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农家日常 58 第58章

《桃源农家日常》58 第58章

作者:络缤 字数:5402 书籍:桃源农家日常

   治理盐碱地并不是易事,尤其这么大一片地方,不仅仅要考虑当前要治理的一小部分,还得为之后治理其他土地打算。

  如此一来前期的准备工作就非常多了,要仔细的统筹计划才行。而这方面桃源村的人虽然也能找到能人帮忙,可大家都是没有经验,筹备工作依然会耗费不少精力和时间。

  这段时日常喜乐必是没有心思分心在学堂上,不管是教育还是治理盐碱地都是不可以耽搁的。所以他先让常喜盛在县里调查一下情况,并宣传一下他们桃源村想要请夫子的消息。

  稻香县里虽然不像府里有专门查探消息的地方,但是因为县城小,大家都知根知底,想要查探消息并不困难。尤其读书人更少,常喜盛不过用几天功夫,就把县里头读书人的情况摸得差不多。

  不仅如此,县城里的人几乎都知道桃源村的人想要邀请夫子。大家议论纷纷,都说这桃源村从前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没多久工夫就能办学堂了。在稻香县,学堂还是非常稀少的,能请得动夫子的家族都是本地颇有名望的,而乡村里则一所学堂都没有。

  有些人也嘲笑,说一群泥腿子异想天开,虽然出了一个神童常喜乐,可不代表泥腿子能走这条道啊。如此,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不挂众人如何评价,这事至少是宣传出去了。

  能这般迅速也是因为常喜盛之前在县里奔波打下基础的功劳,否则若是像以前一样,必是没有这么顺利。

  之前沈家商队到桃源村里将常家生产的东西运走,这事早就传遍了整个稻香县。大家都意外不已,虽说之前因为常喜盛,对常家的产的东西并不陌生,可完全没有想到还能卖到府里去!

  虽说不少人并不认识沈家,可觉得竟然能吸引府里商队亲自过来运回去,那东西必是十分好的。因为就连钱家,那也得自讨腰包护送收上来的玩意。

  不少人好奇心的驱动,纷纷到常喜盛那里购买能让府里亲自过来拿货的东西是什么味道。

  如此一来倒是让常家在县里的生意更好了,比常喜盛这段日子辛苦吆喝不知道有效多少倍。

  常喜盛那边调查得差不多,常喜乐就带着常昱一起到县里去。

  “我按照你之前交代的,那种只知道读书的,还有不学无术、名声不佳以及家中不便的都给踢出去,只剩下这两位。”

  常喜乐虽然早就料到合适的人不多,却没有想到只剩下两个人初检合格。

  常喜盛叹道:“咱们县里读书人本就不多,都是有钱人家才能去私塾。这些人家出来的,多半对咱们这些泥腿子都瞧不上,言语里颇多嫌弃,更别说到咱们山沟沟里做夫子。

  而贫寒人家出身的,又太过珍惜得之不易的机会,基本都是全身心埋到书堆里。又或者跟那些有钱人家子弟一样观点,再加上又考虑你说的那些,最后就剩下这两人了。”

  常喜乐听此也只能叹了一口气,之前想要自己来也就是觉得想要寻一个合适的夫子并不容易,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咱们村要请夫子的消息放出去,就没有人过来毛遂自荐吗?”

  常喜盛摇头道:“没有。”

  文人本就相对清高,加上大家都有一种送上门的不值钱感觉。去桃源村做夫子又不是什么非常好的选择,未考上秀才的基本都还在学堂里攻读,考上的大部分则在县学里。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堂,县里学习氛围更浓,如是有想不明白的难题,还有人一同探讨。如此一来大家更加不愿意去到桃源村这山旮旯里,况且还有不少人都是拖家带口的。

  常喜乐也明白这点,谈不上失望,原本也只是为了让大家心里有个底而已。

  “你把两人的情况跟我说一下。”

  常喜盛将剩下二人情况一一告知给常喜乐,一人名为宋挽呈,在稻香县里算是书香门第出身。家中父亲和爷爷都考得秀才功名,只不过也都止步于此。如今宋挽呈也考中了秀才,使得宋家名声更旺。

  宋家家境不错,宋挽呈为家中独子,平时日子过得颇为富足,穿戴用物都是极好的。

  而另一个叫冯天钦,其状况跟常家从前颇为相似,家境一般,一家子倾尽全力供他一个。

  常喜盛道:“我觉得这个冯天钦挺合适,他不仅用功学问好,还经常会抄书和给别人写书信赚钱。如今他也极少会去学堂了,多半是在家里攻读。而且他家里人多,家中父母有兄弟照顾,来咱们桃源村也不会碍什么事。对了,他如今虽然已经二十岁,却并未成婚。”

  在这里还在努力科考的学子相对结婚比较晚的,多半是怕分了心。也有的人想得深远的,不想早早定下,若是他日飞黄腾达,家中的妻子就配不上了,成为了阻碍。

  “那宋挽呈呢?”

