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异时空1898 166 恩科

《异时空1898》166 恩科

作者:天行剑士 字数:2897 书籍:异时空1898

  《论中华科举制度》: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分割线---------------------

  李鸿章拖了两天后还是召见了杨度,因为他听说杨度居然住在了他的书房,除了出恭外一步也不曾离开过,这让他不由失笑地摇了摇头,感叹自己老了。

  “杨皙子参见中堂大人!”杨度不敢失礼,他对面的可是威震中华几十年的李中堂,参照历史地位,连曾国藩和左中堂也不配跟他相提并论。

  “贤侄不必多礼,坐下叙话。”李鸿章坐在窗户边上,一抬头就能透过窗户看见外面的一切。他坐在一张沙发上,沙发前是一个红木的茶桌。上面小火炉正在烧水,茶壶咕噜咕噜地冒着水汽。

  杨度大气地坐到对面,伸手挽住袖子开始表演茶艺。

  日本的茶艺规矩很多,传承自中国却又比中国繁琐和正统。在单单礼节这一块,日本确实已经超过了中国。

  但也仅仅如此,中国的茶艺在乎的并不是形而是意。什么叫形呢?也就是表现形式,也就是茶艺的过程。而意呢?就是韵味。表演茶艺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它的过程并不重要,比如说日本的茶艺,怎么摆放茶杯,滚水怎么去倒,倒多少都有讲究。可中国的茶艺固然也讲究这个,但并不会去固定这个形式。

  在表演茶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在注视着表演的同时,将心中的一些负面情绪排除出去,达到空灵的境界。

  李鸿章轻轻地抿了抿茶水,然后轻轻地吞了一口茶水在口中,细细地感受一番后才吞下肚去。一股热气顺着肠胃下去,又有一股热气仿佛从丹田升起。

  “好茶!”李鸿章放下茶杯,眯着眼睛感受着嘴里的茶味。

  “献丑了。”杨度恭敬地放下茶杯。

  双方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静地喝着茶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贤侄此次来京是为了恩科的事吧?”李鸿章半眯着眼睛。

  “是的,大人。家师说新皇即位,恩科是必开的。但这届恩科必然不同以往,因此遣了小侄来京城打探打探。顺便参加一下今年的恩科。”

  杨度曾在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现在是举人。但还没有中进士。这些年一直在王闿运门下学艺。在公车上书那一年认识了袁世凯和徐世昌,因而结为好友。原时空此人,后来在1902年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本与当局的关系非常僵硬。因为他看穿了日本对于留学生所作的那些手段,因此与孙大炮不合。两者之间政见和立场全然不同。后代学者为了美化孙文,将两者的关系写的不错。但事实上,杨度一辈子都没有认可孙文。他最后从袁世凯那里脱身后,也没有去投靠孙文,而是最后去了光头那里。直到光头倒台前,杨度又和伟人搭上了关系。

  “恩科不用急,陛下还没能拿定主意,不过也快了。”李鸿章从身后的柜子里抽出一份报纸递了过去。

  杨度结果一看,首页大标题写着《论古文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第二页大标题《论古文运动的必要性》,第三页《论古文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之间的是与非》。第四页《论清国的教育》。

  每一页都是一大张,至少上万字的论文。杨度先大致翻了之后,才发现这是时代中国的新一期报纸。

  “洋务运动,起源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国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落后使得两次雅片战争中,清国败于英国之手。随后法国在越南,德国在青岛、日本在朝鲜、俄罗斯在东北和蒙古都对清国构成威胁。而我国却对此束手无策。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因此开始了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发展本国的工业,并派遣留学生赴美留学以期望学会美国最新的科学技术改进清国在军事和工业上的落后局面。但清国的落后真的紧紧是军事和工业上吗?洋务运动真的能够改变清国的命运吗?”

  “洋务运动开始已经有十几年了,年前八国联军不到十万人从大沽口登陆,我国出动的部队人数超过五十万,却一败再败。最终作为首都的北京城被攻陷。洋务运动十几年的成果在这一刻的软弱无能表露无疑。”

  “‘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然是正确的,但如果洋务运动到此也就可以说失败了。清国败就败在思想上,而不是军事上。”

