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狼君在侧(清穿) 44 第44章 拯救包子

《狼君在侧(清穿)》44 第44章 拯救包子

作者:绝漳 字数:3845 书籍:狼君在侧(清穿)

  胤禛微怔,随即轻笑着握紧她的手:“那也是故意骗你的,都是小盛子吃了。”

  “真的?”琬华心头一松。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去问小盛子。”胤禛亲了亲她的乌发,“这次我原本没想到会惹你这么伤心,一开始只是单纯为了稍微气气你,想让你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俩小子身上,多少也照顾一下你的夫君……可是一看到你哭,我就后悔了。”

  琬华用力捏了捏他的手:“小盛子跟你是一伙儿的,当然向着你……”沉吟半晌,她转身过来,戳了一下他的额头,“以后再不要做这种事,不然绝不会原谅你了。”

  “必不会了。”胤禛与她碰了碰额头,“这次都是我的错。不过我也有个小要求,你今后不可再那样忽略我。”

  琬华失笑:“我哪有忽略你,只是我现在不仅是为妻还是为娘,自然不能只顾丈夫。同样的,你现在不仅是为夫还是为父,对俩儿子也要多关心爱护,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胤禛轻叹:“我知道……只是突然有两只小的来同我抢你,我还一时不能习惯,你放心,过了这段适应期就好了。”

  ……

  孩子渐渐长大,随时都牵动着父母的心,胤禛对孩子的父爱也渐渐体现出来,对于做父亲的责任也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翻身、什么时候学会坐着、什么时候学会爬、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乳牙,或者谁先长什么牙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当他倚在炕上看书时,俩孩子就咿咿呀呀地在他身上爬上爬下,琬华每看到这一幕,整颗心都变得从未有过的柔软。

  最初俩小子几乎看不出差别,等到他俩慢慢长大,五官渐渐明晰,就会发现还是有些细节不同,比如老大的个头比老小大些;比如俩人虽然都是大眼睛,但是老大是漂亮的杏眼,老小的眼睛却比老大的稍微细长一点,倒有点像媚气外露的桃花眼,笑起来也比老大的弯些,但俩人的眼角都是微微上挑的。

  “眼睛都像你。”胤禛笑看她一眼,“你的眼睛每次瞪我时就是杏眼,每次刚睡醒时就像桃花眼。”

  琬华噗嗤一笑:“你直说我是两不像好了。”又仔细看了看两只小崽子,“确实只是细微差别,不好定位,我的眼睛也既不是标准的杏眼,也不是标准的桃花眼,介于两者之间吧。”

  胤禛笑道:“我说什么来着?琬儿的任何一处美都不能一言以蔽之。”

  “越说越肉麻了。”琬华面上微红,笑嗔他一眼,“……俩小子的鼻子和嘴巴都是遗传你的,长大了一定是鼻若悬胆唇若抹朱的小白脸。”

  “好啊,你敢说我是小白脸。”胤禛顿时化身为狼扑了过来,一家四口在炕上笑闹起来,俩个只会咿呀学语的傻小子刚学会了怎么直着嗓子发出尖亮的叫声,刺得屋里屋外的人都耳膜疼!

  “哎哟,这俩小家伙最近怎么喜欢上惊声尖叫了?”琬华将俩孩子揽在怀里,为他们擦了擦口水,“是不是快要开始学着说话了?”

  胤禛揉了揉刚被荼毒过的耳朵,无奈道:“我看八成是。俩家伙都九个月了,也该能说些简单的词了,可现在就只知道尖叫,真笨。”

  琬华微微一笑:“别说小孩笨,要多夸奖多肯定小孩的长处,他们进步才快,你可别以为这么大的小孩什么都听不懂。”

  “咿呀……”天石挥了挥小胳膊,似乎在表示他听得懂。

  “看吧,哈……”琬华笑道,“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快过年了,俩孩子也眼看着要满岁了,你给他俩想好大名没有?到时皇阿玛要给赐名的时候,若是先问你有何想法,咱们也要先有个思想准备不是?”

  胤禛撑着额角倚在她身旁,思索着道:“结合着他俩的生辰八字,我倒是想了几个……皇阿玛说他俩出生在春夏交替之时,正是万物即将繁盛的好时候,雨露日光相济相辅,乃一切顺应之道。我仔细揣摩皇阿玛的话,这俩小子出生时正是谷雨之后,天气转温,出生那天正好是天晴,取名就应该顺着这个意思去取。”

  琬华有些想笑,凑到他耳边低声打趣他:“明明还年纪轻轻的,可是每次一揣摩起圣意来,就瞬间变得老成持重了,论起如此娴熟的变脸功夫,我不如你多矣。”

  “你夫君本来就很成熟好不好?”胤禛坏笑着突然将她用力一拽,顺势压在了身下,“这么久了,你是不是忘了我有多成熟?”