  “他这人不太定性,经常出门游山玩水,听说他之前还跟人去跑商,一去竟是去了一年多,才刚回来没有多久。所以他十八岁就考中秀才,却一直没有精进。”

  常喜盛有些不赞同道,觉得宋挽呈没有读书人的模样,全然忘记常喜乐跟宋挽呈半斤八两。

  不过常喜盛的偏见也并无道理,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这世想要在科考上有所作为,就得寒窗苦读。除非天生极其聪慧,否则很难在考试上有所建树。

  常喜乐好奇问道:“这个宋挽呈多大年纪?”

  “如今已经二十有八了,最大的孩子都已经有五六岁了。”

  常喜乐点了点头,“这两个都是有秀才功名的,没有功名的没有合适的吗?”

  常喜盛摇头道:“那些人基本都不愿意离开县城,想要在学堂里多学点东西。不在意学堂的,多半又是功课不大好,平日好玩的。”

  “咱们村子要请夫子的事传出去,大家有什么反应?”

  常喜盛有些愤愤不平道:“普遍老百姓就罢了,多是觉得咱们村大手笔。反倒是一些读书人,觉得这是有辱斯文,什么人都能来读圣贤书了。这使得一些本来心动的,被这话刺激的不敢接这一茬了。”

  “他说这话也没错。”

  常喜盛愣了愣,常喜乐笑道:“所以才有他这样的人也读书,还自诩读书人。”

  常喜盛顿时乐了,“对,就是这个理。”

  “哥,我想要去会会这两人,你把他们的住址给我,我亲自去拜访。”

  常喜盛将两人地址交给常喜乐,常喜乐没有耽搁,就立马去寻二人了。

  他最先接触的是常喜盛口里很满意的冯天钦,冯天钦的家距离常喜盛租住的地方并不远,在常喜盛的带领下,很快就把人寻到了。

  冯家虽说条件不够好,可对比村子里的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也怪不得能供出一个读书人。

  冯家人一听他们的身份,诧异的同时却并不怎么意外。他们早就知道桃源村想要请夫子,只是没有想到常喜乐会亲自过来请。在稻香县里,只要家中有学子的,都知道有常喜乐这么一个人及其经历。

  冯天钦见到他们也有些意外,常喜乐向前拱手作揖,“冯秀才,多有打扰还请恕罪。”

  冯天钦是个温和之人,连忙道:“莫要这般客气,早闻常秀才大名,如今终于能得一见。”

  两人寒暄了几句,常喜乐便是直奔主题,“不知你可听说我们桃源村想要聘请一位夫子,为村里的孩童授课之事?”

  “确有耳闻。”

  “我今日登门,就是想要邀请风秀才,不知风秀才可有兴趣?”

  冯天钦顿了顿,“多谢常秀才抬爱,只是不知为何常秀才不亲自教导?”

  常喜乐并未隐瞒,将要忙碌整治盐碱地以及准备继续科考一事道出。

  “我也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只能过来邀请冯秀才。若冯秀才愿意前往,一切都不用操心,只需每日抽半天去教导一下孩子们就行。也不需要多讲究,只需让他们认识最常用的字会算数亦可。若是有特别聪颖的,再为另说。”

  “常秀才也有机会继续科考,那可真是大好事!只是既然有机会怎么能把精力放在其他事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事是农家人的事。只要常秀才在科考上大放异彩,就不怕以后没有田地,何苦现在就去浪费时间?常秀才还是莫要费这工夫,专心看书的好。”

  冯天钦苦口婆心劝道,他从前就极为羡慕常喜乐,后来听说常喜乐因为不小心受伤,而毁了前程,心里那叫个惋惜。如今听到常喜乐还要去忙些不相干的事,心里很是焦急,就怕常喜乐走了歪路。

