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命韵 第五十六章 生活在桃花乡里

《命韵》第五十六章 生活在桃花乡里

作者:牧然 字数:3249 书籍:命韵

  传阅文件,是秘书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个周五的下午,纪小川拿着一个文件夹进了人力资源部的部长办公室,文件夹里有两份传阅件。

  看到坐在办公桌后的李德民,纪小川叫了一声:

  “李部长,您好!”

  李德民正在电脑上看新闻,抬头见到纪小川,笑道:

  “哦,是小纪啊!有什么事吗?”李德民的脸上顿现喜色。

  实话说,近一段时间以来,李德民明显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面前的这个小伙子了,只要一见到纪小川,心里就会涌现一种愉悦、亲切、欣赏的感觉。李德民心里也感到奇怪,说不清这种情感是什么缘由产生的。

  想想,难道是因为纪小川是沈洁茹的表弟,因为自己对沈洁茹有几分好感,因而爱屋及乌?应该说,这种因素是存在的,也是人之常情。

  又想,难道是因为这孩子的长相英俊、性格刚烈阳光、待人诚实守信、才华出类拔萃,特别是与自己年轻时的脾气、性情有几分相似?应该说,这种因素也是存在的。

  再想,难道是自己心中的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因为自己只生了一个女孩,心里时常会有一些戚戚然,而见到纪小川时,心里竟然会莫名其妙地得到一丝安慰?

  但李德民心里感觉,这些因素,似乎都不足以说明问题。而真正能说明问题的原因,李德民却一直想不明白。

  纪小川把文件夹放到办公桌上,用手推向李德民,说:

  “李部长,这里面有两份文件,请您过目。”

  李德民把文件夹拉到面前,打开,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吸引李德民的,不是文件的内容,而是文件处理签上填写的一手潇洒硬笔行书。这些字体,端庄大气、刚柔相济、赏心悦目。

  李德民情不自禁地赞赏道:

  “小纪,这是你的手笔吧,真是不错!”

  纪小川笑笑,没有回话。

  “真不错!很难得啊!”

  李德民一边欣赏,又重复了一句。如此的感慨,发自内心。因为在李德民的心里,现在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的年轻人不多了。

  谁都知道。中国字,难写;要写好,更难!这是世人普遍的认识。在全世界的文字中,只有汉字是方块字,结构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具魅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之美,堪比优美的舞姿。这一点,从中国书法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就可看出。能把文字的写法,当作一门创作艺术,而又能为全世界认同其价值的,并不多见。

  除了汉字,也许只有以汉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日文和韩文有些艺术性,但都难以与中国的书法相媲美。说穿了,还是因为汉字难写,写好难得。

  但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书写工具。基本的功能,还是传递信息。因而,除了特别的兴趣和家传,国人学习汉字,更多的是学习汉字的笔画和骨架。只要笔画到了,骨架不搭错就OK了。

  而到了当代,更有许多人,只求形似或者意会,根本不在乎字写得美观不美观,笔画全不全,别人能否认识?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图省事,也许是一种无奈。

  李德民之所以有如此感慨,又有其特殊的时代特征。

  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成长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电脑及打印技术的快速普及,极大地解放了文字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写作的教学地位一落千丈,客观上就让这一代青年没有得到严格的文字书写强化训练。

  当然,如今在社会上,字写得好不好,已经不会让人尴尬。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用电脑打印,谁也不知道,也不会在乎你的字写得怎样。

  必须亲自动笔的,也许只有自己的签名、或者“同意”之类的几个字。但这几个字,是无法认定一个人的书写水平的。

  李德民也知道,现在有许多领导的签名,都是请书写高手设计过的,看似龙飞凤舞,颇有大家风范,其实也就如程咬金的三板爷一样。正因如此,纪小川一手漂亮的字体,对于爱好书法的李德民来说,自然心生好感。

  李德民欣赏了一会,便翻过了处理签。眼前看到的,是一份集团公司的人事任免通知。几天前,这个通知上的内容在总裁办公会议上通过后,就广泛传开了,反响挺大。

  李德民注意到,这次人事变动,之所以反响很大,是因为此次聘任的副部级干部中,有一名80后美女。这意味着,在云峰集团的中层以上干部中,第一次出现了80后的身影。

  对于60后而言,许多人无疑会心生一种岁月无情催人老的感慨。而对于80后而言,又无疑会传递出了一种天将降大任前的期待和兴奋。

  并没有用多长时间,李德民就看完了文件。提笔签名时,李德民笑道:

  “真有意思,开会时人人都喜欢往后坐,签名时也往后签,要是在待遇问题上也是这样谦虚,许多事情也许就会好办多了!”

  听到李德民如此感慨,纪小川好奇地伸过头一看,文件处理签的签名处,在已有签名的前面,还真的空着几个位置。但这之前,自己并未留意这些。想想,又觉得确实有趣。

  李德民签完自己的名字,便拿起文件夹递给纪小川。接过李德民递回的文件夹,纪小川往外刚走出两步,又忽然停住,折返回来,问道:

  “李部长,明天有没有空?我想请您去喝茶。”

  李德民笑道:

  “哦,小纪,兴致不错啊!”接着便问道,“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帮忙?”作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李德民对这类请吃请喝的事情比较敏感和慎重。

  纪小川就怕李德民多心,连忙说:

  “没有没有,什么事都没有,我就是想找个机会跟您聊聊。我听人说过,李部长的生活经历特别丰富,身上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想……”

  李德民恍然大悟道:

  “哦,我明白了,听说你在写小说,是不是想搜集创作素材?”