  感觉到他的手不老实,琬华脸上绯红:“快不要这样,孩子们看着呢!”

  “他们那么一点点大,能知道什么?”胤禛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俩小只,正好就见那哥俩儿并排坐在自己旁边,也不打闹了,偏着小脑袋眨着大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己和琬儿,粉嫩嫩的小脸上一派天真懵懂。饶是胤禛历经百战脸皮再厚也不免心里一突老脸一红:“哎呀,俩臭小子不会真能明白事儿了吧?”顺手抓了两只熊仔塞进儿子们的怀里,挡住了儿子们的视线:“跟小熊一边玩去。”

  琬华哭笑不得:“哪有你这么当阿玛的……让我起来,把小家伙们哄睡了再说。”

  胤禛万分无奈,也只好不情不愿地放过她这遭。

  ……

  康熙三十四年的仲春,小崽子们终于满岁了,这时候已经可以说些“妈妈,帕帕,大大”之类的简单词汇,一高兴起来逮谁都叫“大大”,咧开嘴咯咯直笑,露出几颗可爱的小贝牙,十分逗人喜欢。每次抱去德妃那里,他们的那些小姑姑小叔叔们最爱将他们围坐在炕上,拿了各种玩意儿逗他们,德妃对这么和谐的景象也显得很高兴。

  “抓周了!”宫人们在宽长的桌子上摆满了物品,奶嬷将两个孩子抱上桌。

  琬华忽然想起当年胤禛满岁抓周的情景,意味深长地笑看了他一眼,胤禛虽不知她在笑什么,但也知道不是好事,偷偷捏了一下她的手。

  “妈妈……咿呀……”桌边早已围了一圈人,俩小子目光扫过众人,向琬华爬过来。

  十四伸手摸了摸离他比较近的天松的脑袋:“快抓啊!”天松却丢给他一个小屁股,眼睛望着哥哥手里金灿灿的玩意儿,兴奋地咿呀说起话来,爬过去从天石手上把那柄小匕首拿了过来。

  天石也不跟他抢,眨着大眼扫过桌面,似乎被满桌东西耀花了眼,不知该抓哪一个。天松摆弄了一会儿匕首,还放到嘴里吮了吮,大概没觉得有什么味道,皱皱小眉毛丢到一旁,小手在桌上胡乱扒拉了几下,一手抓住一只毛笔,一手拿起一个缩小版的象牙笏板,对着琬华挥了挥胳膊,笑得口水都流了下来。

  琬华走到桌边,伸手将他抱过来,拿绢子为他擦了擦嘴。

  “妈妈……”天石也爬了过来,扯着琬华的袖子站稳,“大大……”

  琬华发现天石什么也没抓,无奈地将他又放回桌子中间,天石看她抱着弟弟不抱自己,瘪瘪嘴又爬了过来:“妈妈……”

  “这孩子。”琬华只好将天松也放回去,天松眨着眼看看哥哥,对着哥哥咿呀说起话来,天石也呀呀地说着,哥俩就开始用别人听不懂的婴儿语言对话起来。一会儿过去,天石抓住天松手里的毛笔,天松便松开手,让哥哥把毛笔拿去。

  琬华心里好笑:这俩小子,视满桌的东西为无物么?小哥俩这下高兴地向她扑过来,她忙一把将他们抱在怀里:“乖宝宝……”

  这一幕看得在场人的心里都暖融融的,康熙笑道:“真是两个好孩子。朕今儿就给孙儿们赐名,老大赐名‘弘晖’,老二赐名‘弘昐’,晖和昐都有‘日光’之意,愿顺天应时,一生少阻,平安长大。”

  琬华与胤禛相视一笑,一同向康熙行礼:“谢皇阿玛赐名。”

  翌日天气晴好,中午用过晚膳,琬华抱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晒太阳。不一会儿,胤禛也跟了出来,在她身旁坐下,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这几天你好像有什么心事?”琬华问道。

  胤禛挠挠头:“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万寿节了,可我还没想好寿礼,有些发愁呢。凡是想到的以前都送过了。”

  “那你有没有问问其他叔伯们都送什么,也能做个参考。”

  “大家都揣着心事,谁会通气儿?按照往常,以稀世古董、书画、玉器为多,也有送精巧新颖的西洋物件的,比如我记得前年有谁给皇阿玛送过一架大键琴的西洋乐器,有传教士为皇阿玛弹过好几天,皇阿玛挺喜欢的;还有年纪小的阿哥会自己用不同字体写许多张‘寿’字,表示孝心。”

  琬华想了想:“皇阿玛见多识广,对很多物件早就不新鲜了。我觉得既然是过生辰,当然是图个快乐舒心,儿孙们的孝心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所以,这寿礼不在于有多名贵,一是要投其所好,更重要的在于体现你这个做儿子的一片拳拳孝心,谁体现的孝心越浓烈,这寿礼也就自然越稀罕。”

  胤禛眼前一亮:“对,就是这个理!”

