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农家日常 66 第66章

《桃源农家日常》66 第66章

作者:络缤 字数:5366 书籍:桃源农家日常

   “你这东西还挺好使,咋就不知道早点告诉我,也让我好好享受享受。舒服,真是太舒服了!”

  沈百里躺在常喜乐之前让木工坊特制的洗头台上,闭着眼不停的唏嘘着。

  随从正给他用茶箍烧的水洗头发,一边洗一边按照常喜乐的吩咐按摩沈百里的头部。虽然是第一次,却学得非常快和好,如今已经有模有样。

  沈百里在船上摇了一天,本就觉得有些晕乎,被这么伺候整个人都放松了。要不是还跟常喜乐说话,只怕都要睡着了。

  虽说平时他洗头也躺着有人伺候,可到底没有这洗头台方便舒坦,可以脑袋直接放到盆子里,下头有东西支撑这比仆人的手抬着觉得更踏实。这便是罢了,随从按照常喜乐教的方法按摩头部,一天的劳累都能散去。

  “你这人倒是有意思,不谢谢我就算了还埋怨我。再说了,我又没去过你家,哪里知道你家里有没有这玩意。”常喜乐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这里的穷人虽然过得苦哈哈的,可富人可是会享受得很,而且特别的讲究。这种讲究也是一种底蕴的体现,要是一般的暴发户,想讲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漫无目的的砸钱。这是会被瞧不起的,难以融入主流圈。

  沈家虽然发家晚,可沈家的祖上也不是普通人,追根溯源还算是前朝贵族之后,所以与普通富人有所不同。只是他们性子粗犷,不好那些而已,并不代表他们并不知道,再加上有裴家,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若是需要,依然能摆出该有的气度。

  “瞧瞧,我不过是这么一说,你这脾气就上来了。咱们这么长时间没见,你的脾气怎么渐长了。我就说你不能老跟那小白脸在一起,脾气都给带坏了。”

  常喜乐见他主动提起裴清云,忍不住问道:“裴兄到底怎么了,之前他都与我说好要过来,瞧着他并不像食言的人。”

  沈百里也一脸莫名其妙,十分不悦道:“我要是知道就没那么生气了,你说他这人长得像女人就罢了,脾气也跟个娘们似的。跟我置气就算了,跟你约好的怎么也能食言,这人真是越发不靠谱了!”

  “你两又为啥事吵架了?”常喜乐原本以为裴清云出了什么事,现在看并非如此。

  “这回我可冤枉得很!我压根就不知道他为啥就不理我了。”

  “就没发生过什么事?”

  “没有啊,我瞧上了一个姑娘,准备让家里人提亲。人逢喜事精神爽,我才不想和他闹,没想到他还是莫名其妙就不高兴了,他是不是就是见不得我好啊!”

  沈百里只想到这种可能。

  常喜乐却不太赞同,“我觉得裴兄人挺好的,你们两个都一起逛元宵灯会了,你若能寻到幸福他必是会祝福你的。”

  这里的元宵灯会意义很不同,一般都是跟着自己的家人一起的。也有的未婚男女趁着这个机会,在家人的陪伴下寻对象。若是在街上瞧中了谁,可以让家人替代去询问对方是的姓名,日后去查探,也是一种相亲的方式。

  能在元宵灯会一起逛灯会的,都是关系极好的。

  沈百里想了想道:“难不成他也看中了那个姑娘?嘿!这么一说还真是,我碰见那个姑娘,就是元宵灯会的时候最近和他一起在路上见着的。”

  沈百里越想越觉得这是真相,微微皱眉,语气颇为不善道:“这家伙也真是,要是瞧上了就说嘛,我跟他虽然不对付,可不管怎么说也是从小一起长大,我还不能让给他啊,我是那幺小气人吗。不过他这人也就这臭脾气,也就是我才能容忍他那么多年,换了别人早就跟他真的绝交了,哪里像我还陪着他玩。”

  常喜乐听到这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有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裴兄不应是这般小气之人……”

  常喜乐没把话说完就被沈百里一个白眼给打断了,摆出一副你说这一句话也不心虚的表情。

  想到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常喜乐尴尬假咳一声,又道:“至少不会像这样藏着掖着的吧?你们平日争吵不都是有啥话都会明摆着说的。“

  常喜乐藏了一句,有时候直白得吓人,外人听了都会觉得二人是尖酸刻薄的。

  沈百里被这么提醒也终于明白哪里不对劲,裴清云向来不会吃亏,怎么会可能会生闷气,若是平常必是会找回场子。而且他最是喜欢和他抢,怎么可能遇到喜欢的姑娘,反而还退缩了?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啊!

