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凉风云 第116章 、李氏一族遭横祸,李护愤慨欲造反(下)

《汉凉风云》第116章 、李氏一族遭横祸,李护愤慨欲造反(下)

作者:书写千秋 字数:2226 书籍:汉凉风云

  李瑾已死,李进又是来迟一步,只得往李瓒处赶去,却于半路上遇到李瓒一家。李进等九人拔出利刃,上前拦住囚车,军士大惊,赶忙抄起兵器,与李进对峙起来。

  “且慢动手”,郭防见李进等人手执利器,好似不怀好意,驱马上前,喝问一声:“尔等是何人?竟敢阻拦朝廷命官,知罪否?”

  囚车中的李瓒一眼认出李进等九人,对郭防恳求道:“郭大人,这行人绝非暴徒,乃是李府奴仆,请念在郭太妃、四弟媳郭氏情分,可容我等一叙?”

  郭防看着李进右手上转动的钢叉,心悸不安,而自己又是郭家远房子弟,郭太妃昔日多有提携,郭元姬也算是自己侄辈,便开口道:“罢了!老夫不愿多生事端,念你主仆情深,容你等一叙。”

  军士得令,当即让开道来,八名护卫早就急急趴到囚车旁,恸哭不已,李进犹豫一下,还是缓缓走向囚车。

  待李进行至车旁,李瓒望着李进,苦声道:“李家遭此横祸,父亲含冤屈死,我情愿与父亲同死,只是放心不下众兄弟,大兄生来耿直,三弟品性刚烈,四弟最为孝顺,还请你念在骨肉之情,前往相救。”

  “李壤吐血而亡,李瑾含恨自尽,至于李远我会尽快赶去”,李进说完,便扭头过去,双眼早已湿润。

  “啊”,李瓒闻言,顿足捶胸,哭声震天,半晌之后,含泪对李进嘱托道:“速往张掖,告知四弟远去西域,暂避祸事。”

  “你好生保重,万不可轻生,李壤、李瑾遗孀尚在,还需你多加照应”,李进暗暗抹去眼中泪花,告别李瓒,带着八人又往张掖赶去。

  然而不光李膺及其诸子遭祸,便是陇西李家亦被宦官诬陷不轨,牵连坐罪,纷纷被罢黜禁锢,放逐敦煌。李膺从兄汉中郡从事李遐、从兄武都太守李洪、族兄金城郡从事李哆三人皆被治罪,其中李遐于路上郁愤生疾,含恨病逝。

  李哆与李洪被拘押之时,暗中派人快马通知张掖太守李远、酒泉太守李护,让二人早做打算。

  却说这李远闻知父亲遇害,兄弟遭难,李氏一族多被拘押治罪,叩地痛哭,仰天大骂,愤慨不已。

  当夜,李哆之子李护急急赶至张掖,李远、李胜、李护三人于书房中抱头痛哭,李护不忿道:“天子无德,朝廷昏聩,以致宦官宵小弄权作乱,害我李家忠良,如今李家举族遭难,远放敦煌,仅剩我等三人尚未被收捕,还需早做图谋,否则我李家必亡于宦官之手。”

  李胜亦是满心愤慨,点头赞同,而李远哭泣片刻,抹去泪水,问道:“依兄长之见,如今该当如何?”

  “造反”,李护起身紧闭门窗,回到二人案旁,低声说道。

  “所言甚是,而今仅有我等三人未归案,实是因张掖、酒泉偏处河西,使者尚未到达;此时若是二位兄长束手就擒,李家全族如同砧板鱼肉,任人宰割,正该造反,聚兵自保”,李胜不仅没有丝毫震惊,反倒是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

  李远惊诧不已,未想到李护竟要造反,起身来回踱着步,对二人说道:“事关重大,兄长可先在此等候,且容我与夫人相商,再作定夺。”

  李远不等李护答应,便已出房去了,李护不由急躁,摇头道:“大丈夫之事,何容妇道人家搀和,季然此举甚是不妥。”

  “兄长稍安勿躁”,李胜劝止李护,笑道:“嫂夫人素来有智谋,不如请来嫂夫人一道商议,也多个应衬之人。”

  李护闻言,干笑几声,与李胜喝起茶来,心中却是焦急不安。

  而李远寻到郭氏,便将下人屏退,拉着郭氏往房中而去,郭氏一头雾水。待关上房门,李远才将李膺之事告知郭氏,也顾不上郭氏惊愕,询问道:“兄长连夜赶来,劝我起兵造反,夫人以为此事可行否?”

