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农家日常 42 第42章

《桃源农家日常》42 第42章

作者:络缤 字数:8117 书籍:桃源农家日常

   大年初一要早起,若是晚了就代表这一年都会懒惰,是个不上进的。

  在这里好吃懒惰可不是什么好词,背上这名声的,婚事都会被影响。

  而桃源村的女子们还会赶着去挑第一担水,谁要是能挑第一担水也意味着来年顺顺利利。

  所以常喜乐自以为起得早,可爬起来才发现,大家不仅都已经起了,汤圆都已经滚好了,孩子们都已经捧着碗在那吃了。一口一个,再伴着用红糖姜汤熬的汤,那叫个满足。

  “小叔,小小叔!新年好,吃汤圆啦。”杨子第一个看到常喜乐,连忙站起身来跑到他的身边,高声嚷道。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而且还是专门从成立买回来的颜色鲜亮的布匹制成的,这个时候穿最是喜庆不过。

  从前过年可极少有新衣服穿,都是拿出平时很少穿的那件最好的衣裳穿几天而已。可今年算是发了点小财,常老爹直接大手一挥,每个人都做一件喜庆的过年穿的新衣服,还专门从县里头买的鲜亮颜色的布。

  不仅仅是孩子,就连大人都十分欢喜。

  不管谁都有一颗想要扮俏的心,况且日子过得好了,在特殊的日子也难免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愉悦心情。

  常喜乐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们也忒早了,天没亮就起来了吧?”

  曹二嫂笑道:“可不是吗,平时想要叫他起床可是费劲,今天我还没醒这两孩子就闹着要起来了,就想着赶紧起床一会挨家挨户拜年呢。”

  桃源村有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孩子们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敲门拜年,而那些人家也得有所表示,若是富裕些的人家就会给一两个铜板当做压岁钱,若是差点的也会抓一把炒米之类的吃食给孩子们。

  不管是什么,孩子们都会觉得非常高兴,然后兴高采烈的换下一家,热热闹闹的,又喜庆又吉利。

  “我们之前都说好了的,一会要到大树下集合的,要是迟了可就落下了。”

  杏儿看他碗里,嫌弃道:“你还在这说好,我都快吃完了,你还有那么多!”

  杨子一看果然,大家都快吃完,已经开始喝汤了他碗里还有好几个汤圆呢。顿时也顾不上说话,忙着吃了起来。可汤圆是糯米做的,吃得太急很容易被噎着了,杨子没一会就中招了。

  曹二嫂连忙上前拍他后背,“急什么,时间还早着呢,别给噎着了,到时候嗓子坏了今天可没法吃好吃的了。”

  说着又教训杏儿,“你催什么催呢,看把杨子给噎的。”

  杏儿吐了吐舌头,曹二嫂扬起手作势要打,她赶忙缩回脑袋不敢再吭气。

  杨子好不容易把汤圆吃完,几个孩子就走拉手一同出门了。

  出门前每个人的胸前都挂着一个用绳子编织成的小网兜子,里头装着个红鸡蛋。这也是过年时候,孩子们的必备装扮。杏儿和妞妞额头上还点了一个红点,两个孩子这大半年养得好,越长越水灵,再点上这么个红点显得更加可爱了。

  汤圆是边滚边煮着吃,常喜乐也不用别人动手,自个把手洗干净想着要自己滚着吃,常昱觉得好玩也凑了上来。

  因为汤圆粉磨得细,加的水又正合适,所以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就能滚出一个又圆又可爱的汤圆。

  “要是里头能放点芝麻馅儿就更好。”

  常喜乐有些遗憾道,他对汤圆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就非常喜欢吃芝麻馅的。之前没想起来,现在开始滚汤圆就记起来了。

  曹二嫂很是感兴趣,“小叔说的是汤圆里放芝麻?还有这样的吃法啊?”

