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补魂记 010. 合庭议事

《补魂记》010. 合庭议事

作者:尘缘斗斗 字数:2966 书籍:补魂记

  青铭拔剑不出的消息不胫而走,芸生丞相立马召集朝廷重臣,迅速赶往合议庭。

  越生洞中的众人,无奈只得先回到王城再行计较。

  回城的路上,远远看见一名穿着藏青色袍子的男子,带着两名从人,相向而来,在较远处便下了马,站在路边等候。

  行至跟前,站在路边的男子捋了捋他那两片抢眼的小胡子,抱拳行礼,对马上的王爷们说道:“拜见青辕王、青辙王!父亲让我传话,芸生丞相集合了朝廷众臣,已在合议庭等候诸位多时了,还请王爷们尽快前往,说是有要事相商。”

  青辕和青辙互相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仿佛在说,该来的总是要来!于是,众人转换方向继续行驰,向合议庭而来。

  渡生将军轻声告诉青铭:“王子殿下,刚才路边那位报信的男子,便是户部尚书芸惠的长子,名叫芸什,也是你聚才堂同学芸传的兄长。他可是铁族年轻一辈中少有的精英,年纪轻轻,已成为正式的炼魂师!我只比他小一岁,可我参加了多次炼魂师遴选,都没有成功,他却在多年以前,轻而易举就得到了长老们的认可!据说在整个大属国历史上,他也称得上是最年轻的炼魂师!”

  言语之中,渡生将军颇为推崇那位小胡子仁兄。

  合议庭,建在大属国王城青铜王王宫的正门外侧,庭外一排巨型的大柱,向人们传达着这处建筑的威严和权力。青铜王王宫已虚位十八年,这些年来,大家公认的朝廷决策中心,就是合议庭了。在庭内中央高台上,安置着三把青铜制成的大座椅,高台下方安放着稍小的座椅,都由光亮的青铜制成,座椅围合着中央高台,一圈圈地,好像水中激起的涟漪。

  渡生将军告诉青铭:“中央高台,是三大长老的位置,呆会王子殿下可别坐错了位置!”

  青铭连忙点头。

  仔细看时,只见合议庭内已经坐满了人,但却鸦雀无声,空气中回荡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氛。青辕王和青辙王坐到高台下首的两把座椅上,钟全坐到了芸生丞相下首,其余众人都按照自己的位分坐好了,卫兵搬来一把椅子安在青辙王身后,青辙王示意青铭坐下。

  青铭看到青辐公主、青轮王也来了,还有究生、渡生二将在稍下首的位置,丞相下首除了钟全,也是座无虚席,全都是文官打扮,不过青铭都不太认识。

  芸生站起身,向刚落座的青辕王和青辙王拱了拱手,缓缓地说道:“老身听闻,二位王爷带着青铭王子,前往天元山越生洞试剑。此事关乎国运社稷,我等未能亲临见证,实在有负天命所托,惭愧啊,惭愧!”

  青辕王也拱了拱手,以作回礼,然后,他站起身,大手向合议庭后方一挥,凛然道:“我大属国青铜王王宫封闭整整十八载,可谓虚位久矣!按远古传下的规律,青铜王的灵魂必定会传至青铜族某位后裔身上。如今,年满十八岁的后生都未能试剑成功,只剩下了铭儿。为防青铜王灵魂受损,故由本王主导,尽管三位长老和诸位臣僚都未到场,但我们到越生洞中,只是试了一试宝剑,也未必不妥。”

  芸生丞相不再说话,坐回座位后便巍然不动,脸上神色坦然。

  座中一位老者站起身,振振有辞地说道:“青辕王受命驻守越生洞,保卫越生剑,又是前任青铜王的长子,德高望重,有王爷主持试剑,当然合情。不过嘛,想大属国建国之初,奉天命立国建制,每位青铜王灵魂的潜在继承者参与试剑,都是在青铜族长老齐集、文武百官见证之下举行的。本次仪式,既无长老在场,也无百官见证,怕是于理不合,有违天命!”

  他尽情发挥着意见,芸生丞相一直微微笑着,既无表态,也不发言。

  青辐公主闻言,站起身来,用温和却自带几分威严的声音缓缓说道:“芸惠尚书此言未免太过了罢。越生宝剑乃是融入青铜王灵魂的上古灵剑,要不是王的灵魂继承者,拔也拔不出来的,试一试嘛,拔不出来也就算了,何犯天命?”

  说着,她转向芸惠下首的钟全和另一位文官,说道:“钟全尚书、茗苏尚书,你们说呢?”

  钟全是试剑的直接参与者,他的立场已经摆在了明处,已无需特意声明,当下便不抢着出声,只听茗苏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个嘛,这个嘛,我们礼部虽然负责国家礼仪事项,不过青铜王王位这样的大事,我们,我们不敢僭越!”

  原来他是礼部尚书,说完之后,他斜眼看了看芸生,便低下头去,眼神闪烁,不再言语。

  钟全咳嗽了两声,站起身来,对天拱了拱手,大声说道:“我大属国青铜王王位缺失已久,按天命规律,如今,已到了年轻一代青铜王现世的节点,微臣认为,应当找出青铜王真身所在,还政于王!”

