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天空下 第八百零一章 大战之前

《历史天空下》第八百零一章 大战之前

作者:杜家二爷 字数:2758 书籍:历史天空下

  黑五更也送来了日军的详细情报,作战区域内有日军第二军两个师团的兵力,国军的张自忠部和胡宗南部的总兵力虽然占绝对的优势,却无法阻挡日军的进攻,已经开始后退了,日军已经逼近了信阳。 >

  赵翰青对着一张地图研究了半天,又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将整个战场局势不说了如指掌,也基本上都掌握了。战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只要信阳一失,日军的占领区域就完全连在了一起,向南可以支援华中战场,向北可以威胁中原,而信阳能不能守住还要看武胜关能不能守得住。

  武胜关距离豫南重镇信阳只有数十里地,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关之一。武胜关的东面是大别山,西面是桐柏山,两大山脉在此交会,恰如两条巨龙横亘在大地上,山峦交错,群峰环结,两条龙衔尾之处只有一个隘口形成关隘,这就是武胜关。

  武胜关地处险要,古人以“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来形容其险峻,管的两面俱都是一马平川,更显得此关隘的险要。武胜关南面为两湖之地,关北面就是中原,两省不但以关为界,就连淮河长江也以关分水。此关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行军必经之道,只要中原逐鹿,必先据此关,夺关则胜,失关则败。武胜关之名实在是名符其实,所以号称“中原第一雄关”。

  如今平汉铁路穿关而过,武胜关更成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咽喉。武胜关一旦落入日军之手,整个战场的局势就会彻底改变。国军如今已经龟缩在信阳、潢川等几个大城镇上,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日军。信阳能不能守得住他也决定不了,他的这点兵力根本改变不了战局。一方面他手里没有那么多的兵力,而且也都没有打过大仗,如果与日军硬碰硬无异于飞蛾扑火;另一方面他也缺少指挥打大仗的经验。

  权衡再三,赵翰青决定不理会整个战场的局势,只管打好出师的第一仗来为抗日同盟军扬名立万。至于怎么打他也无法立刻做出决定,一面命令黑五更扩大侦察范围,一面等跟陆冠联系的人回来。

  直到第三天才联系上陆冠。原来陆冠在这一带大名鼎鼎,很容易就打听到了他的去向,只不过日军打过来之后他和家人一起躲到乡下去了。陆冠知道赵翰青亲自带着队伍过来了亲自赶来见面。

  二人虽然不是久别重逢,但是此时此地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亲热寒暄,然后才书归正传。

  “国军的情况我知道得多一些,日军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日军打仗很厉害,枪炮也比国军厉害,天上还有日军飞机的狂轰乱炸。国军稀里哗啦的就垮了。”陆冠边说边摇头。

  “日军的情况我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我就是想知道这附近除了国军还有没有别的队伍?”

  “别的队伍?民团也都被派去协助国军打仗了,其实是帮着埋死人抬伤员去了,听说国军伤亡惨重。哦,除了民团还有土匪,不过。他们早就躲在深山老林不敢露头了,对了,有家有业的大户人家还有护院队。不过人数都不多,吓唬吓唬老百姓还行,指望他们打鬼子肯定不行,不满你说,愚兄也有二十多号人的护院队,我这次来带了十几个,如果用得上就都留给师弟。”陆冠这次并不知道赵翰青带了多少人,他如果知道赵翰青带来了了近万人肯定不会说吧自己的十几个人留给赵翰青了。

  “我这里不缺打仗的人,只缺向导,师兄只需给我找三五个熟悉这里的道路地形的弟兄帮忙带路就行了。”

  “这个容易。”陆冠出去叫进来五个人。都是精悍利落的汉子。

  陆冠一指为首的年轻人道:“这是我侄儿陆虎,已经正式入门了。”又对侄儿道:“这就是我曾给你说过的赵师叔,见过赵师叔。”

  陆虎也就二十多岁。无论身材还是相貌都跟陆冠有几分相似,也是紫红脸膛,正在好奇地打量赵翰青,听师叔一说毫不迟疑跪下磕头。

  赵翰青一看这位师侄只怕是比自己还要年长一两岁,也不好意思受此大礼,急忙道:“无须客气,请起。”

  “哈哈,师弟,你让他拜吧,我回来给他说起师弟的事儿你就成了这小子心目中神一样的人物,不让他多磕几个头岂能心安?”