  “在此严复号召全国有志之士发起古文运动。大秦帝国、大汉王朝以法治国,以儒安民,以商兴国,以兵对外,以农墨为本。诸家合一,故能威震天下。大宋朝儒学独重,结果汉人险些灭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古文运动的遵旨就是我儒学应该吸收一切对我们有利的,中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横渠先生说: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辈后人当从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无论儒释道、西方哲学还是西方科学,都应该纳入格物之列。发展儒学使之能够开导民智,发展科学,研究军事和农工业,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好!”杨度还未看完,一巴掌拍在桌上,却又叹息:“可惜了。”

  “未必!”李鸿章微笑。

  杨度说可惜,是因为严复的说法太极端了,他倡导诸子并起,合并东西方文化这点等于彻底得罪了整个儒家,儒家到了最后关头都一直坚持以儒学为本位里,而以西学为用为外。又怎么能够接受儒学失败呢?以至于被后世伟人一掌拍落尘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是那些大儒实在太不像话了。就说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很多人都冠之以伟大来形容,但事实上就是狗屁。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王羲之坦腹东床,王猛扪虱治天下。王羲之坦腹东床是有原因的,当时天气人,而来人的时候,他避之不及也。而王猛此人则是故意的,是要试探恒玄此人的心胸气度。王猛乃是王氏名门之后,他平时也会这样邋遢吗?怎么可能呢!!!而

  新文化运动之后,很多文人士子以二王为借口,以追求自由恋爱为理由抛妻弃子!很多大名人(这里不举例,否则大名人的粉丝们会喷。)每个人家中都是富裕阶层,你不喜欢妻子,完全可以跟她谈谈,如果她不愿意离婚,你完全可以养在家里。要知道民国时期,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注意是三妻四妾!也就是家中妻子和你后来自由恋爱的那位妻子都是平妻!没有身份的差距!

  你写一份休书很容易,却让一个三十岁的老女人孤苦一生,如何生活的下去?还有自己的儿女,你让自己的儿女如何看待自己这样一个父亲?

  很多被休的大名人原配妻子最后都投河的投河,上吊的上吊。这些儒家大名人们却没有半点悔恨之心,甚至心中暗暗窃喜!吾不知其所谓也!这些儒家大文豪们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令人发指!

  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林觉民(写《与妻书》那位),他的妻子也是长辈定下来的。二人照样恩爱有加。民国文人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也是长辈之命婚配,二人同样非常恩爱。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很多大文豪们的人品如此卑劣,视人命如草芥!又有什么资格被后人敬仰?

  严复魏源这样睁眼看世界的人又如何?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还不是郁郁而终,根本没有实现他们的愿望。旧式文人的反击可谓是非常之严厉。而严复之所以写出这样一封战书,也是受到了胡小岩的影响。儒学必须改变!

  杨度这人非常清楚严复的用意,所以才说可惜了。因为严复面临的将是整个中国腐朽落后文人的集体反击!

  连状元张謇都不敢这么干!李鸿章也不敢!

  但李鸿章却知道严复有成功的可能。

  “哦?大人何出此言?”杨度倒有些奇怪了,跟整个儒家作对,居然还能活下来?

  “恩科!”李鸿章睁开眼睛,嘴里冒出两个字。

  恩科!杨度两只眼皮直跳!

  封建文人的势力很强大,但也很弱小。强大就在于他们掌握了舆论!如果所有文人同时发动,那么严复有十条命也不够他们砍的。但再强大的舆论也及不上朝廷。

  封建文人的势力是弱小的,因为他们是附身在朝廷身上才能强大!朝廷不支持他们,他们就不敢乱动!这跟明朝和明朝之前的文人作为完完全全是两个概念。明朝之前的文人甚至敢于跟皇帝对骂,骂的皇帝都要唾面自干。(喷了皇帝一脸口水,皇帝不敢擦,只能等着自然干。)

  可清朝的文人敢这么干吗?没有!一个都没有!都被杀怕了。从康熙到乾隆,他们一旦杀起文人来,不是一个一个的杀,而是一姓一姓的杀。你姓李,那么和你有联系的九族以及姓李的几乎都要杀绝。杀机一动,整个宗族全部都要被干掉。

  两百年下来,还有哪个文人敢于对抗朝廷的?

  而严复的生机就在这里!恩科!宣武帝载沣在今年是一定要开恩科的,他之所以还没决定恩科就是因为他还没有决定恩科的开考内容!宣武帝不是康熙!1900年也不是1800年。

  恩科的内容就决定了未来的国策!而未来的国策必然与现在不同!

  “陛下,想要彻底西化?”杨度震惊。一旦彻底西化,那么严复就是新圣人,整个儒家根本没有一个人敢于动他!因为严复是活着的正眼看世界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