  可是从元宵到现在,裴清云一直避而不见他,这便是罢了,连斗菜的心思都没有了,这不正常啊!

  他们从小到大一起长大,除了他出门跑商很长时间未见之外,平时一天不见个三四次两家人都得过来问一句。

  “那你说他是为啥啊?”

  常喜乐失笑,“沈兄你都不明白,我又从而得知。你又不是不知道,裴兄在别人面前跟在你面前那是两码事。”

  沈百里想不出个所以然,摆了摆手,“罢了,想这么多做什么,若是让他知道白白让他得意。正好他现在不喜欢在我面前蹦跶,也让我耳根清净。”

  常喜乐笑着摇了摇头,这两个人明明感情很好,沈百里只要外出都会记得给裴清云带外头的新鲜玩意,虽然明面上是为了炫耀,可若是不在意又怎么会如此。可偏偏一见面就吵得很凶,一点也不给对方面子,不知道的有还以为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

  “不说这些了,之前在渡口那我见那里弄出了一大片平地,而且瞧着都在打地基,是要建房子?”

  常喜乐点了点头,“我之前就把那地方买了下来,现在准备在那建一条商业街。”

  “商业街?”

  常喜乐大致解释了一番,沈百里顿时明了。

  “我就说你怎么肯下这么大的价钱去弄那渡口,原来竟是想得这么长远!”

  沈百里在外头到处奔波,自然知道这样的一条商业街若是建起来会是如何模样。到时候若能成为一个中转站,那其中的利润可是非常可观的。这些地方的东西向来最贵,只要不要太差,来往船只都不会计较,很舍得花钱。

  渡口距离最近的城市就是南瓜府,也需要一天的时间,距离其他地方更加遥远。而主干道并未经过稻香县,所以此处作为补给的地方非常合适。

  旅途中的伙食准备得再充分,也不如沿路丰富新鲜。而且带着一堆东西也不方便,所以大部分走商或者外出之人,只要不是太赶时间,遇到休息的地方都会在那里修整一番,找些好吃的慰劳慰劳自己。

  而在船上休息终究不如陆地上舒坦,有些人还会专门停下在陆地上找个客栈睡一晚补充体力。旅途之中最怕的就是休息不好,这样很容易身子骨撑不住,惹了病会十分麻烦。

  虽说能想到这么一出也没啥奇怪的,毕竟别的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可问题是常喜乐就是一个农家子,平日极少外出,竟是也能想到这些,还敢如此大手笔,着实令人佩服其胆量和远见。

  这种事也说不准,若到时候招揽不到人到此处停歇,那可就赔大发了。

  “所以我现在是一穷二白,连我和小喵的私房钱现在也全都投了进去。若真有个闪失,今年我们一家连饭都吃不起了。我都这样了,方才也不见你同情,如此不客气的压价,我们白做这么多年的兄弟了。”

  沈百里眯着眼,一副你当我傻的样子,“这种话你也好意思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养了多少牲畜,仓库里藏了多少粮食。你现在就是个活脱脱的大地主,还跟我哭穷?”

  常家虽然一直积极收粮卖粮,中间也不赚什么差价,不过是点人力费而已,可自家的粮食却是从不外卖的。不仅是常家,整个桃源村都是如此。除非是实在过不下去,否则都不会卖粮,把粮食当做财产。

  他们现在不用交税,所以也就不急着换银钱。收上来的粮食多半都是其他村子的,那些人虽然近几年也不用交税,可心里一直有危机感,觉得手里有钱才安心,且也吃不了那么多粮食——舍不得吃白米饭,所以都是能卖则卖。

  常家给的价钱非常厚道,要比从前拉到县里高,又方便钱又多自然愿意卖给常家。

  钱家为此受到重创,倒卖粮食是他们生意中的重要部分,如今稻香县这边完全收不上来,生意就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们也曾抬过价,可先不说桃源村更加方便,就钱家以前的作风,只要有选择大家都不会选他们家。

