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帝国 第二章 洪承畴的决定

《明帝国》第二章 洪承畴的决定

作者:黄昏前面 字数:2743 书籍:明帝国

  原本还有点小小激动的曹越,一颗心顿时沉到了水底,冰凉冰凉的。

  事情怎么会这么凑巧?在他穿越来到大明,想到松锦之战的关键之处,并马上想到了提醒洪承畴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一切还是迟了,他娘的,这不是在玩人吗?悲剧难道是我的代名词?

  事情突然间变成这样,曹越一下子回不过神来,一副呆愣的样子,与回头惊愕地看着他的曹变蛟大眼瞪小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的无奈与悲愤,此时的曹越,心情复杂的难以形容。

  好半天,洪承畴才从吃惊中回神,令一副将道:“去,马上派人把几位总兵大人请来。”

  “是,督师大人,”那名副将作礼后领命而去。

  洪承畴到底经历了不少事,领军打仗也好多年,短暂的失态后也冷静下来。想了想后,他问站在身前的曹变蛟:“曹总兵,你有何良策?”

  他以为刚才的提议是曹变蛟所想,思忖着曹变蛟肯定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因此有这么一问。

  “洪督师,末将觉得,应该集结兵马,在粮草未尽时候,与建奴决一死战,如今军中至少还有五天以上的存粮,只要能击败建奴,解了松山与锦州之围,那粮草问题就可以解决。”没犹豫把自己想法说出来的曹变蛟,似乎想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眼呆站在自己身后的曹越,补充了一句:“洪督师,派精兵保护粮道的建议,并不是末将想到的,而是曹副将的提醒。”

  “哦?!”洪承畴挑了挑眉头,眼神落到曹越身上,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曹副将,你有何退敌良策?”

  “这个……”对自己现在身份还不完全适应的曹越,听洪承畴如此称呼他,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愣了愣后,这才期期艾艾地说道:“洪督师,末将觉得我堂兄……哦……曹总兵所言极是,我大军应该集结全部兵力,趁粮草未断之际,主动出击,击败建奴,取得松山之战的胜利。如此,一切无忧。”

  听曹变蛟和曹越这般说,洪承畴又陷入沉思中,稍一会,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似有了主意。

  这时,一位面相不错的年轻武将进帐,冲洪承畴行礼道:“末将宁远总兵吴三桂见过洪督师。”

  “吴总兵免礼,本督今日召所有总兵至此,是要商议紧急军务……”

  一听进来之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吴三桂,曹越的注意办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吴三桂行了礼后,站到曹变蛟和曹越的对面去,曹越也能看清对方的模样。这是一个年约三旬的青年人,长相还挺英俊,看上去满是英武之气。若不是知道历史上吴三桂的恶名,初见之下曹越肯定会对此人心生好感。

  吴三桂是曹变蛟之后第一个抵达洪承畴行辕的总兵,随后其他各镇总兵也先后赶到。

  因为派兵保护笔架山的建议是曹越提出,刚才又说了和曹变蛟一样的应敌之策,洪承畴也没让曹越出去,而是让他呆着一道商议军情对策。

  待所有总兵抵达后,洪承畴也将刚刚收到的军情通报给了各将。

  一听笔架山失守,粮草被劫,各总兵都大惊失色,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

  脸色已经恢复正常的洪承畴,眼睛从八大总兵身上逐一扫过,并在曹越身上略做停留,最后语气低沉地问道:“各位,笔架山失守,我大军后续粮草辎重全失,粮道被阻断,我们的退路很可能被截断。本督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你们觉得,接下来我大军要如何应对?”

  闻听洪承畴这般相问,曹变蛟没有任何犹豫就站了出来发表意见:“督师大人,笔架山上的粮草虽然丢了,但军中还有至少……十天存粮,只要我大军能在十天之内打败建奴,那危机即解。”

  曹变蛟虽然年纪不大,但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伯父、即曹越的父亲曹文诏出征打仗,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西北平叛的时候,他曾经二十七昼夜不解甲,把闯贼李自成打得溃不成军,险些失了性命,最后只率十八骑逃命。

  曹文诏是明末时候最著名的将领,门生无数,曹变蛟自己又英勇善战,这使得他有军中威望很高,远胜其他总兵。他又是洪承畴的心腹,无形中成了八大总兵之首。因为曹变蛟先于其他总兵抵达洪承畴的行辕,其他总兵下意识地认为,曹变蛟的话就是洪承畴的意思。

  听了曹变蛟所说后,前屯卫总兵王廷臣马上站出来附和:“曹总兵言之有理,督师大人,末将也认为,眼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与建奴决一死战。我军兵力占优,火器装备数量更是建奴所不能相比,只要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定能击败建奴。”

