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凉风云 第119章 、公孙度扬威辽东,答夫计取玄菟城(上)

《汉凉风云》第119章 、公孙度扬威辽东,答夫计取玄菟城(上)

作者:书写千秋 字数:3734 书籍:汉凉风云

  却说李膺惨死之后,李氏一族遭祸,妻妾儿女流放异乡,门生故吏皆被禁锢。宦官见李膺虽死,声名犹在,便进言灵帝,夸大党人害处,令州郡地方四处搜捕党人。各地为讨好宦官,肆意诬陷,冤假错案无数,或死或徙,或废或禁,不下六七百人,士儒怨声连连,纷纷逃亡避祸。

  然宦官对士族党人尤其痛恨,天子年少无知,为宦官任意摆弄,每每颁发诏令,皆再三重申对党人的禁锢之令,朝堂众臣皆不敢得罪宦官,或是辞官退隐,或是献媚宦官,又或是沉默不言。正当宦官大兴党狱,诛灭异己,借机弄权专政,北疆夷族再度兴兵来犯。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冬十一月,鲜卑大汗檀石槐趁着张奂罢官归乡,北疆无人统筹之时,勾连高句丽新任大王伯固,联兵寇扰汉境,烧杀劫掠。鲜卑兵分四路,寇扰幽并二州,而高句丽则率军进犯玄菟郡。

  高句丽以夫余族为主体,还有秽系部族与貊系部族,三者共同构成高句丽上层贵族阶级,其中夫余族与高句丽王室族源相同,故而为三族之尊。

  先前扶余侵扰辽东,多有高句丽从中挑拨,只因高句丽内部纷争尚未平息,故而未出兵进犯。当初,高句丽太祖王驾崩,次大王高遂成继位,相较太组王的功绩,高遂成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公元165年,椽那部出身的高句丽名将明临答夫早有不满,毅然联合诸部弑杀次大王,拥护新大王高伯固(遂成弟)登基。

  自伯固登基之后,明临答夫因铲除昏君,颇受各部百姓拥护,趁机设立莫离支,凌驾诸官之上,总揽内外诸事,为五部之首,五部会议皆由莫离支主持。依照汉家朝廷而言,莫离支早已超出宰相性质,且具备专制权臣篡夺王位的危险,类似后世女真族的摄政王。

  而五部会议则是高句丽最高决策机构及执行机构,但凡大政方针皆须五部会议商定,才可放诸施行。时高句丽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结合中原五方土观念,实行五褥萨制,五部各设首领一人,称为褥萨,即五大城的城主,后世渤海国、辽、金实行的五京制,便是由此而来。

  当然,五部会议自是由五部组成,分别是桂娄部(中部)、椽那部(北部/后部)、沸流部(西部/右部)、贯那部(南部/前部)、桓那部(东部/左部)共五部褥萨组成,共同议定国政方针,类似后金的八旗合议。

  五褥萨制的实行,也是高句丽摆脱奴隶制的开始,然五部褥萨各自保持独立性,掌控一方,自主管辖所属一方领地,即褥萨的私人领地。五部褥萨有独立统兵权,可自行出征,五部军队构成国家军队;另掌控领地内邢狱诉讼、政事方针等。

  除此之外,五部官就是中央官,不存在五部之上的中央官制,五部褥萨分别担任朝廷要职,高句丽王对各部的统治主要表现名义上对各部官员的任免,以及各部每年适当奉恭。

  换言之,五部既是国家机构也是地方建置,类似五个半独立王国,高句丽就是五部及其下辖部的组合,就是五部的政治联合体,高句丽实则远远落后于当时的东汉王朝。

  且说这高句丽早有吞并玄菟之心,新任大王伯固拜明临答夫为帅,御驾亲征,统率二万大军侵犯玄菟,其中步卒一万五千余,精骑五千,一路烧杀劫掠,进抵高显城外十里处。

  辽东太守陈奎、玄菟太守公孙域闻讯,当即征发两郡士卒三万人,联兵驰援高显,于高显城外列阵迎敌。

  寒冬腊月,北风萧萧,冰天雪地,凉意刺人。忽而号角齐鸣,两军阵前旌旗飘扬,兵戈林立,四五万人于平原出肃穆而立。

  辽东太守陈奎、玄菟太守公孙域立马阵前,公孙域细瞧敌阵一番,对陈奎忧声道:“陈太守,高句丽屡次兴兵犯我玄菟,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番伯固率军来攻,实则是欲侵占玄菟,进而夺取辽东,甚至进兵幽州,着实令人心忧。”

