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五十五章 Thriller

《篮球之黄金时代》第五十五章 Thriller

作者:不爱吃草的羊 字数:4642 书籍:篮球之黄金时代

  【1982年CIF加州锦标赛Division1的决赛,在电视直播历史上的影响力被低估,那是一个见证电视直播奇迹的夜晚。它为NBA未来的转播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样板,以及两个标志性的人物。】

  ————————2001年出版作品《The ultimate assite:the relationship and broadcast strategies of the NBA and television network》/John A.Fortunnato(终极助攻:NBA和电视网络的关系和广播策略,作者约翰-A-福特托纳),节选。

  两队中场休息的15分钟,位于纽约CBS电视台总部的导播室开始向电视投送广告:汉堡王的牛肉饼汉堡以及家乐氏的盒装玉米片。

  CBS去年11月新上任的体育部负责人尼尔-皮尔森在导播室问了一嘴:“中场休息了,尼尔森公司有没有把收视率数据传输过来?”

  导播室内一阵忙乱后,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一张传真过来,道:“刚传过来的数据,收视率大致是4.3,还算不错,和一场NBA常规赛的收视率差不太多。”

  尼尔森是美国最大的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他们采用信号接收器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为各家电视台统计节目的收视率,为电视节目的优劣和广告报价提供数据依据。

  中场休息的时候,尼尔森公司将信号接收器统计到的粗疏数据传到了CBS电视台体育部,这个数据没有经过处理并不精准,但这是皮尔森要求的,他等不到精确的数据出来。

  看到这个结果,皮尔森眉头紧锁,因为对CIF加州锦标赛进行直播,是他11月上任体育部负责人后做的重要决定之一。

  80年代篮球市场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职业篮球更是进入低谷,1981年总决赛的收视率只有6.7,是1979年NCAA决赛收视率的四分之一。

  借助这种低谷,皮尔森刚上任后在与NBA的转播合同谈判中,抓住了联盟的痛脚,以8800万的超低价格拿下了转播合同,算是皮尔森的开门得意之作。

  可一旦签了合同,皮尔森当然希望篮球市场能回暖,有更多的人愿意看篮球节目。

  这场CIF的南北总决赛就是皮尔森的一次尝试,而在一个月之后,3月29日,CBS还将直播大学NCAA的总决赛,高中、大学轮番上阵。

  他希望这类青少年体育赛事能吸引年轻的篮球迷,让市场看到不同于职业篮球的比赛,塑造篮球积极向上的形象。

  “4.3的收视率,只能说马马虎虎,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等到了第三节、第四节,流失的观众会越来越多,最后出来的结果肯定没有4.3这么好。”

  皮尔森对4.3这个收视率没有太失望,但也不算太满意,他想自己还是高估了高中比赛的吸引力。

  虽然这场比赛噱头很足,南北加州之争,还有一支华人球队和他们的华人明星。

  可上一个能吸引美国人的华人叫李小龙,他已经去世快10年了。

  那个叫甘的年轻人,说实话,皮尔森没看过他的比赛,他实在太忙了没时间。

  然而,在皮尔森和尼尔森公司数据实时监测不到的地方,在加州,在全美其它地区,有一些事情在发生。

  在旧金山,在甘家菜馆,在唐人街的中餐厅,在韩国餐馆,在The-Begining这样的酒吧,很多人聚在电视机前收看这场比赛。

  第一节大家边看边喝酒、吃饭、聊天,而到第二节开始,当甘国阳送出那个盖帽时,一切有了变化。

  人们开始变得专注,变得兴奋,变得更加投入,直到中场休息,甘国阳和米勒在中线附近对喷,人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第三节了。

  广告变得漫长,部分人决定回家,15分钟时间足够到家打开电视机,继续收看接下来的比赛。

  夜晚,在洛杉矶的某个地下音乐酒吧,演唱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个乐手拿上来一台电视机,说今天的演出到此为止,他们必须要看一场比赛。

