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79 吃惊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79 吃惊

作者:天远大 字数:2670 书籍: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谈妥了生意,大郎就不管事了。任凭江大山他们忙活,做交割。村里热闹的很,因为有肉吃了,而且这次的生意,他们是赚到了,大人们心情很好,家家户户象过年似的。

  大郎拿出一块饼来,揪成几小块,分给几个小孩子,顺便和他们套了套话,知道明天居然是他们赶大集的日子。

  “很热闹的呢,好多人。”有小孩子怀念的说。只要去大集,家里总能买点吃的给他们打打牙祭。

  “远吗?”大郎问。

  “不远吧。”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不太确定的说。

  见再也问不出其他的话了,大郎找到村长说:“明天带我们去赶集,我们把剩下的野猪卖掉,在集市上换些粮食。”

  “好啊。”村长满口答应了。

  “今天晚上能不能在村里找个地方给我们住。”谢三伯问。

  “就在我家吧。不过,我家也穷,没什么好招待的,你们别嫌弃就好。”村长热情的邀请道。

  “那就叨扰了。”江大山掏出一两银子递过去,说是今天晚上的饭钱与住宿费用。

  村长也没推辞,接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家里穷,没什么好招待的。不知道客人们吃不吃得下?”

  “我们只要喝些热汤水就行了。我们自带有干粮。就是我们的马,也是放在你家院子里吗?我们那头野猪要怎么办?”谢三伯说。马可是他们宝贝,得好好照看着。

  他们还剩下几个饼子,随便吃吃就行了。反正一路上,他们可没饿过肚子,况且明天去赶集,还怕买不到吃食吗?所以对这一餐本也没抱多大希望。

  “你们放心,马自然要帮你们照顾好的。那野猪也会看着的。”村长说。野猪虽然很凶,但受了伤,又被绑了几天了,早就没多大生气了,仔细捆绑着,根本就不用怕。

  几个人在村长家门口,坐着说了会儿闲话,村长的儿媳妇过来喊吃饭。

  这会儿,大郎他们才知道,村长家人口还不少呢,不过女人们不能上桌,都躲在厨房里吃饭。堂屋的大桌上,还摆着四盘菜,一大钵子汤,外加一叠粗面菜饼子。

  看来村长家还是很尽力的弄了些饭菜出来,菜汤里放了点油,还加了鸡蛋,弄了一大钵子。另还炒了大盘的腊肉笋干,其他的三道菜他们也没细看。因为江大山他们没有要其他的饭菜,直接把大饼泡在菜汤里,再夹了几筷子腊肉炖笋干,每人吃了一碗就算完事了。

  村长家本来就留有招呼商队的房子,在他们家的院子里,有一排小房子,总共有四间房,里面除了竹床与竹椅子之外,居然还配了一张小竹几。就是床上只铺了些干草,没什么铺盖。

  “家里没有多余的铺盖,这房间也是供商队来住的,他们都自带了铺盖,房间很干净,我们天天都收拾。”村长说。

  “多谢了。”谢三伯连声道谢,难得有床铺睡,这可比在外面露宿好了不知多少倍呢,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第二天早上,江大山他们四人倒是一人喝了一碗村长家的稀菜粥当早餐。

  村里人出去赶集的可不少,男女老少都有。各人都带着些竹器,甚至还有那几只野兔子。听说那头野猪,他们也还没有杀,等着今天赶完集再回去杀呢。

  去赶集,江大山他们四个人只带了两匹马,打算在集市上买些粮食就算了。因为那些竹器已经很多了,两匹马都驮不下,主要是个头大,占地方,重到不是太重。

  但这里可比上次去的那个县城要穷得多,只有一个叫半条街的小集市。稀稀拉拉的两间小铺子,交易都靠初一十五,附近的山民与农户拿自己家的东西过来换些日用品。

  “这幺小。”谢公子喃喃低语道。

  “就是,还说是大集市,就这么点地方,我们这头野猪不会还要带回去吧?”江大山担心的说。

  “那也没什么,了不得再去和村民们换些东西,多弄些竹椅小几回去也好。反正家里缺这些东西。”大郎说。

  “你这想法,也不错。”谢公子被他说的笑了起来。

  几个人在集市里瞎转,乡民们估计也见过大集有商队来,所以对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好奇。大家只顾着自己的生意,互相谈着价,忙碌着呢。不过,他们运气很好,野猪很快就被人要了,虽然只给了一两银子,但看着这个集市,再看看这些乡民,也就这么点消费能力。他们也很爽收快的交割了。

