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年繁复 第六十八章 纨绔公子不自爱

《百年繁复》第六十八章 纨绔公子不自爱

作者:草海之文 字数:2621 书籍:百年繁复

  杀害于皇后,高荒终于当上皇后,高肇入掌中央机枢,叔侄二人互为表里,把个皇帝哄得不知天高云淡,任由高肇为所欲为,指鹿为马。

  高肇还随心所欲地大肆更改崔浩、古弼、高允等人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律令,随意减少皇族宗室和勋贵功臣们的封赏待遇。并且褫夺勋贵王爷们的实权,委以虚职,造成权力被架空,人浮于事,权力和任事不成正比。为此而指使太常卿刘芳另行制定了一套量权任事方案,弄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特别是那些被冷落的宗室王爷们,恨不得寝高肇之皮,食高肇之肉,把他剁成肉酱。

  这天下午,度支尚书(财政部长)元匡命下人用牛车装着一具棺材,停靠在厅堂前,准备明早拖着牛车上朝,弹劾高肇滥用权力,任性处事。而后自裁,以此尸谏来规劝皇帝。

  元匡的举动在小小的洛阳城自然是扯动了不少眼球。就在这时,元匡接到皇帝诏命,明天上朝讨论权力任事制度,修改刘芳的量权草案。元匡有了标靶,第二天上朝,最先上表反对刘芳的量权任事方案。

  高肇昨天听说了元匡尸谏一事,早已发动各部门心腹对元匡实施围剿,此时率先站出来反驳元匡说:“量权任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太常卿刘芳集中了组织人事部门的专家学者,听取了经济学家、法学家等各方面的意见才形成了这一整套量权任事制度。你元匡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否决权就把专家学者们一棍子打死了,讨论制度,有你这么发表意见的吗?”

  高肇站出来发难,这一番上纲上线的话气得元匡火星子直溅。

  元匡当即驳斥高肇说:“量权任事制度,明是刘芳耍刀,实是高肇使坏,尔高肇一党,窃据高位,把持朝政,把量权任事制度作为整人害人的毒药,把政敌通通安排到责任大、风险高、任务重、薪俸少的部门,你们高氏一党则控制权重、利大、不担责、肥得流油的要害部门。分配如此不均,朝政如此不堪,皆因高肇把持朝政,指鹿为马使然,还请圣上罢黜奸佞,以清朝堂。”

  御史中尉王显精于医术,更精通官术,是高肇豢养的打手。主子受到攻击,他怎能坐视,立即跳出来说:“度支尚书元匡无视尊卑,朝堂议政的庄严会场,在此肆意攻击、诬毁宰相,应予严惩,以正会风。”

  有司官员听到号令,立即跳出来说:“元匡早就想借量权任事制度攻击、诬毁宰相,并不惜以死一搏,在家里连棺材都准备好了,我们应该满足他的愿望,让他尽早去天堂享清福,那里才是他应该去的权重、利大、不担责、肥得流油的地方。免得他为置办棺材再花冤枉钱。”

  早已接受高肇指派的官员们此时纷纷起哄:“斩杀元匡,以谢天下!”

  皇帝见一个讨论量权任事制度的会议弄得乌烟瘴气,为此还要诛杀大臣,急忙起身喝止住众人,宣布说:“元匡攻击诬毁宰相,行为不端,但出发点是好的,免予死罪,降为光禄大夫。”

  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熄灭后,御史中尉王显向高肇告密说:“元匡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胆量,公然在朝堂上诬毁宰相,都是因为受了京兆王元愉的指使。”

  高肇听后,耿耿于怀。元禧、元详殷鉴不远,权高位重的辅臣尚且败在我的脚下,你一个小小的京兆王居然敢跟我尚书令叫板。听了王显的构陷,此后,高肇每每在皇帝面前中伤元愉,多次劝告皇帝说:“元愉留在京都,圣上与他同在宫廷,无异于与恶狼共舞,与毒蛇同眠,圣上您顾念兄弟之情,微臣我却是时时为圣上担心呐。元禧的谋反就是教训,他的儿子们还在南梁政治避难,生活得逍遥自在。”

  皇帝受了高肇的鼓动,就有了把元愉支派出京的想法。只是还没有适当的机会。留居京都的京兆王元愉哪里晓得高肇多次在皇帝面前中伤自己,每天仍然我行我素,毫不收敛。

  京兆王元愉是宣武帝元恪最大的异母弟弟,母亲袁氏的地位并不显赫,只是贵人。元愉出身于帝王家,自小沾染上公子哥儿的习气,他又是一个文学青年,喜欢吟诗作画,吹拉弹唱,作文制谜,樗蒲行令。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8年)被封为京兆王、徐州刺史。