  常喜乐也知道冯天钦是真心为他好,可他却因为这些话觉得冯天钦并不适合教导桃源村孩童。

  常喜乐并未与他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去闲扯其他,经过一番对话,常喜乐更加确定冯天钦并不适合。

  冯天钦的想法太传统,不习惯接受新东西新观点。

  冯天钦虽未明说,但是观点就是读书就是为了科考,为了为官,为了做人上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敢,为天下百姓谋利。

  这些观点是和常喜乐的观点相悖,常喜乐觉得读书是为了寻求更多的路子发展,而冯天钦却拘泥于一条路。冯天钦并非是官迷,也是有一颗悲悯天下的心,只是想法太过局限,与常喜乐背道而驰。

  这也使得冯天钦只注重看些科考相关书籍,对于其他从不曾理会。

  如此一来就不符合常喜乐的要求,冯天钦带出来的学生必是会跟他一样的观点,若是真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罢了,若是没有只会让孩子更加迷茫。

  冯天钦也知道常喜乐的想法,只是两人并未点破,冯天钦以不便为由婉拒了。

  常喜乐后来还给冯天钦送来高元收集来的往年试题,虽说两人观点不同,可不得不说冯天钦的学问非常好。且冯天钦虽然固执,却也是基于自身条件。依照冯天钦的学问,还是很有可能一路扶摇而上的。所以他坚持走科考这一条道路,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不适合其他人罢了。

  常喜乐此举也是为了卖个好,若是高元能考中,那就是结了善缘。反正这种东西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前世那种历年真题满天都是,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常喜乐告别冯天钦,立马就去寻宋挽呈。

  宋挽呈见他们到来,笑道:“我还以为你们会直接把我给否了,还算你有点眼力劲。”

  常喜乐没有想到宋挽呈这么直接,他还一句话没说呢。

  对方干脆,常喜乐也就直接开门见山,态度极为诚恳的邀请,“不知宋秀才可愿到我们桃源村为孩子们教导?”

  “常秀才才学不比我差,为何不亲自教导?”

  常喜乐将之前与冯天钦的解释告知于他,宋挽呈顿时眼睛一亮,“你还能整治斥卤之地?”

  “如今还未正式着手,不过八-九不离十。”

  宋挽呈唏嘘道:“不曾想你小小年纪竟然这般厉害,连农学之事都这般清楚,你简直生下来就是让人嫉妒的。”

  常喜乐笑道:“多谢宋秀才夸赞,不过是农家出身,自然平日对这些多为注意罢了。”

  宋挽呈摆摆手,“你我二人莫用这般生疏,若你不介意我们以兄弟相称,我就占个年纪大的便宜,称你为常弟。”

  常喜乐从善如流,拱手道:“宋兄。”

  “常弟,既然你称我为兄长,你亲自相邀我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况且我也想去瞧瞧你能把那地方整治成什么样。对了,你们村叫桃源村,那里是不是有一片桃林?”

  “是的,有一个山头皆是桃树,一到春暖花开的时候,美不胜收。而且结的果子味道非常好,只是不易运输,所以极少往外卖。不仅如此,我们桃源村风景秀丽,如今正是春日,野花绽放,宋兄若是到那必定能让你诗兴大发。”

  常喜乐这话不假,虽说整个稻香县都是丘陵地区,到处是青山绿林,好似瞧着差不多,可桃源村的风景依然能脱颖而出。那里就跟其名一样,宛若一个世外桃源。

  宋挽呈听此更加向往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村?我跟你们一起回去。”

  常喜乐没有想到宋挽呈竟然这么性急,连忙道:“宋兄无需这般着急,总要让我们准备准备。你是我们桃源村的贵客,自然要好生接待。况且以后你就要住进我们桃源村,想要住在哪里,屋子里怎么布置等等,都得有个章程。因为怕提前准备会不如意,所以现在都只是空着呢。”

  宋挽呈摆了摆手,“有个地方躺着有个地方蹭饭就行,无需那么讲究。”

  常喜乐没有想到宋挽呈洒脱成这副模样,“可宋兄的家中……”

  宋挽呈更是无所谓了,“妻儿自当跟我一块,若他们不愿意去那里,我隔三差五回来一趟就成。我平时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年呢,我父母妻儿已经习惯了。”

  常喜乐嘴角忍不住抽抽,嫁给这种人也真是挺倒霉的。

  宋挽呈见常喜乐的模样就知道他想些什么,笑道:“这次我也想好好为科考准备,你那里安静,我也能安心读书。况且有你在,我若遇到什么难题,也有人与我一同琢磨。不瞒你说,我早闻你名声,早想与你一同探讨。”

