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族霸图 第七章 滩头血战(上)

《皇族霸图》第七章 滩头血战(上)

作者:老马扶槽 字数:3426 书籍:皇族霸图

  吴大目本名吴四,泰山费国山间乡民。六年前红巾之乱的时候,因为战火波及费国,莫名其妙的被挟裹进红巾队伍里。由于他曾经在北地边境服过役,瞧得懂旗号指令,加之身强力壮,颇有武力,因此在普遍以农民为主的红巾队伍里担任了一个百人屯的屯长。后来朝廷派兵围剿红巾,泰山方面的红巾连吃败仗,吴四见机得早,带着几十个同乡,早早逃回泰山群山之中。等到红巾被灭,风头过去,也不敢下山回乡,干脆化名吴大目,就在山上扯旗做起山大王。泰山山脉连绵千里,道路崎岖难行,官府也没那精力满山撵兔子般追剿他这样的残匪,因此一直以来日子虽然窘困,但也还算自在。

  谁料十天前,一位自称东泰方新任渠将使者的人找上门来,联络他重抬义旗,共襄盛举,并许了一个校尉的职位,允诺带兵千人。吴大目闻言当即便动了心,山上的日子虽好,但终究过得紧巴巴的,毕竟谁都知道泰山中群盗猖狂,往来客商大多尽量避开从泰山下穿行,因此眼瞅着衣食来源日渐枯竭,下顿的吃食都堪忧。此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大好机会,可以依靠着红巾的大旗,名正言顺的下山去劫掠那些富庶地方,焉有不喜之理?至于红巾军是否能成事,这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成了当然好,不成的话大不了又跑回泰山上继续做自己的山大王就是,有什么难的?

  等下了山来到红巾大营一看,哟!周遭都是些熟面孔,基本上泰山上的群盗都到齐了!除了那位渠将天蓬将军不知底细以外,这差不多就是泰山贼大联盟嘛!不过这样一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嘛!跟这一票惯盗一起,劫掠的时候哪还有自己的肉吃?不行,必须跟他们隔远一点。因此,在红巾军偷袭费国县城得手以后,吴大目主动申请为渠将防守后路,带着一千人跑到祊亭,在那里驻扎下来。

  不过毕竟入伙时间太短,渠将也不放心他独自掌兵,因此除了给他凑足一千士卒的份额以外,还硬塞了两百亲卫到吴大目手下,名为保护,实际上就是监视他,防止他有个不对私自跑路。吴大目心中气闷,有这些亲兵看着,自己还真不方便到各乡野去捞一票,因此一直想着怎么把这些讨厌的家伙支开。

  这天刚过午时,忽然接到禀报,说有溃兵来报,井宿校尉带队盘查货商时,在断肠滩遭遇身份不明的官军,井宿校尉战死,部众尽皆败亡。吴大目闻言一惊,赶紧叫来溃兵详细盘问具体情形,这才知道对方最多不到百人,只不过因为井宿校尉轻敌冒进,自己当先被一箭撂倒,害得兵败如山倒。吴大目暗暗撇嘴,心说那个徐楚真是个废物,本来盘查货商的差事是个肥缺,老子想要都要不到,徐楚仗着自己读过书会跟人打交道,这才被天蓬将军分派了这个肥差。谁知道这么简单的事情,带着数百人都被几十个人追着打,自己还丢了性命,不是废物是什么?

  自己驻守祊亭,距离断肠滩算是最近的队伍,如果不殄灭当面之敌未免有失职之罪。看来自己必须要发兵去攻,不过对方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能打得徐楚队伍溃不成军,想来战斗力不弱,自己要是损兵折将可不大划算。这时吴大目眼珠一转,何不把碍眼的两百亲卫拉去拼杀,自己带大队跟在后面;到时不管亲卫赢还是输,都可以消耗这些人的实力,自己跟在后面捡便宜就好。

  吴大目当即叫来亲卫队的头领,把情况这么一说,当然着重强调了敌人只有数十人,完全没提对方强悍,只说是井宿校尉被对方一箭射杀,因此致败。现在给你们个立功的机会云云。那头领一开始不想去,但架不住吴大目反复劝说,人家毕竟是名义上的主将,再加上头领对自己这两百人的战斗力还是相当自信,因此最终还是半推半就的出发了。

  集结队伍,整顿军备,再加上一个多时辰的行军,等走到地方时已进申时,再不抓紧点连夕食都要错过了。头领走在队列最前,打眼一看,哟!还挺专业的,防守阵地都布置好了。不过这都摆的是些什么呀?

  只见整个防守阵地横七竖八地布置很多据鹿角,不过没见过像这样布法的!据鹿角就是用两根一头削尖的木头交叉成“X”型,然后一根横木把十个“X”串起来就是一个标准据鹿了。通常据鹿角的作用是阻挡敌军的阵列前进,起到分割队伍、大乱阵型的作用。一般采用三个一组,根据地形布置在要道之上,只在其中留仅供数人通行的小道。可眼前的这是什么玩意?乱七八糟毫无规律不说,中间的通道也奇形怪状宽窄不一,更过分的是在靠近对方阵地的一侧,竟然有一大片空地!而且这空地与对方的距离还不近,完全足够自己穿过鹿角阵后在空地集结好队伍,随后一鼓作气打垮对方!

  再抬头一看阵地后面,敌方虽然结阵完毕,严阵以待,但毕竟只有几十个人而已。这地方道路并不宽敞,可再狭窄并排上十个人也没多大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有一定的纵深,对面的战阵看起来稀稀拉拉的,而且而且厚度也完全不够看!只要自己这边排成锥形阵,没准一个冲锋就能杀过去!

