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匠家的小娇娘 128 第 128 章

《铁匠家的小娇娘》128 第 128 章

作者:笑口常开 字数:8576 书籍:铁匠家的小娇娘

  唉,我头疼。

  “是你啊?”

  他看了一眼她背着的东西, 见上头都是菜, 说道:“小娘子, 你这些东西, 恐怕咱们府上现在是看不上眼了。”

  他说的是大实话,如今灾荒年月已经过去 ,府上的主子也就刚开始对这些青菜喜欢, 时间长了,也就腻味了。

  杜三娘笑道:“邢叔, 不是这些小菜,府上家大业大,我也不会拿这些寻常东西来。我家里人在山里捉了个稀罕物,我今日背过来了。邢叔能不能通报上次那位赵叔一声?”

  按着上次那管事的出来的时间算,她这会儿来,那管事儿应该还没出门。

  老邢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还知道我们赵管事儿?”

  杜三娘浅笑着,嘴边有个小酒涡,“赵叔是个好人, 上次他说若是咱们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以拿来给他瞧瞧。”

  说着她又道:“要是这回卖了钱, 回头我给邢叔买半斤酒喝。”

  这话老邢听了喜欢,他道:“那好吧, 我过去问问, 成与不成, 我可不能保证,你先等着吧。”

  说着他便将门一把关上,杜三娘便站在外头守着。抬头看着这高高的围墙,她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把东西卖掉。

  过了没多久,门又打开,杜三娘顿时来了精神,一看面前当真站着上次那位管事儿,杜三娘开门见山的说道:“赵叔,我家弄了个稀罕物儿。”

  赵管事对她印象深刻,当即笑道:“是什么稀罕物让我瞧瞧。若是得了老爷的欢心,自有赏。”

  杜三娘赶忙点头,将背篓里的木桶提出来,拿掉上头遮挡的芭蕉叶子,说道:“赵叔,这是大鲵,又名娃娃鱼,可是鱼类中的佼佼者,寻常根本找不到,也是我爹花了不少功夫才弄回来的。\”

  说着杜三娘将它从水里捞了起来,那娃娃鱼顿时叫了几声,跟着赵管事一起出来的一位小厮儿惊奇的道:“哟,这声音还真像孩子的声音。”

  杜三娘一直看着赵管事,心里也是紧绷着一根弦,若是他不要,今儿她可真是做无用功了。可她不敢追问他,只在心里盼着他能收下她的东西。

  赵管事儿眯了眯眼睛,看着她手里的东西,并未开口说话。

  他的沉默,让杜三娘心里七上八下,若不是内心成熟,她这会儿只怕是根本坚持不住。

  耳畔只有娃娃鱼的叫声,杜三娘手都快要抱软了,她心里有些沮丧,难道她失败了?

  赵管事却是在想旁的事儿,听说城里的县老爷马上要做寿了,府上正在想着选什么礼物。这大鲵,他自然是知晓的,可是不寻常的东西,很少见。赵管事抿了抿嘴,说道:“这东西你想怎么卖?”

  杜三娘听了,总算是松了口气,她道:“小女对这些也不懂,只是听大人们说这东西是个稀罕的,吃了还能延年益寿!您看着给就是了。”

  她对这东西值多少钱,还真的是不清楚。何况,这颜府,她是准备长期打交道的,这价钱,自然是对方给多少她就收多少。

  杜三娘说着指了指背篓里的东西,“家里种的小菜,这一趟也给府上送了些。都是小女捡了最嫩的。还有这个野生的猕猴桃,滋味儿也不错,孩子们喜欢吃,便是那些怀胎的妇人们也喜欢,送给赵叔尝尝味道。”

  这是杜三娘捡了个头最大,卖相最好的,差的全放家里了。说着她还捡了一个大的递给赵管事,“赵叔您尝尝,若是不甜,我就不给你了。”

  赵管事儿笑眯眯的接过来,剥去了皮,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甜味儿更多一些,孩子们应当会喜欢。

