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农家日常 88 第88章

《桃源农家日常》88 第88章

作者:络缤 字数:5468 书籍:桃源农家日常

   沈裴两家出海遇到祸事,给了支持海禁的人借题发挥的机会。原本双方势均力敌,最后因为这个意外以支持海禁获胜告终。

  如此一来,之前偶有船只出航都被限制了,现在直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这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知道海禁会意味着什么,所以基本都不会关注。也就是官场上的人对此议论纷纷,对于百姓来说还不如今天晚上吃什么这事来得重要。因此这事在桃源村,大家只关注沈裴两家,尤其是沈百里遇难的事。

  沈裴两家,尤其是沈家对桃源村的作用大家是有目共睹,虽然沈家几乎垄断了桃源村的货物,可给钱从来都十分大方,不会因此故意拿乔。老百姓们心底的想法很简单,谁对我好,谁让我日子能过下去,就会对他十分感激。

  大家一听到沈百里出事,虽与沈百里没有过直接接触,却也都很为他的逝去难过。他们对这个长得十分俊俏的后生很是感激和尊敬,没有想到人竟然就这么没了。

  “所以要我说,人还是得知足。沈家公子都那么有钱了,还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冒险,如今把命都搭上了,多不值得啊。还是差不多就成,没必要把天下的钱都给挣了。”

  不少人都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尤其是年纪有些大的,对他们而言桃源村的日子能过程今天这模样,已经非常好了。年轻人虽然还有着更高的期盼,却也赞同在保证自身安全下才会去挣更多的钱,否则人没了啥都没了。

  “可不是吗,多好的人啊,听说都还没有成亲?真是太可惜了。”

  桃源村村民都这般,常家三房的人只会更甚。

  沈百里来过桃源村几次,每次都会住在他们家,大家对这个金汤勺里养大的公子哥印象都非常好。没有想到人说没就没了,虽然之前就知道出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少人都是有去无回,因为其中利润很大,所以总有愿意冒死的人。

  可当时他们即便知道危险性很大,也曾经担忧过,可内心深处总觉得不会出事,没有想到事与愿违。

  “乐乐,你还有我呢,你不要想他们了。”常昱见常喜乐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眉头一直紧锁,忍不住道。

  他不喜欢常喜乐与其他人太多交际,也不喜欢他心里太过挂念其他人。可他知道若这些话说出来,常喜乐肯定会不高兴,所以一直忍着。但是见常喜乐因为已经死去的两个人每天闷闷不乐,他就没法忍了。

  常喜乐自然知道常昱的想法,这小子一向霸道,再加上两个人关系的变化这种霸道也更甚了。常喜乐也试图改变,但是发现这是天性不可强求,又见他并未因此伤害别人,便是放弃了。

  反正这样的霸道他也不觉得有何,也就不需要非要强迫常昱。

  常喜乐揉了揉他的脑袋,“我在想别的事。”

  “什么事?”

  常喜乐本并没有想着要与常昱说明白,反正他也不懂,说了也不过是浪费口舌。可想到他不能总把常昱当个不知事的,觉得他听不懂所以就不费这工夫,越这样常昱也就越不懂事了。

  常喜乐想了想道:“支持海禁的是沈裴两家所在的阵营,如今因为此事受挫,怕是以后没有那么简单。这种事都是一荣俱荣一损即损,而沈裴两家不过是商贾很容易成为最早的牺牲品。而我们一直与沈裴两家做生意,若他们两家出了什么事,我们村庄只怕也会不落好。”

  这是今日他与宋挽呈一起讨论的结果,朝中之事向来一环扣一环,现在看好似不过是海禁一事,可往往背后牵扯许多。沈家如此干脆的给高价收蓝布,另一种层面上也表示现在的情形不太好,以此也是为了安稳人心,证明自己依然很有实力。

  从前沈百里在的时候,哪怕两人交情深,又是打惯交道的,却也不会如此。做生意就得分清楚,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有时候一开始算得更清楚,反而更利于以后的相处。

  沈家风气向来如此,而这次却在这节骨眼上有所不同,那么很大可能意味着他们此事情形不对,所以行事风格才会有了变化。

  这是常喜乐难得与他说这些事,常昱知道他在常喜乐心中的印象和地位在慢慢发生变化,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如今已经明白常喜乐为何不让自个碰他,都是因为常喜乐还觉得他还是个孩子,不仅仅是身体上更多是心理上。