  芸惠嘴角向一侧翘起,阴恻恻地说道:“钟老尚书这意思,倒是我们丞相把持了朝政,不肯还政于王咯?”

  钟全把手一摆:“老朽并非此意,只是就事论事!青铜王灵魂继承者,目前而论,只有可能是青铭王子,青铭王子灵魂遗失外域世界多年,如今青铜王灵魂不能合一,于功力大大有损,于国于民均是有害无益!”

  芸生丞相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轻轻拍拍芸惠的肩头,微微一笑,说道:“芸惠尚书言过了。老青铜王去世之时,交待臣下务必要主持好家国大事,这些年来,军中事务都是青辕王跟青辙王二位费心,老身只是按照先王的吩咐,略为处理了一下内务小事,何来把持之说呢?”

  言毕,他在合议庭内扫视一周,对着青辕王说道:“民间传言,我们大属国朝廷不团结,实在是一派胡言!两位王爷与臣下,十几年来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否则,哪里会有我大属国如今举国繁荣的景象?”

  他略一停顿,转而问道:“谣言妄言,暂且不论。且问两位王爷,青铭王子试剑结果如何呀?”

  青辕王看了看青铭,向芸生相国一拱手,语气中略带恳求,说道:“越生剑拔而复归,未能尽然。如今已放回越生洞原位,本王已命人妥善保管。不过,虽未全部拔出,但能够将剑柄拔离剑鞘,已经证明,铭儿正是青铜王灵魂的继承者。还望相国主持大局,尽早让青铜王正位。”

  芸生抚了抚他颌下雪白的长须,笑道:“拔而复归,便是未能拔出,天命祖制,岂是老夫能够主持得了的!”

  青辕王面露难色,只得勉强克制,问道:“但如今铭儿头痛阵发,眼见青铜王灵魂受损,依丞相之言,应当如何处置?”

  见青辕王已然放下姿态,芸生心中颇为满意,但他面上却显出为难之色,说道:“百官见证倒还好说,老夫虽说不能一呼百应,召集一下倒是可以的。不过,一来,这长老们都未到场,二来,青铭王子苏醒不久,我玄天道中的武艺神功无一进行过操练修养,这次拔剑不出,恐怕意味着时辰未到吧!如若因为功力不够,那便难办了。恐怕大属国上下,也只能等待了。”

  青辕王心知对方有意拖延,拖延一日,大权便在对方手中一日,但为今的首要大事,乃是青铜王灵魂不全,消磨下去,怕是受损严重,后果不堪设想,青铭要因此遭受头痛的折磨,越想越着急,青辕王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

  青辙王因为是青铭的生父,不便在合议庭上为儿子多言,此刻,他只得轻声提醒青辕王道:“王兄,你派锟儿前往定元山请三位长老出山,进展如何?”

  青辕王一怔,摇摇头道:“锟儿已去数日,尚未返回,目前情况毫不知晓!”

  芸生见大局已在自己意料和掌控之中,决定不再掩藏,往前一步,朗声说道:“事已至此,老夫有一建言,我不妨道出,请在座诸位合议参详。”

  大厅中顿时鸦雀无声,连众人的呼吸都压抑着,生怕听漏了一个字,这时若是有绣花针掉落地上,恐怕也能听得见。

  芸生顿了顿,见四下寂静,知道火候到了,便不急不慢地续道:“三位长老一边,既然已由青锟王子前去相请,不妨静待消息,消息传回便可明了。青铭王子一边,当继续在聚才堂修习,如若果真是我大属国青铜王灵魂载体,想必王子殿下要学习武艺神功,自然是轻而易举。为服众望,以塞天下悠悠之口,老夫提议,正式拔剑仪式之前,青铭王子须得研习青铜王御用神功,至少练成一套,并当众操演,操演成功之后,老夫必当心甘情愿协同百官,亲临拔剑仪式,为新王欢呼!”

  百官纷纷点头赞同,青辕王兄妹几个面面相觑,最后,青辐公主起身,应道:“青铭王子既为继位人选,若不服众,何以治理天下?丞相之言甚好,理当如此,届时,还盼老丞相鼎力相助,勿要食言!”

  青辕王还要言语,青辐公主对他微微一笑,悄声说道:“王兄,情势所迫,还望忍耐。”

  芸生满意地向公主拱了拱手,说道:“老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就算是议事已定了。庭中众人各自散去。

  从合议庭回到青辙王府,青辙王妃赶紧用自己秘制的固本汤为青铭调理,因为头痛症加剧,王妃为他加大了剂量。

  服用过汤药,青铭感觉身心舒畅。

  细想起来,他觉得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身体并不差,也许是越来越适应周边环境的缘故吧,自从回到玄天道中,除了头痛症以外,其实体力一天比一天好,越来越有底气,连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了许多,有点像初见青辙王时,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那种中气十足的感觉。

  不过,转念想到芸生丞相提出的青铜王御用神功,青铭顿感压力,不禁叹了口气,人也蔫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