  “拿来吧。”

  他话一说完,便有两个小厮出来,将杜三娘的东西拿了进去,她静静的等在门口,老邢道:“你这小娘子可还真厉害,赵管事都被你说动了。”

  杜三娘抿嘴道:“那是赵叔人好。”

  过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赵管事亲自过来,还丢了一个荷包给她,杜三娘接住了,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轻,摸着有些轮廓,也不知是什么东西。赵管事儿撸了撸胡子,说道:“这是赏你的荷包。对了,你那果子叫什么来着,家里可还有,我家夫人喜欢吃。”

  杜三娘忙点头道:“家里还有些,只是卖相不太好,不过山上有,我可以去山上摘些回来。”

  赵管事点了点头,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小厮儿跑来了,手里还拿了个袋子,赵管事道:“给你兑了些碎银铜板。”

  杜三娘忙笑着接了过来,“谢谢赵叔。”

  赵管事笑眯眯的道:“这往后有什么好东西你便拿来。”

  说着他又看了门房一眼,“以后这小娘子来,你就让她直接进来。”

  说完这些话,赵管事便离开了。

  杜三娘抿嘴浅笑,她直接就抓了一把铜钱给老邢,估摸着有十个钱,她可得打好关系。那门房得了她一把钱,自然是高兴,拍着胸脯道:“小娘子往后来,我老邢定给你跑腿儿”

  将那荷包贴身放好,一包碎银子直接就丢在背篓最下面,上头放着木桶和其他东西,腰上的钱袋子里放了几把铜钱,估摸着也是上百个子儿。

  庄户人家都是用铜钱的多,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她得回去称一下,看有多重。按照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个钱算,她这下子,可是比得过一家子好几年的收成了。

  爹娘在家守着那几亩薄田过,一年也不过只有两三吊钱罢了,还别说包含了一家人的开销,人情往来等。

  心里高兴,杜三娘哼着小曲儿从巷子里出去,准备待会儿割上两斤肉。

  走到一家糕点铺子,杜三娘看着那些零嘴,一问价格,竟然比肉价还贵,杜三娘人吓了一跳。想着家里两个孩子,只让装了六块小小的红豆馅糕点,拿了油纸包好,就这么点就是十二个铜板,可是让她肉疼。

  再去粮铺里买些粗粮米面,杜三娘便往西市去。

  走了好久,才找到了秋家的猪肉铺子,单秋实看见杜三娘来,忙就开口喊道:“三娘,你来了。”

  “秋实哥。”杜三娘喊了一声,低头看着面上摆着的猪肉,她指着一块三线肉道:“秋实哥,给我划一块吧。”

  “好呢!”单秋实麻溜的划了一块下来,单长贵看着儿子弄了那么一大块,恐有四五斤重,顿时就敲了儿子脑门一下,这个笨蛋也不先问问她买多少。

  “三娘,你要多少?叔儿给你划一刀。”单长贵笑眯眯的道,今早她不过是背了些菜来卖,能有几个钱儿?这肉价可不便宜,单长贵说着就拿起刀子,等她开口。

  杜三娘道:“单二叔,你不用割了,直接称给我就是。”

  单长贵道:“三娘,这三线肉二叔算你十五文一斤,这怕是有四五斤重。”

  他是怕她没钱,杜三娘弄明白了单二叔的意思,人家这样委婉的提醒,是怕她待会儿没那么多钱下不来台。

  杜三娘点头道:“我知道,单二叔,你给我称就好了。”

  单长贵见她坚持,只能给她称重,他道:“哟,可有五斤二两,这二两叔就不算你钱了。”

  “七十五文!”杜三娘说道,随即将钱袋子打开,捡了七十五文钱出来递给他,原本还算鼓鼓的荷包顿时就瘪了。

  单长贵笑着道:“三娘还会算账呢!”

