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晋枭 第九十一章 途中多崎岖(求收藏)

《晋枭》第九十一章 途中多崎岖(求收藏)

作者:萧无逸 字数:2765 书籍:晋枭

  刘越单骑飞出西门,回头看了看倚在敞开的城门边打着盹的两个老卒,又望了望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的内城,心中不由得把温如新骂了个狗血淋头,介休五日不禁夜,这该死的逸令才下了不到半天,孙秀这猢狲就泥鳅一样地从城内溜了出去。

  不过话说回来,开放宵禁五天,这对于当下的介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释放掉六天来胡人围城给居民所带来的那种恐惧和压抑,对于迅速安定民心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一个相对宽松而又缓和的气氛下征募士卒,能比在胡骑的高压之下招纳更多的青壮农人。这也是为什么刘越并没有反对温如新这条指令的原因所在。

  说起来,还是孙秀这货太过精明了。他察言观色的能力堪称一流,自己不过就讽刺了他几句,问了他一句住在哪里,他就敏感地捕捉到了自己深藏在心中的那股杀意;他审时度势的水平也属绝佳,他先以需要开具通关文书为由稳住了自己,一听到不禁夜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抽身而出,没有丝毫的犹豫观望和拖泥带水。就这份心性和算计,不去做个搞风搞雨的野心家还真是屈才了。

  反观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显然就表现得太过草率。在明知要尽快除掉这个祸害的情况下,如果说没能将孙秀当庭击杀是因为要考虑到温如新和韩奎的认知和态度的话,后面得知他住在妙珍轩的鹿吴也没能派人前往监视和控制就属于明显的失策了。

  当然,自己手头上无人可用确实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句渠梁善射箭,能隐忍,本来是个潜伏监视的绝佳人选,而且他手中的金雕也能在追捕孙秀的时候发挥极好的作用,但这一人一鸟如今却被青扶罗牵走了所有的精力;拓跋金刚虽性子大大咧咧,但观其在邻家酒肆闹事的那一场,也不失是个粗中有细的可用之人,自己出离石时,担心家中无人看护,便将他留在了刘家老宅坐镇辟邪;

  唯有夔安、支雄、桃豹三个胡人随自己来了介休,但考虑到县中谈胡而色变的现状,不便将他们带在身边招摇,此时他们还在莫含产业下的一个农庄里暂住,就算能用,但事发仓促,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除了这三路胡人外,自己手里头能用的就只剩下李矩这几个新人了,他们这个时候正在为驻守冷泉关而做着各种准备,能用不能用倒在其次,万一用之不当,把这事闹得个沸沸扬扬就更加糟糕了。

  现如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孙秀既先于自己逃出了介休城,这天大地大又黑灯瞎火的,该如何寻找,又该往哪里寻找?这个历史上可没有任何线索,只能靠自己去推测和摸索了。

  孙秀的旧主赵王司马伦如今已被征入朝中,他这番出走目的地毫无疑问将会是洛阳。从介休到洛阳至少有两条路可以走:他可能出介休后南走,越介山直趋铜鞮,走屯留、泫氏、高都出太行关入洛阳;也可能经西南行,过冠爵津汾水河谷至平阳后折而下洛阳。

  第一条路线固然更为竖直,但巍巍太行斜贯两县之间,从介山到铜鞮更需翻越险峻陡峭的介山。其间虽有间道相通,但多为盗贼樵夫们临时上下之险径,并无现成的道路,人马走入其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再加之介山山势陡峭,绝壁如削,险崖如裂,想趁星月之辉而奔走殊为不易。因此,刘越推定孙秀应该不会行此奇险。

  不会走铜鞮,那就必然要走冠爵津了,这条路虽然也是险径,但千百年来素为秦晋通道,自然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沿途休憩都比其他野径要齐备得多。

  刘越既判定了路线,自然不敢多加迟疑,他扬鞭催马朝前疾奔,不多时上了冷泉关,温热的微风摇动关上满山的枝叶,微弱月光之下的残破关城显得越发荒凉。刘越无暇去体会这里的凋敝和孤寂,他勒马审视了一下城上的断壁残垣,想努力在其中找到些有用的线索,但很快他就失望了,看来孙秀并没有在冷泉关上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冷泉关再往西,就深入了真正的汾河谷道,冠爵津上悬险峰,下临绝涧,行走起来十分困难。刘越驱使着胯下坐骑,就着头顶巉岩枝桠间漏过来的星月辉光,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这条这条车不方轨,马不并骑的崎岖山道上。