  常喜乐这才想起似乎桃源村好像没有这么试过的,并不是这里的人想不到这么做,而是往年能吃到都是不错,根本没有余力去想什么花样。而且又放芝麻又放糖的,这么一来成本就增加了,更负担不起。往常过年的时候能吃上几颗汤圆都是非常满足的事,哪里像后世,看到这些玩意就一种腻味,大年初一吃汤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

  “黑芝麻馅汤圆味道特别好,咬开一口里头的汁水流出来,那叫个又甜又香。”常喜乐有些怀念道。

  曹二嫂和丁三嫂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曹二嫂道:“小叔对吃的懂得真多,你教教我们怎么做,家里还有黑芝麻,正好试试。今年收成好,糯米粉磨得有点多了,一直吃这汤圆也腻味,弄点花样大家兴许更喜欢吃。”

  王大嫂听这话忍不住又叹道:“往年能吃上大家都能乐上几天,没想到今年咱们还愁着太多了吃不完。”

  丁三嫂这段时间在榨油坊里主持,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生动,不再像之前一样沉默不喜欢开口说话。

  “咱们的日子就跟芝麻一样,节节高。看来今天咱们必须得把这芝麻馅汤圆做出来,这兆头实在是好。”

  原本大家就想试试,一听这话就是非要做不可了,大过年的就喜欢听吉利的话,做吉利的事。

  黑芝麻馅汤圆做法并不复杂,主要是把黑芝麻用小火炒,然后伴着白砂糖一起磨成细末就成。可这世什么都是手工,磨成细分的活就比较费事了。不过谁也不觉得麻烦,能麻烦得上才说明日子过得好好。

  常喜乐想着既然都开始做黑芝麻馅汤圆,倒不如把马打滚一起做了,马打滚外头裹的粉是用黄豆做的,做法跟黑芝麻馅差不多,也是炒熟了然后磨成细粉。

  常家三房的女人不管性格如何,可都是干活非常麻利的。没多久就把这两样东西做了出来,而且有了吃食摊子的练手,本身又是灶上手艺好的,所以虽然都是第一次做,可都做得非常地道。

  常喜乐咬了一口黑芝麻馅汤圆,那甜甜的汁水流入口中,眼睛都忍不住眯了起来,就是这个味!

  而马打滚就着黄豆粉吃,明明还是那么一样东西,可就是感觉不同,沾一点黄豆粉吃一口,那叫一个香,常昱都跟着吃了好几个。

  “孩子们回来肯定会喜欢这个。”王大嫂道。

  这东西虽然不像螺蛳粉之类的硬货吸引人,可喂一喂馋虫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小孩子们肯定很喜欢。

  曹二嫂却想到了其他,“咱们要是在县里头做生意,这东西也能拿出来卖呢。就像小点心一样,吃个玩耍。”

  丁三嫂忍不住笑起来,“二嫂,你这生意真是越做脑子越灵光了,一下子就想到这东西能卖钱。”

  曹二嫂也不觉得羞赧,反而对这样的评价感到骄傲,“我和杉子爹以后都是要做买卖的,可不就得一天想着啥挣钱。小叔,你说是不是,这东西拿出去卖钱肯定也成的。”

  常喜乐对曹二嫂有这样敏锐触感感到高兴,果然和常喜盛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只要有客源,当然成。这两样东西跟现在咱们几家卖的都不一样,可以吸引不同的人。”

  曹二嫂得到常喜乐的肯定,心里头更美了,“瞧,我说得没错吧,我就说这东西能做成生意。”

  孩子们回来看到这两样东西,果然十分喜欢,要不是糯米不好消化,不让多吃,孩子们非吃到撑不可。

  今年桃源村日子都过得好,所以孩子们回来的时候讨到的年礼也比往常多得多。尤其是常家孩子们,得的比其他孩子更多。这都是大家念着常家的好,知道要不是常家,他们今年的日子过得可不会好。

  初一晚上常家人都到常大伯家吃饭,一大家族的人凑在一起,一共摆了五桌才坐得开。

  这一天很是热闹,桌上的吃食也非常丰富,鸡鸭鱼猪肉每一桌都给摆满了。孩子们每个人都能扛着一个鸡腿在那吃,席上大家又忍不住赞叹今年这年过得实在是舒坦。

  哪里像往常,明明日子过得不好心里不痛快,还得撑出笑脸,就怕不吉利。现在可真是打心眼的欢喜,而这一功劳都来自常喜乐。

  这段日子的相处,大家觉得常喜乐虽然很是聪明,和一般人不同,可也不像从前一样觉得难以接触。毕竟从前的常喜乐一直在读他们看不懂的书,而现在的常喜乐则跟他们一起想法子挣钱,这其中自然有差别。

  因此酒席上也不跟常喜乐客气,纷纷举起酒杯要跟他喝上一杯。

  这种酒是不好拒的,况且气氛好,常喜乐也就没有没有拒绝。原本觉得这米酒度数不高,可喝了几杯之后就发现这酒后劲非常大,没一会就天旋地转,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虽说桃源村酒文化也非常盛行,只要有钱买酒,都会尽兴喝到倒下为止。不过这样的情形也只会出现在节日的时候,平时却是不能这样,会被瞧不起当做是一无是处的酒鬼。而节日则相反,若是不喝,就觉得不能融入集体。