  “公孙太守所言极是,我细观观高句丽军阵,发觉其兵卒兵刃大多以铁器为主,少部分士卒以铜器为兵,上下皆有皮革、竹片铠甲,甚至精锐士卒人披铁铠、马覆铁甲”,陈奎望着高句丽军阵,不由吸了一口冷气,回想道:“昔日高句丽多为铜刃竹甲,不过十余年间,竟有这般军势,精骑林立,铁器普及,日后必为我汉朝大患,还需早日图之。”

  “唉!高句丽北有马多山,盛出群马,虽形体偏小,却也耐寒骏猛,故而高句丽骑兵之数与日俱增,今日有五千精骑来犯,明日保不准便有万余精骑来犯,此战必要擒住伯固与明临答夫”,公孙域久在辽东,早闻明临答夫知兵善战,于高句丽国中甚有威望,伯固虽是高句丽王,却多受明临答夫制约,若是将此二人擒住,便可一举兴兵荡平高句丽。

  “义父,这明临答夫究竟是何人?”一旁刚满二十岁加冠的公孙度,见公孙域提起明临答夫,面色瞬间凝重,心道这明临答夫莫非有何通天彻地之能,疑惑问道。

  公孙域瞧见公孙度,顿时面色转忧为喜,自从认了公孙度为义子,其弟公孙昭虽多有不喜公孙度,然公孙度确是豪义干达之人,去岁更是娶妻生子,公孙域为其子取名公孙康,久违的父子之情再度燃起。

  “明临答夫乃高句丽名将,又是椽那部首领,称为褥萨,弑君之后,又自设莫离支,总揽高句丽五部会议”,公孙域不由滔滔不绝说起明临答夫。

  高句丽五部褥萨分别是桂娄部伯固,亦是高句丽国王,分占国内城;椽那部明临答夫,兼任莫离支,分占尉那岩城(故国川王改革时期改名丸都山城);沸流部阴友,兼任大对卢,分占五女山城;贯那部弥儒,兼任太长兄,分占安地城;桓那部渊盖于支留,兼任太大使者,分占乌骨城。

  国内城、尉那岩城、五女山城、安地城、乌骨城乃是高句丽五大城,其他中小城邑皆围绕五大城集聚分布。

  高句丽官职之中,中央官职以莫离支为尊,而大对卢,太大兄(下设大长兄、小长兄)、太大使者(下设大使者、小使者)可比汉朝的三公。

  莫离支可比汉朝的大将军,总揽内外诸事,大对卢掌政务、责监察等,太长兄掌机密、谋政事、征发兵、选授官爵,太大使者掌财税、查户丁。其他诸如沛者、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皆为各部自设官吏,需经国王批准,其中沛者相当于汉朝地方国相,皆由五部首领亲自担任,从不任职他人。

  “我乃高句丽莫离支,兼三军大元帅,明临答夫,还请陈奎、公孙域二位太守出阵答话”,公孙域正说间,却见明临答夫出阵邀话。

  陈奎与公孙域相视一眼,一道打马出阵,陈奎当先喝问道:“高句丽乃东夷小国,粗鄙野蛮,本已臣服于我大汉,却狼子野心,狡诈多变,三番四次侵扰我边境,如此反复无常,真乃小人也!本太守与你无言相答,若是尚有自知之明,速速下马请罪。”

  “哈哈,陈太守莫要危言耸听,汉国虚实我早已打探清楚,如今汉朝群敌环伺,西有羌人作乱,南有蛮人、山越为祸,北有鲜卑虎视,东有我高句丽称雄,可谓外敌林立;而汉家朝廷不知富国强兵,反而苛捐杂税,盘剥压榨,民乱此起彼伏,朝堂动乱不息,内部倾轧,焉能守住基业?”明临答夫说完,大笑不止。

  “哈哈,明临答夫你真无知也!自新君登位,朝廷满堂和气,奋发图强,而羌人早为破羌将军段颎扫平,山越、蛮族已然归附,不日我家陛下将要出兵讨伐鲜卑,高句丽区区蛮夷小国,焉敢与我泱泱天朝百万雄师抗衡?”公孙域反笑道。

  明临答夫自不肯让公孙域占得便宜,又是叫嚣道:“公孙太守之言,甚是荒诞,鲜卑早与我国通好,而今联兵入汉,分刮汉家幽并二州;我高句丽受太阳神护佑,众志成城,精兵多如牛毛,强将多如繁星,个个以一当十,二位太守何必冥顽不灵,妄送性命。”

  恰巧,公孙域瞥见敌阵中高句丽王伯固,冷笑一声,冲着高句丽军阵高喊道:“伯固、明临答夫你二人不知忠孝侍奉君主,反而勾连一气,弑杀次大王高遂成,夺其帝位,是为谋逆大罪,当千刀万剐;本太守亦为伯固大王忧心不已,你虽弑兄称王,然明临答夫擅自设立莫离支,总揽五部会议,凌驾于你之上,如此擅权专姿,如此奇耻大辱,伯固大王尚能忍受,真可谓胸襟广阔!”