  王廷臣也是洪承畴的亲信,他与曹变蛟关系不错,听曹变蛟这样说,同样认为这是洪承畴的意思,因此没犹豫就站出来支持。不过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宁远总兵吴三桂都不吭声。

  看到唐通、白广恩、吴三桂这副样子,山海关总兵马科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道:“洪督师,末将觉得,笔架山被建奴攻占,我大军粮草尽失,此战已经没办法再打,我大军还是应该先退兵撤回关内,等重新筹集了粮草再出关与建奴决战。”

  “马总兵所说极是,”大同总兵王朴马上站出来附和,“我大军粮草尽失,军心浮动,这仗是没办法打了,我们还是尽早撤退吧!”

  “撤回关内?”曹变蛟忍不住恼怒,马上站出来反驳,“如今我大军与建奴人在松山城下对峙,如果我大军撤退,建奴肯定追击,那我军定全线溃败,死伤惨重。督师大人,末将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撤退。还有,我大军此次出关,是要解锦州之围,如果大军撤回关内,锦州城怎么办?”

  “曹总兵所领之军尽是精锐,由你殿后,定能掩护大军撤退,”王朴不以为然地说道:“至于锦州城,相信祖总兵定能再支撑几个月。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凉了,建奴也该撤兵回盛京了。”

  “说来轻巧,”曹变蛟轻蔑地看了王朴一眼,冷声说道:“萨尔浒之战撤退时候的溃败就是前车之鉴。督师大人,末将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撤军,不能我大军定全军溃败。”

  曹变蛟的威严还是很盛的,而王朴只不过是一个混混,能当上大同总兵,还是靠花银子买的,对军事根本不懂,威严更是没办法和曹变蛟相比,见没有其他人站出来支持他,也不敢再和曹变蛟争论。更何况他刚才的意思是想让曹变蛟的人马当替死鬼,殿后掩护其他人逃跑,争辩起来也没底气。

  洪承畴见一下子没人站出来发表意见,轻咳了一下后,眼睛落到吴三桂身上:“吴总兵何意?”

  吴三桂虽然年轻,却骁勇善战,吴家还是辽西豪门望族,锦州总兵祖大寿是他的舅舅,这次十几万大军出关就是为了解锦州之围的。洪承畴觉得,吴三桂定不会坐视锦州被围不管。山海关总兵马科和宁前总兵吴廷臣是其至交,吴三桂的意见足以影响其他人,知道这些情况的洪承畴就有此一问。

  “末将一切听凭洪督师的吩咐,”吴三桂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

  见此,洪承畴的眉头再次舒展开来,马上下达了命令:“传本督令,集结全部兵马,与建奴决一死战。各总兵马上回去整顿兵马,以备大战。并严格封锁笔架山失守消息,以免军中生乱。”

  “是,督师大人,”八大总兵齐声应令,并马上出了洪承畴的行辕。

  曹越跟着曹变蛟出了洪承畴的行辕后,准备出城回营。

  在上了马后,心里总觉得不安的曹越,忍不住对曹变蛟说道:“堂兄,我担心,王朴、唐通、吴三桂等人会在大战开始前开溜逃跑。”

  这是历史上发生的事,笔架山失守后,洪承畴决定集结全军与满清军队决战后,手下的几大总兵,包括王朴、吴三桂等人在没通报洪承畴的情况下,私自率军逃跑,导致全军大乱,满人追着屁股打,最终大明军队惨败,死伤无数,洪承畴率残兵退守松山,连突围机会都失去。

  他相信,历史依然会重演。只不过在洪承畴的行辕内时候,他不敢将这个担心说出来,毕竟没发生的事,谁也不敢乱说。没有凭据,就是诬告,他不会犯傻当众说出这个担心。

  听曹越这样说,曹变蛟一怔,旋即摇摇头:“应该不会,洪督师治军极严,他们不敢这样做。”

  “堂兄,万一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其他几个总兵率军逃跑,那我们该怎么办?”

  听曹越依然这样说,曹变蛟紧皱了眉头。其实他也有这样的担心,他知道王朴、唐通等人的品性,都是不无学术之徒,打仗时候只知道保存实力,撤退时候比任何人都逃的快。只是现在没有证据,他也不敢在洪承畴面前说这些,最终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轻声对曹越说道:“五弟,我们先回营再说。”

  “好吧!”曹越也只能同意。

  “驾……”两兄弟也没再停留,率领亲兵护卫,飞马出城,回到东协军大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