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张秋生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爱辉城旧址

《张秋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爱辉城旧址

作者:舒本凡 字数:2949 书籍:张秋生

  老刘没有找黑河的同行。这个根本不是案子,不能以案件的名义请求协助。以私人名义找熟人帮忙?也不行。人家要是问怎么回事,他丢不起这个人。

  好在黑河城不大,外地人总要吃住。重点在饭店旅馆找就行了。刚刚改革开放时期,不像后来饭店旅馆比厕所还多。一家一家去找,工作量不是太大。

  结果还真让老刘找着了,可惜的是这些孩子太机灵,一照面就跑的没影。老刘在后面喊:“孩子别跑,不是抓你们,我有话说!”可这些孩子根本不听,跑的比兔子还快。

  老刘干了二十多年刑警,性情无比坚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就这样与张秋生们在城里周旋起来。但老刘不知道的是,他所面对的不是普通人。张秋生三股神识一齐搜索,周边一千多米范围一只老鼠的活动都瞒不过他。而如果他用一股神识搜索,可以尽查周边三千多米的动静。

  事情就是这样,老刘看不见张秋生,而张秋生可以“看见”他。哪怕老刘躲在最隐蔽的地方守候,张秋生也带着李满屯和孙不武有意无意地在离他十几米的地方“路过”,等到老刘现身想追,他们早就跑的没影。

  说老实话,张秋生也不是有意调戏老刘,他们是要造成一个假象-他们还在街上转悠,让吴痕与宋念仁可以安心睡觉。

  二十多年的老刑警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张秋生三人还是被逼出城,扒上一辆汽车逃跑。所幸的是老刘没有发现他们已出城。三十来分钟后,他们在一个小城镇偷偷下车。不能跑的太远,他们还要保证吴痕的安全。

  三个人商议后决定十点多钟后开始偷渡。太早了苏联边防军还没睡,太晚了不便于在天亮前向苏联纵深突进。并且要在警察眼皮底下偷渡,让他们死心不再去满城搜索。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因动静太大而惊动苏联方面,他们商议了很久。觉得只要苏联边防军睡下,发现动静后穿衣的时间就足够他们穿越最前线的哨所了。为了吴痕与宋念仁的安全,这样做值得。

  现在他们站在一个广场上。广场周围苍松翠柏环绕,边上有一个城门或谯楼的建筑,三层高古色古香。

  农历辛未年十月初三,立冬。无星无月,天地一片漆黑,远处积雪的反光使这城楼像一个高大的老人,向着这三个青年默默诉说着什么。一股带着百年苍桑,百年屈辱,百年苦难的气息紧紧包围着他们。

  分明听见从城楼的深处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叹息里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也充满了殷殷的期待。张秋生不由自主的跪下趴倒,以五体投地的姿式去拜谒这片土地的英灵,去倾听历史长河的廻流。

  凛厉的寒风刮过松树枝头,百年老松挺直着它那坚强的躯干,它在告诉这三个中华青年当年它的亲眼所见。实际上它告诉每一个前来凭吊的中华民族的后人,不要忘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和对岸那片广袤的土地。

  一百多年来,也许张秋生是最真切的“听到”这样的诉说,最清楚的“看到”当时的情景。穆拉维约夫的傲慢与奕山的卑恭,“与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谈判”的咆哮与噤若寒蝉般的唯唯诺诺。沙俄军舰上的枪炮齐鸣,与这片土地上的鸦雀无声。

  李满屯与孙不武不由自主的随张秋生跪下去五体投地。他们修为与张秋生差的太远,但也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这种气场与他们所学的任何阵法都不一样,沉重压抑令人心碎。两人浑身颤抖,呼吸急促,一种迫不及待的冲动而又无处发泄的痛苦折磨着他们。

  张秋生知道国之殇必须永记,但这种气场对修为低的人是一种伤害。赶紧拉起二人就走。离的远远的才对二人说,刚才那儿就是爱珲城旧址。就是在那儿中国被迫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们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山河破碎的国之殇,这种气场其实也是一种负面情绪。普通人反倒没事,但对修炼没达到一定境界的人不好。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感受。

  李满屯与孙不武做为高材生,对爱珲条约当然知道。回想刚才的感觉,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心与屈辱,恨不得立即就去拼命的冲动,可是又不知怎样去拼命向谁去拼命的无奈。此时他们深深感觉到,即使是修真或习武之人在国之命运前是多么渺小。

  李满屯用沙哑的声音说:“慢慢来吧,终有一天,我们会收回对面的那片土地。”张秋生与孙不武没有说话,只是坚定的点头。

  三个人又回到黑河城,他们要不断的在警察眼皮底下晃悠,让警察想不到去宾馆搜查,以保护吴痕与宋念仁。

  老刘正怀疑张秋生们是不是出城了,如果出城又是去了哪儿。正在这儿猜测呢,又发现了那几个孩子的身影。老刘又是生气又是佩服,这种反跟踪能力太强了,是当刑警的好料子啊。不过这样频繁现身不太好,容易暴露自己,应当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尽量少活动。当然这个大冷天,他们不敢住旅馆,不活动也是太冷了,听说他们都是南方的孩子。

  张秋生望着一家店铺,久久不动步。孙不武催他:“走啊,老站这儿干什么?”