  常喜乐笑道:“我也正有此心。”

  既然宋挽呈这么说,常喜乐也就没有拒绝,他也确实不希望村里的孩童太长时间没有上课,使得之前学的都忘了干净。

  “宋兄愿意前去教导之前,有些话还得与宋兄说明白。”

  宋挽呈并不意外,被别人邀请上门教导,和自己收学生那是两回事,便道:“应该如此。”

  常喜乐便是将办学堂的目的告知于他,“我们村的孩童资质各不同,所以基本只要达到认识字、明事理亦可,若是碰到有才学的,宋兄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导。但是我希望平常时候,莫要给这些孩童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论调。如此一来只会害了他们,以后只会高不成低不就。”

  宋挽呈点了点头,“我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若那些孩童无心向学,我也是不会留的。”

  常喜乐自然没有不应,又将桃源村颇为贫穷,孩童们无法用买书和用笔墨写字等事也一一告知,宋挽呈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对,反而觉得如此一来会更加轻松。

  因为要求不高,不像县城里,会将孩子送到学堂的,大部分都是为了以后能在科考路子上走的。因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在这里识字和读书是同一个意思,若读书不是为了科考,那就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这么一来,身为夫子就得下大工夫去教导,十分费神费力。

  不过只是教认字,那就容易许多。

  “常弟年纪虽小却是有见识的,读书可以明智,本就应普及大众。读书也不止只有一条路,反而因此拥有更多路,端看各人适合什么。如此困苦还不忘要读书,想来都是一群可教之人。若说之前为了常弟而去,现在倒是想会一会你们村子里的人了。”

  如此观点与常喜乐完全相同,常喜乐心里十分痛快,连忙应道:“定不会让宋兄失望。”

  两人最后约定十日以后再过来接宋挽呈入村,就算再急也得把所有事安排好才成,省得到那里一团乱。

  把这老大难问题解决,常喜乐整个人神清气爽,与常昱走在街上都觉得步子轻盈了许多。

  “小喵,怎么了?”

  常喜乐被常昱拉了拉袖子。

  常昱指着路边一个杂货摊子,道:“买东西。”

  常喜乐乐了,这还是常昱第一次主动要求买东西呢,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小喵想要买什么呢?”

  摊子不大可品种不少,五花八门都是些小玩意,什么针线、发簪、手帕、胭脂水粉、笔墨纸砚、油纸伞、草鞋等等,让常喜乐瞧不出常昱想要买什么。

  常昱指着挂在架子上的笛子,“这个。”

  常喜乐愣了愣,这孩子竟然还对音乐感兴趣?

  “小喵怎么突然想买笛子?”

  “骑牛,吹笛。”

  常喜乐顿时明白了,心里闪过万般滋味,没有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竟是让常昱记得这么清楚。

  “小喵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才想要买和学的吗?”

  常昱毫不掩饰的点头,“恩,乐乐喜欢。”

  常喜乐心中触动不已,以前从未曾想过会有一个人这么在乎自己。即便是亲生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这般,况且他之前父母对他比常人还要漠然。

  他摸了摸常昱的脑袋。“小喵,你不用为了我强迫自己做什么,首先你得自己喜欢。”

  常昱歪了歪脑袋,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乐乐喜欢,小喵就喜欢。”

  常喜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时候也没法想什么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法健康成长等等教育观点,只剩下满满的感动。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人喜欢呢,怪不得婆媳容易大战,要把自己爱对方也爱自己的人和别人分享,心理还真不是滋味。”

  常喜乐忍不住再一次叹道,他现在都有点无法想象常昱以后长大娶新媳妇,然后建立自己的小家,不再围着自己转的模样。

  才刚相处不到一年就如此,以后还要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感情只会越来越深。到了常昱娶妻生子的那一天,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失态。

  可也不能为了这种可能性而不与常昱亲近,这不是典型的脑子有问题吗。

  也许是他想太多,他从小就和人不亲近,所以有这么一个既依赖自己,又以自己为先处处为自己着想的人,难免一时不知所措。

  常昱不太理解常喜乐后面的话,不过听到前面一句心里非常高兴,“乐乐最好。”

  常喜乐笑了起来,玩笑道:“知道我好以后就别做对不起我的事,否则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常昱顿时一脸认真,“不会。”

  顿了顿,又强调道:“永远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