  所以哪怕他现在长得很高大,比许多所谓的大人还要厉害,可在常喜乐心里依然是那个不晓事的孩子。所以很多事常喜乐不会在他面前避嫌,却从没有那个意识想要与他商量。

  常昱本只是觉得常喜乐在和宋挽呈说一些他不太听得懂的话时,有一种被排在外头,难以进入两人圈子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觉得距离常喜乐很遥远,让他很是不高兴。但是他之前并不知这意味着什么,只是单纯的不高兴而已。如今他想明白了很多事,自然不能和从前一样混混沌沌。

  常昱认真思考了片刻,才开口道:“我们村的东西好,不愁卖不出去。而且我们的东西虽好却也不是沈裴两家产业的支柱,不会惹来敌对人家的觊觎,想要故意摧毁。所以即便两家出事,虽有些影响,却也无大碍。只要有利可图,必是会有新的大买家。即便没有,如今二哥已经摸出了门道,在府里也有了自己的人脉,也不会让我们的东西没法销出去的。”

  常喜乐难得见常昱说出这么一长串话,且还是这种事,还说得有理有据,所以有些愣神。

  常昱见此心里更不是滋味,心底更明白常喜乐的拒绝是为何。说到底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才会让常喜乐总觉得他没有长大。

  常喜乐见常昱脸色沉了下去,连忙反应过来,“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每次动荡都会有折损,我是怕大家一时没法承受。”

  村民看的没有那么长远,多是看到手里的钱少了,如此很容易引起不安情绪。

  常昱却是不以为然:“什么事都不可能一直顺顺利利,出点状况才能让大家更冷静。就像我训练,若是看有些人太过顺畅,肯定是要让他吃一次亏的。以免不知天高地厚,以后会惹出大乱子来。”

  常喜乐听到这话也释然起来,他虽然一直心里说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可最后行事的时候却总是忍不住把责任放自己肩上。每次都很怕出问题,怕让大家失望。

  他笑着亲吻常昱的额头,“我们家的小老虎真是越来越成熟了,我想不通的事也能帮我捋顺了。”

  “我能帮到乐乐了吗?”

  “当然。”

  常昱顿时笑得十分灿烂。

  可他却不像往常一样,常喜乐只要有些许主动亲昵动作,常昱都会化身为狼猛扑过来。今日常昱表现得很冷静,只微微一笑亲吻了常喜乐的脸颊就完事了。这让都做好被猛扑准备的常喜乐都有些愣神,可见常昱依然黏着自己,看不出有其他异样,心里只是有些嘀咕,却到底没有说些什么。

  他可不敢再作了,上次自己被磨破皮,疼得他连饭都快吃不下,这种体验可不想再来一回。

  常喜乐原本并未把这事放心上,可后来见每天都火烧火燎的常昱竟是突然冷静了许多。虽然两人相拥的时候,对方依然有反应,却也不会每次都想要攻克最后一关。哪怕当时应下,没多久又要闹一闹。

  原本这般状况常喜乐应该松一口气,否则他总觉得把对方憋狠了很是不人--道。可现在常昱真的能控制住欲--望了,心里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而见常昱对他的态度不变,依然像从前一样与别人不亲近,常喜乐心里越发不明白了。

  常喜乐最终忍不住,两人在外头行走的时候,他以一种自以为很无意中提起的态度问起,常昱道:“我在等我长大。”

  常喜乐愣了愣,常昱可是一直自诩为大人的。

  常昱望着常喜乐认真道:“乐乐,我会加油的。”

  “你怎么……”

  “到那时候你就不用去找宋先生说话了。”

  常喜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中无限感慨,这只小老虎一直在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没关系,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不用勉强自己。”

  常昱听这话那叫个高兴,摇头道:“不勉强,我也想听懂乐乐的话,跟乐乐什么都能说。”

  常喜乐失笑,“你啊……”

