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梦 001:不接受平庸

《汽车梦》001:不接受平庸

作者:我大橙子 字数:1852 书籍:汽车梦

  排名第三的,自是风靡已久的中档MPV车型代表,GL8,销量上已经接近一万的大关。

  而吉利汽车的‘梦想时代’,竟巧合似的与北汽幻速同列第十。

  作为一款新车型,‘梦想时代’从上市到现在只有半月之久的时间,已经能在低端MPV横行的市场里,杀到了第十的位置,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但关键是,吉利汽车对于这一次的各方面的投入实在很大,如果一直这种情况延续下去的话,李福福肯定不能接受。

  就像结婚下彩礼一样,别人结婚都是十万八万的找个普通媳妇过日子,你拿出一百万,结果却送来了一个凤姐样式的,这不仅仅是血本无归,简直是灾难临门啊。

  只是,李福福虽然看了两次销售数量统计表,但他仍沉得住气。他从来不信营销策划部那帮孙子成天嘴里说的‘消费者还在观望’,一天天的倒是观望他奶奶个腿啊,就不怕‘观望’出个斗鸡眼来。

  李福福只是对赵天有信心,对赵天提供的技术有绝对的信心,另外更对华夏大部分的消费者有信心,李福福相信,华夏的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能慧眼识金的,好东西一定会接受的。

  第三周,‘梦想时代’的销售量有了很大的起色。

  第三周的销售数量已经达到4852台,总的销售量也接近一万台。

  当雪曼再次打印好文件送到李福福办公室时,本以为李福福看后能欣喜一番,却不曾想,这一次,李福福露出远比前两次更严肃的表情。

  李福福开始真正有些担心了。

  按照新车上市的普遍规律,一般在第三周到第四周的时间,在销量上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口碑好评价高的车型,基本上都会有一个爆棚式的销量增长,反之则不然。

  而爆棚式的增长之后的销售数量,一般也是一款车之后的销售峰值了。如果这一次‘梦想时代’的四千八百多辆车已经达到峰值的话,那么后期的月销售量基本就在一万到一万两千台左右的范围了。

  这绝非是李福福愿意看到的。

  要说前期‘梦想时代’的销量不好,李福福都可以接受,哪怕是销售量一直烂到最后,李福福也认了。

  但‘梦想时代’车型,在李福福心里绝对占据着一个神圣的位置,不怕市场消费者的任何苛责,因为李福福对这款车有着足够的自信。但他最怕的,就是现在的这种情况,高不成低不就。

  拿出了最好的东西,最后却换来一句类似‘还不错’的话,谁能接受,谁又甘心接受。

  李福福创立的吉利汽车初期,只造最实惠最便宜的车,那时候他对于车的品质没有太大的追求,如果有竞争对手与他比价格,他就能一路低到底。用李福福的话说就是:“你便宜我比你还便宜,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你烂我能更烂。”

  如今李福福看着吉利汽车早已长成庞然大物,心境也比当初变了许多,已经有条件去造出性能口碑都符合自己心意符合大众心意的车,‘梦想时代’车型就是他这么多年来的寄托之一。

  只是现在‘梦想时代’的销售表现,确实让李福福心里很纠结。

  他能接受‘梦想时代’销售情况烂到无人问津,亦能接受它销售至顶,但恰恰不能接受将要表现出来的平庸。

  没错,哪怕‘梦想时代’MPV中档车型,月销售超过一万,能在同等档次的MPV销售中名列前茅,但李福福却是不愿接受。

  因为这不是李福福想要的结果。

  ………………….

  赵天那里,ZT公司前期投入的10亿资金,目前已经全仍在了老常的规划里了。

  不过好在,ZT公司下属的ZT电气公司,给各大车企供应的安全系统,产能已能达到15万部每月,单电子设备这一款,纯利润已经接近两个亿。

  抛去黄有财所占的股份,ZT公司能直接调用的资金也有一亿之多。再加上ZT公司自带的改装和喷改业务,每月也有两三千万的利润收入,现在每个月为汽车生产基地提供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5个亿。

  按照老常对生产基地的规划,从规划之初到最后的新车上市,保守时间在15个月左右,而且是建立在资金各方面充足,技术研发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批效率上。

  依照15个月的期限的话,赵天依靠现在自营的产业利润,基本能提供20亿以上的资金。

  要是按照老常一开始提及的最省钱的开办汽车生产基地的方案,赵天觉得这些资金应该是足够了。

  关于新ZT公司的人员方面,李明浩最近一直在老常的协助下,走南访北,几欲跑断了腿。

  不过好在结果还是不错的,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财务、人事、策划、采购等部门,李明浩采用挖、骗、哄、蒙等多种手段,总算是短时间的将这几个部门填充完毕。

  主要这几个部门并不太牵扯到技术方面,所以在选人上,只要符合职业条件,李明浩倒是没有弄出太高的条件去限制。

  至于重中之重的生产制造部门,动力中心的总监韦建平之前在HS公司有过带独立项目的经验,老常直接向赵天举荐他同时负责生产制造部门的事宜,非常时期,赵天自然同意了。

  筹建任何一家公司的前期,都是无比困难的,人员、技术、资金、场地等等因素,都需要有人去做好调谐和规划。像华夏许多民营车企,在改革开发已经发展到火热的九零年代,一批尝试造车的先行者,无不因各种准备不足吃尽了苦头。

  像BYD公司属于比较好些的,他们从电池行业转向汽车行业中,自身有充裕的资金和许多充裕的供应商资源,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而像其他的民营企业中,长城汽车的前身是接手了一家国营改革企业的烂摊子;吉利汽车更是连准生证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大胆的将车造出来了。

  赵天虽然除了作弊的技术外,好像一无所有。但好在他一路走来,倒是把一些关系处下了,现在人、物两齐,倒是不出意外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