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352

  虽然李君苒答应景顺帝为江南几个主产军粮的农庄提供高产的稻种,但也不可能一下子都改种李君苒所提供的稻种。即便李君苒有这个实力,拿得出那么多的稻种来。景顺帝也是不敢的。更何况,按着李君苒的意思,所有的农庄都得重新修整一番咧。

  于是也就有了赏赐给包子爹的小王农庄。

  李君苒也没打算将所有的农庄修整得跟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似的,但简单的改造一番,还是可以做到的。在小王农庄里建几个化粪沼气池,再建个养猪场,修路安路灯什么的还是做得到的。

  小王农庄距离福庵村不算太远,半天的路程而已。按着李君苒的规划,农庄每年所产的粮食上交朝廷外,剩下的全部运到福庵堂酿酒,酒糟废物利用当猪饲料,猪粪秸秆等物丢进化粪沼气池。沼气池所产生沼气用于道路两旁路灯照明所用,沼液自然是作为肥料灌溉农作物来。

  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态小循环。

  别看天启朝生产力水平不怎么高,按着建帝王墓的标准,建造几个不漏气的化粪沼气池,这点建造水平,还是有的。反正秋收也结束了,那些个佃了小王农庄土地的农户除去个别几个上镇子找散活赚些碎银子,多数都留在家里,忙着家中的一些琐事。

  这些人,自然被召集在一起,乘着农闲时节抓紧时间将该挖掘的该建造的统统挖掘建造起来。无论是包子爹,还是李君苒兄妹俩都不是刻薄小气之人,更明白只有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的道理。

  所以这些被召集起来负责建造化粪沼气池的农户每天伙食待遇并不差。虽然每天只有两顿,吃的也只是最普通的玉米掺白面的杂粮馒头,但管饱。而且保证一荤一素外加清汤。除此之外。每天最少也能领到二十个铜板的工钱。

  这待遇在农闲时节已经不低了。

  这不,招工信息在小王农庄周边一传开,原本还想着上镇上去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短工的人家,也都留了下来。毕竟离家近不是,虽说活计听着不轻松,但好歹还包两顿管饱的饭咧。

  能招到人李君苒并不觉着意外,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召集满。就多少有点出乎李君苒的意料之外了。可转念一想。也就想明白了。想来之前小王农庄周边的那些农户也让那个刘伟民压得天怒人怨。这次借机干净利落将人一锅端,也算替他们出了口恶气。

  因为招够了人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招小王农庄外头的人了。这让得到消息。想悄悄安插些人手进来的宸王几个知道后,恨得牙痒痒的。尤其是那位连着吃了两次暗亏的逸王楚怿,据说光是摆放在书房里的那些个古董花瓶,都替换了好几回。

  哎。这么暴躁的脾气,真真是浪费景顺帝给取的“逸王”头衔。

  李君苒大致规划了一下小王农庄。或者再准确一些,应该说在一旁监督着处理掉了刘伟民几个,在宸王跟齐王得到消息找上门前,拍拍屁股走人了。只留下包子爹还有黄豆。在小王农庄负责监督沼气池的建筑。当然,为防万一,李君苒还是留下了一半的侍卫亲兵。保护指甲包子爹的安全。

  小哥李君杨开始还对自家小妹曾提过的那个沼气池很感兴趣,可瞧着工程架势。没个大半个月基本搞不定,见李君苒闪人了,也跟着跑路了。

  于是,等宸王跟齐王的人马在万梅山庄扑了个空,还没来得及调转方向赶到小王农庄,便被景顺帝的急招圣旨给招回了京都。

  宸王跟齐王在江南耽搁太久是一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景顺帝不怎么想自家的这俩儿子这么早就跟某只小狐狸搭上线。若是换个角度理解,或许也是不希望这俩不争气的儿子总被某只小狐狸耍着玩,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宸王跟齐王就这么憋了一肚子气,不甘心地回了京都复命。李君苒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躲什么猫猫,该回白鹿书院继续上学了。可惜时间过得很快,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又是腊八节了。而过了腊八节书院可就该放寒假了。