  原来这是把自己当偶像了,赵翰青笑着摇了摇头也没有再去阻止陆虎,粉丝们对偶像顶礼膜拜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后世那些追星一族为了偶像就是献身也心甘情愿。

  行过大礼,陆虎站起来笑道:“听我二叔说师叔您谈笑间就化解了师门的一场危机,侄儿我真是佩服莫名,恨不得插翅飞过去见见师叔,想不到天随人愿,这么就见到师叔了,呵呵。”

  赵翰青一看陆虎聪明机灵心里就喜欢上了,也笑着道:“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小虎了,小虎,现在到了你的地盘,接下来可要拜托你多多帮忙了。”

  陆虎一见赵翰青丝毫没有摆师叔的架子,“师叔但有吩咐,小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翰青越发高兴,对陆冠道:“师兄,那么就让小虎就留在我身边帮几天忙。”

  “这小子巴不得能留在你身边,我如果不让他留下只怕他也不依,还有他们几个都是附近庄户人家的子弟,我指点他们功夫,也算是我的半个徒弟。”

  那几人也急忙上前大礼参拜。

  陆冠又声色俱厉嘱咐了他们几句,让他们不但要通从赵翰青的命令也要遵守军中的规矩,又请赵翰青对他们要严加要求云云。

  赵翰青怕陆冠吓住他们又好言好语说了几句,这才让黑牛将他们带下去好好招待,同时请他们协助参谋人员画出这一地区的地形、交通、敌我军事分布图。

  陆冠这时才感觉到赵翰青像是有大动作,问道:“师弟,瞧这样子这是要打大仗啊。”

  “你说中国这么大却让海岛上的小鬼子欺负,想想就让人心里不舒服,即便是无法阻挡日军进入中原,但是总要打掉他们的气焰才是,我要让他们知道中原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要不然别人岂不是以为神州江湖没人了。”

  “好,师弟说的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辈练武之人正该站出来杀敌御辱,我也恨不得与师弟一起杀敌。”

  赵翰青看陆冠说的慷慨激昂的样子,但是,他并没有当真,陆冠是有家有业的人未必真的能舍弃一切,再说让陆冠上阵杀敌也只不过是多一个战士而已,让他利用现在的身份协助抗战肯定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所以,他笑着道:“打鬼子也不一定非得上战场,抗战其实有很多工作要做,陆师兄在这里威望极高,也有人脉,一样能为打鬼子出力,只要为打鬼子出力都是民族的英雄。”

  陆冠的神情有些激动,赤红的脸更是熠熠生光,挺起了胸脯道:“愚兄听说你带了队伍来打日本鬼子就为你准备了一百石粮食,两千块大洋,如果不够我这就回去在为你准备一些。”

  “多谢师兄,不用了,我们打一仗就走,粮食多了也带不走。”

  赵翰青这也不是什么客气话,出征时不但每人带了五天量的干粮,沿途还可以到地主士绅之类的大户家和村公所借粮筹款,临走时就留下一张写着“今借到爱国人士xxx抗日救国粮款多少,等抗战胜利之后本息一并归还云云”,然后盖上神州江湖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的大印,因此,走一路借一路根本不愁钱粮。

  至于借到的钱粮将来还不还、谁来还就不是他的事情了,那是将来的事,还远着呢。反正,这时候到谁家借也不敢不给,跟土匪明火执仗强抢也没什么区别,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只去大户人家借,平民百姓概不登门,另外还留下了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借条让人聊以自慰。

  这种筹措军粮的方式还是赵翰青从后世一个报道中得到的启示:一个农民翻出来一张数十年前抗日队伍打给他爷爷的借条去找政府讨要,最后还真的兑现了。

  于是,赵翰青在成立了抗日同盟军之后考虑到不能再靠抢劫来解决军粮和军饷问题了,国民政府又指望不上,总不能饿住肚子打鬼子吧,于是就想到了这个法子,说借也好,说强夺豪取也好,总之解决了最关键的吃饭问题。

  其实这样做还有一桩看不见的好处,那就是对这些借粮的大户人家多少也能够预防他们去做汉奸,根据赵翰青知道的情况,那些投靠日本的汉奸和日本人委任的维持会长大多都是各地有钱有势的士绅们,如果他们资助过抗日队伍钱粮就会让他们在投靠日本人的时候多少有些顾忌。

  当然,这种巧夺豪取的办法也只有他们这种非正规的队伍才能办,如果是正规国军这么干肯定不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