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霸清 第十章 海城的烦恼

《霸清》第十章 海城的烦恼

作者:绝谷刀客 字数:2018 书籍:霸清

  不是海成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啊!

  让我细数一下和大人至今为止的升迁历程:

  1769年十二月,和大人19岁,以文生员身份承袭祖上三等轻车都尉。虽然是正三品,但却没有任何实权,就是挂着个名。

  1770年,和大人20岁,任銮仪校卫,就是一个轿夫。

  1772年十一月,和大人22岁,授三等侍卫,‘粘杆处’柏唐阿。就是一跑腿儿的杂役。

  1775年十一月,和大人25岁,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这才是和大人一生中第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就是从此,和大人一路高升。

  1776年正月,和大人26岁,升户部右侍郎。

  二月,擢升步军巡捕中参营领。

  三月,在军机大臣上书房行走。

  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

  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和大人19岁开始钻研乾隆爷,前后用了6年的时间,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实权的官职。在他25岁到26岁的一年之间,连升8级,几乎是每个月一升。敢问这世间还有谁比他升得更快?!

  和大人首屈一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大人之所以升得这么快,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也能像和大人一样能吃那么多的苦,其实你也可以。正是勤奋+思考+机遇,成就和大人。

  勤奋这一点自不用细说,和大人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在努力学习着。

  思考是指他找到了一条升官的捷径。虽然这条捷径早有人类有史以来,就在各朝各代屡试不爽,不过能将这条捷径走得如此出彩的,和大人名列前茅。

  至于机遇,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不得不说和大人的命很好,至少他的爹妈给了他一张俊美的脸孔,这得以让他得到了他的贵人-英廉的眷顾。也正是因为英廉努力,他才可以当上銮仪校卫,从而接近乾隆爷。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英廉,也就没有和大人。

  英廉成就了和大人,同时也毁了和大人。他不知道,一旦一个穷小子穷怕了,而当他有能力拥有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会要的只有更多,越来越多,直到自己被自己的贪望所吞噬。否则,他是绝对不肯罢手的。绝不!

  你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周围,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

  海成是个精明人,不过他却摸不透乾隆爷的心思。乾隆爷身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寂寞孤独。因此,他比常人更加渴求别人真心的关爱。和大人整日陪伴在他左右,记挂着他的身体,他的起居,他的喜好。虽然有无数的能人在乾隆爷身边,可是真正能走进他心里的,只有和大人一个。与和大人一比,什么刘墉,纪晓岚童鞋,明显不够看了。

  没过多久,和大人又被赏赐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这可是只对拥有特殊战功的人才开放的福利,就连亲王们都没有获得过这种赏赐。可是和大人得到了。

  26岁的一个大帅哥,在紫禁城内骑着骏马,那是何等的风骚!

  “到底是怎么回事?!”海成有些着急了,揪住报信儿人的脖领问道。

  “我听说,和大人陪皇上在御花园里读书,两个人边度边谈了一个下午。皇上忘记了赐坐,和大人的脚都站得不听使唤了。可他偏说自己的腿有老毛病,皇上一听,就赏赐他在紫禁城里骑马了。”报信的人小心地答道。

  “这样也行?!”海成听了就甭提多么羡慕嫉妒恨了:没听说福利来的这么容易的。站着站着就能够在紫禁城中骑马了,开什么玩笑?!

  “老爷,现如今和大人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京城里很多大臣都开始依附于他。依奴才之见,老爷还是去活动活动吧!奴才听说他很爱财,要不您也……..”报信的奴才建议道。他是海成安插在京城内专门打探消息的探子,这些消息都是他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探到的。

  “活动什么?!我堂堂一方巡抚,怎能和那种小人攀附关系!你再去仔细地打探,有什么消息飞鸽传书。我要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情报!”海成打断了他的建议。

  其实,现在的海成真的有点怕了:和大人太猛了,一年连跳八级,任谁不咋舌啊?!他不是不想活动,而是不好意思再去活动。自己已经将人家得罪死了,再去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这不是自己找骚呢嘛!那样只会惹得更多的人瞧不起自己,日后他这一方大员也就没法儿在官场上混了,还不如干脆回家种田算了。可是他又舍不得自己用一辈子心血换来的官位。

  “我该怎样保住自己的官位?我又该如何讨皇上的喜欢呢?!”海成似乎将和大人的套路给研究透了:兴你讨好,就不兴我讨好了?!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谁能讨好是谁的本事。许你溜须拍马,一飞升天,就不允许我阿谀奉承,偷巧献媚了?!我又不比你笨,没准儿我做的会比你好呢!到时候只要皇帝老儿一高兴,我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和珅呐和珅,想算计我,你还嫩点儿!海成自以为开始明白了过来。

  终于,在数个不眠之夜之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这个办法就是‘文zi狱’!

  关于文zi狱,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那么一两次。而文zi狱发展到巅峰,那就要数清朝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外族,最怕的就是汉人的思想暴乱。而且满洲人是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他们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个迂腐的读书人。但他们又怕读书人乱言祸国,令子民思念前朝。所以,清初的时候,‘文zi狱’便开始大兴特兴起来。

  到了乾隆爷的时候,文zi狱更是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原因无非只有一个:乾隆爷读的书太多了,他可是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知识就是生产力了。

  乾隆爷最痛恨的就是士人写诗、写书讽刺朝政。海成知道乾隆爷有这种嗜好,所以查办禁书一向非常认真。他曾先后查获书籍八千多部,就这样他还跟乾隆爷说:禁书一时不能殆尽,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

  海成此举得到了乾隆爷的龙颜大悦,所以这次他打算干一票大的。大的能让他像和大人那样在乾隆爷面前红的发紫。而刚巧不巧,就在海成准备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接到了江西新昌王泷南的密报,说举人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此行为与叛逆无异。

  海成自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继续无耻各种求:收藏,推荐、评论,打赏,求求求求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