  闲来没事的李君苒还考虑着最后的几天,是不是早起一下,去白鹿书院溜达溜达,结果就收到了估计在京都也是闲得慌的景顺帝那飞鸽传书。书信内容相当简单,只寥寥几个字,让李君苒这个新任的怀安侯上京都过年,美其名曰认认亲。

  李君苒看完书信后,顿时有种牙疼到不行的感觉。

  这哪里是让她认亲,免得关键时刻不认识人,太尴尬的节奏啊。分明就是某只老狐狸嘴馋了,惦记着她那几只桃花鸡还有桃花酿。

  可惜作为天启朝最大的那位boss的面子,不想给也得给。

  “小哥,去不去京城看热闹?”接到飞鸽传信的李君苒手轻轻一抖,手里的纸条便起了火,瞬间烧成了灰烬。

  “去京城?”手里捧着一本书的李君杨抬眼看向李君苒,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柳儿,你是不是不打算带爹娘他们……”

  “这一次怕是带不了。”

  关于庄园的秘密,李君苒只让李家二房知道,至于七叔祖跟小叔李正远那里,一开始并没告诉。随着时间推移,也就没再将秘密说出来了。

  越镇距离京都,即便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也得日夜兼程赶上十来天。若是搭乘马车,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所以若只是带上李家二房的人,大不了都进庄园,李君苒骑马赶路。车马劳顿,年富力强的汉子那身体都未必吃不消,更何况是七叔祖这样总归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最主要的一点,京都不比其他地方,李君苒虽说从景顺帝那里拿了个怀安侯的爵位,也有景顺帝当后台。可在那些个盘根错节的权贵世家面前,到底犹如无根萍一般,根本就不够看。

  “我……还是留下来吧。”李君杨见李君苒如此说,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

  “也好。我把侯府所有的侍卫亲兵留给你。”

  李君杨抿了抿嘴,本想拒绝,可见李君苒一脸严肃的表情。便点头同意了。

  第三天。也就是腊月初六,李君苒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装,便带着玄肆跟陈实。骑着马儿离开了越镇,赶往京都。李君苒留下了亲信黄豆,吕不跟蓝儿,以及从凤瑾铭那儿挑选(打劫)来的亲兵。除了处理小王农庄以及侯府一些琐事外,最主要的还是保护李崔氏等人的安全。

  这一次去京都。李君苒不似头一回拜见景顺帝那般日夜兼程地赶路,而是明显放慢了行程速度。以至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京都时,都已经是腊月二十九,小年了。

  为此。早已知晓李君苒行踪动向的景顺帝也因为年底忙碌,暂且顾不上收拾磨磨唧唧的李君苒。但拖延这笔账,景顺帝是一定会好好跟李君苒清算滴。这一点本就是心照不宣的事儿。

  凤瑾铭知道李君苒在京都没宅院,便早早地安排了一处位于三环城地段的幽静小院。供李君苒临时居住。

  京都的格局给李君苒的感觉,跟燕京挺像的,四四方方的对称格局。最里面是皇城,天启朝最大的boss一家居住的地方。王爷公主这样的皇亲国戚以及护国公这样的一等公爵的府邸,就在最靠近皇城的内城。内城外是二环城,朝廷三品以内官员府邸住在二环城内……

  内城与外城之间有好几道高高的城墙以及城楼间隔,按着李君苒那怀安侯的品阶,倒是完全可以居住在二环城内。只不过越是靠近皇城,这地皮就越是紧张。在目前景顺帝没瞧着底下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不顺眼,顺道将人宅院抄了的情况下,别说二环城范围内了,连三四环城内,想要找到一处符合怀安侯身份的大宅院,也不容易。

  所以凤瑾铭给李君苒所安排的那处三进小院,也着实费了点心思。可惜,一天都没住。

  李君苒在四环城里找了间口碑不错的客栈,定了个小院,简单梳洗后,便换上了符合侯爷身份的正装,骑着马儿带着玄肆直接进宫面圣。

  到了正武门外,先接受简单的检查,然后层层上报,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到景顺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总管陈公公匆匆赶过来。

  “杂家见过怀安侯爷。”

  “哟,陈舍人好久没见呐,瞧着倒是年轻了不少。”

