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晋枭 第六十五章 给郭钦的信

《晋枭》第六十五章 给郭钦的信

作者:萧无逸 字数:2430 书籍:晋枭

  西河郎中令郭钦最近心情很不错。

  昨天他接到了洛阳寄回来的一封家书,书信是他在洛阳做官的儿子写回来给他报喜的。他儿子郭础在信中诚挚地表达了他因俗务繁重不能在老父亲躬行孝道的不安,并高兴地告诉父亲,因受到中护军赵浚的赏识,他已经从之前的中护军司马一职升任为屯骑校尉了。

  除此之外,郭础还在信中说,妹妹郭翚结束了在洛阳太学中三年的游学生涯,已经启程返回西河,书信送到的时候,想必已经到了广平郡了。

  屯骑校尉啊,这可是大晋朝货真价实的四品大员,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这是个可以独掌千余彪悍精骑的禁军实位。晋朝禁军按宫禁位置大致可分为内外两军,内军掌领者为中领军,也称北军中候,辖下左卫、右卫、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六军将军,主要职责是掌管宫内守备及殿中宿卫;外军掌领者为中护军,也成护军将军,辖下则主要分为步兵、长水、射声、屯骑、越骑五校尉,其职责乃是拱卫宫城外围,护卫天子出行。

  从职守和亲疏来看,中护军麾下五校尉或许比不上中领军麾下的六军将军,但在郭钦看来,五校尉守卫在宫城之外,在受命护卫京畿重地的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是时刻需要面对“伴君如伴虎”危局的六军将军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在时下朝臣散漫、天子暗弱、后宫跋扈、诸王虎视的情况下,外五校所直面的政治压力更是明显要比内六军小得多。

  一想到这,郭钦原本还轻松愉悦的心情顿时就变得有些阴郁和不安起来,五年前的那场血腥的宫廷之变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通过时任六品左卫司马督的儿子书信上的描述,那些天的宫禁内简直就是个血淋淋的屠场:楚王司马玮领北军中候,先诛灭杨骏,夷其三族,再杀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大臣卫瓘,随后他自己却被贾太后以矫诏之罪处死,一来二去,先后因此而死者不下万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郭钦费尽心机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力量,最终将儿子郭础从内军的左卫军调入了外军营中。由亲而入疏,虽然会对他的仕途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对于一个父亲而言,品阶高一级还是第一级,官禄多一分还是少一分,相比起自己儿子的安危来说,孰轻孰重自然是毋庸多说的。

  显然郭础是个争气的好孩子,郭钦将目光从书信上移开,半眯着眼看着檐角下那抹赤红的阳光,心中宽慰地想道,他不仅凭着自己的本领在外军中站稳了脚跟,五年时间,从六品中护军司马到四品屯骑校尉,这足以称得上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绩了。

  儿子如此长进已让这年过半百的郎中令高兴不已,女儿郭翚的聪慧好学让郭钦更感觉老怀大慰。一想起这个被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郎中令郭钦心中的得意之色就张扬得难以掩饰,太康初年,自己因向晋武帝献言迁徙胡人之策没被采纳,于是心灰意冷地回到了西河,郁郁寡欢地过起了晴耕雨读的隐居生活。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三十多岁的正妻老蚌生珠,为他产下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婴。

  郭钦老来得女,自然对她视若掌上明珠,为了让自己的宝贝女儿郭翚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不惜亲往冀州为爱女延请名师开蒙,稍大后,他又事无巨细地精心督促她研习琴棋书画。元康三年,也就是三年前,当西河山岭间的雪还没有消融的时候,他就把自己这个长得娉婷秀美、生得冰雪聪慧的十四岁女儿狠心送往洛阳太学游学。

  三年的游学生活对于年轻的郭翚来说也许是新奇而又快乐的,但对于西河老家里这个日夜思念着女儿的老者来说,每一天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煎熬。但好在洛阳与西河相隔并不太远,频繁的书信往来稍稍缓解了他对女儿的挂念,也让他能源源不断地接收到了爱女在洛阳学习时的表现。

