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狙清 0126章 官本位

《狙清》0126章 官本位

作者:牧场星辰 字数:1820 书籍:狙清

  所以,真正各地区的主要政务人员,徐烈并不缺。毕竟所需求的数量并不太多。

  徐烈真正缺的,是做具体事情的人员,譬如交通局长,得主持好一个地方的交通规模与建设,在以前,这属于工部官员的职责,但龙国由于重视文化文教,并不重视理科工科,使得合格的工部官员十分欠缺。

  好在徐烈此时已经获得出海口,他准备去江南地面上大肆挖人。

  当然,文化或民生类人才不太缺,吕祥也是立下了功劳的。由于吕祥此前的游说,使得沂蒙地区各县的乡绅、基层官员大多数愿意在沂蒙特区留任。

  从乡绅的角度看,他们之所以称为乡绅,是因为他们是本地人,是有文化有势力的本地人,如出非不得已,这些乡绅是最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至于县丞、主薄类的基层官员,他们大多数的根基也在本地,往往就是本地乡绅或富户出生,如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愿意丢弃职务,更不愿意背井离乡。

  当然,这些人愿意留下,与吕祥此前做的工作也密切相关。根据徐烈的指示,吕祥实际上担当了一个信息通道的作用,并同时给这些乡绅和基层官员一个解释。

  譬如,蒙阴县政府,就留用了大量的旧官僚,虽然此前被徐烈两颗手雷给炸死了一次,但后来杨澍担任知县后,实际上又将各类辅官给配齐了。

  那么,蒙阴县这些留用的旧官僚,有没有职权,待遇如何,地位如何?显然这是还未依附的乡绅或清廷基层官吏特别关心的事。

  这些事,自然有吕祥作解释。譬如蒙山军有新规矩,不能乱拿钱,不能行贿受贿等,对官吏的业绩考核更为严格,季有小考,年有大考,任期有终考。当然,考核严格后,待遇也是不错的,譬如某乡绅出任镇长,每月就有10两银子的薪水,而到了年终考核合格,还有一笔奖励,如何考核优良,这笔奖金极有可能比薪水还多。

  而且,蒙山军对各类管理职员,单独开设了一个系列,分别是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高级科员等级别。

  “那镇长属于哪一级呢?”自然,有人会问这个体系。

  “镇长属于官员,与职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是指镇长的职级相当于主任科员,与县城的工业局长、农业局长平级;说没联系,是指各是各的工资,譬如某人当了镇长,其薪水实际上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主任科员的级别工资,另一部分为镇长的职务工资。”吕祥对此是非常熟悉的。

  镇长的级别工资大约每月5两左右,其职务工资也在5两左右。当然,普通办事员、科员等,因为职务、权责不同,也会有相应的职务工资。

  对此,徐烈考察过原时空公务人员的工资,严格地说,原时空公务人员的工资,既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同时又有合理的地方,徐烈不过是取其长处罢了。

  原时空在基层官员的使用上,其中一个最大的不合理,便是各县局局长,一辈子都在本地工作,参加工作就在警察局,三十几岁做副局长,到了退休前还是警察局长,可以设想,在这三十几年的时间里,该警察局长会在该地结成多强大的人际关系网?该局长的家族,又能获得多大的照顾?

  龙国数千年的治理实践,官吏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传统观念认为的官——县太爷以上的官,朝廷多能做到异地为官,但对于县太爷以下的吏,却处于不管不顾,基本上是本地为官,这就导致了县官不如现管,恶吏经常把持县政的情况。即便原时空的新龙国,实际上也采取的这一方略,事实证明这一方略在地方治理上是失败的。地方治理上的政策走样,法律走样,大多数是由这类基层官员造成的。

  那么,如何打破这一怪圈呢?最重要的就是“回避”原则。譬如你是警察局长,但你家族亲戚正在你的管辖之内,那不好意思,请异地为官回避,如果不愿意?那好,你可以辞职去干其他的。如果你是镇长、副镇长,而你家族正好在此,不好意思,请到另一个镇去吧?如果你不愿意去,呵呵,不那意思,请辞吧。

  如果这样做,岂不是导致家人亲情分裂么?答案非也。其实古代为官有一个很好的现象,那就是为官者要带着家眷上任,也即你去外县为官,可还上妻女儿女,走到哪儿妻子儿女就跟到哪儿,至于家人住房、上学等,自有规矩。

  至于更基层的官员,只要有行政职权的,都应该采取这种回避的制度,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岂不是人为地造成背井离乡,并导致行政成本增加?其实,这种担心根本不必要,岂不知原时空的大学毕业生,又有几人是回到家乡的?或愿意回到家乡的?

  而采取这种异地为官的“回避”制度,在徐烈看来,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龙国人太重视乡土观念了,老死都不离开家乡,这是农耕社会的心态,对于龙国要兴趣的工商社会,是非常不利的,采取“回避”制度,从政府公务员开始带头“走出去”,这有利于新社会的建立。

  龙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家,这个官本位,不仅仅是治理层面的,而且也是数千年的民众心理习惯,也即百姓从骨子里就服从于皇权,听从于官员指挥。这个官本位,在原时空成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然而,在徐烈看来,既然在龙国这个封建传统思想深厚的国度里,官本位消灭不了,那么为何不让官本位发挥一点正面作用呢?

  包括政治层面的“回避”制度,包括民风民俗方面的移风易俗,包括经济生活的投资工商等,但凡政府公务员系列,是否都可以引风气之先呢?

  如不愿意?那好啊,你不愿意,自然有人愿意。在龙国,什么都不缺,就不缺想当官的。当然,徐烈也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尽可能地因势利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