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宅世学园反穿记 第六十一章 三顾茅庐

《宅世学园反穿记》第六十一章 三顾茅庐

作者:akj2099 字数:1923 书籍:宅世学园反穿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诸葛亮留给后人的遗产的什么?

  对!就是这篇出师表,这篇让万千学子饱受折磨跪着也得全文背诵的文言文!如今一想起即将见到倾慕已久的诸葛丞相,我心里就激动得恨不得先打一顿再说……

  “比起这个,我倒怀疑你真的背对出师表了吗……”王中明的眼神严重缺乏信任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以后也要背这篇语文吗……”学渣一个的小吕樱仿佛看见了自己苦难的未来,“达令达令,等下干脆我们请孔明先生不要写出师表好吗,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不用背了!”

  “那怎么行,怎么能只有你解脱!”王中明一脸不能只有我倒霉的姿态,“而且就算没有出师表,也会有入师表的文,你休想混过去!”

  学海无涯苦作舟,课本会有替代那是肯定的,虽然古今中外我还没听过有入师表的文就是了。

  ……

  来到隆中,只见这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前面便是卧龙诸葛的茅庐了。”我摇摇看见远处的一所茅庐,心中再次激动起来。

  “那么我们便去瞧瞧,这可平定天下的卧龙,有何特别之处。”虽然口中是在称赞,但陈宫先生似乎有些轻视的样子。

  荀彧笑了笑,似乎也是同样的想法。

  两人都是满腹经文,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术的谋士,然都不敢说单凭自己就能平定天下,而突然冒出两个名声不显的家伙自称得到一个就能平定天下。荀彧和陈宫心里是不屑的,文人的傲骨在这时就凸显出来了。

  我心里汗颜,看来届时孔明先生少不了要遭两人的刁难了。

  ……

  敲得门开,开门的是一名看起来年仅十岁的童子。

  “几位先生是……”童子有些敬畏地问。

  “我等乃游历四处的学士,闻得孔明先生学识渊博,通古烁今,更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术,令吾等钦佩,因此特来拜访结交。”

  诚意是满满的,可惜得到的回应确是……

  “什么?孔明先生不在?”

  “是的!先生出外巡游半月未归,几位来的不是时候。”看门的童子歉意说道。

  真是不巧啊!

  回头望去,众人一脸失望。

  “那我们过数日后再来拜访好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好在有银时之针跳跃时间的能力,我们直接来到了一周后的时间,然后再次来到茅庐。

  “几位来得不是时候,孔明先生昨日出门去拜访老丈人去了。”

  “这是要我们三顾茅庐的节奏啊?”看着紧闭的大门,王中明眼角一抽。

  “只好下次再来了。”我叹了口气:“话说诸葛亮的老丈人是谁来着,记得似乎姓黄。”

  “是黄承彦,荆州世家的大家族之一,地位之高不比刘表他老婆蔡氏的家族低多少。顺带一提,荆州的另外几个大家族是蒯越蒯良的蒯家,马良马谡的马家,以及凤雏庞统他老家的庞家。”

  都是三国有名的人物啊。

  “那黄家有什么名人啊?”小吕樱漂亮地发现了盲点。

  “额……除了黄承彦自己是沔南名士外,好像还真没有。”王中明一个大写的囧字。

  小吕樱╰(*°▽°*)╯:难怪要钓孔明大大,自家都找不出个扛把子的了。

  捂脸!老冤家的庞家有个可安天下的凤雏,可自家却一个能抬上台面的人都找不出,难怪肯掉身价用女儿把如今布衣一个的诸葛亮给拉过来,就是为了和庞家比的时候不输气势。

  怎么样,你庞家有凤雏,我黄家也有卧龙!

  黄家真可怜……

  又是一周后

  “你塔喵说什么,孔明先生又不在?”我感觉我脸都扭曲了。

  “孔明先生前日随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位先生出门拜访水镜先生去了,各位来得实在不是时候。”看门童子连声赔罪。

  回去的路上。

  “说好的三顾茅庐呢,还是连影子都没见到,我们都事先提醒了这个时间会来拜访的。”我愤愤不平地抱怨:“你说丞相一个布衣,架子也未免太大了。”

  “他说臣本布衣你就真信他是布衣了啊!”一提到历史就异常起劲的王中明又激动了起来:“他先人诸葛丰做过汉朝的司隶校尉,是个很大的官。他父亲干过泰山郡丞,虽然去世的早,但毕竟出过仕。他叔父诸葛玄曾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可以说,诸葛亮的出身虽称不上显赫,但也绝不是什么‘布衣’。你见过自带书童,成天和一帮猪朋狗友游山玩水而不下田种地的布衣吗?”

  “……还真是。”感情我一直被语文课本误导了啊。

  连续三次无功而返,要说完全没有一点不满是不可能的,但仔细想想,卧龙诸葛结交四海,但毕竟事有轻重,不可能为了几个陌生人的拜访而耽搁其它更重要的事,我们也就释怀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变得更引起重视就行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天,外出远归的诸葛亮听闻附近的村落传出了这样一首诗,问其故,原是一自称绝郁之槛的仙人所著,名曰《陋室铭》。

  绝郁之槛的仙人,人际关系广泛的诸葛亮自然听过相关传闻,包括其显现的各种神迹。

  在静听完《陋室铭》的全文后,诸葛亮越发赞叹。

  喜欢那种淡淡地清高,无纷扰的清净。室虽陋,但仍可“调素琴,阅金经”。那份洒脱,自如,隐隐中透露出的那份豪气,是自己所喜欢的。

  引朋自家中坐,常以陋室自称。虽无阶绿,却有入眼帘的草青。在茶香中谈笑,不去考虑明日的行色匆匆,那一刻,只把身心交给放松。家中往来,多是白丁,却依旧鸿儒般谈笑。

  这是在形容仙人的居所吧,但用在自己的身上也不无不可。

  “先生,前几次拜访的游士送来拜帖,称明日会再来拜访。”童子恭恭敬敬将拜帖递去。

  卧龙孔明交际广泛,若非前几次实在太忙,又是去老丈人家联络感情,又是去祝恩师寿辰。这种增加人脉的机会,他是不会拒绝的。

  而当孔明看见拜帖人的名字时,他不淡定了

  ——绝郁之槛达令仙人

  =====================================

  PS:各位让你们久等了,真是一入游戏深似海,我会开始慢慢恢复更新的,尽情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