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悍刀行 00264 他还是那个他

《三国悍刀行》00264 他还是那个他

作者:半山先生 字数:1960 书籍:三国悍刀行

  渔家灯火,鸳鸯映月,芦花如秋雪满天飞舞的黄河芦苇荡,历来是士大夫文人赌书泼茶的吟风弄月场所。

  此时,没有狂士散发裸裎的引吭高歌,也没有士子风流的羽扇纶巾,有的只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马革裹尸。

  曹操作为红紫权贵世家子弟,麾下有上千匹丙等良驹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飘荡着无数芦花黄河芦苇荡边,赫然雄立着两千多匹乙等西域宝马,若是被汝南袁氏河东卫氏这等大汉十大顶尖世家望族见到,说破大天了也要强取豪夺。

  更何况这两千多铁骑不仅手持产自西域龟兹国的龟兹钢刀,就连样貌明显异于中原人士,明显是来自西边荒漠的戎夷。

  静静等候在黄河芦苇荡周围的刘备,如坐针毡,满脸的紧张和焦急,不知第多少次的问道:“宪和,殿下可曾发号施令。”

  涿郡简雍自幼家中一贫如洗,别说揭不开锅了家里连锅都没有,要不是刘备的父亲亭长刘弘见简雍与母亲孤儿寡母的挺可怜,即使背起敲寡妇门的狼藉名声也要时不时的接济简雍母子二人,说不定早就饿死了。

  为了这件事刘备的母亲不知多少次气的回了娘家,每次都是刘备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才劝回来母亲。

  十多年前,简雍为了偷听文坛宗主郑玄讲学,从一棵歪脖子柳树爬过围墙,却被无法旁听嫉妒他的豪强子弟围殴,由于少年心性使气任侠的刘备救下了他,两人从此成为了好友。

  十年前,简雍为了求学想要去稷下学宫,苦于没有盘缠迟迟没能出发,刘备二话不说卖掉了父亲生前买给他的第一口也是唯一一口环首刀,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这是这些年存的一些钱帛,便全部送给了简雍。

  兄长刘备家里以前是风光过,但是自从大恩人死了以后,兄长家里的光景他比谁都清楚,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帮衬兄长,随后穿着刘备亲手编制的草鞋赶往了位于青州的稷下学宫。

  简雍的聪颖程度与郭图诸葛瞻等人半斤八两,虽说已经是难得一见的俊彦,但还达不到被稷下学宫百家祭酒收入门墙的层次。

  万念俱灰的他感觉愧对兄长的信任,正要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上,兼任纵横家阴阳家两家祭酒的司马徽先生,不知道为何突然允许他旁听,收下了欣喜若狂的简雍。

  简雍本就天生聪颖,又跟在先生司马徽身边求学多年,一身才学纵是达不到经世济民也足以担任一郡太守了,磨砺个几十年担任州刺史也不成问题。

  稷下学宫的各家学子本就是各州顶尖世家望族垂涎的对象,名望不如稷下学宫大祭酒郑玄、太学祭酒何休、鸿都门学祭酒蔡邕三位文坛宗主显著的司马徽,在这些顶尖望族心里的分量反倒是胜过他们,简雍的身价自然再次水涨船高。

  司马徽文名不显,训诂注疏不如郑玄,遍注儒家经典使得经学进入了一个小一统时代,更是撰写了《天文七政论》、《中侯》等著作留下了惊世骇俗的百万言。

  诗词歌赋不如蔡邕,大毫一挥留下了诗、赋、碑、诔、铭等等一百零四篇,更是从当世的隶书、草书、楷书中自创了一种书体,飞白书。

  但司马徽治国安邦庙堂捭阖的才干,用经天纬地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些个身居高位的红紫权贵历经数十年的宦海沉浮,早已看透虚名,对于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些阳春白雪只是欣赏,真正在意的还是一名才子的实干才学。

  静坐在祖师爷鬼谷子画像前的司马徽,闭目说了一句入世,简雍对着无比高大的先生三扣九拜过后便离开了稷下学宫。

  前脚刚踏出稷下学宫的门槛,还没来的及回望稷下学宫唏嘘感叹一番,便收到了大量的名刺,其中甚至还有两封泥金书写的名刺。

  这些世家望族惯用伎俩的开始各种威逼利诱,有的不惜开出十年之内扶持他坐上郡守高位的千金重诺。

  汝南袁氏下一代栋梁袁绍甚至许下海口,只要简雍去汝南袁氏的书房抄书三年,便为寒门涿郡简氏抬品入流,一跃龙门成为世家。

  寒门,世家,两者之间的差距用云泥之别都不足以囊括,就算鲤鱼越龙门也差了点味道。

  如果说寒门是九品武夫,那么世家就是指玄大宗师,不,用天象更为妥帖一些。

  更何况成为了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便攀上了庙堂上最是稳固的一棵参天大树,所能带来的各种香火情盘根交错到难以想象。

  本以为简雍婉言谢绝了所有的招揽,北上雒阳是为了效忠太子,谁曾想居然效忠了由于自己迂腐驽钝多次丧失了泼天大功的刘备,实在是令招揽过他的世家望族匪夷所思。

  忠臣不事二主,简雍既然推掉那么多顶尖世家望族的招揽,效忠一穷二白的刘备,自然凡事为他着想:“兄长,我与墨家的鲁肃关系莫逆,有一次在秦淮河赏景饮酒时,子敬喝的酩酊大醉,酒后失言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

  双眸蓦地放光,郑重的说道:“大汉看似还是铁板一块,实际上内在早已千疮百孔了,兄长完全可以凭借这足以纵横中原的三千铁骑,打下一番基业,以兄长的才能就算是重现光武帝的丰功伟业,也不是不可能。”

  “兄长........”

  黝黑的脸庞不停滴答汗水的刘备,紧张的都开始有些神神叨叨,口中不停的念叨着怎么还没有下达命令。

  “兄长!”

  “啊?”刘备困惑的回头看了一眼满脸叹息的简雍,嗯嗯啊啊了许久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简雍说了些什么,心思全部放在了太子安危上。

  他一边用朴素的衣衫擦了擦满头的大汗,一边摸着腰间的精美锦囊,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踩在家乡田埂上的踏实:“宪和有什么事快点说,等下可能来不及了。”

  欲言又止的简雍,心知肚明兄长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亭长,为民做个主,种上几亩田,皇图霸业在他眼里还不如几斗五谷实在。

  可有些人,就像一杯茶。

  慢慢品,时间久了。

  自然满口茗香。

  弟子不必不如师,小志向不必不如大抱负。

  以后的路还很长,至于谁能辉煌,谁好说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