  琬华笑道:“所以你就想想什么样的东西能将你的拳拳孝心浓烈地表达出来。”

  胤禛又微蹙了眉,若有所思:“什么样的呢?”

  “既然要表达孝心,那这件礼物本身你就该倾注莫大的心力才成,这样皇阿玛看到它就自然能够感受到。”

  胤禛拍了拍额头:“让我想想……”

  琬华想起从前家里给玛嬷过生辰的事儿,微微一笑,凑近去在他耳边低声道:“皇阿玛从前受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影响,对佛也是信的,有时还礼佛。那你就去寺庙请回来一部由高僧开过光的金刚经,亲手用小楷工整地抄写九百九十九遍,每抄一遍要诵经一次,以作为对皇阿玛的寿礼,他一定会被感动的。”

  “这个好!”胤禛高兴地抚掌而笑,“这个真好!趁着今日天气晴朗,我现在就去广化寺!”刚欲站起,他又轻声问道,“一部金刚经多少字?”

  “大概五千多个字。”琬华抿嘴一笑,“没事,到时候我跟你一起抄。”

  “那万寿节那天我就说是咱们夫妻两人送的就是!”胤禛拉起她的手,“你整天在宫里也闷坏了,我今儿带你和孩子一起去广化寺,全当散心。”

  “你今儿下午还有课呢,来得及么?”

  “无妨,我让人给先生请个假,就说今日要去寺庙还愿,让他布置了功课,我晚上一定完成。”

  琬华自是欢喜:“那我去收拾一下……我还是换一身男装方便些,咱们也不要讲排场,微服就好!”

  胤禛抱过俩猴孩子,对她点头:“甚好。”

  广化寺的方丈济真法师还是那么宝相端庄,除了白胡子长长了些,其它几乎没什么变化。

  胤禛说明来意,济真合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请先抄撰一份,待贫僧为其开光,三日后施主再来取吧。”

  胤禛点头:“好。”

  济真伸手请道:“施主请随我至西院禅房。”

  到了禅房外,胤禛对琬华道:“琬儿,我在此抄写经书,你先去隔壁禅房歇脚吧。”又吩咐跟随来的丫鬟嬷嬷好好照顾,随即进了屋去,焚香净手,再将禅房门掩上。

  济真领琬华到了隔壁,双手合十:“施主请暂在此歇息。”同时让弟子沏茶来。济真转眸间,看到丫鬟和奶嬷怀里抱着的弘晖和弘昐,目光一顿,面上竟微微露出悲悯的神情。

  琬华看到这一幕,心头突地一跳,很是疑惑。

  在几案后的蒲团上跪坐下,等到小和尚沏上茶,她让人将俩孩子抱出去晒太阳,让其他人带上门在外守着,屋内只剩下她和手捻佛珠闭眼端坐的济真。

  “在下有一事想请教大师。”琬华合掌道。

  济真睁开眼:“施主请讲。”

  “我方才看见大师看着我那俩个儿子时面露悲悯不忍之色,请问这是何故。”琬华轻声问道。

  济真却不急着回答,看着她道:“贫僧观施主,来此世间有一段奇缘。”

  琬华心中猛地一跳,瞪了瞪眼:“大师莫非……知道我的来历?”

  “阿弥陀佛,贫僧只知一二。”济真微微颔首,“贫僧刚才观两位小施主,命数似乱未乱。原本若无施主这一段奇缘,则此生年数不能久。”

  琬华细细揣摩济真这几句话,越揣摩越心惊肉跳脸色发白,声音都不觉颤抖起来:“大师的意思是说,我来到这里,扰乱了两个孩子的命数,但是又扰乱的不够彻底。我若不来这里,原本的历史这两个孩子是……是早夭之命?而现在,他们虽不至于早夭,但也不是多福多寿的命?”言及此她的眼泪都流了下来,起身走到济真面前匍匐,哽咽道,“求大师能救救两个孩子!大师一定有办法救救两个孩子的!求大师!”

  济真面露悲悯之色,半晌,终是叹了口气:“阿弥陀佛,办法也并非没有,只是会影响到施主。”

  而他自己作为强扭命数之人,更是会受到惩罚。罢,罢,也许这一切本来就是命格轮回中注定的。

  作者有话要说:

  ^_____^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