  说着让儿子把肉包好,一边道:“你什么时候回去?要不你去城门口等着,等你秋婶儿来了,我让她捎带你一程。”

  杜三娘笑着摇了摇头,“不用了,单二叔,我逛一逛就要回家了。”

  那头单秋实又捡了两根猪骨给她,杜三娘忙道:“秋实哥,我没买这个。”

  单长贵扭头看了儿子一眼,单秋实嘿嘿笑着,说道:“就是两根扇子骨,上头没什么肉。你拿回去煮汤。”

  单长贵也道:“三娘,你就收下吧。”

  杜三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就谢谢二叔了。”

  将用芭蕉叶包好的肉放在背篓里,杜三娘转身离开,等她走远了,单秋实还伸长脖子望着她。

  刚走了一段路,杜三娘突然看见前头站着的一个人,她咦了一声,立刻就大步追了上去!

  牛大丫长得高壮,长相随了她爹,皮肤有些黑,一张国字脸,算不上漂亮,不过胜在身板结实。

  牛大丫一边走一边对杜三娘道:“那毛果没什么好吃的,你们摘那个干嘛?“

  “这还不是家里两个小的闹着想吃零嘴,摘些毛果回去,让他们打打牙祭。”杜三娘笑着道。

  牛大丫想起自己家里的两个弟弟,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行,我也摘些回去。”

  山里这个季节正是吃猕猴桃的好时候,杜三娘往年也会来摘一些,野生的果子比起种植的果子个头更小,也更酸一些。其实家里就她和四娘喜欢吃,其他人都不爱这个。

  到了密林里,杨氏爬上树,将结果的枝条砍断,杜三娘就蹲在地下捡。牛大丫手上动作不停,很快砍了一背篓的柴火,她这才道:“婶儿,把你镰刀也借给我用用。”

  杨氏道:“你拿去吧。”

  说着从树上下来,杨氏对女儿说道:“我也去砍些柴,要是不够,你让大丫帮你在弄些。”

  那头牛大丫拿过镰刀就爬上树去,她看着杜三娘道:“三娘,你还要吗?”

  杜三娘抿嘴笑道:“那谢谢你了。”

  有牛大丫帮忙,不多时就捡了小半背篓。牛大丫又道:“三娘,你捡这么多,回去吃得完吗?还不如多捡些柴火回去。“

  杜三娘笑眯眯的道:“这东西能放不少时间,后面也不可能天天来,一次多弄些回去。”

  牛大丫哦了一声,杜三娘看着她,牛家大丫这身板绝对壮实,和他倒是般配,这般想着杜三娘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

  牛大丫看着杜三娘,说道:“三娘,你傻笑什么,毛果都被你捏坏了。”

  顾玲珑低头一瞧,可不就是这样,她沾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果肉。杜三娘道:“大丫,下次去赶集,我们一块儿去吧,我上次跟着娘去城里卖山菌,卖了三十个钱呢!”

  “三十个钱?”牛大丫倒吸了一口冷气,“当真卖这么多?”

  杜三娘笑眯眯的道:“是真的,那老爷一口气就把我的山菌全买了。”

  牛大丫拧着眉,她道;“可是我怕我娘不让我去。”

  她当然也想进城,可是家里如今都要靠她,娘的身体也不好,下地干活儿的事儿根本就做不了。

  杜三娘道:“大丫,你好好跟婶子说,婶子肯定能让你去的。等回头你赚了钱,你娘不就高兴了。”

  牛大丫想了想,说道:“好吧,那我回头跟我娘说说。不过下回赶集时候你一定要来叫我,不然我娘她不相信。”

  杜三娘嗯了一声,“到时我肯定叫你,你就放心好了。”

  杜三娘心里乐得要冒泡,越看牛大丫越满意,那姓陆的自己说要找个身体结实的,她就给他找个身体结实的。这可是她第一次给人做媒人呢,杜三娘越想越激动,可以说是雄心万丈。

  过了没多久,杨氏过来了,她手里捏着几枚蛋,笑看着女儿道:“三娘,你看这是什么?”