  常喜乐觉得这样的习俗还挺不错,又能尽兴又不至于一村子酒鬼,不仅不利于生产,还很容易惹事。

  不过这次他太小瞧了这米酒,也高估了这身体的承受能力,明明才喝了几杯而已,结果怎么倒下来被送回家的都不知道。

  所幸这酒虽然后劲大,可是第二天不会脑袋疼,否则有够难受的。

  常喜乐一醒来就看到常昱四肢趴在床上蹲守在他身边,一见他睁眼,双手立马直了起来。

  常昱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一样,行为呈现兽态。

  “乐乐!乐乐!”常昱的神情显得十分焦急。

  常喜乐已经回想不起来昨天的事,记忆只停留在喝酒的那一刻。后来是怎么晕的,怎么回家的完全不记得了。

  “我没事,昨天我醉了是你把我送回来的吗?”

  常喜乐摸了摸他的脑袋,心里大概能想象得出常昱昨天有多焦急。

  常昱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想从常喜乐的表情里看出是不是真没事,盯了好半响,发觉好像确实没事,脸色才没有那么难看。然后立马像一只小猫似的,在常喜乐怀里拱来拱去,一直黏着他不放,又回到了最初刚到常家的状态。

  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常喜乐走出房门,大家见到常昱黏着他的模样,都忍不住摇头。

  孙婆子道:“这傻孩子,昨天你醉倒了,他还以为你怎么了那急得都不行了,不停的摇晃你,想把你拍醒。我们后来好不容易才把他劝住,否则你没醉晕也被他摇晕了。这就算了,竟是急得又开始虎啸,吓得村子里的人都敲锅想要打虎。”

  曹二嫂也道:“这孩子特紧张你,我们想要靠近都不成,我们怎么解释他都不听。我觉得他可能有些吓坏了,所以今天就成这样了。”

  常昱虽然和大家都不亲近,平时对别人也是爱答不理,可也没像昨天那样。这些日子常昱与普通人越来越接近,虽然依然喜欢粘着常喜乐,几乎是寸步不离,但是也不像现在一样,又回到了最初的兽态。

  大家明白他是太担心常喜乐,所以一受刺激结果又给回去了。就跟孩子一样,一天大一天小,没有个定性,倒不觉得有其他什么不妥。

  常喜乐思忖片刻,“小喵,你是担心我会像你的老虎妈妈一样死去吗?”

  小喵之前一直对其他人的话充耳不闻,赖在常喜乐怀里不动,一听到这话猛的抬头,呲着牙那乱嚎,既愤怒又忧伤。

  常喜乐知道自己猜对了,那只老虎兴许是在最后的时候昏昏沉沉的怎么叫也不行,渐渐的就失去了生命的迹象。常昱昨天的反常,恐怕也是误以为他一直叫不醒就跟那只老虎一样,最后就再也醒不来了。

  这样的刺激,让他一下子又回到了之前那种状态。

  常喜乐顺着他的背,“我没事,昨天只是睡得比较熟而已。你放心,我不会那么早就离开你的。”

  常昱听到这话,低呜了一声,眼睛睁得又大又圆,墨黑色的眼珠子直勾勾的望着常喜乐,在常喜乐怀里跟个小可怜似的。

  常喜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太重感情,偏偏又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也导致了受不得一点刺激。这种交流封闭性状态,实在不妥,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打开他的世界,让他接触外面的人。

  之前见他跟常家人相处得还不错,虽然不怎么搭理,可一些行为还是看得出接受他们进入自己地盘。没有想到经过这么一件事,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看来常昱虽然聪明,不过小半年时间就能学会说话,学会人的动作,甚至还会算数识字,可真正的意识融入还差得远呢。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别紧张,大家都在这,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出事的。”

  常昱眨了眨眼,又是一脸懵圈的模样。

  常喜乐知道他现在是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前天你猎回的羊肉不是没有吃完吗,我今天给你烤个羊排好不好?”

  常昱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光点头不行,你得跟我开口说要不要吃。”

  常昱眼睛眨啊眨,常喜乐就这么直勾勾的望着他,一副你不开口我就不动的架势。

  过了好一会,常昱这才不情不愿的开口,“吃,吃……”

  常喜乐顿时乐了,用手捏了捏他的脸,“这就对了!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弄好吃的,我记得之前二伯给咱们送来了蜂蜜,我给你做蜜汁羊排怎么样?”