  下面嘘声一片,乐手却说,这是我一个死去的朋友要求我的,如果那个人打进了决赛,无论如何要看,去现场或者看直播。

  有些人叫骂着离开了,大部分人留下来想看看是什么比赛——原来是篮球,呆板、无趣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可是当上半场结束的时候,音乐酒吧里的人反而比之前更多了,大家都投入到了比赛中,那个11号和30号的对决令人兴奋。

  中场休息,又有人离开,他们想找个别的什么地方看完这场比赛,去商场,去教会,或者什么能收到CBS电视台的地方。

  在纽约,奥林匹亚大厦的办公室,大卫-斯特恩正在一条一条审核修改劳资协议的草稿,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进行修改了。

  从去年夏天开始,NBA劳资双方陷入了谈判的泥潭中,老板们想削减开支,设立新的收益分配体系,尤其是要设立工资帽来控制不受限制的薪水。

  而球员方面坚决不同意,斯特恩作为联盟的商业和法律执行副总裁(奥布莱恩80年专门为他设立的新职位,他一个人负责法律、营销、公共关系、电视广播等一揽子事务),和球员工会主席拉里-弗莱舍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对决。

  弗莱舍在1964年全明星罢工、1970年罗伯特森诉讼案、1976年ABA-NBA合并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是联盟知名的经纪人。

  小他12岁的斯特恩是联盟在法律经验、身体精力以及狡猾程度上,唯一能和弗莱舍相抗衡的人。

  有人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斯特恩头都没抬只说了一声进来。

  “大卫,别忙了,有场比赛一起看一下吧。”

  是总裁拉里-奥布莱恩的声音。

  斯特恩忙抬头,问道:“什么比赛?今天是3月1号,联盟没有比赛。”

  “联盟不是篮球的全部。走,一起看,我看了上半场,很有意思。你打电话给格拉尼克、贝特曼,让他们也打开电视。让越多的人看越好。”

  斯特恩连忙放下手里的工作,跟着拉里-奥布莱恩离开了办公室。

  在全美更多的角落,那些在汽车上听体育广博的人,在家里开着收音机一边听比赛一边看报纸的人,在别人家里做客被电视比赛吸引的人。

  他们中有一部分回到家立刻打开了电视,一部分关上熟悉的收音机,决定打开电视看看情况,一部分趁着中场休息决定回家,到家后又打开了电视机……

  在1980年代,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后来那样生疏冷漠,在加利福尼亚、纽约、马萨诸塞、德克萨斯,那些中产社区里,青年、成年男性聚在一起喝酒、聊体育,说棒球、橄榄球、赛马、骑牛。

  这时有人出来说,“嘿,一场有意思的比赛,一起看吧。我朋友刚打电话过来,说很有趣。”

  又或者在路易斯安纳、密西西比、阿拉巴马,贫穷但热闹的黑人社区,老人在院子里呆坐,孩子在外面玩耍。

  三三两两有人经过时说:“CBS有一场比赛,大家都说不错,回去…爷爷!你别在院子里发呆了,回去把电视柜打开!”

  在那个没有网络,人与人联系主要靠电话,所有消息发布都有滞后性的时代,一档节目或者一场比赛,在上半场开始后,到下半场收视率突然出现暴涨,是极少发生的事。

  所有的宣传在赛前就确定了下来,关注的人会关注,不关注的也不会受到消息。

  除非比赛中有人被打死了,否则大部分人不太可能中途打开电视去看这场比赛。

  可是这场CIF的加州总决赛,精彩的第二节带来了口碑提升。

  同时,恰好在3月1号这天没有其他重大比赛,NBA球队全部休息,NCAA疯狂三月还没有开启,NFL、MLB都在休赛季。

  这场孤零零的加州高中篮球对决,忽然成为了焦点,也许很多人对这场比赛没有兴趣,可他们多多少少都听说北加州最近好像出了一个华人篮球天才。

  抱着这样的好奇,他们决定打开电视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比赛,什么样的华人球星。

