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学霸是键盘侠 第380章 韭菜的第一堂课

《我家学霸是键盘侠》第380章 韭菜的第一堂课

作者:晴天等雨来 字数:1842 书籍:我家学霸是键盘侠

  “你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理财产品,我们从最简单的基金开始讲起。”

  程材念着PPT上的内容,音量铿锵有力,似乎是想叫醒昏昏欲睡的同学。

  “基金的历史很悠久,至少它岁数比我大,坑过我爸妈,我也在上面栽过跟头,基金创造了无数的暴富神话,也毁灭了许多人的小康之梦,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

  老师没有刻意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授课,他按部就班的介绍起基金暴富的神话,白酒板块果不其然的被提及,大妈03年参加工作时买入10万酿酒指数,等到人退休,账上浮盈近千万,养老生活好不惬意。

  另一个成功例子的对象也是大妈,08年买入5万医药,随后忘记账号,10年间翻了十倍有余,如果不是孩子结婚要用钱,效益怕不是还在持续的滚雪球。

  第三个例子仍然是大妈当主角,她偏好高分红的企业,20年稳定持有一只能源股,分红金额已经远远高于本金,每年享受免税利息,一到除权日就计划出行旅游。

  “看了上面的例子,大家总结出什么规律没有。”

  “都是大妈,女人细心,不容易踩雷。”一个同学答道。

  “都是有耐心的人,换我肯定拿不住,涨10%就忍不住跑路了。”另一个同学补充说。

  “买入的全是优质企业,所以长期坚持收获颇丰。”

  “不错,总结得很好。”

  程材忙不迭地播放起失败案例,这回他拿自己当反面教材,前有父母在高位买入强周期性的行业基金,持有7年方才回本,后有自个毕业拿3万启动资金支援国内芯片事业,一入深似海,一套锁3年。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选择比努力重要,当时亏损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是市场错了,我认真研究起持仓里各家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行业格局、竞争优势、市场前景,最终得出结论,五年内整个行业必将迎来春天。”

  “事实比我预料的快上不少,但我却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我的同学在医药溜达了一圈,带着早就翻倍的本金抄了我的底。”程材无奈地述说着往事。

  “保住本金,这是你们要学会理财的第一堂课,不要抱着把本金翻几百倍的想法来,这种思想会催生出你们作出很多危险的行径,比方说满仓梭哈一个行业,明明短期因素利空持续影响业绩,却不及时调仓规避风险。”

  “对于刚入门的你们来说,先从指数基金着手,是个不错的开局。”

  程材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指数基金,又谈起AC类基金的区别,简单来说,A类赎回手续费高,适合长期持有,C类则恰好相反,适合短期持有,不少指数基金支持7天0赎回费率,是又菜又爱玩的基民福音。

  “增强型指数基金呢,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半主动性质,是在原有指数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增减对应标的的比例来达到获取超额收益的目的,多数情况下能获得比基准多1%~3%的收益,不排除有菜鸡拖后腿。”

  “这家伙也就头一年在基金里玩,第二年就嫌不过瘾去股海了。”王旭在底下悄咪咪道。

  “自传里说的?”陈博问。

  王旭点了点头,“是,他自传的语言没什么框架结构,属于想到什么说什么,当个饭后读物差不多。”

  “至少证明大概率是本人写的。”陈博知道能混到出自传的大佬,很多不是亲笔撰写,多数是拟个提纲,由出版社找人代笔,写完再核对下细节,最后敲定成稿。

  “我第一年的战绩也就勉强跑赢指数基金的水平,这跟我那些动辄50%收益起步的同学相比简直望尘莫及,他们也经常调侃说我每天花费那么多时间研究各行各业,到头来不如直接在热搜上捡一只买。”

  程材的PPT没有滚动到下一页,这部分内容应该是自己即兴添加的。

  “付出与劳动不成正比只是暂时的,好日子不可能一直都有,当市场面临风险的时候,回撤率会证明我是对的,在一轮大跌中识相的人选择了早早止盈,但还是有不少头铁的选择加仓硬扛。”

  “通过灵活快速的高低切换,在经历牛熊转换过后,我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收益率也远超当年收益最好的板块,但这不是巅峰,这只是巅峰的开始,往后我的收益率越来越夸张,如果拉长到10年的维度,那是一条陡峭而迷人的指数曲线。”

  王旭又压低音量抬杠道:“别看他现在洋洋得意,书里那会儿说,单押注一个行业的时候成天担心受怕,父母给他的房贷钱,同学们的嫁妆彩礼,还有亲戚小孩的零花钱,全部在他一个户头上,每天1%上下的波动,都能让人眼皮子打颤不止。”

  “同学们的嫁妆彩礼也能搞到手?这忽悠水平可以的。”一般这种要用到大事上的钱都不会调度,至少陈博会这么做。

  “他拉了几个群,在里面搞线上路演,各种技术指标分析、还有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把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最后承诺保本,收益七三开,自己拿七,前前后后弄了一百多万。”

  尽管这本书看过有些时日,但王旭对里面的内容依然能如数家珍。

  “他自有资金多少。”陈博的语气里充满好奇。

  王旭伸手比划道:“10万不到,父母提前预支了半年的房贷款,让他自己支配,这部分6万左右,加上打工攒下的钱,3万出头。”

  “十倍杠杆啊,这要是栽了,不得凉凉。”陈博惊呆了。

  “对啊,所以说,有运气成分。”王旭还把程材的第一桶金娓娓道来,“那年上半年火的是医美,他在里面死拿了2个多月,翻倍后跑到可降解材料,刚好遇上产量爆发元年,半途没忍住开了融资继续加杠杆,10个月的时间把账户成功做到千万水平。”

  “听起来是挺传奇的,胆识运气缺一不可。”陈博简单点评了两句。

  “更传奇的是书里提到的舍友。”

  “他舍友比他更厉害么?”陈博追问道。

  “没,就单纯的抄作业,人家拆二代,他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反正是同进同出,人家本金初始就1000万,最后挣到钱分了程老师1000万。”

  “啊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