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是叶的涟漪 第498章 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东西,都将实现

《风是叶的涟漪》第498章 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东西,都将实现

作者:常山赵龙 字数:3805 书籍:风是叶的涟漪

  下午的数学,涛涛发挥不是很好。

  本来就理科不行的涛涛,对于数学也没有寄予多么大的期望。

  他只是希望,数学不要拉分太多就行。

  第二天的文综和下午的英语,涛涛都发挥的很好。

  从考场上下来,涛涛兴奋不已。

  当冬梅看到涛涛的表情,就知道他考的不错。

  高考结束后,不光涛涛彻底放松,就连冬梅本人也彻底放松了。

  冬梅感觉也奇怪,自从涛涛上高三之后,她在无形中,也仿佛在内心里面紧绷了一根绳子。

  而且,这根绳子始终在收紧,直到涛涛结束高考。

  她内心里面的这根束缚自己的绳子,才突然一下松开了。

  高考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填写高考志愿了。

  那时的填写方法,和今天的填写方法还不太一样。

  今天是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才会填写高考志愿。

  可是那时,必须自己先给自己估个分数,然后在凭着感觉填写高考志愿。

  在山上上班的卫国,深知填写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于是,他也斗胆向李队请了假,然后回来看着给涛涛填写高考志愿。

  卫国当年,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也是糊里糊涂。

  没有人给他指点,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他就随便填写了自己的高考志愿。

  卫国的第一志愿,填写的是师范类学校。

  第二志愿,填写的是长庆石油学校。

  第三志愿,填写的是冶金类学校。

  本来,卫国觉得,自己填写的第一志愿,差不多应该能录取,这辈子可能就要在学校里面,当一辈子老师了。

  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志愿,竟然没录上,竟然被第二志愿给录取了。

  就这样,卫国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

  就连卫国自己也感叹命运的奇妙。

  因为在这之前,由于信息的闭塞,他连石油是什么都搞不明白,更搞不明白要如何开采石油,更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农村孩子,会成为一名石油工人。

  卫国后来也感慨,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广大考生门能填报的学校太过单一,选择的职业也少,所以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师范,将来想当个老师,由于竞争激烈,自己的第一志愿便落榜了,由此便被第二志愿录取。

  而眼前,自己的孩子涛涛,马上就要填写高考志愿了,在给孩子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卫国却迷茫了。

  他在内心里面,反复的询问自己,是让孩子报考石油类专业,回油田子承父业继续当一名石油工人呢,还是让孩子去外面闯荡呢?

  回到家里,卫国本想先恭喜儿子,毕竟他有可能是家里面第一个大学生了呢。

  可是,冬梅告诉卫国,涛涛竟然去学校,和同学一起参加所谓的撕书发泄活动去了。

  卫国不解涛涛为什么要撕书,他担心的对冬梅说:“冬梅啊,你说这孩子也真是,就这么把书给撕掉了,万一落榜了可怎么办?”

  冬梅不喜欢听万一,她说:“怎么可能落榜,我就凭自己的直觉,涛涛最不行也能上个二本。”

  卫国给冬梅解释说:“我不是给大家泼冷水,我只是想的比较多一点而已。”

  话毕,卫国就把《志愿填报指导》拿了出来,仔细研究着。

  卫国边研究,边询问冬梅说:“孩子他妈,你没问问涛涛,他到底想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啊?”

  冬梅凑近了卫国,看着《志愿填报指导》说:“孩子能有个什么主意,都是随波逐流,我们给他选择,等我们选择好了,再让他选择就行了。”

  于是,卫国和冬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涛涛找到了四个一本类学校,四个二本类学校,并且给他选择了好多专业,比如中文,财经,法律,历史,英语,日语……

  晚上,趟在床上。

  卫国询问冬梅说:“冬梅,你说等孩子大学毕业了,是让孩子回来油田上班呢,还是让他去外面闯荡世界呢?”

  冬梅毫不犹豫的说:“还是让孩子回单位来上班吧。”

  卫国侧着身子,用手支撑着脑袋,问冬梅说:“你说让孩子去外面闯闯,怎么样?”

