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匠家的小娇娘 125 第 125 章

《铁匠家的小娇娘》125 第 125 章

作者:笑口常开 字数:8394 书籍:铁匠家的小娇娘

  唉,我头疼。“外祖母, 娘一早就出去了, 这会儿还未回家。”杜三娘端了水来给三人解渴,一边解释道。

  史氏看着外孙女瘦了不少, 心生怜惜,只是如今家家户户都过得艰难, 便是他们家也是一样。这穷苦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

  杜华盛见着岳母来了, 忙就要起身,史氏道:“你腿脚还没好, 快躺着, 又不是外人。“

  要说这个女婿, 史氏还是非常满意。虽说王氏那人不是个东西, 生的儿子倒是个老实本分的,和自己女儿成亲这么多年,两人从不曾红过脸, 一直以来商商量量的过日子, 这也是史氏最欣慰的。

  大舅杨勇,今年四十岁,皮肤黝黑,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大舅母周氏,人高高瘦瘦的,却是个精明的人。杜三娘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有些摸不准舅舅舅母怎么也来了,往常都是外祖母一人过来。

  前两年老头子过世后,史氏便跟着老大一家生活,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分了家,各自过自己的日子。这次史氏来,还拧了一篮子东西,杜三娘打开一看,见着里头竟然有一截腊肉,还有几个鸡蛋,一捧往年晒制的干笋,顿时就觉得这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

  史氏看着几个孩子都是瘦瘦小小的,心里也是难受得很。他们家虽然日子也不好过,可比这里还是要好得多,史氏拉着两个小的说话,杜峰和四娘嘴巴甜,将她哄得眉开眼笑。

  杨家在另外的山头,离这里比较远,走路得走上两个时辰,杜三娘暗道恐怕是天将将亮起来就从家里出来了,三人恐怕都饿着肚子。

  杜三娘进了厨房,当下就生了火,从瓦罐里小心的拿了一坨油出来,在锅里抹了几下,又赶紧将那还未化开的油舀回罐子里,然后从柜子里抓了一把茶叶出来,放在锅里使劲儿翻炒着,过了一会儿加了水进去,等到水烧开,又打了两个鸡蛋,如此最简单的油茶便烧制好了。这东西是庄户人家最喜欢吃的,尤其是农忙时间,吃了能提神,干活也有劲儿。往年她爹娘到农忙时节每天都要吃上一碗才去地里。

  杜三娘捡了大碗舀了端出去,史氏见她做了油茶,笑着说道:“如今都没得吃的,你还弄这些玩意儿做什么。”

  杜三娘只是站在旁边抿嘴笑着。

  倒是周氏看着不由得食指大动,出门的时候就没吃东西,婆婆还硬是割了一截腊肉带着来,可把周氏给心疼坏了。如今这年月日子都过得不好,她家过年时虽宰杀了一头肥猪,可吃到如今,也是没剩几块了。虽然也知道小姑子家里困难,可大家的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的,她今日跟着来,就是怕婆母兜里揣了银钱来接济小姑一家。

  周氏捧着碗喝了一口,她道:“三娘如今是越发能干了。”

  史氏白了大儿媳妇一眼,看向外孙女道:“给你娘装上一碗,她早上还没吃吧。”

  杜三娘摆了摆手,回道:“我已经给娘装了一碗。”

  说着又给爹爹端了一碗来,杜华盛道:“你也吃。”

  杜三娘自来就不喜欢吃这个东西,这味道她不喜欢,她笑道:“爹爹,你吃吧,我晚些时候再吃。“

  两个小的眼巴巴的瞧着杜华盛,杜华盛喝了两口,便将粗瓷碗递给两个小的,说道:“你俩吃些。”

  一直到中午了,杨氏才从外头回来,她脸上晒得红扑扑的,刚一进院子,史氏就从屋子走了出来。杨氏看见娘来了,顿时就喜笑颜开,喊了一声“娘”。

  杨氏忙将背篓放下,进了屋子,看见大哥大嫂也来了,心里也高兴。娘家人来了,杨氏顾不得洗漱就过来跟他们说话。

  午饭便落到了杜三娘的头上,好在这里的人吃饭都吃得晚,庄户人家基本是天不见亮就出门,一直到早上已时回到家里,才开时吃早饭,歇歇气儿又去地里,真到吃中饭的时候,几乎就是下午申时了,大部分人都只吃两顿。吃三顿饭,得是农忙时节,一直到天黑了才会回家,等到吃饭的时候都很晚了。