  “夫君,依妾身之见,倒不如将李护、李胜二人擒拿,押赴洛阳请罪,以示夫君忠心为国,大义灭亲”,郭氏方说完,轮到李远震惊的张着口,一言未发。

  郭氏接着说道:“还需托人前往洛阳,请樊陵、郭防、杨赐等人相助,打通官结,于宦官处周旋,为夫君开脱罪名,保得一家老小安危,日后再图他事,却也不迟。”

  “胡言乱语”,李远惊愕过后,勃然大怒,对着郭氏一顿喝斥:“李护、李胜与我虽非一母同胞,却亲如兄弟,你怎可如此歹毒,为保一家老小,劝我行此等不义之事,弃宗族不顾,受万人唾骂。”

  郭氏早知李远会有如此反应,待李远骂完,又是问道:“夫君既然不忍手足相残,便应下李护所请,兴兵锄奸,为国尽忠。”

  经郭氏一番劝导,李远虽是有意造反自保,怎奈心忧家族安危,顾及君臣大义,一时间举棋不定,便带着郭氏前往书房,共同商议。

  “贤弟,愚兄说得口干舌燥,究竟反还是不反,还请早做决断”,李护说了半天,李远还是犹豫不决,不由有些气恼。

  李远为难道:“兄长之言,不无道理,然造反乃是谋逆大罪,若事败身死倒也罢了,惟恐连累家小,祸及全族,我等岂不是百思难辞其咎!”

  “夫君不必担忧”,郭氏自进房以来,久未出一言,静静听着李家三兄弟絮叨,见李远心存顾忌,开口劝慰道:“妾身以为,起兵未尝不可,然出师须有名,夫君绝非造反作乱,不如以清君侧为名,声讨宦官奸佞,此乃忠义为国之举,必可得天下士人支持。”

  “好!如此便是兴兵锄奸,为国为民之举”,李护恍然大悟,赞赏道:“弟妹虽是女流之辈,确是有智谋之人,季然好福气。”

  李远适时问道:“张掖、酒泉两地不过千余兵卒,满打满算也就两千人,而朝廷方才平定东羌,凉州、关中尚有数万大军,皆是精锐骁勇,不知如何应对?”

  “张掖、酒泉乃河西偏远之地,若是夫君突然起兵,朝廷一时反应不及,夫君可趁机先夺占武威,再依势而行”,郭氏又是回道:“武威乃河西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朝廷纵然挥兵来攻,必先过武威姑臧城,若是形势有利,夫君可率军出武威,直捣三辅,进兵洛阳;若是形势不利,亦可据守武威。”

  李胜赞同道:“嫂夫人所言甚是,武威素有‘天下要冲,国家蕃卫’之称,占据武威,如同据有河西四郡,东可进兵三辅,西可通畅西域,而武威又富足殷实,足以养兵自保。”

  李远沉吟一声,点头道:“姑臧城高墙厚,且地势险要,足以坚守,只是兵力不过两千余人,如何成事?”

  “哈哈,为兄早有准备,贤弟尽可宽心”,李护拍手大笑道:“为兄任职张掖太守已有数载,与张掖等地羌、胡夷族素有交情,可拉拢其等一道起兵,而且我暗中已预先筹备些许兵甲马匹,尚可一用。”

  李远、李胜自是大喜,郭氏却是眉头微皱,暗暗瞥了一眼李护,转首对李远劝道:“西凉兵马大多被段颎带去征讨东羌,而段颎现今已班师回朝,武威西边诸郡官军薄弱;而妾身出自并州,北疆夷族尚且知晓一些,眼下寒冬已至,鲜卑必然兴兵入塞,寇扰北疆边陲,北疆自顾不暇,无力干涉西疆之事;此番只要筹划得当,准备周全,再拉拢羌人、胡人、氐人等夷族,联结凉州豪强大族,收纳凉州豪杰,共同进兵三辅,届时天下震动,天下士儒必将群起呼应,大事可期!”

  “夫人”

  “弟妹”

  “嫂夫人”

  郭氏言罢,李家兄弟三人惊呼一声,难以置信,未想到郭氏虽是女流之辈,却是如此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不由有些敬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