  冬梅比较保守,她觉得孩子,应该在一个有着正式编制,或者国企的地方上班,有着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那才叫工作,那样父母才能安心。

  于是,她对卫国说:“咱们的孩子,从小在温室里面长大,你让他出去闯,你觉得他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吗?”

  卫国点点,又摇摇头的说:“这个说不来,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好,尤其是南方,如果让孩子去南方发展,我想他将来的成就,肯定比你我要高的多呢。”

  听到南方,冬梅皱着眉头说:“咱们西北人,讲究个落叶归根,你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让他去南方工作,将来娶个南方媳妇,直接落户到了南方,你觉得合适吗?”

  相比冬梅的传统,在这一方面,卫国倒是看的很长远。

  他说:“南方经济发达,不仅工作好,机会多,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呢。”

  听到长远发展,冬梅的第一反应就是,凡是到一个地方,必须先安身才能立命啊。

  她问卫国说:“孩子去南方发展,先得有个住的地儿吧,你说那地方,那么遥远,孩子住在哪里啊?”

  卫国说:“到哪里,住哪里啊。”

  冬梅说:“南方也会好的像咱们西北的企业一样,给孩子分房子吗?”

  闻言,卫国突然笑了出来。

  他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分房子啊,我告诉你吧,在南方啊,所有企业单位,早都不分房子了,这个政策啊,已经取消了……”

  卫国的话还没有说完,冬梅就打断了他,说:“不给分房子,工人住哪里去,难道露宿街头啊?”

  卫国嘲笑冬梅说:“你傻啊,要我说啊,你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啊,现在的南方啊,都是买房子呢,什么万科,万达等等房地产公司,盖的楼房好的不得了呢。”

  闻言,冬梅的思想很受冲击。

  她说:“难道我们单位以后,也不会给职工分房子了吗?”

  卫国肯定说:“是啊,以后啊,楼房就跟商品一样,可以直接买卖了呢。”

  听卫国说楼房竟然可以跟商品一样买卖,冬梅感觉不可思议的说:“卫国,难道我们住的这个房子,也可以用来买卖吗?”

  卫国摇着头说:“当然不可以了,我们这个房子,是单位的福利房,我们个人是没有产权的,所以只能住,并不能买卖,但是地方上的房子,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叫做商品房呢,就是因为它有房产证,并且五证齐全,可以像商品一样交易,懂了吗?”

  听了半天,冬梅依然听了个一知半解。

  她说:“不论这个房子是不是商品,我就觉得,让涛涛去南方发展这个事情,让我说就是不合适。”

  卫国说:“我知道你怕孩子没地方住,到时候,孩子挣点,咱们再给孩子添点,给孩子在南方买一套房子不就成了。”

  听到卫国真的要让涛涛落户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南方,冬梅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说:“卫国,我说你是不是脑子不合适了,如果孩子住在了南方,那岂不是把根给扎到了南方,到时候,你和我老了,想儿子了怎么办?”

  卫国说的非常轻松,他道:“买个飞机票,飞过去看看不就行了。”

  听到卫国竟然说要坐飞机,冬梅摇摇头,因为她感觉,飞机并不是一般平头老百信能坐的起的,她说:“卫国,我劝你就不要再说大话了,你觉得飞机是咱们这种普通工人,能坐的起的吗?”

  卫国预见未来的说:“现在,国家经济以每年百分之九的速度发展,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内啊,好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东西,都将实现呢。”

  卫国的话说的没错,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信买的起车了,也坐的起飞机了,更是有钱出去旅游了。

  而这些东西,在当时来说,根本就是想不到的,因为它距离现实的生活,真的是太遥远了。

  冬梅翻了个身子,准备睡觉。

  她打了个呵欠,说:“好了,我要是再和你聊下去啊,你直接就吹的没边了,说不定你把自己给吹成小布什的接班人了呢。”

  总之,冬梅是不赞成涛涛出去闯的,还是希望他落叶归根,回归单位,回归家庭,老老实实的当一个石油工人,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就行了。