  杜三娘跑过去,看着那绿壳子的蛋,“野鸡蛋?”

  杨氏笑着点了点头,“刚才我捡柴的时候看见一个窝棚,回头给你们煮了打打牙祭!”

  杜三娘抿了抿嘴,“娘煮给四娘和峰哥吃吧。”

  她是不爱吃这野鸡蛋的,以前吃过一回,那味道让她接受不了,一股子臊味。

  牛大丫道:“婶儿,刚才三娘说下回让我跟着她一起去集市上卖菜。”

  杨氏笑了笑,说道:“好啊,下次你跟三娘一起去。”

  回了家,四娘就跑了过来,看着杜三娘道:“阿姐,你捡毛果了吗?”

  杜三娘点了点头,摸了摸四娘的脸,“阿姐摘了毛果,娘那儿还捡了几个野鸡蛋呢,待会儿煮给你们吃!”

  四娘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就跑去缠着杨氏。

  杜三娘坐在院子里,将背篓里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将最好的毛果挑了出来。

  那头四娘突然瘪嘴哇的一声就叫了出了,杜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我不是故意的。”

  那野鸡蛋落到地上,被摔坏了,四娘指着那摔破的蛋说道:“有小鸡,有小鸡!”

  “哥哥你是坏人!”四娘控诉道。

  杜峰摸了摸头,“这个蛋不能吃了。”

  四娘哇哇叫着就朝杜三娘这里跑了过来,“阿姐,阿姐,哥哥是坏人。”

  杜三娘看着她那小模样,笑着道:“乖,峰儿也不是故意的。”

  “阿姐,阿姐,你去看嘛,里头都有小鸡了!”说着硬要拉着杜三娘过去看。杜三娘无奈,只能跟着她过去,杜峰嘟着嘴,看见姐姐过来,他怕挨骂,赶忙说道:“阿姐,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蛋壳里那只小鸡已经发育得很是完整了,过不了多久,差不多就能出来了。

  杜三娘道:“四娘,扔了吧,你看这里面都有小鸡了。“

  四娘脸上还挂着金豆子,她瘪了瘪小嘴,说道:“阿姐,我们把小鸡孵出来吧!别扔了,孵出来我们养小鸡。”

  杜三娘只当她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笑着道:“好好,留着孵小鸡。”

  四娘马上把剩下的几颗蛋抱在怀里,仰起头看着杜三娘问道:“阿姐,那怎么才能孵出小鸡呢?”

  杜峰道:“妹妹你真笨,肯定要抱鸡母才能孵出小鸡。”

  四娘嘟着嘴,“我养的鸡里有母鸡,有母鸡。”

  杜峰急道:“妹妹,母鸡孵不出来,要抱小鸡的抱鸡母才能孵出来。”

  四娘拉着杜三娘的手,“阿姐,家里有抱鸡母吗?”

  “四娘,咱们家里没有抱鸡母。”

  四娘听了小嘴一瘪,“阿姐,阿姐,我们孵小鸡嘛,孵小鸡嘛!”

  杜三娘头疼得很,她哄着四娘道:“四娘,那阿姐明日去城里看看,要是有抱鸡母就给你买回家好不好?”

  四娘点了点头,杜三娘摸了摸她的头,又道:“那四娘乖乖跟哥哥去玩儿,姐姐还要忙,明日去城里卖了那些东西,才有钱给四娘买抱鸡母。”

  四娘被哄好了,她还小心的将那几颗野鸡蛋拿起来放到了鸡窝里,放好之后,还拿了稻草遮住,她拍了拍手,跑出来对杜三娘道:“阿姐,我放在鸡窝里了,等买了抱鸡母回来,就让它在鸡窝里孵小鸡。”

  杜三娘看着她,这会儿当真是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莫不是明日她真要给她买个抱鸡母回来才作数?