  后世唐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曾由鼠雀谷北上击刘武周,追其将宋金刚,由霍县一昼夜趱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战战皆捷,在介休彻底击溃其残部二万余人。这种势如破竹的赫赫之威固然令人叹服,但当刘越亲身驱马行经此途时,心中除了叹服之外更多的是对自己追踪速度的羞愧:从冷泉关至此已过了一个多时辰,但自己走的路程却极短,粗粗估计,大约也就走了约四十来里。

  但羞愧归羞愧,在险峻的小道上连续奔走了一个多时辰,就算是矫健的定襄马此时也已经是汗流浃背,呼气成云了。马背上的刘越精神状态虽然还不错,但追到这里也还没有看到孙秀的半点踪影,他心中不由得也微微生出了懈怠之意:或许,孙秀并没有走冠爵津这条路;或许,他就躲在了某个隐蔽的角落里悠闲地听着自己的马蹄声踏过。

  再往前走了一小段路,一个小小的分岔路口出现在了刘越的眼前,往右依然是来路一样的傍水险道,而往左则是一条荒草杂树掩映的山间小路。两条分道的中间,一块高大的石碑斜斜地歪倒在山石上,石碑上爬满了藤蔓,有几条类似文字的笔画从藤蔓间露了出来。

  刘越下马走上前去,用力扯开覆盖在石碑上的藤蔓,借着微弱的月光,依稀认得石碑上写着“神岩关”三个大字。

  神岩关?这里就是神岩关?!刘越看着眼前这几个斑驳遒劲的大字,心中的郁闷之意就像潮水一般翻腾:这神岩关不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相反,从神岩关往西南行,有两条路可以抵达平阳,一条过夏门镇、越韩岭,经贾胡堡,这条路叫冠爵津,后称鼠雀谷;另一条则经高壁岭迂回取直,过仁义,抵达平阳霍太山之西麓,这条路叫千里径。

  人常说由介休至平阳,冠爵津为其咽喉,但任何两个地方之间都不可能只有一条路可走。只不过有的虽险峻难行,但胜在有固定的途径可寻,而有些路则时兴时废,外人难觅踪迹,另有一些路曲折往复,往往路途遥远。

  实际上,从太原至平阳,像这样的路至少有三条:其一为冠爵津,随汾水河谷而走,其途虽险但最为常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道;其二为千里径,千里径原本是河东盐北上太原的盐商古道,其道处土塬之上,易受山水冲蚀,是一条时有时无的简易山道;其三是统军川,经铜鞮、谷远至平阳郡的杨县,完全绕开了介休的绵山和平阳的霍太山,这条路往往是在冠爵津和千里径重关严防难以突围时用作迂回之用。

  神岩关乃是冠爵津与千里径的岔口,孙秀如果从冠爵津逃回洛阳,到了神岩关,他可能会继续沿汾水河谷西南行,也可能从千里径直接走霍太山到平阳郡的永安县。

  刘越苦着脸摩挲着石碑上粗糙的大字,心头就像被堵了块大石头一样梗得难受,孙秀这次只怕是追不上了,他在心底苦笑了一声,暗道:好在他在洛阳还得做一阵子妖才能推司马伦上位而得势,这几年里,他的主子司马伦在贾太后和张华、裴頠的压制下没翻出什么大浪来,所以他就算有报复介休三巨头的心思也无由排遣,自己暂时应该还是安全的。

  想到这,刘越原本因辛苦追赶而无所获的懈怠此刻更像是浇过春雨的青草一般疯狂滋长,他也不去着急返回去,站起身来牵着马,沿着神岩关前一片开阔的台地慢慢踱起了步来。其时夜已深沉,残月将坠,繁星满天,四下虫鸣兽吼,身侧水流湍湍,仰头而望,只觉天地悠悠,人身如芥。

  就在他近乎要沉溺于神游天外之时,一阵如雷的马蹄声将他生生地拽回了现实当中,他惊疑地踮起脚尖循声望去,只见冠爵津崎岖的山道上,一溜明晃晃的火把从山石崖树间蜿蜒如蛇,似乎正朝自己所站立的方向快速移动了过来。

  事出突然,刘越弄不清来者是谁,他轻轻拍了拍马头,牵着它施施然地闪进了一片高大而葱茏的灌木当中。刘越刚站定脚跟,就见两人两骑急匆匆地闯进了神岩关前开阔的台地上,微弱的星光下,刘越看不清两人的面目,只是隔得老远就听到他们急促的喘息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