  伯固闻言,顿时面色难堪,不由转首瞥了眼侄儿高奚罗,见其神态淡然,并无异色,心中更是不安,开口问道:“奚罗,汉人最擅长阴谋诡计,切勿中了汉人挑拨,伤了你我叔侄情谊。”

  细眼瞧去,只见这高奚罗面如满月,鸟眉如凤,口方鼻直,端是一副魁梧之相。

  “大王所言极是,父王惨遭横祸,非是大王之过,乃是少部分人挑拨所致,侄儿绝无半点不满,誓死效忠大王”,高奚罗从容回了一声,心中却是怒火万丈。

  高奚罗乃是次大王高遂成次子,亲眼目睹伯固、明临答夫率领五部军士,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当时若不是自己机敏,躲藏他处,早被伯固二人杀害。后来伯固、明临答夫为安抚次大王生前死忠部族,凝聚国力侵汉,才将高奚罗赦免,自是对高奚罗百般提防,伯固更是不给高奚罗实权官职。

  “你等汉人最擅挑拨离间,逞口舌之利,我不与你等纠缠,既然不肯归顺,孰强孰弱,军阵之上自见分晓”,明临答夫闻言恼怒不已,拨马回阵,不忘瞪了高奚罗一眼,高奚罗赶忙垂首不敢言语。

  “我乃贯那部后军军主李光熙,可有汉蛮前来送死”,陈奎、公孙域方一回阵,却听敌将李光熙叫阵,汉军阵中见其出言不逊,早是怒气横生。

  高句丽五部,分兵士为五军,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主统率,皆挑选心腹亲信或兄弟子侄充任,只管统兵作战;至于政事除了褥萨亲自担当沛者外,尚有主簿一名、优台一名为辅助,而使者、皂衣先人则是被为妥管理地方食邑。

  “不知死活,公孙昭来也”,不待公孙域首肯,公孙昭早执着铁矛,战上李光熙,二人半斤对八两,大开大合,你来我往,斗了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早已气喘吁吁。

  “义父,叔父恐难战下敌将,请准孩儿出战,斩杀此獠,扬我军威”,公孙度瞥见二人作态,轻笑一声,向公孙度请战。

  公孙度眼见公孙昭气力不济,心中难安,知晓公孙度颇有勇力,便点头道:“我儿速去替回你叔父,斩敌扬威。”

  “诺”,公孙度当即手执长杆大刀,策马出阵,直冲向李光熙,大喝一声:“叔父先请回阵,侄儿来战他。”

  公孙昭正是进退不得,见公孙度前来逞强,讥笑一声,转首回阵,看也不看公孙度,心中倒是企盼公孙度战死便好。

  “小蛮夷受死”,公孙度抡起长刀,便往李光熙门面砍去,李光熙慌忙横刀架住,却不料这一刀好似有千钧之力,压得快喘不过气,身子不由晃了晃,咬牙发力挡开长刀,拨马便要逃回阵中。

  公孙度怎肯罢休,横转刀杆子,追着李光熙拦腰横切,李光熙握刀的手早就松垮,举刀不及,轰然便被砍为两半,跌下马来,血喷如柱,一命呜呼。

  “三弟”,眼见李光熙被斩为两半,贯那部右军主李光赫、左军主李光远齐齐痛呼一声,驱马出阵,光赫在前,光远在后,一前一后,直取公孙度。这李光熙、李光赫、李光远乃是三兄弟,二人见幼弟被斩,心中恼恨至极,自是不肯轻易放公孙度回阵。而贯那部弥儒与其子前军主弥敦略显惊讶,其他诸部将帅并无太多表情,好似习以为常。

  公孙度横刀立马,见二将前来夹击,也不惧怕,抖擞精神,咬一咬牙,迎上二将。公孙度不待他想,当先对上李光赫,唰一刀往李光赫脑瓜砍去,李光赫抬起铁矛挡住,哐当一响,刀锋自光赫头旁削过,两马相交而过。

  “汉蛮看刀”

  公孙度方与光赫错马而过,早有光赫身后的光远举刀砍来,公孙度赶忙举刀架住,不料光赫调转马头,已然杀到,一枪往公孙度后心刺来,便要刺穿公孙度心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