  钱家也曾试图打价格战,可问题是常家压根不靠这个挣钱,只不过是给大家方便而已,且他们的价格已经是非常厚道了,利润空间非常少。所以钱家收了一阵就扛不住了,只能默认常家的存在。给的价钱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压到最低点,与常家差不多模样。态度的转变,这才吸引了一些人,不至于这生意做不下去。

  钱家不作妖,常喜乐也懒得费心思放在他们身上,市场也就趋于平稳。

  如此一来稻香县的农户有了更多选择,不至于只能死磕一家,任由对方剥削,导致丰收之年反而欠收。

  沈百里与他做生意,自然摸清楚他的底线。

  常喜乐被戳穿半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道:“话说回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这上面投一笔?”

  沈百里挑眉,“什么意思?”

  “你也知道我们这的渡口是行往各处必经之地,以后繁华是必然之事。到时候每天过往船只都不知道有多少,若是能建造一个客栈,必是会发财,还能有各种用途,具体就不用我说了。可这玩意建起来太费钱了,这跟吃食摊子不一样,随便弄一下就成。过往的都是兜里有钱的,对住的地方必是十分挑剔,我是真没钱了,就把这机会让给你了。”

  沈百里听到这话沉吟片刻,他自然知道常喜乐到底是什么打算,这是想要借他们沈家的旗为那一片地方护航。

  沈家如今的名声越来越大,整个良国行商之人都会给他们几分薄面。如今丽嫔为皇上诞下龙子,正得盛宠,而沈家和裴家向来都是穿一条裤子,普通商人也对沈家也就更为客气了。

  不过也正如常喜乐所说,若是这一片真的建起来,能在此地控制一处客栈,用处将会非常的大。

  “对沈兄来说,这点钱不过是九牛一毛。别的不说,以后光招待你们沈家商船,这笔生意就亏不了。”

  “说吧,你有何打算。”沈百里才不信常喜乐只要这点好处。

  常喜乐笑了笑,未再兜圈子,直接道:“广而告之。”

  沈百里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利用他们沈家商队将此处名气打出去。

  商队也不是随随便便停靠在一处的,手头上这么多值钱的货物或是金钱,若是着了道那可就麻烦了。走商人的消息大多互通,尤其对沿路之地都有相应评价,直接影响着商队的行程。

  沈百里当即拍板,“好,就这么说定了!”

  “我必是会给沈兄挑选一处风水宝地。”

  沈百里乜斜着眼,“难道不是我自己去挑?”

  “这可不成,我之前都已经设计好的,哪里该做什么都是有详细规划,可不能随便打乱,不过有几处地方可以供沈兄挑选。等明天白天,我给你看图纸。”

  “你还真是计划周祥,话说回来这些年你做了那么多事,你科考准备得如何了?我可没有见过比你更忙事更多的考生了,我认识的考生,除非是家中有些门道的,那都是恨不得一天睡在书本上。”

  沈百里虽然佩服常喜乐,自己也是个商人,可心底还是觉得科考才是正途,若因为这些杂事而耽误了,那可太不值当了。

  一旦金蟾折桂,哪里还用费这么多神弄这些?只需一声令下,自然会有人愿意效劳。

  有钱不一定有权,可有权必定是会有钱的。

  常喜乐虽然觉得自己一直在认真复习,可到底是被分了心。而且窝在这小地方,与外界的信息是隔绝的,虽然有之前高元给的资料,但是依然觉得心里不踏实。

  “所以这次我打算和你一起入府,安心读书,若有什么消息,也能第一时间得知。”

  沈百里喜道:“那敢情好!到时候你的住所什么的我都为你安排好,你只需认认真真的读书准备去科考便可。”

  常喜乐并未拒绝他的好意,他对府里情况不熟,有沈百里这地头蛇帮忙,定是会寻到合适的地方。

  沈百里在桃源村转了一圈,看到常喜乐整治的盐碱地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这之前真的是斥卤之地?”