  四娘跑进屋去,杜三娘站在院子还能听见四娘对杜华盛说等阿姐说要给她买抱鸡母回来孵小鸡。

  杜三娘听着那童言童语,突然间觉得满足她这个要求又如何?孩子的天真不能随便抹去,四娘的童年也就那么几年。

  第二日一早,杜三娘背了半篓猕猴桃,上头搭了几把翠绿的小菜,便出了家门。

  杜三娘到城里的时候,日头已经升高了,她赶紧给颜家送东西去,赵管事儿没空,只叫了个小厮儿过来。那小厮看她一眼,说道:“你跟我进来吧。”

  门房的刑老头道:“闺女,快跟他进去。”

  杜三娘连忙跟了过去,一路她也不敢细看,只跟着那人七拐八拐的,最后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小厮指了指里头,说道:“你进去吧。”

  说完便不再理会杜三娘,转身就走。杜三娘进了院门口,院子里有个中年女人,正坐在椅子上磕瓜子儿。

  杜三娘抿了抿嘴,她脆生生的喊道:“婶儿,我是来送东西的,是赵管事儿赵叔让我送来的。”

  她不知道里头的女人是谁,又怕人家轰她离开,先前那小厮都没进屋,只是带她到了地方就走了。

  杜三娘抬出赵管儿的名头,就是盼着对方能看在赵管事儿的份上,给她点好脸色。

  那中年妇女听她说是赵管事儿叫她来的,不由得仔细打量着她,杜三娘也就咧开嘴笑着。

  “你就是那个小丫头啊!”马氏看着她笑说道。

  她可是听丈夫前头说起过一个小姑娘,说是一点都不怕生,还敢跟他做生意,马氏这会儿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俏生生的丫头,就知道丈夫口中的人定然是她。

  马氏站起身来,说道:“进来吧,赵管事儿我是当家的。我看看你今儿带什么进来了。”

  杜三娘道:“是猕猴桃,前头赵叔说府上的夫人喜欢吃,让我在送些过来。”

  说着她自己将背篓里的东西捡了出来,又另外拿了一包用芭蕉叶包着的东西,说道:“婶儿,这是我给赵叔另外装的,给孩子们尝尝味道。”

  马氏也没推迟,杜三娘又道:“这次还有些茶树菇,不是很多,府上先尝尝口味,回头我在送来。”

  “谢谢阿姐。”四娘拿了东西,笑嘻嘻的跑了出去。

  已经是下午了,史氏今日还得在女儿家中住一晚,明日才会回去。杨氏让三娘去休息,自己去了厨房做晚饭。

  杜三娘抱了三尺头的布回了屋子,又从针线篓子里找出尺子,捡了一块木炭比划起来。

  那头史氏在屋里同杜华盛说话,杜华盛自然是知道她们今日是去做什么。这会儿看着岳母,他道:“娘,今日你们去看人,可看见了?”

  “看见了,家里有三间大瓦房,还有个打铁的铺子。那身板可比你结实多了,模样也长得周正,配得上你家三娘。”

  杜华盛搓了搓手,有些急切的问道:“那后生家里可说什么了?”

  史氏吃了两口茶,看着老实巴交的女婿难得的急了起来,她笑着道:“我那老姐们儿自会去说,这事儿你也别担心,有了准信儿我再来跟你们说。”

  第二日一大早,史氏便要回去了,杨氏拿了十几个钱儿给史氏,又送她出了村口。

  史氏嘱咐道:“这事儿你先别跟三娘说,等我这儿有了准信儿,你在告诉三娘也不迟。免得要是一场空,孩子心里不舒坦。”

  杨氏点头表示知道了,一直送史氏出了两里地,才满怀心事儿的回了家。

  那年轻人家里的条件,她昨晚上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儿若是能说成,对女儿来说算得上是良缘了。如今她家没什么意见,也就看男方家里怎么说了。