  尼尔森公司放在很多家庭里的电视信号接收器开始接收到CBS体育频道的信号,它们通过信号塔源源不断传输到公司总部。

  场上的球员并不知道盯着他们的眼睛在不断增加,他们的眼里只有对手,只有放置在场边的冠军奖杯。

  比赛刚开始时的慢吞吞不见了,下半场刚开始就是刺刀见红的对抗,水钟队信任他们球队唯一的王牌,不断将球送到甘国阳的手中。

  而河滨理工高中能走到总决赛靠的也不是运气,他们有着极为强大的外线投射能力,在联防为主的高中比赛里,他们是无往不利。

  CBS电视台的解说节奏比上半场快了不止一倍:

  “11号,桑尼-甘,接球,转身,假动作,往里,上篮得手!”

  “河滨的快速反击,雷吉-米勒直接中投!球进了,一次仓促的出手,但球进了。”

  “水钟队没有停歇,他们的速度很快,甘从中路切入接球,扣篮!Woh!单手的劈扣!”

  “河滨理工高中也命中了一个投篮,上帝我都没看清是谁投的,镜头没跟上。”

  “桑尼-甘无可阻挡,他突破了两个人的包夹,用力量杀入篮下,又是一个扣篮!”

  “甘在防守中盖掉了对手,反击,杀入篮下,甘空中接力,扣篮!水钟的进攻像疯了一样!河滨要叫暂停吗?”

  “没有,雷吉-米勒接球底角的长距离投篮,命中了!吼吼!My god!双方的进攻,一刻都无法停歇。”

  两队在第三节打出了可能是今年CIF锦标赛上最为精彩的对攻。

  甘国阳基本包揽了水钟队的全部得分,而米勒总是在危急时刻能命中投篮。

  两人的进攻感觉都好到了极点,他们之间的骂战也一刻没有停止过。

  在第三节结束时,两人“依依不舍”地在边线互相道别,甘国阳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点到为止,掌控心理了。

  这家伙也上头了,把从贝尔曼脏话培训班那里学到的东西,一股脑朝着米勒倾泄,而米勒照单全收还赠送你几个。

  贝尔曼将甘国阳拉回替补席,道:“甘,你打得很好,但你要冷静一些,别说那么多脏话。”

  “这家伙就是一坨屎,如果今天我不赢下这场比赛,我就把你吊死在球馆,鲍比!”

  “……”

  甘国阳和米勒的激情对决,把现场球迷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在美国,没有什么比英雄主义对决更吸引人的戏码。

  而整个70年代,NBA有强者,但没有英雄。

  拉里-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令人吃惊,他们在1979年的NCAA总决赛创造了收视率奇迹,达到了24.1,无人可望其项背。

  但比赛的过程实际上颇令人失望,拉里-伯德21投7中,只拿到19分,没有什么悬念的输掉了比赛,人们想看的势均力敌没有发生,只留下伯德坐在板凳席抱头哭泣的身影。

  而这场CIF的南北战争,在第四节进入了战斗的高潮。

  水钟这边没有人可以防得住米勒,而河滨理工更不可能有人阻挡得了甘国阳。

  相对较低的整体水平,反而造就了两个少年之间的骑士对决。

  整个第四节就是第三节的翻版,两人在场下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重新回到球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米勒纤瘦、灵巧、精准,而甘国阳就是一头黄色猛兽。

  今晚甘国阳的扣篮可能比之前的比赛加起来都要多,水钟球员都看得出来,甘国阳真的很想赢。

  两队的比分从中场休息时的41:43,一路犬牙交错,上升到了87:86。

  一直压着河滨高中的水钟队在最后时刻出现了体能危机。

  4节48分钟的比赛让球员们的消耗很大。

  没休息好,没吃好,没有好好热身,都影响了球员们的状态。

  他们咬牙坚持,许勋在最后时刻小腿抽筋,被抬下了场。

  下场时他双眼噙满了泪水,紧紧抓住甘国阳的胳膊,但一句话都没有说。

  甘国阳明白许勋的意思,他擦了擦汗重新回到球场,球队关键的一次进攻。

  “包夹,包夹他!”