  “侯爷说笑了。”身为贴身照顾景顺帝生活起居的太监总管陈公公,可以说是最了解景顺帝喜怒哀乐的人。很多时候,陈公公的一句话,比外头那些个位高权重的朝臣们还要管用。

  “陈舍人,一点儿小玩样儿。”乘着周边没什么外人,李君苒往陈公公手里塞了个青花色瓷瓶。瓷瓶不大,里头装着李君苒闲来无事配的药酒,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效果挺好的,最主要的一点,没有一丁点儿气味。

  按着规矩,贴身照顾景顺帝生活起居的太监、宫女,身上不允许带一丝气味。可这一年到底总是低着头躬着身子,零部件总归容易出问题。如此一来势必要擦点活血化瘀的药酒,驱散一下。偏偏宫里的规矩,又不允许带任何味道。

  陈公公身为景顺帝身边坐头把交椅的亲信太监,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当初送什么礼物比较合适,可是费了李君苒好些心思。万幸的是,这没气味的药酒算是送到了陈公公的心坎里头去了。

  这不,陈公公见李君苒塞过来的是他快用完的东西,目光明显闪烁了一下。

  “又让侯爷您破费了。”陈公公嘴上虽这么说,可收礼的动作却是相当地娴熟。对此,李君苒也只是淡淡一笑。

  “陈舍人喜欢就好。对了,陛下这几天……心情可好?”

  陈舍人细微地摇了下头。

  “恩?”

  “陛下还在为粮食之事忧心忡忡呐。”陈公公压低了嗓门,轻声道,“这一宿儿一宿儿的总是睡不好,就算是铁打的身子骨。也扛不住哟。”

  “哦。”李君苒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景顺帝忧心粮食这事本就在李君苒的意料之中。江南是天启朝粮食主产区,谁曾想今年的旱灾比预料中还要严重。这粮食产量本就不高,一闹天灾,又减产了一大半。看来来年老百姓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当然,也只是平民老百姓的日子不太好过而已。对于权贵们而言,尤其那些个家有良田千亩的富绅们。只怕仓库里的稻谷堆得都快要发霉了。

  要不要化身“我来也”。劫富济贫一下下?

  正当李君苒走神之际,只听得耳边突然响起陈公公请安的声音。

  “杂家见过宸王殿下。”

  宸王?不是这么倒霉吧……这熊孩子还真特意过来堵人来了?

  “你就是那个怀安侯?长得可真丑。”看吧,熊孩子就是熊孩子。

  “见过宸王。”李君苒抬头看了一眼宸王。随后轻慢地抱拳作了下揖,开口道,“无心不必靠脸取悦人,所以长得丑点也没多大关系。”

  这下好了。一下子就将本就憋着口气的宸王给激怒了。啥意思,眼前这个长得丑不拉几的小屁孩。这是在讽刺本王,还是嘲讽本王的母妃?

  因为中宫皇后多年未曾诞下皇子,这才让宸王楚忱的亲娘萧贵妃能够生下庶出的皇长子。要知道这后宫从来都不缺乏美人,这位来自萧阁老家的萧贵妃。当年更是誉满京都的第一的美人儿。光见美色,不见任何才情的花瓶美人萧贵妃。之所以能封贵妃,一来母家给力。二来肚皮争气,一举得男。生下了皇长子,三来也是景顺帝为了打压中宫皇后的母家势力,这才抬出萧美人来。要不然,宸王楚忱完全可以抱养到中宫皇后那儿,代为抚养。

  说一千道一万的,萧美人就是以色事君王,这贵妃头衔也是死后看在宸王楚忱的份上追封的。在李君苒看来萧贵妃唯一运气的地方,可能就是没等到年老色衰君恩绝时,就领了盒饭。最起码现在景顺帝还能偶尔瞧着宸王楚忱那张脸,隐隐记起萧贵妃是位天香国色的大美人,仅此而已。至于具体长什么样子,估摸着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所以生母箫美人,可以说是宸王心中的一根刺。现在又被个没什么根基,也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的怀安侯,就这么毫无避忌地给点了出来。宸王不生气,才叫见鬼了。

  “你……很好。”宸王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道。

  “无心能吃能睡,确实挺好的。”尹无心那张脸倘若不笑,或许还能用长得普通来形容,这一笑起来,整个一惊悚版,比哭还难看。偏偏,这会儿某小妮子心情很是不错。这脸上至始至终就挂着淡淡的笑容。

