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灵巫术士 第六十四章 项燕来意,传国玉玺

《灵巫术士》第六十四章 项燕来意,传国玉玺

作者:赢无月 字数:2382 书籍:灵巫术士

  第六十四章 项燕来意,传国玉玺

  “没想到你还记得我这个手下败将。”项燕看了一眼王翦,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项燕,你来此作甚。”嬴政面色平静的问道。

  项燕的实力不低,但是对比起嬴政和白起他们还是差了一些。他摆脱了五仙家族老祖们的追击之后,休养了几个月将自身的实力恢复的了八成。项燕本身是七品后期的境界,现在恢复的八成,也就比七品初期的妖盟盟主龙云略强一点,甚至比起化为蛟龙原形的龙云还要略逊一筹。

  “我想借助龙脉之力洗涤身体的僵尸血脉。”项燕脸色平静。

  项燕化身僵尸之后就一直很苦恼,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旱魃一脉和普通人相貌不同,一看就是异类而苦恼,后来融合了将臣血脉,外表恢复常人相貌,却又因为必须吸血而苦恼。

  僵尸想要褪去尸身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渡过天劫,修成地仙,在天劫之中,如同鬼修可以褪去鬼体化为仙灵之体一般,僵尸在天劫中也可以褪去尸身。但是天劫有岂是那么容易渡过的。僵尸又是三界六道之外诞生的最大的异类,为天道所不容。打一个比方,人族是巫妖量劫之后诞生的天地主角,如果说人族中的正道修士渡过天劫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那么人族中的魔道邪修以及巫族、妖族等异族渡过天劫的几率就要小上十倍,为千分之一。可是和僵尸渡过天劫的几率一比,魔道邪修、妖鬼巫族却是还要强上许多。从僵尸一族诞生到现在数十万年以来,不论是旱魃一脉还是将臣一脉,修为在地仙镜之上的人数加起来不超过一千,其中还要包括将臣、女魃、勾赢、后卿等一诞生就是仙境实力之上的僵族老祖。

  所以对于自己可以渡过天劫这件事,项燕根本就没有想过。经过了多年的打探,项燕终于知道另外一个可以让自己褪去尸身,重新变成正常人的办法。就是借助龙脉之力洗去身上的僵尸血脉。这个办法是旱魃一脉的始祖女魃所用过的。当年黄帝之女死于意外,黄帝借助大.法.力逆天将女儿复活,不过并没有成功,或者说没有完全成功。黄帝之女变成的旱魃,一诞生就有金仙之力,后来只逐鹿一战中使用‘赤地千里’的天赋神通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麾下的大巫雨师。

  虽然女魃复活之后实力堪比金仙,而且是不老不死之身,但是黄帝又怎么会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变成一个相貌丑陋的僵尸异类。于是经过数年的研究,他终于找到了办法,黄帝借助自身的人皇之气以及人道至宝轩辕剑之力引动龙脉,用龙脉的龙气洗去女魃身上的僵尸血脉,将其变回了一个正常人。

  项燕也想要用这一办法来洗去自身的僵尸血脉。但是他一不是人皇,二没有人道至宝,无法引动龙脉。唯一的机会就是等每一条龙脉自己出现变动,或从沉睡中苏醒,或进行迁移,龙脉变动自然会有龙气泄露出来,项燕就可以借助龙脉之气灌体。但是还没有等他等到龙脉变动的时机,就被东北五仙家族封印了。

  从封印中挣脱之后,摆脱了五仙家族老祖的追赶。在他恢复自身修为的时候,探听到了祖龙龙脉的消息。项燕觉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祖龙龙脉可不是一般的小龙脉可比的,如果可以用祖龙的龙气灌体,不仅可以洗去自身的僵尸血脉,还可以保住自己七品后期的修为。

  当项燕从自己以前的洞府中取得一件至关重要的宝物赶到始皇陵墓的时候正好事陵墓入口阵法关闭的前一刻。项燕踏着点窜进了陵墓之中。一路跟随曹操等人前进,他的实力本来就在曹操等人之上,僵尸一族也没有呼吸心跳,气息很隐蔽,所以他跟了一路曹操等人丝毫没有察觉。

  进入地宫之后,项燕本来是打算等找到龙脉之后再现身而出,以强大的实力打发掉曹操等人,然后唤醒祖龙,借助龙气灌体。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项燕没有料到秦始皇嬴政和他麾下的八将竟然不是普通人,而是巫族转世,更加没有料到的是嬴政几人的修为如此高深,他还没有想好对策就被嬴政发现了。

  “想要唤醒祖龙需要身怀龙气或者帝皇之气的修士,你以前不过是楚国一个将领,又不是皇族,怎么会有能力开启龙脉呢。”王翦好奇的看着项燕问道。

  还没等项燕回答王翦的问题,嬴政忽然脸色微微一变,伸手朝着项燕的方向一招,一块四四方方的东西从项燕的怀里飞出,随着法力的波动飞向秦始皇。

  项燕见到这个情况,连忙也伸手虚空一摄,将那物定在半空中。前文也说过僵尸一族是不会任何道法数术的,也就是没有远程攻击能力,但是将臣一脉的僵尸都天生掌握着一项异能。项燕的异能是精神念力,隔空控物是念力异能最基础的应用。

  那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在秦始皇的法力和项燕的念力相持下定在了半空中。

  “传国玉玺!”当在场的人看清了半空中那物的样子之后,不由的同时惊呼道。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四百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五十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西元前二二八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最终销声匿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