  在两家铺子里,他们总共买了二百来斤杂七八拉的粮食,不敢买太多粮食,其实总共就两家杂货铺子,货品也不齐全。要是他们什么都买,只怕被他们搬光,也就那么点儿东西。而且有些东西,他们实在看不上眼。

  不过,盐倒是可以多买些,让村民们帮忙,他们买了四十斤盐。后来,大郎又相中了乡民们自纺的麻布,虽然粗了些,但做几件衣服穿着干活还是有用的,江大山干脆也买了一捆。

  天气热后,很多人都没有夹衣,单衣。这些布虽然不好,但穿着干活,却也很正常,好衣服下田干活也太浪费了。针线也买了一大包。然后就是农具,这玩意儿真贵,但也买了三把镰刀,三柄大铲子。还买了一口大锅,每次辛湖都嫌锅不够大。干脆大沙罐子也买了两个。坛坛罐罐永远不嫌多,又大大小小的买了十来个,把两只大筐子都装满了,才收手。

  “差不多啦。估计也难得再看到好东西。”谢公子说。

  “我还想弄些药材,小石头娘不是还要成药吗?”江大山不甘心的双眼四处乱转。

  “对了,石磨,石磨在哪里?”谢公子也想起一件东西来。他们的采买单子根本就没拿出来。在这个地方,哪里用得上啊。

  “石磨可不在这里,要到那边去。”有人说。原来是一个与他们同来的村民,他自己的生意做完了,无事可干,闲看着正好听到他们的谈话。

  江大山连忙请这人带他们过去。

  走过热闹的集市,后面居然还有一条小街。人很少,一点儿也不象是做生意买卖的地方。

  一家专门做石器的店铺就在第一家,“老石头,有贵客要买磨子。”村民粗大的嗓子很快就把屋里的人叫出来了。

  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披着外衣匆匆迎出门来。

  进门一看,果然大大小小的摆放着好几副石磨,谢公子大笑,选了一副小手石磨,又拿了一副中等石磨,大的不敢要,怕太重带不回去。

  “那边还有什么?”大郎问。

  “还有家弹棉花做棉被的铺子,和一家小饭馆子。”

  “走,去吃点东西。先填饱肚子再说。”江大山连忙拉上那位热心村民,招呼大家去吃饭,刚才就在集市上买了些乱七八糟的小食吃了,粗糙的很,真不太好吃。

  小饭馆子,平时接待的就是来往的行脚商,都是些穷鬼,难得见到出手大方的客人,所以饭食自然也不会太好。不过总算有米饭与馒头。虽然不算太精细,但却也比在集市上买的小吃品相好了很多。

  菜没有什么选择,就是大块的卤肉上了两大盘,再炒了两道小菜,一钵子加了鸡汤的菜汤,大家饿了,吃了个盘底朝天,那位村民只怕是有生以来吃得最饱的一顿了,末了还眼巴巴的看着还剩下的一个馒头。要不是因为实在不好意思,他恨不得不吃,把他吃的这些饭菜带回去分给家人吃。

  “我们都吃饱了,这个馒头你带回去吧。”谢三伯干脆直接把馒头塞给他了。

  他们要了一壶茶水,慢慢喝着,休息一会儿,准备再过去看看棉被。家里正缺棉被,虽然冬天过去了,但遇上了肯定也要买几条回去。

  正喝着,来了三个行脚商人。店家很显然与这三人很熟,打着招呼过来,熟门熟路的给他们安排每人端了两个馒头,一小碟子卤肉上来了。

  三人边吃边抱怨:“他娘的,过个桥现在收十个钱了,我们来往一趟,就得花二十个钱,这样下去,跑这一趟尽是给他们赚了。”

  “就是。太黑良心了。以前都只是收三个钱。”

  三个人说的热火朝天,江大山他们也不走了,希望能再听到一些更有用的东西。但那三人吃过完就匆匆走了,谢三伯想跟上去套套近乎,问点话。但人家很显然没心情理他。

  江大山又让店家给他装了十几个馒头和两包卤肉带上,这是准备在路上吃的。店家难得见到他们这样大方的客人,自然招待的非常热情,江大山趁机问:“那三个人说过桥收十个钱,怎么回事?”

  “哎哟,您可不知道,我们这地方出入就靠那个桥,以前每人也就收一二个钱,他们这种做生意买卖的,才收三个钱。年后开始不知怎么,守桥的兵士越来越多,都带着刀,盘查的严厉,收的钱还越来越多。”老板说。

  “那桥有多远?”谢公子问。

  “三十多里。过了桥,不到十里就是清源县城。”老板说。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