  杜三娘正在院子里缝制衣裳,她麻溜的穿针引线,想着离冬天也没多久了,可得想法子买些棉花回来,做两身棉袄。

  这儿的冬天,可真的是冷,她都恨不得整日窝在家里不出门,天天守着屋子里的火堆烤火才好。

  “三娘,给你自己缝一身就是,这两年都没给你做新衣。”杨氏回来就看见她在忙活针线,身上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衣,心里免不得有些感慨。

  “娘,难得女儿赚了点钱,这第一笔钱,当然得孝敬你们二老。我的不急,等以后赚了钱,我自然会给自己买。”杜三娘头也没抬的回应道。

  杨氏看她挺直脊背坐在院子里,桌子上还放着裁好的布,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儿,她心里也满是欣慰。

  在家呆了一天,衣裳只是缝了个大概,反倒累得她脖子酸痛,腰也疼。杜三娘停了手,暗道放着慢慢做便是,也不赶时间。

  过了几日,杜三娘带着弟弟进了山,又捡了些山菌。如今正值秋末,野生的猕猴桃长在树上,杜三娘三两下爬到树上,摘自己能够得着的果子,稍远些的,她便使劲儿晃着树枝,待落到地上,杜峰弓着身子在草里捡着。

  这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村里的人也常常摘来吃,野生的猕猴桃个头不大,也就哄哄小孩子,大人们都不怎么喜欢吃。

  摘了约莫三四斤,杜三娘便停了手。她从树上慢慢下来,看着杜峰道:“峰哥,地上的不捡了。”

  杜三娘背着背篓,手里拿了把砍刀,一直走到一汪小水潭前,山涧蜿蜒而下,冲刷着水潭的大石头,杜三娘趴在边上捧了两捧水喝着。

  解了口渴,她站着歇了几口气儿,那头杜峰已经沿着溪流往上走,也就今年没下雨,往年村子里的孩子们每到夏日便会进来捉些鱼虾河蟹回去打打牙祭。

  杜三娘见他像猴儿一样很快就不见了影子,笑着道:“你慢点儿。”

  “阿姐,你快上来啊。”

  杜三娘跟在他后面上去,一直爬到最高处,面前是一个方圆几十丈的水池,水池镶嵌在大山中,尽头是个岩洞 ,这里的水,就是从那个洞口流出来的,最后和村东头那条溪流汇合。

  水很清亮,有些凉,杜三娘叹了口气,说道:“前头干旱,怕是没什么鱼了。”

  生长在这种冷水中的鱼,肉质特别的鲜美,比池塘里的鱼更美味。

  正准备叫地弟弟回去,她突然看见一处大石头边有个黑乎乎的东西,还在到处爬动。杜三娘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又看,立刻把背篓往地上一放,将裤子往上扒拉到膝盖的位置,就下了水。

  水冰冰凉凉,杜三娘也不在意,这会儿满心满眼都是那东西,原本平静的水面被她哗啦啦的弄出了很大的响动,连带着水花都弄湿了裤子。她几大步就跑到那东西身边,伸出两只手把它捉住了。

  杜峰看见姐姐手里抓了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它还在叫,叫声像是小儿的啼哭,杜峰被吓着了,忙喊道:“姐,你快放开那东西,小心它伤了你。“

  杜三娘笑着说道:“峰哥儿,这东西学名叫大鲵,丑名叫娃娃鱼。”

  她说着又赶忙跑回岸上,手里这东西估摸着有七八斤重,杜三娘笑着道:“赶明儿我给城里的大人物送去,要是得了赏,阿姐给你买零嘴吃。”

  杜三娘没想到这次进山,竟然碰见了这么个稀罕物,这会儿脸上是止不住的笑。

  看着弟弟披着一件褂子,杜三娘道:“把你褂子脱下来,在水里弄湿。”

  杜峰一听这东西能换钱,立刻就把褂子脱了在水里晃荡着,随即拿给阿姐,杜三娘用褂子将大鲵裹住,放在背篓里,说道:“我们马上回去。”

  姐弟俩几乎是一路跑着回了家,好在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地里忙活,那大鲵发出的声音并没多少人听见。

