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意甲中国豪门 第四十九章 信

《意甲中国豪门》第四十九章 信

作者:叶眷雨 字数:2213 书籍:意甲中国豪门

  比赛结束后,场边走来一个华人中年男子,手里还拿着一大垛信封。华人男子叫许泽维,是普拉托当地一家华人餐馆的老板,也是健力宝队的随队翻译。

  许多年后,健力宝队员纷纷功成名就,再次聚首普拉托,特意把当年帮助过他们的恩人找出来,其中就有许泽维。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当上健力宝队的翻译时,许泽维说,当年听朋友说有一支中国来的球队到了意大利,他听了很兴奋,但没有获得寄养健力宝少年的资格,让他很沮丧。后来听说需要一个翻译,于是他立马跑去,通过介绍就当上了翻译。

  ”说真的我就是自己喜欢踢球,当年自己也曾想去踢球,但没去成,我就想让他们完成我的梦想。我去球队也没想过回报,完全就是希望能帮他们这帮小兄弟”。

  健力宝的教练朱广户说,健力宝队刚到意大利时很不习惯,尤其是饮食方面,很多球员都吃不下饭,许泽维就特意托国内的朋友运一些国内的调料来,做地道的中国菜给他们”加餐“,健力宝队的球员都亲切地称他“阿维爸爸”。

  每逢节假日,许泽维都会邀请队员去他家,队员们带着枕头来到许泽维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抢沙发”。

  “阿维爸爸说,让我们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每次我们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抢沙发,那时李健、张晓瑞总是第一个抢到沙发,然后剩下的我们就在地板上横着竖着睡一地”,说起往事,队长张然嘴角洋溢着幸福温馨的笑,说起“阿维爸爸”,队员王文华回忆道,“当年国内还没有直排轮溜冰这个项目的时候,阿维爸爸问我们想不想玩,结果请我们全队来到一个冰场玩了一天,还是他自己掏的钱,意大利消费很贵,我们留学的时候根本没什么钱,阿维爸爸为我们服务不仅不要钱,还贴钱带我们玩,他对我们真的是很贴心”。

  除了许泽维,普拉托当地华人对健力宝队真的很关心。像今年的大年三十,中央台办的春节晚会中,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安排下,健力宝青年队通过摄像机镜头向全国人民拜年,在那一组镜头中,还包括了在普拉托经商的华侨商人卢光辉。

  温州商人卢光辉是收养健力宝球员的十二户华人家庭之一,他在意大利的工厂一度面临招工荒的问题,在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之后,他斥资10万美金在工厂盖起了一座7人足球场,结果很快便招到了工厂所需的工人。每周,在工作之余,让工人们踢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是对意大利人最好的奖赏。

  “当年我们在意大利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同,没什么机会能接触到意大利人真正的生活,是那些收养我们的家庭每周都带我出去玩,还让他们的孩子带着我们结识意大利的朋友,教我们说意大利语,踢意大利街头足球,很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20年后物是人非,有一些当年收养健力宝队球员的人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不在了,这让健力宝队球员很伤感,觉得自己应该早点回来。因为那些都是让队员们心存尊敬与感谢的人。

  看到许泽维手里的一大堆信,健力宝队球员顿时呼啦啦全围了过来。由于机票昂贵,国际长途电话在这时候的中国更是一种奢侈,所以健力宝队球员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写信,来跟家里联络。毕竟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远别亲人和父母祖国之邦来到这万里外的异国他乡,可能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见不到一面自己的家人,如何能够不想念?

  历史上很多人总喜欢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去批判健力宝队的球员,认为他们练废了、长残了,名不副实,白白浪费国家资源。但陈林认为那些人绝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初中国还没有开始职业化,当球员并不是什么有“钱途”的事情,健力宝队的球员出国根本没有什么补助,家庭也没得到什么好处,一群年纪那幺小的孩子跑到万里之外,基本都是抱着学成本领,报效祖国的心态去的,李琻羽刚出国时连被子都不会洗,脏了一面只好翻过来盖另一面。如果不是陈林出现,他们在巴西吃得苦还要惨十倍。虽然最终他们没有达成令中国足球腾飞的目标,但那是经济、是体制、是足协的领导艺术造成的,独独不应该算在他们头上,起码不应该算在现在这群孩子身上。

  在健力宝队球员纷纷寻找自己的家人来信时,陈林带着斯帕莱蒂找到了健力宝队的中方领队朱广户。这半年多来,朱广户跟在普拉托的几名青训教练身边学习,只感觉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逐渐了解到世界最先进的战术,这让他获益良多。因而对陈林的到来更是格外热情,当陈林提出希望抽调李铁、李琻羽两名健力宝球员到普拉托一线队参加下赛季的比赛时,朱广户没有多想就同意了。在普拉托与足协的协议中,这本身就是普拉托俱乐部的权利,而且能和一线队的球员交流学习、提早接触高水平的比赛,本身对李铁、李琻羽他们就是大有好处的,他有什么理由阻止呢?

  1996年博斯曼法案颁布前,意大利足协规定,每队最多同时派遣三名外援上场,但可以注册不超过五名外援。此前普拉托队只有杨辰、范志亿、马民宇三名外援,还可以注册两个名字。把李铁和李琻羽上调到一线,虽然大多时候他们无法出场,但他们还是可以回青年队参加比赛,并不耽误什么,反倒是与一线队球员多多交流,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而之所以独独挑李铁和李琻羽上调一线队,是因为本赛季普拉托队中来了两个对他们最好的老师,邓加和因扎吉。因扎吉不用多说,李琻羽历史上在中国足坛就有“中国因扎吉”之称,两人的球风极其相似,都是拥有强大门前嗅觉的机会型射手,在陈林看来,李琻羽的这种天赋不在因扎吉之下,欠缺的是一些习惯和细节的东西,而近距离的接触,能让李琻羽更好的学到这些自己欠缺的东西。至于李铁,历史上也有不少人将他和邓加作比较,同样是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中场屏障,同样是以防守见长,同样是踢后腰这个攻防枢纽的位置,但显然,不论是攻防节奏掌控,传球的时机,分球的线路,对整体局势的掌控,还是提升防守效率,做到有效的防守补位,作为未来世界杯冠军队队长的邓加有很多东西可以教李铁,陈林甚至开始期待,一个在邓加悉心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铁腰”会是什么样子。

  ps:书写得不好,大家多多高抬贵手,就算不支持也没事,请不要喷我,这本书只是我的兴趣,没想着靠它赚钱,所以大家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经常逛书评区,有时候看到一些不理解我的帖子就很难受,其实很多我后面都会交代,请大家多点耐心,最后谢谢那些一直支持本书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