心里迪瓦茨比萨博尼斯更适合这套体系。

  位置模糊化能拔高球员和球队的上限,相应的,战术必然更加复杂,球员要思考的东西更多。

  位置固定、战术套路固定的战术体系,球员们一旦知道自己的定位,在球场上走流程就可以了。

  像早些年开拓者走“两减一增”策略,战术的发起就是靠控球后卫,侧翼球员绕切、卷切即可。

  更早一些,像1987年最简单,起手就是给阿甘低位拉开单打,有人包夹就传球,没人包夹就站在外面看。

  换个没上过大学的高中生过来练一个上午,到下午他就能知道比赛怎么打了。

  普林斯顿体系就不同,他和三角进攻很像,强调球员的自主性,要根据防守形势,自己做判断,决定怎么打。

  这就非常考验球员的篮球智商,场上的比赛经验,个人技艺,还有球员之间的默契度。

  在221的站位后进行进攻起手,皮特-卡瑞尔留给开拓者的战术手册里,有几百种后续变化。

  一个训练营想把这些变化完全吃透,并灵活运用到比赛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也难怪开拓者队内有质疑的声音,过去简单高效的战术策略都拿4个冠军了,怎么还要学新东西?

  鲍比-贝尔曼和阿德尔曼一起对这些战术进行了筛选和精简,某些不适合NBA规则和节奏的,过于复杂,传球跑位要求太多的变化被取消。

  只留下一些经典的,战术迷惑性强,适合NBA情况的战术,加入到日常训练中。

  即便经过筛选,这些套路也能分成三大系列,十几个基本方案,上百种后续变化。

  依旧颇为复杂,所以,开拓者开局第一次进攻打得并不成功。

  甘国阳在低位,和波特进行沟通,想打一个高位串联的战术。

  甘国阳到牛角位给波特做掩护,波特传球给萨博尼斯,自己借助掩护空切到篮下。

  萨博尼斯有三个选择,自己投,直塞给空切篮下的波特,或者给阿甘。

  结果这球波特传球、空切的速度不够快,而萨博尼斯在做选择时犹豫了。

  火箭的防守已经跟上,波特在篮下没有机会去了底角,萨博尼斯最后不得不把球给到甘国阳,甘国阳牛角位接球面对奥拉朱旺——一个高位串联战术,结果变成了甘国阳在牛角位持球和奥拉朱旺单挑。

  面对奥拉朱旺,甘国阳在试探步后跳投出手,奥拉朱旺防的很到位,及时干扰,球在篮筐上转了一圈掉了出来。

  这时,普林斯顿体系的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四五号位站位都靠外,所以他们很难冲抢前场篮板。

  普林斯顿体系并不重视前场篮板,因为他们用的都是身体素质平庸,个子不高的球员,能及时退防就不错了,还抢什么前场篮板?

  但开拓者不同啊,雷吉-刘易斯补上首发后,开拓者的平均身高是联盟翘楚,还有阿甘和萨博尼斯两个前场篮板能力很强的内线。

  不抢前场篮板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是开拓者需要整合、解决的问题。

  这球不中,场边鲍比-贝尔曼就冲甘国阳喊:“你应该突破桑尼!篮下拉空,这也是一个机会!”

  贝尔曼说的没错,面筐冲击确实是个机会,不过甘国阳也有自己的想法,奥拉朱旺这球防的很到位。

  站位精确,左右都没留缝隙,拉开两步,就是放甘国阳投,如果突,不一定能过,同时侧翼刘易斯和阿甘显然缺乏默契,离的太近,没有拉开足够的空间。

  没办法,刘易斯中距离精准,但三分球不是他的强项。

  在训练营,刘易斯已经着力开发训练自己的三分。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至少要一个赛季磨练。

  开拓者的普林斯顿第一攻,在球员不够默契的跑位和配合中,草草了事。

  这是意料之中的情况,而火箭队的战术非常简单明确,低位给到奥拉朱旺单打萨博尼斯。

  萨博尼斯在体型上大了奥拉朱旺一大圈,不过奥拉朱旺依旧利用速度和脚步,内转身后,右手的高勾手出手命中,拿下比赛第一分。

  进球后,奥拉朱旺回防,对甘国阳道:“桑尼,球队都不敢让你来防守我了吗?”

