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香江走向世界 第40章竞标

《从香江走向世界》第40章竞标

作者:十万年人参 字数:1891 书籍:从香江走向世界

  东方置业大厦

  张恒在两家报社以及文学出版社走上正轨后就暂时放下那边的事。

  今天张恒正看着手中的报表,这时陈玉莲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张恒放下手中的报表看着陈玉莲。

  陈玉莲说道“阿恒,袁先生来了”

  “请他进来”

  “是”

  陈玉莲领着袁天凡走了进来,张恒请袁天凡坐下后就问他过来有什么事,袁天凡过来是告诉张恒过两天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竞投会要开始了,问张恒有没有兴趣。

  张恒思考了一下不由为之心动,不过张恒更看重的还不是上盖发展的利润,而是东方置业的声誉。

  目前东方置业只是在商界有些名气,在香江人们眼里或许东方置业只是一家收购九龙仓的空壳公司,张恒认为这是一次走进香江普通民众视线的好机会,同样也可以让东方置业走进港岛中区。

  东方置业所控制的天安建筑原本也是一家在香江非常出名的建筑公司,只是由于1973年金融危机所照成的经济大萧条,再加上决策者的错误决策导致天安建筑慢慢没落下,由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沦为一家中型建筑公司,不过经过张恒的注资,天安建筑励精图志,又焕发出新的荣光,这又给了张恒更大的筹码。

  不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于是张恒问道“天凡,你对于这次招标会有多少了解。”

  张恒看着袁天凡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看来是下足了功夫,张恒心中暗想道

  地铁工程是香江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计划8年完成,需耗资约205亿港元。首期工程由九龙观塘,穿过海底隧道到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

  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港府提一供担保获得银行的各类长期贷款,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集资,地铁公司与地产公司联合发展车站上盖物业的利润充股。

  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中环站是地铁首段的终点,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首站,又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附近有香港政府合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总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与中环银行区近在咫尺。

  张恒看了袁天凡给的关于地铁工程的资料之后,发现中环、金钟两站,简直就像鸡的两只大腿,在这上面盖物业盈利还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也会引起许多地产商的“垂涎欲滴”。

  张恒于是问道“竞标对手都有哪些?”

  袁天凡回答道“这次竞标的有很多,其中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地商、建筑商,不过呼声最高的还是香江置地这家公司”

  香江置地呼声最高,张恒想想也对,中区是香江置地的“老巢”,攫取中环、金钟车站的兴建权,等于打入中区的心脏,到置地这只座山虎的食槽里夺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香江置地肯定会志在必得。

  港岛中区,是香江置地的“老巢”。当年香江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参与中区填海,获得港府成片优惠地皮。

  香江置地在中区,拥有10多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又名怡和大厦)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车站两翼。中环车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就凭这些物业和街道的名称及主人,就可知置地在中区的地位。

  香江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撼山易,撼置地难!”

  张恒估计,到时候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一筹,到时候群雄逐鹿,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

  目前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东方置业想要参与竞投,攫取中环、金钟车站的兴建权,就等于打入中区的心脏,这样就必须把置地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撼,不过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张恒明白香江置地的实力,但是张恒也清楚一个一般不易洞察的置地的薄弱之处,张恒见过香江置地的大班纽壁坚,张恒发现纽壁坚是一个骄傲,特别是如今他即是香江置地的大班,同时还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他一贯认为自己占优势,也习惯于坐大,过于自负的纽壁坚是不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需要什么,并去迎合合作方的。

  张恒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地铁公司,香江地铁公司是一间直属港府的公办公司,香江的公办公司,并不像未来内地的国有企业,一切都由政府包揽包办。

  地铁公司除少许政府特许的专利和优惠外,它的资金筹集、设计施工、营运经营,都得按商场的通常法则进行。

  张恒通过资料分析,港府工务局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计约2.5亿港元,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另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6亿港元。

  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

  地铁公司为购旧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

  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张恒因此明白,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竞投车站口盖发展权,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必定能够获得很大的优势。

  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张恒与袁天凡商量了一下竞标书怎么写。最后张恒在投标书上不仅提出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的发展计划,因为这仍不足挫败其他竞投对手,任何竞投者都会想到并有能力兴建高级商厦物业。

  因此张恒还提出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东方置业集团一方一次性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并且在后期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后,还会分出一部分利益交给地铁公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