  并且,冬梅并不希望涛涛有什么大的成就或者成为大富大贵的人,因为她知道,想拥有超过常人的财富和权利,就要付出比常人多的多的努力才行。

  而她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为了创业而去那么辛苦的工作。

  她心疼儿子。

  可是,卫国就不一样了,相比冬梅,他的眼光明显要长远的多。

  虽然此时的油田行业,正是最好的时间段,工资在不停的上涨,福利在不断的提高,而且大型油田还在不断的被发现。

  但是,卫国却觉得,当下已经是油田的巅峰了,就像抛物线一样,如果过了这个巅峰,那么肯定是要开始走下坡路的。

  当然,自己所工作的企业是伟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不会出现效益下滑等等可能,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第二天,冬梅和卫国把涛涛叫到了身边,开始严肃和他探讨这个问题,毕竟这个事情是关系到他一辈子命运的事情。

  可是,相对于冬梅和卫国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视,涛涛并没有把填写志愿当做一回事儿。

  显然,身为一个青少年,涛涛还是相当不成熟,他只知道高考考试的重要性,并不知道填写志愿的重要性。

  冬梅看着涛涛迷茫的眼神,问涛涛说:“涛涛,你想好了没有,你想学什么专业呢?”

  涛涛一脸茫然,他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

  他顿了顿,说:“我觉得英语不错,我想学英语呢。”

  听到孩子要学英语,卫国和冬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因为两人几乎想到了所有涛涛想学的专业,可是唯独没有想到她会想去学英语。

  冬梅倒吸了一口凉气,询问涛涛说:“涛涛,英语可是外语啊,咱们家里面就没有出现过语言天赋特别出众的人物,你可要想好啊?”

  坐在旁边的卫国也插嘴,说:“涛涛,在选择专业的同时,你要知道自己将来毕业了,所要从事的职业,所以一定要严肃对待才行,千万不敢儿戏啊。”

  冬梅也担心的说:“学语言的话,天赋是非常重要的,你看着咱们家里,不要说有什么语言天赋了,你爸爸口吃,你妈妈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而你要去学习英语,你觉得你能学好吗?”

  冬梅只是个从农村进城的妇女,她学习了一辈子普通话,都没有学会普通话,直到现在,她还说的是一口纯正的西北方言。

  而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英语的她来说,英语更是像天书一样的复杂和难懂。

  她根本想不通,涛涛为什么要选择英语。

  而卫国对于英语的了解,也是停留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外国人嘴里说的话,甚至在卫国的脑海里面,好像所有白种人,都只说英语一样。

  可是,涛涛却很坚定,他丝毫没有因为父母的反对,而放弃自己内心里面的想法。

  这时,冬梅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好姐妹,尤其是宋年媳妇的大女儿宋娜。

  今年已经是她第二次填报志愿了,一定比较了解学校以及专业的选择。

  于是,冬梅来到了宋年媳妇家。

  从宋年媳妇口中得知,宋娜选择了省城石油学院,并且填报了电子商务。

  对于省城石油学院,冬梅一清二楚,那可是培养石油人才的最高学府。

  可是,对于宋娜选择的电子商务,冬梅就摸不着头脑了。

  甚至,她觉得电子商务比英语还抽象。

  至少自己在电视上听过外国人说英语,至少自己知道,那一口听不明白,也搞不懂的话就是英语。

  可是,对于电子商务,冬梅甚至从电视上也没有听过。

  那个时候,由于网络的普及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在偏远的西北,十个人里面有九点九个人,都不知道电子商务,也是非常正常的。

  不像现在,一提到电子商务,就想到了阿里巴巴,接着就想到了马云爸爸。

  从宋年媳妇家出来,冬梅很是迷茫,她想不通,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竟选择一些稀奇古怪的专业,真不知道他们将来毕业了,该怎么就业。

  于是,冬梅怀着一份好奇的心里,又来到了汶学家里。

  可是,当冬梅听到汶学,竟然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时,冬梅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她心说,汶学选择的这个专业,比宋娜选择的电子商务,涛涛选择的英语还要抽象,还要让人难以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