  不过如今灾荒年,地里干得厉害,老天爷又不下雨,没什么要忙的,有时一天吃一顿,吃两顿,就这么将养着有口气儿罢了。

  娘的背篓里有挖的野生白苕,还有一小把焉哒哒的野菜,也不知走了多远的路才弄到的,这附近的山头早已经被村里的人翻了个遍。

  杜三娘不紧不慢的将干笋抓了一把出来,时间来不及用水泡,便只好放在锅里煮开,快速将其泡发开。又切下巴掌大的一块腊肉,待会儿笋子切成细丝,也能炒一盘。又将白苕捡出来清洗,这东西很不好打理,弄完手又红又痒,可是今日舅舅他们来了,她也得做些像样的吃的。

  屋子里,史氏见外孙女主动去了厨房,她心里满意,看了儿媳妇一眼,说道:“你去厨房看看,三娘那里可要帮忙。”

  周氏顿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杨氏忙道:“娘,大嫂,不用管她。她从六岁开始就学着做饭,不用帮忙。”

  周氏便又坐了回去,一边笑着说道:“三娘是个懂事又勤快的,我们一到屋里,她就煮了油茶来,贴心得很呢。”

  “我和你大哥大嫂这次来,是有一件事儿想要问问你。”史氏也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杜三娘冷眼看着她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撒泼,这个恶毒婆子,可真会颠倒是非黑白。

  不过片刻,杜家外面就围满了人。

  杜华盛面色也是红红白白,老母亲直接就坐在地上嚎哭,他眼下也不知道该如何了,只好干着急的道:“娘,你先起来。”

  王氏一拍大腿,说道:“我不起来,你要是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养个儿子如今也开始嫌弃我了,老头子啊,你走得早,你自己看看你这儿子啊,他不孝敬我这老母亲啊……”

  王氏这番唱念做打,姿态做得很足!

  外头响起窃窃私语的声音,杜三娘很想冲过去让这个不要脸的老虔婆滚蛋。可她是小辈,娘还没有回来,她若是冲过去,即便待会儿事情揭穿,她也落不到好来。

  杜三娘只能在心里憋着一股气儿,继而又想着王氏突然开口要让自己出嫁,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杨氏正往家里赶,走到村口的时候,就看见儿子和小女儿来了,她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四娘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娘啊,奶奶来了,她好凶。”

  杨氏一听是婆婆来了,顿时眼皮直跳,心理也是咚咚的跳个不停。她嫁进杜家十多年,这婆婆是个什么德行她是摸透了。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自家男人在山上摔了腿,在家休养的这些日子,也没见她来探望一眼。这会儿听见她来了家里,杨氏可不相信是她良心发现。

  杨氏赶紧拉着一双儿女往家里去,还未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家门口站了不少人。杨氏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待她走近了些,便听见了婆婆的嚎叫声。

  杨氏进了院子,看见婆婆坐在地上,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嘴里念叨她是个没福的,儿子养大了就不管她之类的话。杨氏听见这些话,心里就大恨,这老婆子可真是会没话找话,早早的就要跟着么儿过,明明是她自己要分家,将其他几个儿子分了出来,这会儿反倒是怪别人不管她!

  杨氏放下背篓,说道:“娘,你来了。地上凉,你快些起来,有话好好说。”

  王氏见她回来了,一下子就从地上爬了起来,“你回来的正好,你说,我好好的儿子,是不是你教他的,让他忤逆我,不听我的话!”