  常昱又低呜了好一会,才开口:“……好。”

  常喜乐笑着又夸了他一句,然后准备动手给他做羊排。

  常家人都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曹二嫂摇头笑道:“昱小子这么黏小叔,以后小叔成亲了可怎么办啊?别人靠近一点他都不让呢。”

  孙婆子也那犯愁得很,现在见常喜乐经常下手亲自给常昱做吃的,都已经生气不起来了。实在是已经习惯,心里不痛快也就让自己不舒坦而已,根本没法改变什么。

  尤其现在常昱也是个鬼机灵的,经常隔三差五的就跑山里给家里带回些猎物,除了自己和常喜乐那份,其他人也能沾光。

  都说吃人嘴软,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吃到常昱猎回的东西,孙婆子脸皮再厚也不好说些什么。况且常喜乐自个愿意,她也就全当做看不见了。

  “再养几年可能会好些,咱们家小五亲事肯定没那么早。”

  说到这个,孙婆子又有些惆怅了。

  常喜乐是肯定不愁没有人嫁的,可问题是愿意嫁的没个合适的。尤其孙婆子觉得常喜乐以后是要考举子的,这媳妇不能说要是一份助力,至少得能和常喜乐说上话。可这村子里的都是些山野村妇,哪里配得上。

  这世男女大防没有那么严苛,尤其年纪还小,男孩女孩经常混在一起玩的。可常喜乐从小就和村子里的女孩儿不亲近,别说女孩子,男孩都很少能玩一起。也就是最近才跟其他人走得近些,可跟女孩子是一句话没说。

  孙婆子最是关注常喜乐的婚事,自然对常喜乐与人交际的事很是在意。她发现常喜乐并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完全没有男女那种概念,看着一个女孩就跟看着一根木头没啥区别。

  虽说婚姻大事由父母说的算,可也得孩子瞧得上眼不是。

  也难怪孙婆子感受不到常喜乐对女子有一丝旖旎情绪,常喜乐把那些和他同龄的女孩子都当做小孩子看待,虽然不至于像自己的孩子,可也是长辈对晚辈态度。一个二个才十几岁,能有那种心思那才坏菜了,这就是恋童了。

  丁三嫂瞧得出孙婆子在担忧什么,笑着转移话题,“娘,大嫂娘家离咱们家比较远,现在时辰不早了,我琢磨着该动身了吧。”

  孙婆子这才从常喜乐婚事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对,瞧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初二回娘家可不能耽误了,老大呢,这大过年的还去干啥活,赶紧去找回来,收拾收拾带上东西孩子回娘家。”

  孙婆子虽然平时时不时喜欢揉搓儿媳妇,可从来都是大方的,每次儿媳妇们回娘家,只要拿得出来都不会吝啬。不管怎样都要证明,别人家的女儿嫁到他们家绝对不亏,日子过得好着呢。

  虽然有些面子工程的意味,可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比那些儿媳妇一回娘家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婆婆们好得多了。

  今年日子过得好,孙婆子虽然瞧不上王家人,可给的回娘家礼却是不轻。一大堆东西,若不是有牛车,只怕都有点拿不过来了。另外两个媳妇娘家虽然都是本村人,可礼也同样丰厚,没有薄待了谁。

  曹二嫂和丁三嫂倒是不急着回娘家,反正家里就在村里,平时经常回去窜门。都是一个村的,桃源村也没有嫁出去就是外人了不能回家的说法。只要得空,想回去就回去,没人会说什么。最多是经常带着东西回娘家,那可能就会被说道了。

  所以常家二房几个闺女因为生意的事,经常回娘家也不会有人闲话,不会有人不长眼的说跟上门女婿一样啥的。毕竟桃源村不少人都是内销,两家互相帮衬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谁敢说这样的话,那就是跟很多人家为敌了,就算是村子里最长舌的人,这话都是不会说出口的。

  “这几天咱们家也没啥活,你可以在娘家多住几天。咱们两家来往不像你两个弟妹那么方便,多住两天也不用奔波那么辛苦。”孙婆子道。

  一般按照规矩,出嫁女初二回娘家,当天晚上就得回婆家吃晚饭。

  不过要是婆家比较厚道的,都会让出嫁女在家里多住上几天。毕竟就算嫁了出去,这么多年的感情也是没法舍弃,在家里才待那么一会,肯定觉得不够的。

  孙婆子也不是第一次这样,所以大家并没有意外。

  但是王大嫂依然十分感激,“多谢娘,我们初五肯定会赶回来。”