  徐州是军事重镇,水陆码头,交通要冲,六朝繁华之地。一条黄河在城边汩汩流淌,河面上花船锦锈,歌舞达旦,是抛钱买笑的销金窟。

  元愉到了徐州,不是去当州牧,而是把徐州当作疗养地。每天出入青楼歌厅,与一群妓女歌妓打得火热,公然还把青楼妓女请进州衙大堂,礼数有加,视若坐上宾。

  元愉的心思放在嘻戏游玩,一切政事都交给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处理。皇帝听说了弟弟的荒唐行径,觉得家中应该有个女主人对王爷严加管理才是,就亲自主婚,把于皇后的妹妹于莉嫁给京兆王元愉为王妃,以婚姻的纽带来拴住元愉的心。

  哪晓得美好的愿望结出来的婚姻之果却并不美满。于莉长得不比他姐姐漂亮,武大三粗的,皮肤黝黑,不适合进婚房,适合上战场。元愉回京完婚没几天,就以徐州政事脱不开身为借口,把个新娘子丢在洛阳京兆王府,独自一人逍遥游,涉山玩水回到了徐州。

  离开徐州一月,好久没有欣赏到徐州的夜景了,当天晚上,元愉就带领一群文学青年登上了泊在黄河岸边的花船,制谜划拳,喝酒樗蒲。一行人正玩得高兴,就听旁边楼船飘来一阵歌声。歌喉宛转,绕梁不绝,莺声燕语,直穿肺腑。

  元愉大惊,责问左右:“这么美妙的歌声怎么不叫到本王爷的船上来?”有献媚的文学青年介绍说:“这歌者名叫杨小燕,是当今歌坛第一美女歌王,最近两天才来徐州,为的是让徐州的粉丝们大饱眼福。”另一个文学青年不无担忧地说:“这女歌星的身价高哦,一百万美元一晚上的出场费。不是亿万富翁,哪位请得起。”

  元愉一挥手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就好办,快去把杨歌星弄来!”众人不由分说,紧靠楼船搭上跳板,杨小燕及乐队一班人被带上了王爷的花船。

  当红歌星听说王爷包场,一上花船就对元愉深深一躬,莞尔一笑,一声问安。元愉放眼一望,不看则已,这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啊呀一声。叹息这杨小燕有此身材,不红都不行。

  用一切世俗的语言来形容当红歌星都不过分——肌肤如羊脂,丰胸如山峦,莺声似鸟语,吐气若芝兰,总而言之,该凸的凸得很,该凹的凹得深。元愉这时已看呆了,如对仙人。

  杨小燕呡嘴一笑,说:“能为王爷献唱,是我小燕一辈子的荣幸。”乐师调动琴瑟,女歌星展喉一曲《春江花月潮》,果然是声惊四座,如闻天籁,一曲唱完,任性霸道的京兆王再也不转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说:“本王爷很欣赏您的人材,歌喉,不知您愿不愿意被本王包养。”

  杨小燕一听京兆王要包养自己,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喜从天降,慌忙深深施礼说:“能为王爷持帚扫尘,是奴婢的终生幸福。”当天晚上,急不可耐的元愉即将杨小燕带进徐州刺史府,毫不犹豫地将女歌星包养上了床。

  京兆王包养当红歌星的消息尽管被封锁,还是让“嗅觉比狗鼻子还灵”的媒体记者吴冕王闻到了香味儿,为此写了一篇报道:“京兆王爷出巨资包养当红歌星”。文学青年把这篇报道的底稿交到元愉的案桌上,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准备把这篇稿子发到百度网上。”

  元愉一拍桌子,对吴冕王说:“你这篇稿子本王爷给你买断出版权,怎么样,你开个价。”吴冕王没想到王爷如此爽快,献谀地说:“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事,这篇稿子一口价,一百万。”元愉二话不说,对卢阳乌说:“把这篇稿子销毁了,带他去财务处领钱!”

  俗话说:“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尽管再没有记者为王爷包养女歌星的事爆料,但元愉在徐州的荒唐行径还是被皇帝知道了。这样的人,岂能再出任一方大员;一道诏命,元愉卸任,回京都洛阳。

  元愉临行前对杨小燕说:“你出身低微,而杨小燕这个名字在歌坛的影响太大了,你既然已嫁给我,就要保持低调。我为你改个名字叫李小燕,你的父亲是右中郎将李诗显。”元愉为歌星篡改了履历、籍贯,带着如夫人春风得意地返回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