  杜三娘回到家里,忙将自家的木桶提了出来,放了半桶水,才将大鲵放进水中。

  四娘跑过来,围着水桶转悠,指着里头的怪东西问道:“阿姐,这是什么东西啊?黑乎乎的,还会像娃娃一样叫。”

  “这是鱼,明儿姐姐拿去城里换了钱,给你们买好吃的,还给做新衣裳。”

  说着杜三娘让杜峰过来搭把手,姐弟俩人将它提着往屋里去。

  杜华盛的腿虽然好得差不多了,可不知道是当初哪个环节出了错,如今走起路来有些影响,一条腿长一些,一条腿短了一些。今日他没在家,也去了地里。

  杜三娘将那大鲵藏好了,将捡的山菌拿出来,可惜的是,那大鲵压坏了不少东西。

  只好捡了些还算看得过去的野生猕猴出来,那些个头太小的就留在家给弟弟妹妹做零嘴吃。

  杜三娘看向杜峰,“峰哥儿,你在家里看着,可不能让人发现那条鱼。”

  杜峰忙点头应下,杜三娘背着背篓又往地里跑。

  说着她又朝杜三娘一扫帚打了过去,却是落了空。杜华盛黑着脸说道:“娘,三娘是个姑娘家,你要是生气,打儿子便是,别打她。”

  杜三娘道:“爹,她当然是恨不得我死了算了,当年我大姐二姐那幺小她都能袖手旁观,心这么冷硬,奶奶,你今日要打就打死我,打不死我,我同样不会让我爹去!”

  “好啊,好啊,如今长大了,是半分不把我这奶奶放在眼里了是不是?”王氏说着扔了扫帚,朝杜三娘追了过去。

  杜峰和四娘见奶奶要去打阿姐,两个都跑了上来,抱着王氏的腿。

  “别打我阿姐……”

  王氏气得不行,抬起手看着峰哥,那巴掌到底是没打下去,只是抱着她腿的四娘就遭殃了,王氏抬手就拍在她脊背上,然后脚一抖,直接就将四娘给踢到了地上。

  四娘顿时就大哭起来,杜华盛很是心疼,赶忙把小闺女抱起来。杜三娘看着王氏,抓起旁边放着的一把砍刀就扬起了来,“你来啊,你来。看是你快还是我手快!”

  来到这里几年,杜三娘一直都是压抑着性子,可是这会儿看见王氏连五岁的四娘不放过,下手那么重,顿时气得眼睛都红了!

  王氏看她手里的砍刀胡乱比划着,一下子挨不了她的身,只好看着她道:“你给我把刀放下!”

  杜三娘一脸怒容的看着她,“放下?放下了由着你来打我?四娘那幺小,你怎能下得去手?”

  王氏肺都快气炸了,她自来在家便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开口说的话,谁敢不听!可却是在这小丫头手里连着下了两回面子!王氏指着她道:“好,好,你能,就你硬气!”

  说着她双手一拍,大声道:“快来看啊,快来看这一家人嫌弃我啊,嫌弃我老婆子如今不中用了,让他们干点什么事儿都不愿意啊!”

  杜三娘抿着嘴,将手里的砍刀放回去,她也立刻放声哭了起来,不过也是干嚎居多,王氏不就是要比谁的嗓门大?比就比,她就不信她干不过一个老太婆!

  “打人啦,奶奶要打死我家四娘啊……峰哥儿,快去叫娘回来,奶要打死我们啊!”

  四娘看见阿姐哭,她本就被那一下子打得疼了,这会儿哭得更大声,一时间杜家院子里是哭声震天。

  左邻右舍的人听见哭声,全都一窝蜂的跑来看热闹。

  杜三娘朝四娘招了招手,让四娘到自己身边来,四娘哭着就扑在了杜三娘怀里,杜三娘半搂着妹妹,说道:“奶奶,我和四娘既是碍了你的眼睛,当年我娘生我们下来,你怎么不直接将我们丢了!我和四娘到底哪里惹你不高兴了,四娘这幺小你都……”

  王氏见她倒打一耙,顿时气得指着她道:“你个小贱蹄子,你说什么?你……你个赔钱货……”

  王氏说着又将那扫帚捡了起来,杜三娘抱着四娘,说道:“我和四娘是赔钱货?那奶奶你自己也是女人,你又是什么!”