  纪小川的脸红了一下,点了点头。

  李德民说:

  “好,年轻人就是要有抱负。不过很抱歉,明天我们同学聚会。”

  纪小川不无遗憾地说:

  “那就算了,改天我再约部长吧!”说着,便准备往外走。

  李德民想了一下,说:

  “小纪,你等一下。要不这样,明天你跟我一起去。怎么样?”

  纪小川以为李德民只是客气这么一句,忙推辞道:

  “那怎么合适?我还是改天约请部长吧。”

  李德民笑道:

  “小纪,你不知道,明天是我们职大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二十年,弹指一挥间,青丝变白发,媳妇熬成婆,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慨。如果你想了解我们这一代人,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呢!再说,你的摄影技术专业,可以给我们当摄影师啊!”

  李德民一边说、一边从办公桌的后面转了出来,朝房间的接待区走去。边走边招呼,来来,小纪,坐一会,我给你说说我们那段青春岁月,很多故事哟!

  来到接待区,李德民从矮柜的抽屉里取出一个纸杯,从方形茶叶盒里倒了一点茶叶,提起电热水壶,给纪小川倒了一杯茶。

  纪小川口中称谢,伸手接过李德民递上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纪小川掏出烟盒奉上了一支烟,又打着火帮李德民点燃。李德民使劲地吸了一口烟,眉头皱了起来,似乎是在调整自己的思路。

  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后,李德民坐直了一下身子,开口道:

  “小纪,这么跟你说吧。我上职大时,也就是你现在这个年纪。你今年二十三了吧?”见纪小川点了点头,李德民接着说,“86年我考上职大时,也有二十三岁了。”

  纪小川有点惊讶,说:

  “怎么这么大了才考上大学?”

  李德民苦笑了一下,说:

  “大吗?其实我在班上算是年轻的。我们那个班,同学间年龄相差很悬殊。大的呢,已经年近四十。最小的,好像只有十七岁。50后、60后、70后,三代同堂。学历呢,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的。生源呢,有市县党政机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中小学的。职业呢,既有普通工人、办事员,也有科长、主任、厂长什么的。整个一个大杂烩。”李德民说着,哈哈笑了起来,边笑边端起了茶杯。

  纪小川也被这一奇特而有趣的现象逗乐了,呵呵地笑着。

  李德民喝了一口茶,接着说:

  “那段求学经历,至今想起来,真的让人很感慨。77年恢复高考,我是79年高中毕业的,高考没考上,毕业时还不到十六岁。”

  “部长读书真早。”纪小川在心里迅速推算了一下,想当然地插了一句。

  李德民明白,因为纪小川不了解那个时候的学制,才会这么说。于是纠正道:

  “不能说太早,而是那个时候的学制比现在短。我读小学时,是五年半学制,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加起来也就九年半,比现在整整少了两年半。”

  “哦——”纪小川恍然大悟。

  李德民接着说:

  “说是高中毕业,其实那时初中毕业的水平恐怕都没达到。因为我们赶上了‘十年’的尾巴,学校不仅没有学习氛围,也没有教学质量。读中学的四年里,我们搬走了学校前面的一座大山。如此,高考自然没戏。

  “在家待了两年业。81年参加工作时,国家规定,‘十年’后至1980年前毕业的中学生,一律不承认学历,得重新参加文化补课,全部从初中补起。所以,到单位一报到,我们那批青工,就被安排脱产补习初中课程。虽说是补课,其实跟还愿差不多。补习班几十个人,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整天就是打打闹闹。

  “教我们的老师,都是刚出校门的中专生,哪里管得住我们这一群从小就如混世魔王一般的学员?实话说,那个时候,只要捧着书本就感觉头痛。”

  李德民说着,哈哈笑了起来。纪小川跟着笑了一阵,便好奇地问道:

  “不想读书?哪……部长后来怎么想起要考大学了呢?”

  李德民一怔,笑着说:

  “因为不读书找不到老婆啊!”

  纪小川被逗乐了,呵呵笑道:

  “李部长……你真逗!”

  李德民却严肃地说:

  “小纪,你别笑,我真没开玩笑。你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牛逼得很,一到单位,几乎所有的姑娘都争着抢,整天就像生活在桃花乡里一样……”正说着,门外突然有人在喊,“李部长,快开会了。”

  李德民一听,本能地抬腕看了一下手表,连忙站起,对门外的人应答一声“知道了,我这就去。”接着对纪小川说:

  “小纪,对不起,我要去开会了,改天我们再聊吧。哦,说好了,明天早晨我来接你,相机我来准备。”

  纪小川站起身子,点头答应:

  “好吧!”说完,便朝门外走去。

  望着纪小川渐渐离去的背影,李德民的心里突然动了一下,一个久违的美貌女人的身影顿时在脑海里浮现,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生活过的那个小山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