  杨氏莫名其妙,不过她却不愿意背这锅,她道:“娘,你这说的什么话!儿媳自从嫁到杜家,一直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娘当年将我们分出来过,这每年的孝敬钱,我家华盛便是宁愿苦着几个孩子,也得把娘的两百个大钱省下来。便是今年开春遭了旱,那两百个钱也是分文不差的先给了娘,娘今日来说这些话,好生没有道理。”

  杨氏早些年因为没有生儿子,被婆母苛待得厉害,后来分家之后才过得顺心不少。一直到她生了儿子,给夫君留了香火,腰杆也才挺直了,可不再是当年那个嫁过来时被王氏吃得死死的小媳妇儿。

  当年王氏闹着要分家,将几个儿子分了出去,说是要跟着小儿子过活,这分家之后,还要每家每年给两百个大钱的孝敬,在村子里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会儿杨氏这样一说,周围的人也纷纷点着头。要说杜华盛一家子对她极不错了,今年开春之后,遭了旱,那般紧张的时候,还能紧着裤腰带将老娘的孝敬钱给了,算是极孝顺了。

  杨氏往屋里看了一眼,见女儿站在杜华盛身后,丈夫脸色有些不好看,心里料定是王氏跑来撒泼。

  王氏本想先扣个不孝的帽子,在说其他。哪知道杨氏竟然捡了孝敬钱的事儿拿来说。以前一家子住在一起的时候,王氏婆婆的资格摆得足足的,二儿媳妇儿更是被她经常喝骂,杨氏哪回不是只能乖乖听见,何曾敢说一句顶撞她?更别说后来分家之后,王氏一有个头疼脑热就喊她去伺候,二儿媳妇也会去,这会儿杨氏一反驳,王氏倒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不过王氏是何许人也?早年也是村子里有名的泼辣人物儿,因着性格泼辣又霸道,和村里不少人关系都处得不太好。这会儿杨氏竟敢顶撞她,王氏顿时就来了火气,长牙五爪的上来就想打她。

  杨氏却快速的躲开,她道:“娘,你这是做什么,难不成你得了失心疯!”

  院子外头守着的不少人听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王氏脸色难看,她叉腰道:“你才失心疯!老娘今日既然来了,你们就得同意!”

  杨氏皱着眉,问道:“娘,到底是什么事儿,你好好说,能做到的,我们夫妻自然会答应你。”

  王氏板着脸说道:“我给你家丫头说了个人家,好心来说道,老二竟然要赶我走!好啊,我养你这么大,还给你娶了媳妇儿,如今是有了媳妇孩子就不要娘了!”

  说着王氏又嚎叫起来。

  杜三娘忍无可忍,她从爹爹身后站出来,看着王氏道:“奶奶怎么不把话说完。你一来家里,什么都不说,只让爹爹答应你。爹爹问你什么事儿,你说给我说了门亲事儿,对方出了五十斤白面,一吊钱,奶奶问也不问就先收了,也好意思说是为我说亲?我才十三岁,还未及笄!”

  就算如今闹起了饥荒,今时不同往日。可五十斤白面,一吊钱就想把闺女娶走,做他妈的白日梦!这会儿也就是王氏是长辈,这要是媒人来,杨氏非得把人打出门不可!

  杜三娘又道:“娘,我才十三岁,我都还是个孩子呢。四叔家的二丫都比我大两岁,她怎么不让二丫嫁人?”

  杨氏脸色难看,说道:“娘,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这亲事儿,我们确实是不能答应的。这五十斤白面,一吊钱,谁看得上眼,谁就把她女儿嫁去。反正我们家在困难,也不会就这么把女儿贱卖了!”

  她理了理衣裳,又擦了擦脸,走到上回来过的侧门,抬起手敲了敲。

  不多时,门房的打开门,杜三娘见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人,她面上堆着笑,说道:“刑叔,又见面了。”

  老邢对这小丫头有印象,毕竟卖了钱,还愿意拿钱请他喝一角酒的人还是头一次碰见。

  “是你啊?”

  他看了一眼她背着的东西,见上头都是菜,说道:“小娘子,你这些东西,恐怕咱们府上现在是看不上眼了。”

  他说的是大实话,如今灾荒年月已经过去 ,府上的主子也就刚开始对这些青菜喜欢,时间长了,也就腻味了。

  杜三娘笑道:“邢叔,不是这些小菜,府上家大业大,我也不会拿这些寻常东西来。我家里人在山里捉了个稀罕物,我今日背过来了。邢叔能不能通报上次那位赵叔一声?”

  按着上次那管事的出来的时间算,她这会儿来,那管事儿应该还没出门。

  老邢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还知道我们赵管事儿?”