  温暖的阳光洒下来,在这初冬季节让人觉得暖暖的。

  经过两年的修建,沈家客栈终于完工了。

  沈家派来了沈百里的二哥沈千里专门过来剪彩,以示对这里的看重。

  沈裴两家这一年多都十分低调,不少人都说两家要败了。常喜乐也不知其中真伪,只知道沈家对他们的态度从不曾改变。

  常喜乐与沈千里并不熟悉,不过沈千里是个沉稳又健谈的,大约是从前在农庄的经历,让人觉得更加亲切,没多久就混熟了。

  沈千里看着这坚固又显眼张扬的客栈,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若是老三在,见到这客栈,回去肯定又要嘚瑟了。每次他从桃源村回来,都要叽里呱啦好几天。”

  沈千里想到什么,又道:“他与裴家小子好不容易不再争吵,没有想到又遇到这样的事。若他们能回来,即便每天打架我们都不说他们了。”

  哪怕已经过去了一年,沈千里一回忆起这个弟弟依然忍不住红了眼眶。

  常喜乐心里也很难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能沉默的站在一旁。

  沈百里和裴清云两人双双出事,原本的婚事也告吹。如今那两个女子都已经出嫁很久,估计很快就会有了孩子,而这两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沈千里也不过如此一叹,心里再悲痛也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如今沈裴两家被打压得很厉害,他们一直在韬光养晦,如今这中转之地建好,也该到了转折的时候了。

  沈千里把目光从客栈收回,投向如今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商业街。当初客栈开始修建的时候,这里还只不过是一些简陋的小摊子,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排排竹楼,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如今的商业街东西五花八门,不仅仅是当初那些吃食,还摆了其他东西。有一些当地特色的小玩意啊,也有颇有名气的桃源村蓝布、以及一些木工等等。现在的商业街不仅仅是桃源村的人在经营,还有其他慕名而来的小商贩。

  他们虽然在这里生意虽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可现在这里人来人往,客源充足不好人还十分大方,所以依然有赚头。

  他们的到来更加丰富了这里店铺的种类,让这一片地方如同一个小镇,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甚至还有洗头店洗脚店以及澡堂,旅途中想要洗漱不容易,到这里不仅仅能清洗干净,还附带按摩,又能清洁还能放松。

  原本一片荒芜之地,能在几年就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沈千里乃至整个沈家都没有想到的。

  莫说他们就连常喜乐也没有想到两年时间能够形成这样的规模,原本他并不急着打算吸纳其他人,只想着这一条街都是桃源村的人。可发展太快了,而桃源村现在也没有这么多人手。

  除了天生喜欢做生意的,很多人是不愿意到这里来干这事。

  很多人还是更喜欢留在桃源村里,那是他们的家,肯定更喜欢在家里待。

  现在桃源村有很多活,在村子里一样能够挣钱,而且不比摆摊子少。

  桃源村荒地如今基本都整治成功了,只有几块顽固之地还得再等两年。这些地方也都被当做是训练场,或者养牲畜的地方,从不曾浪费。整治好的土地一大部分被种植上水稻,还有一部分种植棉花。

  虽然当初常喜乐分走了不少地,可剩下的土地依然足够桃源村村民忙活的。不少人家都得请人帮忙,否则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常喜乐名下的地也都是请的外村人,实在是自己村的人自家事都忙不过来。

  因为除了这些桃源村人还要种植蓝花,桃源村染布坊每年都会收这玩意,价格也不低。

  桃源村蓝布的名气已经打了出去,不少人都很是喜欢桃源村出产的布。色彩鲜艳还不容易褪色,而且可选择的颜色不少。虽然都是蓝色系,可深浅不一还加入其它颜色,所以分能细分为天蓝、翠蓝、宝蓝等等,用过有近十种蓝色。

  原本不少人就被这如此丰富的蓝色布匹吸引,又有消息传出桃源村除了三位举人,风水非常的好,可谓人杰地灵。这下有些颇为迷信之人,更加喜好桃源村的蓝布了。书生本就喜好蓝色,为了沾些喜气,进考场时都买了用桃源村蓝布做的衣裳。反正都是要做衣裳,桃源村蓝布和其他布匹价钱差不了多少,倒不如借此买个吉利。

  可没有想到,真的有人考中了!

