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金钱帝国 正文_第479章 桃李不言

《金钱帝国》正文_第479章 桃李不言

作者:炎宗 字数:2739 书籍:金钱帝国

  尖沙咀弥敦道三十三号,一栋七层的弧形大厦,在众多的水泥构建中并不显眼。它的前面有一座小型广场,面临弥敦道的建筑空间结构弧形顶部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镌刻五个大篆字体——汉唐博物馆。

  建筑虽然朴素但不掩灼灼其华,这里藏品丰富,多达十三万四千件,日常展出文物两万多件,堪称香江古文物研究中心,也因此招揽众多观光者,最高峰日容纳游客十二万人次。

  一到三层一共设有五十四个单厅博物馆,四到七层是各类研究中心、修复中心以及博物馆办公室、安保室、恒温储藏室等。

  两辆最新款的宾利慕尚悄无声息的停在博物馆门前,在众多游客的注目下,一位年轻人挽着衣着艳丽的红衣女郎从车中下来,在几名安保的簇拥下,走进大厦。

  余老爷子的办公室在七楼,李辰与虹姑进去的时候,他的办公桌前面围着七八个员工。

  “这是公元五世纪的印度佛造像,具备典型的笈多王朝特征。虽然印度有婆罗门、印度教、耆那教等各种宗教,但如果仔细研究,他们的佛造像特色其实有着很多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来自于笈多王朝的两种造像艺术流派——马土腊艺术形式和萨尔纳特艺术形式……”

  老爷子正拿着汉唐安保拍摄回来的照片,给博物馆的员工传授印度造像知识呢。

  李辰与虹姑没打搅他们,就站在外围,听老先生讲课。

  “这是耆那教第二十二世祖阿利湿塔米内的卧佛造像,佛像头部密布螺发,头顶肉髻凸现。面相圆润,表情温和、开朗。眉间没有白毫相,身着通肩袈裟。从正面看,袈裟紧贴身体,形成一种半透明的形状,衣纹均匀分布,手法极其细腻。”

  他又拿出另一张照片,用手中的小木棒在照片上勾勒一片区域,“但看其背部,袈裟又显出厚重的质感,在背部形成了一个披风状的大衣来。这种佛像造型后来成了一种标准样式,为印度、尼泊尔、中原内地和西藏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模仿,影响十分久远。”

  汉唐博物馆的员工,超过六成都是老先生的学生,他这是借助一切机会为学生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次从印度搬运过来的耆那教宝藏,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全新课题。

  不仅汉唐博物馆,现在维德艺术公司也有近三成的员工是余老爷子的门生。

  终于,一名李辰记得叫安德的师兄发现他俩站在后面,连忙闪身向旁边挤了挤,让出一条缝隙。老爷子这才看见李辰,向他招招手,“你也过来听听。”

  又向围着的几位弟子抱怨道,“你们这师弟小时候很聪明,跟我学过几年,基础不错。可惜他父亲更希望孩子从商,要不,他是块搞学问的好材料。”

  李辰与这几位师兄点头致意,至于老爷子的话,听听就成。那位叫安德的师兄笑着说道,“幸亏师弟从商了,要不哪来的汉唐博物馆?”

  “拍马屁没用,想要涨薪酬还需要看真功夫。”老爷子瞅了安德一眼,一句话说的大家哈哈大笑,将安德师兄弄得满脸通红。

  桌上有十多张照片,老先生已经讲解一大半了,剩余的这几幅也就花费了十多分钟时间。等师兄们都离开后,虹姑帮余老爷子将这些照片整理到文件夹中,又帮着泡了两杯茶放在他们面前。

  “好闺女,怎么就都看上他那个夯货?”老爷子赞了虹姑顺带着损了李辰一把。

  “老爷子,可不带您这样的哦,破坏感情可不地道。”李辰换了个坐姿抱怨道,虹姑红着脸在他身边坐下。

  两人聊了聊上次去德国的收获,老爷子对多利多犹自赞叹不已。“我已经邀请了多利多来访,他应该在下半年有空来汉唐。他的那一手瓷器修复手艺,啧啧,比汉汉唐博物馆修复中心的几位要高明很多。阿辰,我准备聘请他担纲汉唐博物馆瓷器修复中心的资深顾问,你觉得怎样?”

  “可以啊,多利多老爷子不烧瓷器,应该有时间吧。不过,他现在应该陪老太太周游世界。”李辰随即同意。

  “您老让我过来,不会就为这点小事吧。”

  “你现在也是大忙人,回趟香港不容易,这点小事哪敢打搅你啊。”老先生见他嘿嘿傻笑,瞪了他一眼。

  “两件事要你决策。”

  “您说。”

  “第一件事,你需要找个专职管理人员来这里担纲馆长。年岁不饶人,看看东西我的精力还凑合,你让我管理这么大的博物馆,还有两百多号人的吃喝拉撒,现在已经力不存心了。”

  “行,我给您配一个副馆长,让他去做日常管理,您老就专职做鉴定与收购。”老爷子七十,确实没那么多精力,李辰很快答应下来,“这个副馆长,您老有合适人选么?”