  杜三娘浅笑着,嘴边有个小酒涡,“赵叔是个好人,上次他说若是咱们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以拿来给他瞧瞧。”

  说着她又道:“要是这回卖了钱,回头我给邢叔买半斤酒喝。”

  这话老邢听了喜欢,他道:“那好吧,我过去问问,成与不成,我可不能保证,你先等着吧。”

  说着他便将门一把关上,杜三娘便站在外头守着。抬头看着这高高的围墙,她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把东西卖掉。

  过了没多久,门又打开,杜三娘顿时来了精神,一看面前当真站着上次那位管事儿,杜三娘开门见山的说道:“赵叔,我家弄了个稀罕物儿。”

  赵管事对她印象深刻,当即笑道:“是什么稀罕物让我瞧瞧。若是得了老爷的欢心,自有赏。”

  杜三娘赶忙点头,将背篓里的木桶提出来,拿掉上头遮挡的芭蕉叶子,说道:“赵叔,这是大鲵,又名娃娃鱼,可是鱼类中的佼佼者,寻常根本找不到,也是我爹花了不少功夫才弄回来的。\”

  说着杜三娘将它从水里捞了起来,那娃娃鱼顿时叫了几声,跟着赵管事一起出来的一位小厮儿惊奇的道:“哟,这声音还真像孩子的声音。”

  杜三娘一直看着赵管事,心里也是紧绷着一根弦,若是他不要,今儿她可真是做无用功了。可她不敢追问他,只在心里盼着他能收下她的东西。

  赵管事儿眯了眯眼睛,看着她手里的东西,并未开口说话。

  他的沉默,让杜三娘心里七上八下,若不是内心成熟,她这会儿只怕是根本坚持不住。

  耳畔只有娃娃鱼的叫声,杜三娘手都快要抱软了,她心里有些沮丧,难道她失败了?

  赵管事却是在想旁的事儿,听说城里的县老爷马上要做寿了,府上正在想着选什么礼物。这大鲵,他自然是知晓的,可是不寻常的东西,很少见。赵管事抿了抿嘴,说道:“这东西你想怎么卖?”

  杜三娘听了,总算是松了口气,她道:“小女对这些也不懂,只是听大人们说这东西是个稀罕的,吃了还能延年益寿!您看着给就是了。”

  她对这东西值多少钱,还真的是不清楚。何况,这颜府,她是准备长期打交道的,这价钱,自然是对方给多少她就收多少。

  杜三娘说着指了指背篓里的东西,“家里种的小菜,这一趟也给府上送了些。都是小女捡了最嫩的。还有这个野生的猕猴桃,滋味儿也不错,孩子们喜欢吃,便是那些怀胎的妇人们也喜欢,送给赵叔尝尝味道。”

  这是杜三娘捡了个头最大,卖相最好的,差的全放家里了。说着她还捡了一个大的递给赵管事,“赵叔您尝尝,若是不甜,我就不给你了。”

  赵管事儿笑眯眯的接过来,剥去了皮,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甜味儿更多一些,孩子们应当会喜欢。

  “拿来吧。”

  他话一说完,便有两个小厮出来,将杜三娘的东西拿了进去,她静静的等在门口,老邢道:“你这小娘子可还真厉害,赵管事都被你说动了。”

  杜三娘抿嘴道:“那是赵叔人好。”

  过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赵管事亲自过来,还丢了一个荷包给她,杜三娘接住了,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轻,摸着有些轮廓,也不知是什么东西。赵管事儿撸了撸胡子,说道:“这是赏你的荷包。对了,你那果子叫什么来着,家里可还有,我家夫人喜欢吃。”

  杜三娘忙点头道:“家里还有些,只是卖相不太好,不过山上有,我可以去山上摘些回来。”

  赵管事点了点头,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小厮儿跑来了,手里还拿了个袋子,赵管事道:“给你兑了些碎银铜板。”

  杜三娘忙笑着接了过来,“谢谢赵叔。”

  赵管事笑眯眯的道:“这往后有什么好东西你便拿来。”

  说着他又看了门房一眼,“以后这小娘子来,你就让她直接进来。”

  说完这些话,赵管事便离开了。

  杜三娘抿嘴浅笑,她直接就抓了一把铜钱给老邢,估摸着有十个钱,她可得打好关系。那门房得了她一把钱,自然是高兴,拍着胸脯道:“小娘子往后来,我老邢定给你跑腿儿”