  见王氏又要去打人,在外头看热闹的两个女人走进来,赶紧拉着王氏,一边道:“好歹是你孙女,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

  杜三娘将四娘的的衣裳撩起来,只见她背上青了一片,顿时心里火大得很,死死咬着嘴唇才没发泄出来。她道:“奶奶,你当真是要打死我和四娘才开心吗?”

  旁人看见四娘瘦弱的脊背上那片青色,纷纷倒吸了一口气。虽说都知道这王氏是个浑人,可也都没想到她竟然会对才五岁的四娘下这狠手。

  王氏气冲冲的瞪着顾三娘道:“你……小贱人,你还敢说!”

  杜三娘冷声道:“奶奶都敢下手,还怕人说吗?”

  “你也是的,孩子还那幺小,怎下这么重的手啊!”拉着王氏的一个婆子略带责备的道。

  王氏怒道:“你们别听她的,这小兔崽子,如今翅膀长硬了,还敢倒打一耙。”

  杜三娘抿嘴道:“奶奶,难道这不是你下的手?”

  王氏恨不得撕烂她的嘴,可她被人拉着,这会儿也不能过来,

  “奶奶打我,奶奶打我!”四娘哭喊道,她那小脸早就哭花了,眼睛红的厉害,嗓子都嘶哑了。她这一张口,听在众人心里都可怜她得紧,纷纷觉得王氏实在是太过分了。

  杜华盛看见小女儿背上的青紫,他对自己的两个女儿从未动过手,这会儿也是脸色难看,道:“娘,四娘这幺小,你怎么能下这狠手!”

  王氏道:“谁让她扑过来的?你怎么不说说三娘,她还想拿刀砍我呢!“

  “奶奶,说话要讲良心,我怎么砍你了?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来打我,我爹拦住你,还被你打了一扫帚,你尤不解气,又来打我。四娘和峰哥抱着你,你就把四娘打了!奶奶,我家到底是欠了你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们!”杜三娘紧紧咬着牙,这会儿她眼圈也是红红的,“我娘,我,四娘,我们到底惹了你什么,你恨不得我们去死。”

  摸了把眼角的泪,杜三娘又道:“你总是这样,有事儿的时候就来找我们,没事儿时候 ,可曾来我家看过?这么多年,你是怎么对我们的?便是再冷血的人,恐怕也做不出来你做出的那些事儿。我爹当初摔了腿没好好养着,现如今便是能走了,腿也不能使重力。你没看见我爹如今走路腿脚都还不利索?四叔家里要修房子,你要我爹去帮忙,我只不过跟你说我爹脚落了病根,你就生气。”

  杜三娘这一通哭诉,周围的人点头应道:“杜二哥的腿确实落了残疾,如今他家的活儿都是媳妇儿在做,这上山下地的,重活累活全是杨大嫂在做。”

  王氏气得面皮通红,杜三娘摸了把脸,便木着一张脸不说话了。

  杜华盛长长的叹了一口起,他看着王氏无奈的说道:“娘,赶明我去给四弟家做就是。”

  杨氏正踏进院子,听见杜华盛这一声杨氏顿时就火大的将手里的锄头一扔,“去?你要上哪儿去?”

  说着杨氏大步走进来,背上的背篓被她丢到地上,恶狠狠的看着王氏,“去给四弟家干活?怎么没看有人来给我家干活?地里这么忙,我一个人再苦再累都坚持着,我都舍不得让华盛下地,你就愿意让他瘸着腿去给四弟家修房子?我家的房顶坏了我都没喊人修,既然四弟家里要修房子,那就把咱们家的一起修一修!”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