  而那人也不避讳,非常兴奋的免费为桃源村蓝布代言。常喜乐觉得这大概是一种心理作用,这人他了解过,学问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心理素质很差,每次考试都得大病一场,自然也就没法考到好成绩。

  可这次他没有生病,自然就能考出真实水平,也就能考得上了。因为其他都没有变幻,只有一身衣服与从前不同,也就顺理成章的以为是衣服带来的福气。

  经过他这么一宣扬,学子进考场要穿桃源村蓝布的风气就这么流行起来,逐渐发展成学子都喜欢穿桃源村蓝布做的衣裳,有些人甚至称之为举人布。

  会有如此结果,这是和沈家脱不了干系。也许最开始并未想那么深,毕竟他们也没法预测谁能中举,即便可以预测到,学子向来清高,怎么可能会委身去做这样的广告。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大的侮辱,不把你喷个狗血淋头才怪了。

  而那些愿意如此的,多半学问又不怎么样,所以喜欢些歪门邪道,沈家的炒作也没法成功。

  这里虽然没有专门的营销学,可精通此法的能人大有人在,所以把一切做得很漂亮。既达到了宣传效果,又不会让人反感。况且他们也并没有说谎,桃源村确实出了三个举人。如此,那些学子才愿意做‘自来水’。

  所以后期肯定是沈家推波助澜,而前期纯属于撞大运。

  而到了后面穿的人多了,总能碰着一个能考中的,如此也就无人质疑做的是虚假广告。至多是觉得自己不够幸运,不会迁怒于布匹。否则这要是说了出去,可就要被人耻笑了。学子好面子,而且名声非常重要,自然不会如此自损身价。

  学子们喜欢用的是里头最为复杂和昂贵的一种,原本产量就不大,如此也就正适合他们的身份。而其他人见此则是选择其他蓝,也免得被人耻笑胡乱穿衣。

  学子们的喜好推动了桃源村蓝布的流行,只是桃源村的染布坊才刚刚开始运营,如今也不过一年多,主力只有三娘和蓝婶,其他人都只是帮工,距离出师还远着呢。所以布匹一直不多,每次只要一有新布很快就销售一空。

  有些人不缺的,但是知道若是买迟了就没有,都会大量囤布。哪怕沈家说这些布匹囤时间长了不够鲜亮,也不能打消这些人的热情。甚至还有人打主意到举人布上,想要先囤然后高价卖。

  所幸沈家反应快,直接规定除非是学子不可买举人布,若是想买就得高价。虽然依然无法消灭黄牛,却也使得这状况好了许多。而且还开放预订,只要不急总能买到‘举人布’。不少人也因此对沈家很有好感,起初还以为他们故意如此,就是想要抬高价钱而已。

  学子们对商人从前都颇为轻蔑,见沈家不会为了小利而只会搜刮,心中也颇为好感,也更喜欢在沈家这买布。

  常喜乐也没有想到不小心在这里实现了一把饥饿消费,而且效果还非常不错。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的,尤其他的定位并不是精品,只是面向大众,也就不适合这样的销售方式。

  所以他积极的培养更多的染布工,原本染布坊里都是女子,如今染坊也进了不少男子。为了避嫌他分成了两个作坊,大家称两者为男坊和女坊。虽说里头也有夫妻或是兄妹,可因为是同样的性质加之染布是门技艺,好坏非常明晰,让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

  女坊想要证明女子更厉害,男子不想被女子压下风头,每个人都牟足了劲想要做到最好。

  除了染坊还有纺织坊、织布坊,都需要大量的女工,这使得成年女子几乎全都进了工坊。能进工坊干活是非常荣耀的,且直接拿到银钱比在家里干活更容易看到付出,这也使得女子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男子也有自己的活要做,贡献依然不小,只是不同方向而已。所以桃源村也不至于变成‘小白脸村’,大家齐心协力,按照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一份力,互相肯定对方,没谁嫌弃谁。

  沈家客栈的建成将意味着这条商业街进入另一个阶段,如今虽然规模已经不小,但是也不过是个小地方。等有了这客栈,就可以形成一个小城镇一样。

  常喜乐现在招标,只要大家愿意,可在这里租地建房用来出租门面收钱。而租金并不高,常喜乐并不想以此赚人家钱,只是作为补偿购买土地个建设以及管理费用而已。

  家里有些闲钱的都过来报名了,他们是不想在这里做生意,可要是放着出租做个包租公或者包租婆那也是极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