  将那荷包贴身放好,一包碎银子直接就丢在背篓最下面,上头放着木桶和其他东西,腰上的钱袋子里放了几把铜钱,估摸着也是上百个子儿。

  庄户人家都是用铜钱的多,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她得回去称一下,看有多重。按照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个钱算,她这下子,可是比得过一家子好几年的收成了。

  爹娘在家守着那几亩薄田过,一年也不过只有两三吊钱罢了,还别说包含了一家人的开销,人情往来等。

  心里高兴,杜三娘哼着小曲儿从巷子里出去,准备待会儿割上两斤肉。

  走到一家糕点铺子,杜三娘看着那些零嘴,一问价格,竟然比肉价还贵,杜三娘人吓了一跳。想着家里两个孩子,只让装了六块小小的红豆馅糕点,拿了油纸包好,就这么点就是十二个铜板,可是让她肉疼。

  再去粮铺里买些粗粮米面,杜三娘便往西市去。

  走了好久,才找到了秋家的猪肉铺子,单秋实看见杜三娘来,忙就开口喊道:“三娘,你来了。”

  “秋实哥。”杜三娘喊了一声,低头看着面上摆着的猪肉,她指着一块三线肉道:“秋实哥,给我划一块吧。”

  “好呢!”单秋实麻溜的划了一块下来,单长贵看着儿子弄了那么一大块,恐有四五斤重,顿时就敲了儿子脑门一下,这个笨蛋也不先问问她买多少。

  “三娘,你要多少?叔儿给你划一刀。”单长贵笑眯眯的道,今早她不过是背了些菜来卖,能有几个钱儿?这肉价可不便宜,单长贵说着就拿起刀子,等她开口。

  杜三娘道:“单二叔,你不用割了,直接称给我就是。”

  单长贵道:“三娘,这三线肉二叔算你十五文一斤,这怕是有四五斤重。”

  他是怕她没钱,杜三娘弄明白了单二叔的意思,人家这样委婉的提醒,是怕她待会儿没那么多钱下不来台。

  杜三娘点头道:“我知道,单二叔,你给我称就好了。”

  单长贵见她坚持,只能给她称重,他道:“哟,可有五斤二两,这二两叔就不算你钱了。”

  “七十五文!”杜三娘说道,随即将钱袋子打开,捡了七十五文钱出来递给他,原本还算鼓鼓的荷包顿时就瘪了。

  单长贵笑着道:“三娘还会算账呢!”

  说着让儿子把肉包好,一边道:“你什么时候回去?要不你去城门口等着,等你秋婶儿来了,我让她捎带你一程。”

  杜三娘笑着摇了摇头,“不用了,单二叔,我逛一逛就要回家了。”

  那头单秋实又捡了两根猪骨给她,杜三娘忙道:“秋实哥,我没买这个。”

  单长贵扭头看了儿子一眼,单秋实嘿嘿笑着,说道:“就是两根扇子骨,上头没什么肉。你拿回去煮汤。”

  单长贵也道:“三娘,你就收下吧。”

  杜三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就谢谢二叔了。”

  将用芭蕉叶包好的肉放在背篓里,杜三娘转身离开,等她走远了,单秋实还伸长脖子望着她。

  刚走了一段路,杜三娘突然看见前头站着的一个人,她咦了一声,立刻就大步追了上去!

  养的几只小鸡仔已有两斤重,这会儿被两个孩子追得满院子扑腾,咯咯直叫唤。杜三娘在厨房里喊道:“峰儿,别调皮。”

  杜三娘揉捏着手里的杂粮面团子,今儿吃刀削面,等那大鲵卖了钱再买点好的。

  没过多久,杜华盛夫妻从地里回来。如今杜华盛的腿是真的落下了残疾,杨氏暗地里也哭过一场,若是当时有点钱,找个大夫好好瞧了,也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反倒是杜华盛想得开,一直宽慰着她。

  听见爹娘的声音,杜三娘赶忙打了热水出来,“爹,娘,洗脸,吃饭了。”

  扬氏看见她篓子里放了些东西,开口说道:“三娘,你扯这么多咱们家吃不完。”

  这么嫩就拔了,杨氏很是心疼。乡下人,又不是城里人那般金贵,吃东西专要吃那嫩尖。

  杜三娘道:“娘,我明日要进城去,准备给那主顾家在送些东西。”

  杨氏微微一愣,斟酌道:“三娘,那颜府家大业大 ,恐是看不上咱们家的东西。你就别去了。”

  杜三娘拍着胸脯道:“娘,你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儿呢。”

  见她胸有成竹,杨氏只能长叹一声,不忍泼她冷水,“你要去,那就去吧。”

  杜华盛拧干了帕子给妻子递过来,杨氏接过,又说道:“三娘,要娘跟你一块儿去?”