  老爷子敲了敲桌面,思索片刻说道,“倒是有个弟子,在下面综合厅担任主管,那孩子挺机灵的,人品也不错,应该挺合适的。”

  “综合厅主管?黄哥?可以,就他了。”李辰有印象,是老爷子的弟子,叫黄胜军,今年也四十多了,还被老爷子称作那孩子?

  “还有件事什么事?老爷子。”

  “还有件事你可就需要破财啰。”老爷子拍拍大腿,站起身来,领着李辰两人走到办公室后面窗户前。

  “我想在这片空地上,再起一座楼。这栋楼是精品馆,包括这次从印度运送回来的佛造像和用品,都放在这里,一楼的层高需要要八到十米,另外开间要大,能存放一道两艘的古沉船。”

  “这次李德他们弄回来的佛像,最高的有五米多,现在这栋楼根本放不下,也运不进来。还有你们弄的那家S&W海捞公司,捞起好几艘沉船,都放在西班牙海岸边,风吹雨打,任其腐烂,真是让人心痛啊。”

  “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威尼斯战舰,宋代无底船,这些可是世界造船史上的奇迹,人类工艺见证。我想在这栋新楼的一楼,设置以及专门的古船陈列馆,力争修复那些船只。”

  汉唐博物馆后面空地面积并不多,往后五十米就是典型的城中村,如果要盖新楼,势必要涉及大规模拆迁,这也是老爷子找他来商议的地方。

  “老爷子,这可是要涉及拆迁啊。”

  自古动迁都是麻烦事,要知道现如今的尖沙咀可是旺地,那些居民未必愿意动迁。建博物馆是好事,可如果闹得扰民风波,可就得不偿失了。

  “老爷子,阿辰,可以尝试与这些居民谈判,能不能原地动迁?”虹姑扬扬眉说道。

  “你是说在新博物馆大楼的旁边,在建一栋居民楼?”李辰摸了摸眉梢。

  这倒是个不错的建议,两栋楼按照肇基集团旗下建设工程对的水平,应该在八个月到一年时间就能完成。只需要补偿给这些居民一年的租金,然后赔偿他们同等面积的新楼房,或者增补部分面积也能接受。

  “好主意,走,我们下去找几家居民问问,如果他们能答应,今天就把这件事情定下来。”老爷子听完虹姑的建议,立即想要去试试。

  “别,有人比您更专业,您老别这么着急。虹姑的建议可行,大不了我们补偿他们两倍住房面积。”李辰连忙将他拉住,老爷子坐言起行的风格太强烈。

  虹姑立即给李杰办公室去电话,让他帮忙安排建筑公司的人过来。这才让心急于新大厦建设工作的老爷子放下心来。

  接着等候的时候,李辰与综合厅主管黄胜军聊了聊。他今年四十三岁,是老爷子早年的学生,早先在典当行工作,汉唐博物馆成立时的第一批员工,很踏实的一位员工。

  李辰当场就敲定由他担任副馆长。

  半个小时后,李杰亲自带建筑公司负责人陈佳金来到这里。

  专业人士做起决策就是快,陈佳金在图纸上圈圈画画,就将两栋楼房所需面积估算出来。拆迁户数不多,只需要五十户左右。六单元二十四层的电梯房,还剩下一百多空置的住宅,李辰大笔一挥,平价处理给汉唐博物馆的员工,算是福利。

  “阿辰,今天上午新加坡的那位李总统给父亲来电话,想要调和郭家矛盾。”

  从汉唐博物馆出来,李杰无奈的对李辰做了个手势。

  李家坡、郭家、东瀛资本,呵呵,有意思。

  前天,大卫.罗斯柴尔德携两百亿美元资金进场,买涨日经指数,闭市时,日经指数突破25000点大关,涨幅达到9%,为近年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昨天,有不少于北美联合基金的资本量陆续进入买涨日经指数,再次让日经指数上涨7%,逼近27000点大关。

  今天的报告还没出来,相信也不会少。

  李琦的八十亿美金已经逐渐沉底,追几天涨幅后,将在三万点左右开始沽空。明天雷德蒙筹集的六十五亿美元也将进场。

  一场针对日经指数的股市风波,即将开始。这要比李辰记忆中早整整八个月。

  日资和日本政府,嗅到一丝不正常的问道。

  今天,他们找人求和来了。

  “父亲怎么回复的?”

  “父亲说可以谈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