  如今的盐碱地已经全都种上了苜蓿,绿油油一片不见头,好似草原一般,一派生机盎然,哪里还看得到从前的荒芜。

  只见成群的鸡鸭羊猪在各自地盘上愉快的奔跑,或者是在吃或是在躺在棚子里睡觉。它们虽然被栅栏围了起来,可是活动空间依然足够大。每一处的牲畜家禽并不算多,可这样的圈养有几十甚至上百处。彼此距离很远,而且栏边还撒了一层石灰粉。

  每一处的栅栏大门的门框上都会挂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各自家的名字,还有个牌子记录了牲畜的数量。

  骑着马在穿梭其中,一片生机盎然,感觉非常的震撼。

  沈百里去过这么多地方,很清楚斥卤之地是何模样,这里完全颠覆他的认知。

  常喜乐十分得意,“正是。”

  “这是什么?”沈百里看到羊角上挂了个东西,不由好奇下马上去查看。

  是一个小木牌,上面刻着陌生的符号。

  那陌生的符号是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沈百里也就并不认识。

  “这跟人的名字一样,他们一出生就给他们佩戴。然后将他们的所有信息都会记录在另一个本子里,比如出生年月等,这样更加方便管理。”常喜乐并没有说得很清楚,否则这又是一个很长的话题。

  桃源村的人对他做的事从来都是无条件服从,所以也没有多问,可沈百里却不同。不是他不想说,而是这东西牵扯东西太多了,还得用这个时代的语言阐述,实在太难为他。

  沈百里点了点头,只以为是什么秘方,所以也没有仔细问,只觉得十分新鲜。

  “你们养得这般讲究,怪不得你们送来的活物味道都很好。那些老饕都大赞,每次都指名要桃源村出产的牲畜,其他地方产的都瞧不上。”

  “这也是我们桃源村风水好,我们桃源村出的东西一直比外头的味道要好。”

  这话并不做假,常喜乐之前就发现这个现象了,猜测可能与这里的水、空气等有关系。而且桃源村的人普遍比较长寿,宋家两老现在都不愿回去了,觉得这里山水好,来到这以后,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确实如此,就连你们这里种的棉花都比别人的要白,织出的布也比其他地方要好。我之前以为是你们织得好,可是后来看到棉花,发现是棉花的问题。”

  桃源村卖给裴家的都是棉花成品,一来是棉花体积太大不好运输,织成布会压缩很多空间;二来加工品的利润要比直接卖棉花要大得多。

  木匠坊现在已经改进了织布机,虽然依然不及常喜乐所知,可也比之前效率高了不少。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常喜乐后面再拿出更为先进的也就不会觉得突兀的。现在为了不扎眼,还是最简单的纺织,等再过一阵,可以弄些花样,提高成品的竞争力。

  现在不少地方看到棉花的好处也都开始兴起种棉花的风潮,不再像之前一样并不重视。不过他们终究晚了桃源村一步,如今外头的人都认桃源村棉布,已经在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个位置。

  但是不进则退,随着棉花的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琢磨此物。他们若是不弄出点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终究会被市场淘汰,或者利润压到最低点。

  沈百里原本只不过想要随便瞧瞧,可没有想到走过一圈,剩下的只有无限的赞叹了。

  桃源村能出产那么多东西,他自然心里也是有些设想的,但是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村庄能做到这般地步。

  每一样都让他惊叹不已,不管是格式工坊还是养殖场,还是水稻、棉花种植等等,都打破了他的认知。他也算游历过很多地方,没有见一个村子能做到这般地步。即便是地主,也不一定能策划得如此周祥。

  一环扣着一环,每一样都不是简单的个体。

  “之前我一直闹不明白你为何花心思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如今可算明白了。现在我还真不知哪样更适合你,之前觉得你不全身心科考,实在太不知道计较。可现在又觉得若你这样的人才去为官,好似又可惜了些。”沈百里叹道。

  不管是再聪慧之人,一般想身兼数任是很难的,总是容易顾此失彼,或者难以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尤其入朝为官,就会身不由己,哪里还有这工夫想这些。甚至还会被派遣到很远的地方,更无法顾及了。

  常喜乐笑道:“我只求能考上一个举人功名,再往上就不想了。”

  沈百里以为他说的是脸上的疤,道:“如今已经淡了许多,却也不一定就把路给堵了,只是要上下打点一番。”

  常喜乐摇了摇头,“于此无关,是个人所好。”

  沈百里顿了顿,很快也就想明白,常喜乐会这般想并不奇怪,很符合他的性子。

  “你自个想明白便好,只要能耐,哪条道都是乾坤大道。”

  沈百里在桃源村住了三晚,第四天便启程回府,同行的还有常喜乐、常昱和宋挽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