  张秋生问孙不武:“你说这个是不是体育用品商店?招牌这么破也不知道换一个,八成是国营商店。”

  李满屯腻歪张秋生经常不分轻重缓急,这个时候还研究人家商店卖什么国营还是私营:“你管他卖什么?快走,再勾引老警一次我们就可以偷渡了。”

  “当然要管了,”张秋生径自上前拿起门上的大铁锁。不像现在的商店都是卷闸门,那时的商店大都是铁栅栏门,就是一拉就开一推就关的那种,用一个大锁将两边的栅栏栓一起。大铁锁被张秋生七弄八不弄“咔嚓”一声开了,再将栅栏门两边一推“吱吱呀呀”的也开了:“如果是卖体育用品的,肯定有篮球。待会偷渡我们一人抱一个,比救生圈也差不多吧?”

  李满屯无语泪流:“拜托,这是东北,江面已经结冰了好不好?”

  张秋生打开电灯开关,日光灯起辉器不太好一眨一眨的。李满屯与孙不武骂道:“凭我们修为,根本不需要灯,你好好的开什么灯呀?”

  三个人站那不动,大概等了一分来钟,日光灯才启动正常。张秋生说:“今天才立冬,说不定江面还没冻磁实,万一掉进冰窟窿里,有个篮球总要好点吧?这叫人有前后眼,富贵万万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确实是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球类柜台很醒目的就在旁边。可张秋生压根就没朝那儿看,而是专心的在寻找别的东西。

  孙不武压低声音说:“喂,老张,篮球在这儿呐。”见张秋生没理睬他,也过去看看老张弯着腰在干什么。

  李满屯也与孙不武一起过去。发现张秋生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拿着柜台上的冰鞋在一双双的试穿。这是个好主意哈,穿着冰鞋溜过冰面比穿普通鞋走过去又快又舒服。这两个人也不说话了,赶紧找适合自己的冰鞋。

  三人每人脖子上挂一双冰鞋,张秋生又拿了一个足球。李满屯问:“你不是要篮球当救生圈吗,怎么拿足球啦?”

  “篮球太大,不好拿。”张秋生将足球在地上拍了几下说:“对面地广人稀的,没事踢踢足球也不错。”

  李、孙二人习惯了张秋生有时不靠谱的毛病,懒得搭理他。张秋生居然还细心地关闭电灯,将铁栅门拉上锁好:“这可都是国家财产,让小偷进来就不好了。”

  李、孙二人对张秋生的话嗤之以鼻:“操,你自己就是小偷。”骂张秋生时,他俩都忘了自己脖子上挂的冰鞋。

  在城里溜了一圈没发现咬了他们一晚的警察。怎么啦?警察做事不会也没长****。这还早着呢,就放弃啦?

  嗯?大老黑的面包车,旁边的是警车。张秋生掉头往那儿走,李、孙二人也不问话,默默的跟着。李、孙二人不问话,是因为他俩“看”不见,没有发言权。他们毕竟是同学,不像武林中修为低的绝对服从修为高的。他们之间没大没小,完全平等关系。关键是张秋生不摆谱,从来没有流露任何一点瞧不起人的神色。相反,张秋生经常说,武功高有什么了不起?三岁小孩拿把枪对着你,你都要投降。什么?你不怕手枪,行,狙击步枪怕不怕?还不怕,弄个火箭筒你怕不怕?

  所以高一一班打架是很牛逼,但谁也没以这个而自以为是。曹忠民那些人要学武功,他们也照样教,也没像江湖上说的要拜师什么的。只是曹忠民他们要学内功时,他们没教。这不是敝帚自珍,这个规矩是家族或门派的,他们不好破而已。最关键的是,他们看了曹忠民一伙没一个适合练内家功夫。

  不过李、孙二人都劝曹忠民他们去找张秋生。好像张秋生没什么门派约束或者门派约束不了他。同样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林玲、王长青几个也不适合练内家功夫,却依然在练一种他们也不知道的什么秘籍。

  找张秋生的结果很好。他说教当然可以,但我这人没什么耐心。林玲他们都我姐教的,你们去找我姐吧。

  曹忠民一伙不敢找张秋然,尽管张秋然一点架子都没有。但美女对男孩自有一股逼人的气场。曹忠民一伙就纠缠张秋生。这家伙被逼无奈说,你们找梁老师吧,她本来就是老师教你们挺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