  甘国阳笑了笑,道:“萨博尼斯对付你已经足够了。”

  奥拉朱旺又说:“你们打得是什么狗屁战术,你这么没种在外面投的吗?”

  甘国阳没有回答,这次轮到他到外围来接球策应,甘国阳选择直塞牛角位,给到萨博尼斯。

  萨博尼斯接球后,观察了一下,突然一个脑后传球,给到侧翼利用甘国阳掩护空切篮下的柯西。

  柯西双手扣篮得手!

  一个漂亮的走后门战术,利用了普林斯顿体系中的“切离”,拉空三秒区给三号位制造了绝对的空挡。

  进球后,阿甘和萨博尼斯、柯西击掌,这种跑出完全空位,然后成功打进的战术,带来的兴奋感,真是截然不同。

  场下,阿德尔曼和鲍比-贝尔曼也很兴奋,虽然他们面无表情,但从这球能看出,开拓者的球员真的很有打这套体系的天分。

  萨博尼斯虽然不是一个组织型中锋,但他小配合的传球真的非常出色,手大,出球快,动作隐蔽,塞球精准,最适合打这种空切套路球。

  不过像这种成功的后门战术并不容易打成,开拓者首发五个人战术默契度还是不够。

  尤其是雷吉-刘易斯,他在这套体系中参与感不强,他本来就是新人,刚来到开拓者,新接触普林斯顿。

  跟着来回跑了好几个回合,球都没怎么摸到,摸到球他也犹犹豫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打。

  是传,还是投,还是突?很多时候他选择回传给甘国阳或者波特,导致了无效传球,让球队进行陷入滞涩。

  而火箭队借助机会连续打反击,肯尼-史密斯拿球就冲,冲篮下被甘国阳跟上钉板大帽。

  奥拉朱旺跟上拿下前场篮板,暴起单手扣篮得手。

  阵地进攻中,火箭队也是全力往篮下吊球,让奥拉朱旺单打。

  奥拉朱旺打不进,索普会冲上来补,或者往外传给麦克斯韦尔或者肯尼-史密斯突击。

  总之,火箭的打法简单粗暴,这就是当初开拓者用过的比赛风格。

  而现在开拓者有点张飞绣花的感觉,绣了大半节,确实绣了几朵花,可一看比分,落后火箭4分。

  约翰-韦策尔的担心是对的,采用新体系的开拓者没有适应,他们在比赛中用脑太多了。

  不是说打比赛不要动脑子,而是高速的NBA对抗中,本能和默契占大多数。

  当你开始大量思考,意味着你要犹豫,你一旦犹豫,对手的防守就做好了准备。

  第一节普林斯顿不仅没有给开拓者带来流畅的进攻,反而像生了锈的水管子,断断续续,滴滴答答。

  首节打完,双方战成了27:23,开拓者落后火箭4分。

  23分的得分,不是开拓者进攻应有的水平。

  节间休息时,鲍比-贝尔曼提醒所有人,“我们的体系并不是犹豫不决,我给了你们每个人做选择的权力,你们要用好这个权力。当然,我们还需要时间,我相信你们,相信你们会用脑子去解决问题。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我也有足够的耐心!”

  贝尔曼给球员们打气,不过说实话,他心里没什么底。

  私下里他已经和里克-阿德尔曼商量好了,实验两个礼拜。

  如果情况不妙,战绩不佳,就要考虑回归原来更简单的策略。

  作为卫冕冠军,压力是非常大的。

  不过甘国阳看起来很放松,他询问沙洛夫,自己第一节拿了几个助攻。

  “应该是三次助攻。”

  “三次?不可能,应该有四次,我传给彼得洛维奇那球不算助攻吗?”

  “他从底线运球切入篮下,假动作晃起对手才上篮,应该不算。”

  “是吗?我看动作连贯,以为算是助攻呢。三次…马马虎虎。”

  甘国阳在心态上显然比教练更稳定,打球这玩意儿就好像开车。

  开快车的时候,往往司机不害怕,坐在副驾的人紧张的要命。

  贝尔曼和阿德尔曼就好比坐在副驾的领航员,虽然他们规划着路线,但方向盘和油门,在甘国阳的手里和脚下,他心里有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