  “倒是宸王殿下,无心瞧着眼下都带着淡淡青痕。牡丹虽美,太过留恋往返,与身体无益。无心此次进京,倒是带了好几坛美酒。不如送宸王殿下一坛子虎尾酒。”

  李君苒这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仔细听还带着几分好意。问题是,怀安候尹无心过完年才年满十一。你说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屁孩,一脸老成严肃的模样,跟好歹比自己年纪大一倍,已经二十多的成年人,说什么不可以贪恋美色,研发第二代要节制,要懂得劳逸结合,合适么?这还不算,还唯恐天下不乱地提醒着,若是力不从心,他这里还有秘药,用老虎那什么泡的药酒,而且绝对保质保量,合适么?

  “不用!孤不需要!”也难怪宸王楚忱平复了许久,也没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几乎是瞪大了眼睛,怒视着李君苒,一字一顿地开口道。

  “真可惜。”

  “既然大皇兄不要,那坛美酒不如就便宜孤王可好?”李君苒的话音未落,景顺帝家又一个儿子也不晓得从哪个角落,又冒了出来。

  来人瞧着年岁跟齐王楚祈差不多大,只可惜脸色带着不健康的苍白,倒是块小鲜肉,可惜有点变质了。这一次甚至都不用陈公公多介绍,李君苒便认出了眼前的病美人是哪位。想来除了早产体弱,早早就被景顺帝封为逍遥王的六皇子,不会再有旁人。

  “我听归云说,怀安侯爷那儿有不少的极品美酒佳酿。既然大皇兄不识货,不如就便宜我,可好?”逍遥王见李君苒没吭声,而是带着探究的目光看向他,便主动将凤瑾铭给供了出来,丝毫不觉着这般出卖好友有什么大的问题。

  凤瑾铭,字归云。

  李君苒挑了下眉头,瞥了逍遥王一眼,似乎在询问楚逍遥是否当真要那虎尾酒。就冲着逍遥王那小鸡崽似的小身板,也不怕虚不受补,直接领盒饭。

  “古语不是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

  “……”李君苒很想白眼,事实上她也确实这么做了。也不晓得哪里出了点问题,景顺帝在位四十多年,前头二十年一撒腿一个公主,一撒腿一个公主,女儿就跟喷泉似的往外井喷。一路追了二十多年才可算盼到了皇长子宸王楚忱。之后虽然依旧女儿多,儿子少,可好歹也隔三差五能见到皇子出生了。

  好不容易前头几个儿子渐渐长大成年,这后继无人依旧是个大问题。从某个角度讲,宸王楚忱几个已经成年被封王爷的儿子,甚至还不如景顺帝。想那景顺帝自打大婚后第二年,长公主便冒了出来,宸王楚忱都成亲好几年了,别说儿子了,连闺女都没研发出来。

  这里头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计较,可若有谁在这关键时刻,率先给景顺帝添个孙儿,对于成功竞争皇位而言,必然能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逍遥王这话无疑给宸王楚忱提了个醒。只是这前头才拒绝,转眼又反悔真的好么?

  很显然,李君苒有点低估了那位大皇子宸王楚祈的下限。

  “六皇弟所言甚是。只是孤担心六皇弟这身子骨,怕是承受不住那‘虎尾酒’的药效。这酒就不劳六皇弟惦记了……”

  喂喂喂,姓楚的,你问过姐的意见没?真不愧是景顺老头家的熊孩子,跟当爹一个德性!╭(╯^╰)╮

  懒得理你们!╭(╯^╰)╮

  一旁的陈公公许是察觉到了什么,亦或者时间耽搁久了点,开口提醒在场的诸人,景顺帝可还在御书房里等着怀安侯尹无心咧。

  有了陈公公的善意提醒,宸王楚祈跟逍遥王自然不敢再有所拖延。

  于是,李君苒终于能稍稍松口气,去刷,呃拜见天启朝最大的那位boos景顺帝了。(未完待续。)

  ps:一直活蹦乱跳的小凉子这几天病了~~一直咳嗽,都没办法静下心来码字……最近天气无常,诸位亲还是要保重身子,别像小凉子那般中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