  头领还留意到对方后列里缩着一个身穿儒衫的家伙,在一群兵丁之中显得格外醒目。不用说,那必定就是对方领头之人啊!由于那人处在队列正中,到时候冲锋过去,哪怕不能凿穿敌阵,只要干掉这个领头的家伙,一样等于胜利了嘛!

  见此情形,头领不再犹豫。为了不给对方反应时间,连队形都仍然保持着行军队列,直接大手一挥,两百号人就这么喊杀着直冲防守阵地而来!现在集结阵型毫无意义,进了鹿角阵一样会打散,还不如冲到那片空地再列阵,还能节省些时间呐。

  冲进鹿角阵,果然如他所料,根本就起不到什么阻挡的作用,最多只不过延缓了下脚步。很快,两百人冲到阵后的空白地带,在头领的大声叱喝之下,开始结起阵来。

  就在此时,对面阵前站出一员大将,手持一张大弓,弯弓搭箭,大叫一声,随后一箭向这边射来!要说一支箭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关键是这箭支不是普通的箭,而是一支箭头上燃着火焰的火箭!

  面对两百人的队伍,射支火箭做什么?不用问,肯定有阴谋啊!那头领心里咯噔一下,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见那箭支冒着火光从头顶越过,穿过自己的阵列,落到身后去了。随着箭支落地,那处腾地窜起三尺多的火苗,火苗迅速蔓延,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火苗变成熊熊烈火,将他们的后路完全封断!

  头领惊诧莫名,不过这时退路已断,唯有向前拼杀。当即高呼一声,也不去管队列集结好没有,就这么带着众人向对面冲杀过去。

  这时双方隔着大概还有五十步距离,全力冲刺的话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随着距离逐渐拉近,对方的面目也清晰可见。头领眼神不错,看清对方面上的表情,不是紧张或恐惧,反而是一种鄙夷甚至是……怜悯的表情!

  头领莫名觉得一股惶恐涌上心头,不由得脚下一缓。他本来是冲在队伍的最前列,可这么一缓的功夫,就有好几名士兵超过他冲在前面。这时忽听“扑通”一声巨响伴着“啊”的数声惨叫,眼前忽然腾起一片烟尘,瞬时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清了!

  不过烟尘很快散去,再呈现在头领面前的,是一条横曳当前的鸿沟!这条沟宽有丈八,深不过丈许,沟里横七竖八插了不少削尖的木枝、荆棘。这条沟把道路完全挖断,说起来不深也不宽,要让一个成年人翻越过去并不算困难。问题是,敌方会给自己从容翻越的机会吗?头领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特别是当对面的士兵人人从身后掏摸出一把强弩之时,心头剩下的唯有绝望的情绪。

  这时,对面那位着儒衫之人分开队列,走到沟前,大声喊道:“汝等如今生路已绝,然吾不愿多造杀戮。限十息之内,放下兵刃,裸身翻过沟来,吾可保汝一条性命。否则……”说着往左右看了一眼,周围士卒会意地举起手中的强弩,儒衫人继续道:“此地便是汝等葬身之所!”

  这个人当然正是赵旻。他倒不是有意穿一身儒衫装文士范儿,毕竟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谁知道什么时候一支冷箭过来就能要了小命。问题是他戒指里携带的都是亲卫队本身的甲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哪有多余的给他啊?再者说了,即便有多的,就赵旻这还没发育完全的小身板,他也穿不上啊!只好就这么晃荡着本来的衣衫,尽量把自己缩在人群之中不露头,直到现在大局已定才站了出来。

  红巾两百精锐遭遇到的一切都是出自赵旻的安排。从徐楚处得知消息后,他就急着找章韩商量对策。可惜章韩就是一纯粹的军汉,让他冲锋杀敌没问题,要他出主意可就太过为难他了!不得已,赵旻只好自己绞尽脑汁苦思对策。

  赵旻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说不上了解,唯一熟悉一点的只有三国演义里的片段。不过即便是当年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对于战争情节也只是走马观花,哪里会去留意具体细节?如今敌强我弱,有哪些以弱胜强的战例?要说三国演义里最善于用计的是谁,自然是诸葛孔明无疑啦!孔明最著名的战例呢?火烧博望,火烧赤壁,火烧……对啊!可以用火计嘛!初春时节,天干物燥,正适合纵火!

  幸好赵旻储物戒指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其中就有一整坛火油。不过一坛火油哪够啊!最多只能引燃二三十米的范围,对方可是有上千人哪!那火计就只能用来困敌通路。可即便困敌,这么点火也不够嘛!那就再想点辅助办法,比如说……挖坑!

  为此他发动全部亲卫,在鹿角布置的阵地后面挖了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大沟,沟里填充刺木、荆棘。再用细树枝搭在坑上,以茅草覆面,在撒上一层薄土以作伪装。由于时间不够,伪装做的很粗糙,如果仔细观察肯定会露出破绽。那就只有转移敌方的注意力啦!于是他又下令把本来布置整齐的鹿角给弄乱,这样敌人一见有机可趁,肯定会急忙来攻。只要他们越过据鹿阵,来到引火物和鸿沟之间,再让章韩用火箭引燃引火物,这时候就不怕敌方发现伪装啦!

  一切准备停当,众将士也累得臭死,将将在红巾来犯之前做好一切布置。不过赵旻没有算到的是,他是为千人准备的饕餮大餐,怎么就等来了两百人?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对方只有两百人,也必须发动,否则早先的一切布置不是全白费了?也因此,才有了先前的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