  杨氏怕她要是惹怒了颜家的人,她还能求着不让三娘吃亏。

  杜三娘摇了摇头,“娘,你就在家休息吧。这点小事儿,我一个人可以的。”

  本在玩儿泥巴的四娘听见了,赶忙就跑过来,脆生生的道:“娘,阿姐捉了条大鱼,阿姐还说明天换了钱给我买糖吃。”

  杜三娘笑着捏了捏妹妹的小脸,杨氏惊讶的问道:“三娘,你去哪儿捉鱼了?”

  “山里那水潭里的,娘,先吃饭吧,我肚子都饿了。”

  见吃的是刀削面,杨氏肉疼,这灾荒岁月才过去没多久,如今的日子才刚刚缓过来,看着女儿一脸的笑,她又不好直接说她,只好道:“三娘,赶明儿若是卖了钱,再买些杂粮面回家。”

  杜三娘一听就知道娘是觉得她浪费了,只是抿嘴笑了笑,嗯了一声。

  杜华盛端起碗,看了妻子一眼,“赶紧吃,还得下地呢。”

  吃了饭,杜华盛夫妻坐在堂屋里休息。

  “三娘,那鱼水要勤换,若是死了,人家就不会要了。”杜华盛怕她不懂,又提了一句。

  杜三娘点了点头,笑着道:“我知道的,爹就放心好了。”

  下午杜三娘将家里人的脏衣服全找出来,拿去村头的小河里洗,两个小的跟着她,杜三娘嘱咐道:“可不能玩儿水。”

  杜峰嘿嘿笑着,“阿姐,我们不玩儿水。”

  到了河边,碰见两三年轻媳妇儿,杜三娘打了招呼,便找了个位置蹲下。

  杜峰带着四娘已经跑了出去,杜三娘看了两人一眼,叮嘱着让杜峰别走远了。

  “三娘来洗衣服了?”

  杜三娘看了一眼,见又是她,淡淡的喊了一声“崔么婶”。

  崔氏走到杜三娘旁边,看着她飞快的敲打着衣裳。这灾荒年缓过去了,她那好模样又显露了出来,虽还没长开,可看那瓜子脸,大眼睛,已然是个美人胚子。

  崔氏如今跟着她那口子,已经能分辨出什么样的才是好货,什么模样的女人城里那些老爷们才喜欢。

  杜三娘生得秀美,如今皮肤也养得白了许多,容貌在村里是极出挑了。

  崔氏心里有那想法,便不时打量着她。

  杜三娘被她看得极不舒服,皱了皱眉,离她远了些。

  “三娘,你爹那腿啊,当初婶子就跟你娘说过,得找个大夫来好好瞧瞧,杜二哥好好的一个人,如今生生成了跛子。”

  杜三娘抿嘴道:“崔么婶,灾荒年月的,连吃的都没有,谁家有钱去请大夫?”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崔氏讪讪道:“婶儿也只是说说罢了,说来说去也还是钱的事儿。”

  杜三娘低头翻了个白眼。

  “三娘,婶儿问你,你可愿出去帮人,像你们这样年轻的姑娘家,一个月也能有上百个钱,你爹腿落下残疾,家里就靠你娘,你弟弟妹妹们还小,这日子可真是艰难呢。”

  杜三娘双眉微蹙,这崔么婶家里是干什么的,她是一清二楚!没想到这女人竟然打主意打到她身上了?