  有女如此,足可以感慨自己的人生了无遗憾了。郭钦轻轻抚了抚手中的信纸,咧着嘴自言自语地念叨道:“你哥哥说你一年通四经,两年惊博士,三年游学未满就已才名摇动洛京。就连左太冲的妹妹左芬左嫔妃看了你写的文章后都赞不绝口,时不时出禁掖与你对坐论文。”

  “你哥哥还说,洛中少年无人不爱慕你的文采,每次你要出门去太学时,总有豪族子弟天没亮就等候在住所外的大道两边,只等着能在你的马车上远远地看一眼你的风采。那些去得晚没能排在道旁的,等你走远之后,竟趴伏在地上望尘而拜!”

  “照我看,京中的那些豪贵子弟们哪里懂什么文采,他们觊觎的只怕是你的娇美容颜。”,郭钦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古怪而又得意,他轻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喃喃地自语道:“翚儿,你不用担心,有父亲在,这天下没有哪个纨绔子弟敢不自量力地打你的主意。”

  “你就要回来了。父亲也很好奇,并州地面上的这些个不成器的草包们看到你之后,又将会是一副怎样的情景。”郭钦嘴角轻轻地抽动了一下,滑稽的样子就像一个耍弄着恶作剧的孩子:“父亲只顾着将你培养成了一个优秀的人,却不曾想到这世间会有几个人能配得上你。”

  就在郭钦陷在自己的感性世界里无法自拔的时候,门外的连廊里突然响起的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老郎中令微微皱了皱眉头,略略抬头往前看了一眼,只见不远处的垂花门中闪进了一个黑灰色的身影。这身影急匆匆进了垂花门,四下张望的目光正好对上郭钦微微不悦的眼神,来人一愣,随即垂手低头站在原地,恭敬地说道:“禀郎君,刘越在府门外候见,是否让他进来?。”

  “毛毛糙糙的,成何体统。”郭钦扫了来人一眼,沉声训斥了一句,随即愕然问道:“谁?刘越?哪个刘越?”

  “就是西河治书郎刘虔刘治书的儿子刘越,”来人躬身答道:“老奴见他举止恭敬,礼貌有加,与平日里见到的轻浮浪荡全然不同,不知他所为何事,故特来请示郎君。”

  “哼!所为何事?!还不是来找我求官。”郭钦冷哼了一声,一脸鄙夷地讥诮道:“他家长辈还懂得公事不入私门的道理,虽也是求官,好歹还能在府衙里公开谒见。他倒好,以为稍稍收敛起几丝狂傲就能让老夫倒履相迎?!”

  “我西河虽地狭人少,但也是大晋朝人文荟萃之处。一个素无德行的浪荡无良子因为受了点挫折就敢腆着脸来求官,他把我西河当成什么地方了?!他把我西河郎中中令当成什么人了?!”郭钦越说越生气,他用手一指前来报信的家奴,怒气冲冲地喝道:“你去,告诉他,想要仕官,等离石的乡邻百姓们不再戳他脊梁骨的时候再到府衙里去找我!”

  报信的家奴见自家郎君动了真火,顿时惶惧得脸色发白。但他却没有在主家的呵斥下转身出门,而是尴尬地扭着脸呆呆地站在原地。

  “怎么?我说得还不明白吗?”郭钦老脸一板,沉声道:“他要是敢纠缠不休,你就把我刚才的话一字不差地谁给他听!”

  “诺!”老奴吞了口唾沫艰难的开口道:“只是,只是他让我把这两样东西呈给郎君。”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敞着口的信封和一张薄薄的绢布,拱手递给了郭钦。

  郭钦没有去接信封,只是皱着眉头拈过那块帛书扫了一眼,却见那绢布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十六个字:“郎中郎中,郎能中否?徙胡徙胡,胡可徙哉?!”

  “把他叫到中堂去。”郭钦一张白胖的脸涨得通红,他顺手接过老奴手中的信封,涩声道:“我倒要看看他想要跟我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