  孙婆子摆摆手,“你们自个看着办吧,别为了赶路了把我几个孙子孙女给累着了就成。”

  杨子扑到孙婆子怀里,“奶奶,我会想你的。”

  孙婆子顿时心里软成一团,“我的乖孙!你回来奶奶就给你做好吃的。”

  杨子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常喜兴三个孩子里就杨子比较鬼机灵,另外的槐子和枣儿都十分沉稳,很少会像杨子一样撒娇。大家开玩笑说,常喜兴一家子的灵性都放在杨子身上了。

  而下午的时候,外嫁的老四常春花也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来了。

  一家子风尘仆仆的,牛车上还带了不少东西。

  常春花嫁给的是常喜兴当初和他一同出去闯荡朋友的儿子,那家人是住在隔壁枇杷县城里的。因为来往不方便,当初孙婆子还有些不乐意。但是看那家实在条件好,人也不错,只能忍着唯一的女儿嫁得这么远。

  这些年常家过得不好,每次常春花回来都会带一堆东西。这还是因为常老爹是个硬气的,也不想自家闺女在婆家难做人,否则就不仅仅是东西还有银钱了。

  两家虽然隔得远,可都是知根知底,关系又好,所以常春花日子过得不错。

  常春花两口子一进门就发现家里不一样了,虽然房子还是那模样,可人明显精神了许多。

  常春花一看,发现所有人都穿上了新衣裳,而且颜色十分鲜亮,不是家里妇人能染出来的。这世染布技术不是很好,这么鲜亮的颜色也就代表着价钱不低。

  两口子都有些闹不清了,之前受到这么大的打击,他们以为今年常家肯定难过年,咋看着日子比从前最好的时候还好了。

  常喜乐之前受伤的事,也传到了常春花耳朵里。

  常春花为此哭红了眼,当时也回来了几天,还带了些钱缓解了家里的困境。

  常老爹本不想连累女儿不好做人,可当时也实在没了法子。硬气的常老爹还是第一次妥协,伸手要女儿的补贴,可见家里是多难了。

  家里这状况,常春花走的时候不知道有多挂念。她甚至一度担心常喜乐会撑不过去,所幸一直没有不好的消息传过来,心里才稍稍舒了口气。

  可家里受到如此重创,日子肯定过得不好,毕竟这种事搁在谁家都不痛快啊。常春花这些日子没少担心,偏偏两家离得太远,想要打听什么消息实在太难,这个时候她特别后悔为啥嫁得这么远。

  所以初二这一天天没亮就出发了,才会到得这么早,往年都是要等到晚上才到的。

  常春花要回来的时候,公公那还感叹这世道不公平,这么个好苗子就这么毁了,连带整个家都跟着败落。

  结果回来一看,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两口子面面相觑,家里是发生了什么事,咋完全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啊。

  常春花将东西放好,就拉着孙婆子说话:“娘,咱们家是不是发生了啥事?我怎么觉得咱们家不一样了呢。”

  “咱们家现在日子过得好着呢!”

  孙婆子笑得十分灿烂,虽说她一直觉得生闺女没有生儿子好,可不管怎样都是自己身上一块肉,心里都疼得很。之前家里出事,闺女回来还带了钱,这钱肯定是婆家给的,她很是担忧常春花因为这事没法在婆家立足。

  可现在她完全不担心了,他们家现在是底气十足。

  常春花听这话更急了,“娘,你赶紧说说,这段日子发生了啥事。之前小五出事,我都担心死了。”

  “你爹不是让人捎信告诉你们咱们家一切都好吗。”

  常老爹不仅捎了信,还托人拿了不少东西过去。

  “娘,您又不是不知道爹的脾气,我公公还为这事生气,说爹也太见外了。我也还以为是爹怕我担心,怕我在婆家没了依靠故意这么说的。”

  孙婆子也没有再卖关子,将这段日子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给常春花,虽然憋着没说现在每天有多少进项,潜意识还是觉得女儿是别人家的了,不能露了自家家底,但是言语里也会流露出一二。

  常春花听完这些话,整个人完全呆住了。

  她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家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给翻身了!而且还是因为常喜乐。

  之前他回来看常喜乐,明显感受到他已经没有了生存的*,整个人毫无生气,没想到这么快就恢复过来不说,还办了这么多的事!

  “娘,这,这是真的吗?”