  “庄户人家,谁家不是这样,饿不死。”杜三娘硬邦邦的堵了回去。

  崔氏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得好,这人也分三六九等,你瞧瞧这庄稼人,一辈子就在地里打滚儿,能有个什么出息!三娘你模样长得这样俊,这若是去了大户人家,往后可就是穿金戴银,享不尽的福咯。还能帮家里一把,不但你爹娘轻松,就是你弟弟妹妹们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你知道咱们村儿的陈五娘吧,前些日子回来,身边还跟着两个丫头呢。”

  说到这里崔氏就大声笑了起来。

  杜三娘却是听得面沉如水,那陈家五娘给人做了妾,崔氏说这番话,莫不想让自己也去给人做妾?她抬起头来,那双杏仁眼冷静的看着崔氏,“照么婶这么说来,这般好日子,怎不让圆姐姐去,我过惯了苦日子,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圆姐儿是崔氏的女儿,也十五六岁了,只是模样生得不好,至今没有许人家。若不是崔氏说这些话,杜三娘也不愿扯圆姐说嘴。

  崔氏脸色一僵,她自家闺女那模样,便是去给人家做粗使丫头人家都嫌弃。

  也不知她到底听明白没,崔氏又道:“三娘,婶子也是为了你好。你看这多好的机会,往后成了大户人家的主子,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可比嫁个村汉强。”

  杜三娘真是恨不得舀起一盆水给她兜头淋去。

  不愿再接她的话,杜三娘看向弟弟,喊道:“杜峰,把四娘带过来。”

  杜峰忙就拉着四娘走过来,蹲在地上看着杜三娘洗衣裳。

  崔氏还想说些什么,但杜三娘不搭理她,还把两个小的喊了过来,她也不好意思明说,不过少不得又说了些大户人家家里养了多少的奴仆,家宅有多大诸如此类的话。

  过了一会儿,杜三娘将衣裳放盆里,让杜峰来抬。走到崔氏背后,杜三娘故意崴了下脚,手里的盆子没端稳,一下子掉了下来,她人直接往崔氏撞了过去。崔氏本就是蹲在那儿,杜三娘这么一撞上来,她整个人朝前一探,身子顿时失去平衡,一下子扑进了水中。

  河水并不深,可崔氏是整个人扑了过去,直接趴在了水中,衣裳裤子全给弄湿了。

  杜峰喊道:“阿姐,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阿姐只是脚崴了。”杜三娘说着,看了眼河里的崔氏,“崔么婶,真是对不住,我脚崴了,你没事儿吧。”

  杜峰看着河里的崔么婶,噗呲一声笑了出来。他眼珠子转了转,张口喊道:“崔么婶掉河里了,快来救命啊。”

  他这一嗓子出去,周围倒是有人过来。崔氏冷不丁的吃了几口冷水,被吓着了,下意识就扑腾着。虽然那河不深,可崔氏惊惧之下,脑子一片空白,一下子就吓得大喊了起来。

  几个农家汉子听见声音跑了过来,看见崔氏在河里扑腾,一人笑道:“这河还不到大腿根,你瞎扑腾什么。”

  这话一说出口,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杜三娘道:“叔,都是我的错,我扭了脚,一下子没稳住撞上了崔么婶。”

  一边解释,她一边将掉在地上的衣裳捡了起来。

  那头崔氏听见说水不深,赶忙就爬了起来,只是已经成了落汤鸡。

  看着杜三娘,崔氏伸出手指着她,气喘吁吁,“你……你……杜三娘,你给老娘站住。”

  崔氏气得不轻,一脸狰狞的朝她走过来,那架势似要吃了她一般。

  旁边有人说道:“她也是不小心,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

  崔氏张口道:“什么不小心,我看她分明就是诚心的!哪儿崴脚不行,偏在我身后就崴了脚。好你个杜三娘,去找你娘来,我要好好问问她,到底是怎么教养的女儿!”

  “你又没受什么伤,就别跟孩子计较了。”

  崔氏怒道:“什么没受伤?你没看见我衣裳都湿透了!”

  她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说出口,周围又是一阵大笑。这个季节虽比不上夏日穿得轻薄,可也不过是穿一两件。崔氏在水里滚了一遭,她那身衣裳几乎是紧紧贴着皮肤,身形俱都显露了出来。

  崔氏外头穿了一件绿色衣裳,里头却是大红色,甚至能看清楚那件小衣的形态,赫然是一件肚兜,她的胸膛随着她的声音一颤一颤,显得异常的伟岸。

  杜三娘低下头,一副做错事儿乖乖受训的模样,心里却是暗爽,她就是故意的,谁让崔氏的心思那么恶毒?竟然撺掇着想让她去给人做妾!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