  米勒冲着队友大喊,所有人都知道,水钟队只有甘国阳还有体能。

  陈星差点失误,甘国阳出来接应,好容易将球控制住。

  双人过来包夹,在三分线外,甘国阳被逼迫到了绝境。

  “桑尼-甘,球要丢了…他还是控制住,把球抢了回来,中路,河滨理工的人在围追堵截,踩着三分线直接出手…”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

  “…球进了!Oh my god!球进了!这球投进了!”

  CBS的电视直播,以及场边很多广播员都忍不住跳起来,叫起来。

  甘国阳投中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远投,在三个人的合围下,在球几乎丢掉的情况下。

  比分来到了88:87,水钟在距离比赛还有几秒钟时,反超了比分!

  整个大西部论坛都陷入了狂欢,球迷们已经不在乎南加州还是北加州,他们只想看到英雄的对决。

  河滨高中叫了暂停,比赛还留给他们一点逆转的机会,现场镜头自然而然给到了雷吉米勒。

  米勒这场19投13中,已经拿下了30分,他的投篮准的可怕。

  这位谢丽尔-米勒的弟弟,能否和姐姐一样,拿到CIF的总冠军,把荣耀留给南加州?

  暂停很快结束,在CBS总部,尼尔-皮尔森的办公室,一个工作人员匆匆忙忙跑进来,门都没有敲,推门而入,道:“皮尔森先生,尼尔森公司发来的最新的收视率数据!”

  “最新的收视率数据,比赛结束了吗?”

  “没有,到了最后时刻了,收视率已经达到了…”

  “多少?”

  “粗略估计,15.8,可能还低了。”

  “什么?”

  皮尔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临近比赛结束,收视率涨到了15.8?翻了三倍!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总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皮尔森连滚带爬的去了导播室,他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围在那里看这场比赛。

  最后时刻,雷吉-米勒的最后一投!

  米勒甩开了防守人,在右侧45度接球,三分线内一步的转身出手!

  “米勒的最后一投!球…球被甘给点到了,被甘给点到了!他用手指点到了球,球被甘拿到!比赛结束,比赛结束了!”

  “来自旧金山的北侨水钟队拿到了这次锦标赛的冠军!奇迹,他们创造了奇迹!这是他们加入CIF的第一年!奇迹!”

  电视直播员的声音声嘶力竭,他也达到了自己的极限。

  整个导播室一片欢呼,看起来大家都支持水钟队,支持这个突然崛起的华人球队。

  皮尔森呆立在那里,他心潮澎湃,一种巨大的惊喜感充满了他的胸腔,像一颗子弹击中了心房,震颤从身体的中央向四肢传播,一直到指尖、脚尖和头皮。

  他的身体开始不自觉的发抖。

  这就是体验奇迹的感觉吗?

  如此的奇妙,让人浑身颤栗。

  【……在洛杉矶韦斯特莱克工作室,那时我全心全意投入到新专辑《Thriller》的制作中,我们忘我的工作,除了音乐几乎什么事都不去关心……唯一的例外是3月1号那天晚上,我正在为了一首歌的旋律而苦恼,我感觉自己找不到那种感觉。唱片公司一直在催促,我感觉到压力巨大。弗兰克-迪莱奥这时找到我,他拉着我说一起看会儿电视,有篮球赛。我拒绝了,我对篮球赛没有太大兴趣,但他说这场比赛很有趣,非要看。CIF的总决赛,我看了下半场,我第一次认识甘。最后时刻甘投中了致胜一球,我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兴奋的手舞足蹈;但比赛还没有结束,雷吉-米勒有终结比赛的机会,他接到球出手了。但甘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侧面,从空中将球点掉了。然后球落在了他手里,他单手将球高高举起,全场都在欢呼,他好像篮球自由女神像。那一刻我浑身都在颤抖。我找到那种感觉了,那种激动、令人神往的感觉,我立刻回到录音棚,完成了Thriller的录制…】

  ————————1988年出版迈克尔-杰克逊传记《moon walk》,节选。

  (第一卷“Go to be there”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