  孙婆子嘴角掩不住的笑意,“娘骗你做什么,一会娘带你去瞧咱们家的榨油坊,等你走的时候也带上一些回去。这油特别的好,不比猪油差。你公婆不是喜欢吃炒菜吗,冬天用这油也不会像煮油时间一长就结起来。

  对了,用这茶油擦小娃娃的屁股,还不容易红屁股。你妯娌不是要生了,到时候就能用上。这还是喜乐说的,咱们村不少刚生出来的孩子都试过了,特别的好使。还有那茶枯洗头,特别的好,你看娘的头发是不是比以前黑亮了不少?今晚你试试,包你用了一次就喜欢上。”

  孙婆子的嘴像关不住似的,越说越起劲,常春花也更确定了自家现在日子是真不一样了,否则她娘不会这样。

  “娘,娘!糖,糖!”

  常春花三岁的儿子尤家辉抱着一堆东西冲了进来扑进她的怀里,咯咯笑得十分开心。

  常春花一看,自家儿子拿的糖都是价钱不低的,他们都不是很舍得买,就过年的时候买了一点点,一个孩子就能分到一丁点。所以辉哥儿一下能拿这么多,顿时乐得不行。

  “你是不是把表哥表姐的糖都拿了,赶紧还回去。”常春花有些急道。

  孙婆子连忙拦住,“不就几颗糖吗,家里多的是,这些天你外甥们都吃腻了,饭都不爱吃了。”

  吃腻倒是不至于,孙婆子说这话也是存了炫耀的心理。她现在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常家三房翻身了,现在日子过得特别的红火,在女儿面前也忍不住显摆起来。

  “对了,我给我这乖外孙做了一件新衣裳,正好让他试试,看合不合身。”孙婆子从衣箱里翻出一件颜色鲜艳,瞧着就很喜庆的衣裳。

  常春花一看,竟然是蚕丝面的。

  “娘!这也忒贵重了吧!辉哥儿就是个小娃娃,哪里能穿这么好的衣裳,不是浪费吗。”

  孙婆子白了她一眼,“我给外孙做一件好衣裳怎么了,这一年就只能见一次,就不兴我宠他一次?你放心,你娘不是打脸充胖子,这点钱你娘还是有的。”

  说着就要给辉哥儿套上,辉哥儿是个知道好孬的,一见这衣裳就挪不开眼了,欢天喜地的就要试。

  “来,给我乖孙穿上。嘿,刚刚好,看来我这眼神还是跟以前一样准!来我的乖乖,给外婆亲一口,我乖外孙就是长得可爱!”

  “外婆,你真好!”辉哥儿一脸开心道,一穿好就到常春花面前显摆,“娘,你看我的新衣服,好不好看!”

  常春花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了,这和她想象的差距也太大了,虽然见家里过得好很开心,只是完全没有准备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孙婆子给辉哥儿做这么贵重的衣裳,倒也不是为了炫耀。这也是承尤家当初出手相助的情,所以想法子把好东西给辉哥儿,也是一种感谢的方式。

  在外头听常家兄弟说话的尤茂源也同样被震住了,虽说之前也听了消息说稻香县的百姓因为这河道之事挣了些钱,他们也曾想兴许常家没有这么难过,可完全没有想到好成这样啊!

  而到了晚上,看着满桌子好酒好菜,更是惊讶得不知如何言语。

  常家的日子,这是真过得好了!

  常春花两口子心里都十分高兴,原本以为这年怕是不好过,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意外的惊喜,席间酒杯碰个不停。

  这次常昱坚决不让常喜乐碰酒杯,常喜乐也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体还不够成熟,喝太多酒也不好,便是顺了他的意。

  常春花两口子看到常昱都有些意外,可到底没有说什么。

  对于常喜乐他们并没有像跟其他常家兄弟那么亲,从前的常喜乐属于过年都不会放下书本的。大家知道他在用功,也就不会去吵他,自然也亲近感也就不够了。

  不过他们也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常喜乐和以前有很大不同,虽然还是无法像其他兄弟那样亲近,却觉得接人气得多了。虽然脸上的疤痕有些刺目,可大方做派让人觉得相处起来十分舒坦,会无视了这条碍眼的伤疤。

  其实不仅仅是常喜乐,常春花和尤茂源觉得,大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其他几房人家也同样如此。大家都有一股冲劲,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

  而当常喜盛询问其枇杷县里的情况,透露出想要把自家生意做到那里的时候,常春花和尤茂源更进一步的体会到,这小半年他们似乎错过了很多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